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NB∕T 10186-2019 光储系统用功率转换设备技术规范(能源).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89957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84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B∕T 10186-2019 光储系统用功率转换设备技术规范(能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NB∕T 10186-2019 光储系统用功率转换设备技术规范(能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NB∕T 10186-2019 光储系统用功率转换设备技术规范(能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NB∕T 10186-2019 光储系统用功率转换设备技术规范(能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NB∕T 10186-2019 光储系统用功率转换设备技术规范(能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29.120.01 K46 备案号:备案号: NBN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能 源能 源 行 业 标 准行 业 标 准 NB/T 101862019 光储系统用功率转换设备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Power conversion equipment used for PV Energy storage system 2019 - 06 - 04 发布 2019 - 10 - 01 实施 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 发 布发 布 NB/T 101862019 I 目目 次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标准

2、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使用条件 . 2 4.1 环境条件 . 2 4.2 工作模式 . 3 5 技术要求 . 3 5.1 结构材料 . 3 5.2 功能 . 12 5.3 环境可靠性 . 17 5.4 性能 . 18 5.5 电磁兼容性 . 21 6 试验方法 . 25 6.1 外观及结构检查 . 25 6.2 基本功能 . 32 6.3 保护功能 . 36 6.4 环境可靠性 . 37 6.5 性能 . 38 6.6 电磁兼容性 . 41 7 试验项目 . 44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符号 . 46 A.1 设备标识上使用的符号 . 46 NB/T 1018620

3、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许昌开普检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正泰电源系统有限公司、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协合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信测标准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

4、限公司、艾斯玛新能源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王婷、刘睿、果岩、陈卓、黄晓阁、韩治国、李彬、杨波、张玉林、江涛、黄浪、赵芫桦、胡鼎、赵帅央、朱敏、曾春保、方振雷、郭庆、龚元平。 本标准首次制定。 NB/T 101862019 1 光储系统用功率转换设备技术规范 1 S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储系统用功率转换设备的基本功能、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直流电压不超过1 500 V、交流电压不超过1 000 V的光储系统功率转换设备;本标准所规定的光储系统功率转换设备含“光伏侧”、“储能侧”、“电网/负荷侧”3类端口。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

5、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技术标准。 GB/T 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3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恒定湿热 GB/T 12326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 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 15543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 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 61000

6、-4-2:2001,IDT) 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 (冲击) 抗扰度试验 (IEC 61000-4-5: 2005, IDT) GB/T 17626.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 磁场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8:2001,IDT) GB/T 17626.1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7、GB/T 17626.1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波动抗扰度试验IEC61000-4-14:2002,IDT) GB/T 17626.1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NB/T 42035 防孤岛试验装置技术规范 IEC 60990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 IEC 60695-2-20 着火危险试验 基于灼热丝/热丝的基本试验方法 热丝线圈引燃性设备试验方法和导则 IEC 61000-4-18:电磁兼容性 第 4-18 部分: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和测量技术 IEC 62509 光伏系统用电池充放电控制器的性能及功能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光

8、储系统 PV Energy Storage system 光伏与储能结合的发电系统。 NB/T 101862019 2 3.2 功率转换设备 Power conversion equipment 可在光伏组件、电网、负载、电化学电池之间实现能量转换的设备。 3.3 充放电切换时间 transfer time between charge and discharge 功率转换设备在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之间切换所需要的时间。 一般是指从90%额定功率充电状态转换到90%额定功率放电状态与从90%额定功率放电状态转换到90%额定功率充电状态所需时间的平均值。 3.4 离网运行 islanded ope

9、ration 功率转换设备在预先设置的控制策略模式下,转入电压源运行模式保持对储能系统所连接的负荷持续供电的状态,又称为独立运行或计划性孤岛运行。 3.5 稳流精度 stabilized current precision 在保持恒流充电状态下, 功率转换设备直流侧输出电流在其额定值范围内任一数值上保持稳定时,其输出电流稳定程度,按下式计算: I= 100% I稳流精度;IM输出电流波动最大值;IZ输出电流整定值。 3.6 稳压精度 stabilized voltage precision 在保持恒压充电状态下, 功率转换设备直流侧输出电压在其额定值范围内任一数值上保持稳定时,其输出电压稳定程

