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2019学年广大附中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9007424 上传时间:2025-03-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广大附中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广大附中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 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棱镜(líng) 云霄(xiāo) 徘徊(huái) 骇人听闻(hài) B. 粗犷(guǎng) 轻捷(jié) 狭隘(ài) 参差不齐(cī) C. 热忱(chén) 着落(zháo) 禁锢(gù) 拈轻怕重(niān) D. 酝酿(liàng) 怂恿(sǒng) 称职(chèng) 杞人忧天(q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 静谧 分岐 惩戒 大相径庭 B. 粗拙 绽开 奥密 惊慌失措 C. 祷告 感慨 帐篷 神采奕奕 D. 倜傥 派谴 酬劳 人生鼎沸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你学习才艺的意志要坚定,倘若见异思迁,到头来必定一事无成。 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父亲常常教育我做人不能太自私,把集体的财产据为己有是不对的。 D. 叫卖得气力足,嗓子脆,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上,几个单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让与会人员为之动容。 B. 岁月如歌,班主任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与其分别二十多年后仍然常常在我耳边回响。 C. 通过改善交通条件,挖掘侗族特色文化,增设旅游景点,使三江县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D. 广州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人情如蜜,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5 《见字如面》节目播出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家书在寄托情感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拟开展“手写家书”活动,可同学李明却说:“有了网络和手机,还用得着用笔墨写信吗?”听了他的话,你该怎样劝说他积极参与活动? 6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回得五庄观,那大仙又让道童抬一大锅油出来,架起干柴,发起烈火。顷刻间,那油锅热腾腾。大圣见那台下西边有一个石狮子,便咬破舌尖,把石狮子喷了一口,叫声“变”,变作他本身模样。油锅滚透后,大仙说:“把孙行者抬下去!”二十个小仙扛将起来,往锅里一掼,“砰”的一声响,溅起些滚油点子,把那小道士们脸上烫了几个燎浆大泡!只听得烧火的小童喊道:“锅漏了!”原来是一个石狮子在锅里。 以上文字出自《西游记》,这部名著的作者是(1) ,这位大仙是(2)(名字) ,他惩治唐僧师徒四人是因为(3) 。 7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百草丰茂,树木丛生。(《观沧海》曹操) B.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琅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C.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诸葛亮) D.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白) E. 夜澜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F.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潼关》谭嗣同) 二、默写(8分) 8 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遥怜故园菊,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9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0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11 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则>》) 12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这句格言强调的是做学问要善于思考。《论语》中表达同一意思的句子是:“ , 。” 13 刘禹锡《秋词(其二)》中一反前人悲秋之调,表明对秋天独特感受的句子是: , 。 14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2)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3) 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 (4) 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 (5) 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 三、阅读与鉴赏(47分) 15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 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一狼径去/意与日去 B. 以刀劈狼首/俭以养德 C. 而顷刻两毙/人不知而不愠 D.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下车引之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2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B. “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C. 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表明了作者的看法,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意味。 D.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奸诈狡猾。 16 阅读下面的诗句,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诗题中的“次”是什么意思? (2) 请你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这首诗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 17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 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 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 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晓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 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 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2018年04月19日(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 第③段“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C. 