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语文下册《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鄂教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010945 上传时间:2025-03-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鄂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鄂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1.地位和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从整个初中语文教材小说应完成的教学目标看,要教会学生体会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本单元,本课教材应完成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的态度感情,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里几乎没有人间亲情、友情,只有金钱的现实。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    2.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2)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进一步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你读这小说后,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3.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   (2)层次分析(第一课时)  难点:(1)悬念的铺排,构思的巧妙。  (2)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是如何变化的?(第一课时)   4、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是一个镇级学校,它地处边远山区,大部分学生都见识少,思维的理解能力较差,对于一些较深层次的东西,他们是比较难理解的,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5、教学方法  点、线、面教学和启发式     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好的切入点,以点画出一条或两条反映课文内容或主题的亮线,围绕其主线深入分析全篇课文,这样便于激发学生兴趣,便于教学有序生动,也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先找出切入课文的“点”——课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然后画线——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称呼,画出一条小说构思的情节线;这其间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在如何变化?画出一条人物情感变化线。再以“线”及全篇——小说是从人物的哪些语言、动作、表情等揭示人物的态度变化的,这样便于深刻理解小说隐含的主题思想。  6、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7、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段时间,大街小巷流行着一首《流浪歌》,大家想听吗?(生答“想”,放歌曲) 歌听完了,可一个愁苦、孤独的浪子形象却留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是啊!家是温馨的港湾,流浪的心多么渴望这个港湾的慰藉啊!可有这样一个浪子,在外流浪多年,当家人遇到他时,不但不接受他,反而还骂他,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不想了解这个故事?(生答“想”)这个故事说它远,它发生在遥远的 19 世纪的欧洲,说它近,它就在我们眼前,请大家打开课本 92页,这个故事的名子叫《我的叔叔于勒》。   (2)作者介绍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发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文学创作。10年间他写了解情况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3)课文分析  A、教师:请同学们扫读课文,把课文中对于勒称呼的词语找出来。    同学们扫读课文,勾画圈点,找出课文前后对于勒称呼的词语是:    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贼、流氓。          B、学生们分组讨论发言:小说前前后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对于勒不同的称呼?   教师指名回答后小结。因为于勒当初花了菲利普夫妇的钱——于勒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  意还他们钱,而且还可  以多给他们钱——破产又失去了钱,又可能要回来花他们的钱。         C、教师:在上面这一过程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又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读书讨论,教师引导小结: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4)层次分析     第一部分:(1—4)盼     第二部分:(5—19)赞     第三部分:(20—47)见     第四部分:(48—49)躲  (5)布置作业  一、 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于勒?  二、 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躲开日夜盼望的于勒,原因是什么?  三、 这篇小说揭示了什么主题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