10、度,按下式计算: U= 100% u稳压精度;UM输出电压波动最大值;UZ输出电压整定值。 4 使用条件 4.1 环境条件 4.1.1 环境温度 功率转换设备正常使用的周围空气温度应满足:-20+45。 4.1.2 湿度 PCE 正常使用的周围空气相对湿度应满足: 功率转换设备:4%100%,有凝露。 NB/T 101862019 3 4.1.3 海拔 功率转换设备正常使用地的海拔高度不超过 2000m,高于 2000m 的可降额使用。 4.2 工作模式 根据功率转换设备可实现的能量流向以及功能划分如下几种工作模式: a) 并网模式 光伏组件发电或/和电池放电经功率转换设备之后将直流电逆变为交

11、流电部分或全部接入电网。 并网模式下可同时兼容充电或放电模式:市电经功率转换设备变为直流电之后给储能系统充电或光伏组件直接给电池充电; 储能系统放电之后经功率转换设备逆变为交流电回馈入电网。 b) 离网模式 光伏组件发电或/和电池放电经功率转换设备之后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完全供负载所用。 离网模式下可同时兼容放电模式: 储能系统放电之后经功率转换设备逆变为交流电供给负载。 c) 电池充电模式 光伏组件发电经功率转换设备直接以直流给储能系统充电; 市电经功率转换设备整流为直流电之后给储能系统充电。 d) 电池放电模式 储能系统放电之后经功率转换设备逆变为交流电回馈入电网或负载。 5 技术要求 5

12、.1 结构材料 5.1.1 保护接地 5.1.1.1 保护连接阻抗 保护连接在可接触导电零部件出现故障期间要一直保持有效,除非上游的保护装置切断该部分的电源。 保护连接的阻抗应足够低,以避免在绝缘失效的情况下,部件之间出现危险的电位差。 保护连接阻抗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对于带有小于或等于 16A 过流保护装置的功率转换设备,保护连接阻抗不能超过 0.1。 b) 对于带有大于 16A 过流保护装置的功率转换设备,保护连接的电压降不能超过 2.5V。 5.1.1.2 外部保护接地导体 当功率转换设备采用I类保护时,通电后外部保护接地导体应始终保持连接,保护连接的设计应满足表 1 中要求,除非设

13、计另有规定。 表 1 外部保护接地导体的横截面积 功率转换设备相导体的横截面积S mm2 外部保护接地导体的最小横截面积Sp mm2 NB/T 101862019 4 S16 16S35 S35 S 16 S/2 注:只有当外部保护接地导体使用与相导体采用相同的金属时,本表的取值有效。否则,外部保护接地导体横截面积应使其电导率与本表规定等效。 如果外部保护接地导体不是电源电缆或电缆外层的一部分,其横截面积应不小于: 2.5mm2,若有机械保护; 4mm2,若无机械保护。 如果外部保护接地导体经过插头和插座或者类似断开装置,则保护接地导体不能被断开,除非被保护部分的电源也能随之同时断开。 对于软

14、线型设备,如果线束的应力消除机制失效,要保证外部保护接地导体是线束中最后一个被断开的。 5.1.1.3 接触电流 为保证在保护接地导体受损或被断开的情况下保持安全,对于插头连接的单相设备,接触电流不应超过3.5 mA a.c.或10 mA d.c.,对于其他所有设备,测得的接触电流不超过3.5 mA a.c.或10 mA d.c.,否则应采用下列一个或多个保护措施: a) 固定连接,以及以下三种措施之一 保护接地导体的横截面积至少为 10mm2(铜)或 16mm2(铝); 在保护接地导体中断的情况下自动断开电源; 具备附加的与第一个保护接地导体具有相同横截面积的第二个保护接地导体, 且在安装说

