资源描述
         
            《词五首》
【教学目标】
1、积累词中优美诗句,培养词的赏析能力。
2、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品味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
3、领会词中丰富深刻的意蕴,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领会词中意境,明白主旨。
2、背诵课文并会默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望江南》、《渔家傲  秋思》、《江城子  密州出猎》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我们的前人为我们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风碑巨制、韩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的小说画卷,无不表现了前人对社会国家的情怀,对宇宙世界的期待。今天我们就有幸见到“艳语传绮怨”的温庭筠的《望江南》,听到范仲淹吹的苍凉悲壮的号角,感受到辛弃疾那种报国有心、请缨无门的无限悲愤之情……它们或悲愤难忍,或柔情万千,或气壮山河,或低声浅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词五首》,首先欣赏著名词人温庭筠的《望江南》。
二、师范读《望江南》,注意抑扬顿挫,要求学生认真听,师读完要检测学生对这首词朗读节奏和重音的把握。
三、点生简介温庭筠及其作品。
四、生预习课文:
1、做《古文练习》上的与这课有关的基础题,夯实基础。
2、结合书下注释及古文资料翻译课文。
五、师抽查这课的重点字词,并以小组为单位采用推火车的方式翻译课文。
六、揣摩课文:《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诗中人因何而断肠?
① 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她清晨梳洗后登楼远眺,盼望自己的心上人早些归来,但是“千帆过尽”却仍旧不见归人,她被相思折磨得柔肠寸断。
②思念和盼望的人始终没有出现又没有音信。
七、师引导学生赏析这首词。
     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八、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词。
九、范仲淹,北宋名臣。据史传记载,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他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卒,招徕诸羌并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赞他道:“小范老子腹中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十、点一生朗读这首词。要求:声音洪亮、吐词清楚、有节奏感,感情充沛。
十一、师点拨重点字词后,点两生结合书下注释分别翻译上下片。
十二、师生互动
1、概括词的上片写什么?下片写什么?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词的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
2、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的是哪个字?【异】
3、《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A、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色。“衡阳雁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风声、马嘶、同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孤城便关闭了城门,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B、这首词表达了守边将士思念家乡、壮志难酬的情怀。
4、试找出这首词押韵的字及韵脚。【异、意、起、里、闭、计、地  “i”韵】
5、《渔家傲》的上片景物描写突出了一种怎样的氛围?它对表达全词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A、孤寂荒凉 B、烘托了边将战士的思乡之苦。
十二、小结: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从题材、情调和艺术方面来说,它为宋词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十三、生齐读《渔家傲  秋思》。
十四、“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谁的词?【苏轼】这首词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意境优美、豪放、粗犷、苍凉】今天,我们学他的另一首也具有此风格。充分体现了苏轼豪放派词人的特点。
十五、请同学们看书下注释及《导与练》走近苏轼,可点生谈“苏轼印象”。
十六、师放录音,学生听朗诵。
十七、师点拨重点字词,生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师抽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注意重点字要翻译出来,翻译要精准。力求踩点翻译。
十八、 师生互动,研习课文。
1、词中借用了哪两个典故?【A、孙权射虎 B、汉文帝遣冯唐】
2、上片写狩猎盛况有何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上片写出猎的盛况,表现其刚强壮武的英雄气。为下片抒情作铺垫。(写作者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更在意的是希望朝廷能重用他,给他机会建功立业。)
3、词最后一句话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现出作者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爱国之志。
4、找出这首词中押韵的字。【狂、黄、苍、冈、郎、张、霜、妨、唐、望、狼,压“ang”】
5、赏析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十九、赏析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上片写出猎的盛况,开篇便起豪情。“左牵黄,右擎苍”,好一副出猎的雄姿!“千骑卷平冈”好一副壮观的出猎场面。弯弓射虎,何等豪兴。好一个意气风发的狂夫。此处用典,极写其“狂”。一“狂”:太守出猎而须“报”知人民跟随去看。二“狂”:出看而须“倾城”。三“狂”:猎比射虎。四“狂”:自比孙郎。下片抒报国之情,痛饮美酒,胆气豪壮,双鬓斑白,又有何妨。词人雄心未减。以魏尚自许,借典喻志,表现出词人渴望报效国家,为国立功的急切心情。此三句表现出作者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爱国之志。可谓卒章显志。
二十、生齐读课文。
二十一、作业:写这课的《作业本》上题目
二十二、附板书设计                
  (1) 渔家傲  秋思          
             上片写景(异)   渲染荒凉萧瑟气氛(借景)
             下片抒情(泪)   抒发思乡报国之情(抒情)
                   (苍凉悲壮,沉郁雄浑)
(2)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上片:(记叙)出猎场面  ( 拿“孙郎”自比)
下片:(抒情)报国情怀   (以“魏尚”自比)
 主旨: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豪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