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D. 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生动写出了橘子熟的特点, 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2) 下列对文章结尾“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对于我来说,橘子花的香味使我想起了父亲的教导,它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影响着我。 B. 从情感上来讲,文章结尾作者借橘子花抒发了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C. 从结构上说,橘子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结尾重提橘子花使结构完整。 D. 那年的橘子树花开满枝头,缤纷夺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一直开在我的心里。 (3) 从记叙顺序角度看,去掉第①②段将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理由。 (4) 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18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各小题。 搭车记 小时候,黎鸣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警察。每当在电影里看到警察说“我是警察”时,他觉 得忒威风。几年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分到市公安局当了一名警察。 黎鸣家在两百里之外的农村。回家时,先从市长途汽车站坐车到县长途汽车站,然后再坐通乡镇的公共汽车,到镇上下了车,再步行三公里才到家。从市内到县里,车十分钟一趟,很方 便, 但从县里到镇上,就比较麻烦了,有时,两个小时也发不了一趟车。 黎鸣开始试着搭车,是在上班一年之后。这一天,他站在回家的路口,着港台片上警察的样子,拦住一辆面包车,然后出示了警官证说,我是警察,想搭你的车。司机打量了一下他全身的警服,并没看他的证件,就痛快地说,上来吧。 上车后,通过交谈,才知道司机是黎鸣家所在的镇街上的,在镇政府旁边开了一家饭馆,每隔几天开车去县城买一次菜。到了镇上后,司机主动说,你离家还远,我送你吧。从镇上到村里三公里的路程,步行需要半个小时,而坐车,五分钟就到家门口了,省了他以前的步行之苦。 第一次搭车,黎鸣觉出了搭车的好处,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自此,每次回家,他都在县城搭车,而且每次都能如愿。这更使他感觉到了当警察的优越性。 后来,黎鸣又从市内开始搭车了,从市里搭到县里,再从县里搭到镇上。运气好的时候,还能直接从市里搭到镇上。他搭的每一辆车,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他送到家门口。 黎鸣对工作也很努力,几年后,被提拔为户政副科长。秋天的一个周六上午,黎鸣又站到了作为交通枢纽的路边上,想搭车回家。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驶过来,他招了招手,轿车在他面前停下了。车停下后,黎鸣才看清,这是一辆2.8排量的“奥迪A6”。他迟疑地放下了手,因为坐这种车的,不是领导,就是大老板, 他以前可从不搭这么高档的车。车窗玻璃缓缓下降,司机探出头问他,有事吗? 黎鸣说,我……想搭个车。这是他搭车以来第一次说得这么迟疑。 去哪里?黎鸣说出了他所在的那个县那个镇的名称。 司机说,我这车去省城,不顺路。 好好!那你快走吧!黎鸣竟然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这时,从车内传出一个浑厚的男人的声音,上来吧,搭一段也行呀。 黎鸣一想,去省城虽然不顺路,但从最近的路段下车,离他所在的镇也只有十几公里了,应该能搭到车。就拉开车门上了车。 后排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微胖,两个鬓角已经泛白。男人主动问,小伙子,在哪工作呀? 黎鸣掏出警官证,递给男人说,我在市公安局,这是我的证件。男人看了看他的证件,还给了他。 静了片刻,男人又问,小伙子,经常回家吗?黎鸣说,每周都回。经常搭车?黎鸣点了点头。 那,你为什么不坐客车呢?黎鸣说,要倒好几次车,不方便。你每周都回家干什么? 看我的母亲。 你母亲一个人在家? 是的。 那为什么不接来一起住? 那得等分了房子,我现在还住着集体宿舍。男人再也没有说话。 到了该停车的时候,男人说,别停了,还有时间,把他送回家。 黎鸣说,这怎么好意思? 男人说,这有什么?举手之劳。 一直到了黎鸣的家门口,黎鸣下了车,对男人说,真的谢谢您了! 男人说,这是应该的,你是为人民服务的,我是为你服务的。 这句话把黎鸣扔进了雾谷。但很快,黎鸣就把这件事情忘掉了。一天早上,刚上班,局长一个电话把黎鸣召到办公室。 局长问 ,你是不是搭过省公安厅马厅长的车? 黎鸣愣了一下后,马上明白过来,感觉要大祸临头了。因为,根据纪律,非公务行为,是不允许利用职务之便随便搭车的。 一瞬间,他的汗就下来了。他胆怯地看着局长问,我……我是不是……给你惹麻烦了? 局长“哼”了一声说,瞧你这点儿胆,搭车时的胆儿哪去了? 他羞愧地低下了头。 好了,没什么事。局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马厅长是和我一起开会时顺便提起的,他表扬了你,说你孝顺,每周两天的休班时间都不去休闲娱乐,而跑到农村去看望你的母亲,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这样的了…… 从此,黎鸣再也没有搭过车。 (选自小小说集《玉米的馨香》,有删改。) (1) 小说具体描述了黎鸣两次搭车的情形,请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搭车经过 心理变化 第一 次 黎鸣工作一年后,学港台片上警察的样子,在县里回家路口搭车,面包车司机将其送到了家门口。 姑且试试- ① 第 二次 ② 迟疑-如释重负- 疑惑不解 (2) 结合语境,品读下面语句,分析句子含义。 男人说,这是应该的,你是为人民服务的,我是为你服务的。 (3) 请你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黎鸣是一个怎样的人。 (4) 小说详细描述了黎鸣第一次搭车的情景,这样写有何作用? (5) 文中马厅长、公安局长没有对黎鸣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你是否认同他们的做法?请结合文本和生活经验,陈述观点和理由。 四、写作(40分) 19 作文写作。 夏日傍晚,沉寂多时的蛙声突然在你耳边响起;售书现场,敬仰已久的作家终于在你面前出现;语文课堂,默默无闻的你因一次精彩的展示而获得掌声潜心沉思,绞尽脑汁的你因一个偶然的契机而豁然开朗……那一刻,相信你的心会像小鸟一样跳跃不止。这些景、人、事给我们快 乐,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以“我心雀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 (2) 不得抄袭和套作。 (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