15、明书中要求第二个保护接地导体也必须安装。 b) 用 GB/T 11918.1、GB/T 11918.2 和 GB/T 11918.4 规定的工业连接器进行连接,而且多导体电缆中的保护接地导体的最小横截面积为 2.5mm2。 此外,设备上要固定施加附录A的第15个警告符号,而且安装手册应根据详细说明保护接地措施的安装要求。 5.1.2 绝缘电压 根据电路系统电压和过电压级别规定了脉冲耐受电压和暂时过电压,详见下表。 电网电源电路过电压考虑等级为级, 与电网电源电路通过隔离的PV电路的过电压等级定为级;对于电网电源电路和PV电路之间没有电流隔离的逆变器, 根据电网电源电路的过电压等级确定脉冲耐受电

16、压,与PV电路的脉冲耐受电压进行比较,选择较大者作为PV电路和电网电源电路的联合电路的脉冲耐受电压。 对于其他电路,根据它与PV电路和电网电源电路之间的关系按下列要求进行判断,选择两种关系判断结果中较严酷的过电压等级。 如:电池电路与PV电路、电网侧没有隔离的按照最严酷的等级进行,如果电池侧电路与PV电路、电网侧电路有隔离,电池侧的过电压等级降一级,按照此对应的绝缘电压进行测试。 表 2 低电压电路的绝缘电压 1 2 3 4 5 6 系统电压 (V) 脉冲耐受电压 (V) 暂时过电压 (峰值/r.m.s.) NB/T 101862019 5 过电压等级 (V) I II III I V 50V

17、 rms 或 71V dc 330 500 800 1500 1770 / 1250 100V rms 或 141V dc 500 800 1500 2500 1840 / 1300 150V rms 或 213V dc 800 1500 2500 4000 1910 / 1350 300V rms 或 424V dc 1500 2500 4000 6000 2120 / 1500 600V rms 或 849V dc 2500 4000 6000 8000 2550 / 1800 1000V rms 或 1500 Vdc 4000 6000 8000 12000 3110 / 2200 注1

18、:电网电路不允许插值,其它电路可以。 注2:最后一行只适用于单相系统,或三相系统中的线电压。 注3:暂时过电压只适用于电网电路,不适用于与电网隔离的电路。依据GB/T 16935.1-2008中(1200V+系统电压)计算。 注4:与电网隔离的PV电路视为过电压等级II,但最小脉冲电压要用2500V,且系统电压取最大PV开路电压。 5.1.3 电气间隙 海拔2000米及以上使用的设备,电气间隙要根据表4的修正因子进行修正。 基本绝缘根据脉冲耐受地爱你呀、工作电压峰值和暂时过电压查询表3得到。 按表 3确定加强绝缘的电气间隙时,应根据高一级的脉冲电压、1.6倍暂时过电压的、或者1.6倍工作电压的

19、进行选择,取三者中结果最严酷的。 表 3 电气间隙 1 2 3 4 5 6 脉冲电压 用于确定电路及其周边之间绝缘的暂时过电压(峰值)或用于确定功能绝缘的工作电压(重复峰值) 用于确定电路及其周边之间绝缘的工作电压(重复峰值) 最小电气间隙 mm 污染等级 V V V 1 2 3 N/A 110 71 0.01 0.20a 0.80 N/A 225 141 0.01 0.20 0.80 330 340 212 0.01 0.20 0.80 500 530 330 0.04 0.20 0.80 800 700 440 0.10 0.20 0.80 1500 960 600 0.50 0.50 0

20、.80 2500 1600 1000 1.5 4000 2600 1600 3.0 6000 3700 2300 5.5 8000 4800 3000 8.0 12000 7400 4600 14.0 NB/T 101862019 6 注1:允许插值。 注2:暂时过电压和工作电压的电气间隙源自于GB/T 16935.1表A1。第2列的电压大约为耐受电压的80%;第3列的电压大约为耐受电压的50%。 a PWB 上为 0.1mm。 表 4海拔 2000m 到 20000m 之间的电气间隙修正因子 海拔高度 (m) 正常大气压强 (kPa) 电气间隙的倍增因子 2 000 80.0 1.00 3

