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变色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契诃夫小说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3、揣摩体会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在小说中的作用,领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4、学生欣赏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难点
1、小说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2、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深刻的社会意义。
教学参考:《教师用书》、《优秀教案》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圈点勾画法、朗读法、问题教学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激趣
图片导入
二、(小组内)预习、质疑、讨论
(1)了解小说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的读音、字形、词义。
(3)在阅读过程中,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将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小组内讨论解决。
预习落实:
(一)文学常识:《变色龙》选自 ,文体 ,作者 , 国作家。作品有《套中人》、《万尼亚舅舅》等。
(二)正音正字:
契诃( )夫 恐吓( ) líng lì( ) 惩( )戒 魁( )梧( )
无精打cǎi( ) yì( )想天开 : 洋溢( ) :
(三)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三、小组提问,全班讨论
各组将本组未解决的问题提交给全班同学,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学生问题预设)
1、 小说为什么以“变色龙”为题目?
2、 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有哪些?
四、教师提问、全班讨论
1、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这“案子”上反复改判(变化)
了几次?对小狗和赫留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填表格:
变化
对小狗
对赫留金
1
2
3
4
5
6
2、讨论: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事件中,对事件的态度变来变去,但在他身上有没有“不变”的东西?如果有,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奥楚蔑洛夫怎样的性格特点?
五、课堂检测
六、课堂回眸
七、布置作业
文章最后写道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请设想一下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做了些什么事?请以题目《奥楚蔑洛夫离开之后》续写300字左右的文章。
八、板书设计(预设)
九、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