21、000 70.0 1.14 4 000 62.0 1.29 5 000 54.0 1.48 6 000 47.0 1.70 7 000 41.0 1.95 8 000 35.5 2.25 9 000 30.5 2.62 10 000 26.5 3.02 15 000 12.0 6.67 20 000 5.5 14.50 5.1.4 爬电距离 功能绝缘、基本绝缘的爬电距离应满足表5的基本要求,加强绝缘的爬电距离应满足基本绝缘的2倍,如果下表规定的最小爬电距离小于电气间隙值,应增加爬电距离值至最小电气间隙。 根据GB/T 4207中的6.2试验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绝缘材料分为四组: 绝缘

22、材料分组 I CTI600; 绝缘材料分组 II 400CTI600; 绝缘材料分组 IIIa 175CTI400; 绝缘材料分组 IIIb 100CTI175。 表 5 爬电距离(m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工作电压 平均值 印制线路板(PWB)a 其他绝缘体 NB/T 101862019 7 污染等级 污染等级 1 2 1 2 3 V b c b 绝缘材料分组 绝缘材料分组 I II IIIa IIIb I II IIIa IIIb 2 5 10 25 32 40 0.025 0.025 0.025 0.025 0.025 0.025 0.04 0.04

23、0.04 0.04 0.04 0.04 0.056 0.065 0.08 0.125 0.14 0.16 0.35 0.37 0.40 0.50 0.53 0.56 0.35 0.37 0.40 0.50 0.53 0.80 0.35 0.37 0.40 0.50 0.53 1.1 0.87 0.92 1.0 1.25 1.3 1.4 0.87 0.92 1.0 1.25 1.3 1.6 0.87 0.92 1.0 1.25 1.3 1.8 50 63 80 0.025 0.04 0.063 0.04 0.063 0.10 0.18 0.20 0.22 0.60 0.63 0.67 0.85

24、0.90 0.95 1.20 1.25 1.3 1.5 1.6 1.7 1.7 1.8 1.9 1.9 2.0 2.1 100 125 160 0.10 0.16 0.25 0.16 0.25 0.40 0.25 0.28 0.32 0.71 0.75 0.80 1.0 1.05 1.1 1.4 1.5 1.6 1.8 1.9 2.0 2.0 2.1 2.2 2.2 2.4 2.5 200 250 320 0.40 0.56 0.75 0.63 1.0 1.6 0.42 0.56 0.75 1.0 1.25 1.6 1.4 1.8 2.2 2.0 2.5 3.2 2.5 3.2 4.0 2.8

25、 3.6 4.5 3.2 4.0 5.0 400 500 630 1.0 1.3 1.8 2.0 2.5 3.2 1.0 1.3 1.8 2.0 2.5 3.2 2.8 3.6 4.5 4.0 5.0 6.3 5.0 6.3 8.0 5.6 7.1 9.0 6.3 8.0 10.0 800 1000 1250 2.4 3.2 4.2 4.0 5.0 6.3 2.4 3.2 4.2 4.0 5.0 6.3 5.6 7.1 9 8.0 10.0 12.5 10.0 12.5 16 11 14 18 12.5 16 20 d 1600 2000 2500 e e 5.6 7.5 10.0 8.0 1

26、0.0 12.5 11 14 18 16 20 25 20 25 32 22 28 36 25 32 40 3200 4000 5000 12.5 16 20 16 20 25 22 28 36 32 40 50 40 50 63 45 56 71 50 63 80 6300 8000 10000 25 32 40 32 40 50 45 56 71 63 81 100 80 100 125 90 110 140 100 125 160 a 这些列也适用于 PWB 上的元器件和零部件,以及公差控制相当的其他爬电距离。 b 所有材料分组。 c 除 IIIb 以外的所有材料分组。 d 污染等级 3

27、,630V 以上,一般不推荐使用 IIIb 组材料。 e1250V 以上,采用 4 至 11 列的适当数值。 注:允许插值。 NB/T 101862019 8 5.1.5 冲击耐压 基本绝缘和加强绝缘的电气间隙以及固体绝缘应采用冲击耐受电压来验证。 表 6 冲击耐压试验电压值 1 2 3 4 5 系统电压 过电压等级II, 不直接连接到电网的电路及周 边之间的绝缘的脉冲耐受电压 过电压等级III, 直接连接到电网的电路及周边 之间的绝缘的脉冲耐受电压 基本或附加 加强 基本或附加 加强 50V rms 或 71V dc 500 800 800 1 500 100V rms 或 141V dc

28、800 1 500 1 500 2 500 150V rms 或 213V dc 1 500 2 500 2 500 4 000 300V rms 或 424V dc 2 500 4 000 4 000 6 000 600V rms 或 849V dc 4 000 6 000 6 000 8 000 1000V rms 或 1500 Vdc 6 000 8 000 8 000 12 000 - 允许插值 不允许插值 注:过电压等级 I 和 III 的试验电压可以按同样方法从表 2 中得到。 注: 过电压等级 I 和 II 的试验电压可按同样方法从表 2 中得到。 表 7检验不同海拔高度下电气间

29、隙的脉冲试验值 脉冲电压 kV 海平面的 脉冲试验电压 kV 海拔高度2000m的 脉冲试验电压 kV 海拔高度5000m的 脉冲试验电压 kV 0.33 0.36 0.36 0.35 0.50 0.54 0.54 0.53 0.80 0.93 0.92 0.90 1.50 1.8 1.7 1.7 2.50 2.9 2.9 2.8 4.00 4.9 4.8 4.7 6.00 7.4 7.2 7.0 8.00 9.8 9.6 9.4 NB/T 101862019 9 12.00 15 14 14 注1: 关于电气间隙的电气强度的影响因素 (大气压、 海拔高度、 温度、 湿度) , IEC 606

30、64-1的4.1.1.2.1.2给出了解释。 注2:对电气间隙进行试验时,相关的固体绝缘将会承受试验电压。由于脉冲试验电压随着额定脉冲电压的提高而提高,固体绝缘的设计需有相应的考虑。这要求固体绝缘有更高的脉冲耐受能力。 注3:上述数值在IEC60664-1的4.1.1.2.1.2条款的基础上进行了四舍五入。 5.1.6 工频耐压 工频耐压用于验证固体绝缘及固体绝缘耐受暂态过电压的能力。 表 8 直接连接电网电路的工频耐压试验值 1 2 3 4 5 系统电压 带基本绝缘的电路的型式试验电压,以及所有例行试验的电压 带保护隔离的电路的型式试验电压,以及可接触表面(导电或非导电,但不连接到保护接地)

31、 V 交流电压有效值 直流电压有效值 交流电压有效值 直流电压有效值 50 1 250 1 770 2 500 3 540 100 1 300 1 840 2 600 3 680 150 1 350 1 910 2 700 3 820 300 1 500 2 120 3 000 4 240 600 1 800 2 550 3 600 5 100 1 000 2 200 3 110 4 400 6 220 注 1:允许插值; 注 2:a 对应于 1200V+系统电压; 注 3:b 本实验应采用短路电流不低于 0.1A,符合 IEC 61180-1 第 5.2.2.2 条要求的电压。 表 9 不直

32、接连接到电网电路的工频耐压值 1 2 3 4 5 系统电压 带基本绝缘的电路的型式试验电压,以及所有例行试验的电压 带保护隔离的电路的型式试验电压,以及可接触表面(导电或非导电,但不连接到保护接地) V 交流电压有效值 a 直流电压有效值 交流电压有效值 直流电压有效值 71 80 110 160 220 141 160 225 320 450 212 240 340 480 680 330 380 530 760 1 100 440 500 700 1 000 1 400 600 680 960 1 400 1 900 1 000 1 100 1 600 2 200 3 200 NB/T 1

33、01862019 10 1 600 1 800 2 600 2 900 4 200 注 1:允许插值; 注 2:a 对应于 1200V+系统电压; 注 3:b 本实验应采用短路电流不低于 0.1A,符合 IEC 61180-1 第 5.2.2.2 条要求的电压。 5.1.7 局部放电 如果跨在绝缘件上的工作电压重复峰值大于 700V,且绝缘件上的电压应力大于 1kV/mm,要进行局部放电试验。 5.1.8 能量危险防护 5.1.8.1 操作人员接触区 设备的设计应保证功率转换设备断电之后电容器存储的电荷在操作人员接触区不构成电击危险。 对于插头、连接器或类似的可以不适用工具即可断开的设备,断开

34、之后暴露出来的导体(例如插脚) 放电到电压低于判定电压等级A级或存储电荷量低于5.1.8.3规定限值所需的放电时间应不超过1秒。 5.1.8.2 维修人员接触区 位于操作面板后面、在维修或安装时可以移动的电容器,功率转换设备断电之后电容器存储的电荷应不构成电击危险或能量危险。 功率转换设备断开电源之后,内部的电容器应在 10 秒之内放电至电压低于判定电压等级 A 级或能量低于 5.1.8.3 规定限值。如果由于功能或其它原因本要求不能满足,附录 A 中第 21 个警告符号以及放电时间应标示在外壳、电容器的保护屏障或电容器附件清晰可见的位置。功率转换设备断电之后电容器放电时间在维修手册中也要说明

35、。 5.1.8.3 能量危险防护 出现下列两种情况之一,则认为存在危险能量等级: a) 电容器电压等于或大于 2V,且 60 秒之后功率超过 240VA。 b) 电容器电压 U 等于大于 2V,按以下公式计算的电能 E 超过 20J: E = 0.5 CU2 . (1) 式中: E是能量,单位为焦耳(J); C是电容,单位为法拉(F); U是测得的电容器电压,单位为伏特(V)。 5.1.9 着火危险防护 为防止引燃危险和火焰蔓延的可能性,材料的可燃性要求见下表。 表 10 材料的可燃性要求汇总 零部件 要求 大面积外壳材料,如表面积大于1m2或单个方向长度超过2m 火焰蔓延指数最大不超过100

36、 防火外壳 -5VB级 GB/T 5169.17的试验 NB/T 101862019 11 灼热丝试验(若与可能产生引燃温度的零部件之间的空气距离小于13 mm),IEC 60695-2-20 元器件和零部件,包括防火外壳外侧的机械防护外壳和电气防护外壳 V-2级或HF-2级 元器件满足产品标准 线束的各种加持件(不包括螺旋缠绕式的或其它连续行驶的加持件)不做阻燃要求 空气过滤装置 V-2级或HF-2级 安装在防火外壳外部,可使用HB级 5.1.9.1 多路供电设备 在正常或单一故障条件下,不应由于有多个供电电源而出现任何危险,对任何一路外部电源进行断开连接或关闭电源的操作应视为正常条件。 本

37、条款的符合性通过结构检查以及过流保护和多路供电设备的过电压试验来检验。 设备说明书中应给出设备有多路供电的电源的提示信息,并给出电源的断开顺序。 5.1.10 机械防护 5.1.10.1 稳定性 功率转换设备若没有固定到建筑构件上,则在正常使用中应具有物理稳定性。在操作人员打开抽屉等之后起到保持稳定作用的装置时,功率转换设备应自动开启或者给出警告标识。 5.1.10.2 搬运措施 如功率转换设备安装或提供了搬运手柄, 手柄应能够承受功率转换设备重量四倍的力; 重量为18kg或以上的功率转换设备,应提供搬运措施或在制造商文档中给出搬运指引。 5.1.10.3 墙壁安装 功率转换设备如固定到墙壁或

38、天花板时,安装支架应承受大小等于功率转换设备重量四倍的力。 5.1.11 温升 功率转换设备在其允许的工作范围内, 器件的温度不能超过如下要求, 对于规格书或标准里没有定义时的器件温度限值详见表12: 表 11 线圈机器绝缘系统总温度限值 绝缘等级 温度限值 (表面粘贴热电偶法) () 温度限值 (线圈阻值变化法和多点埋入式热电偶法) () Class A (105C) 90 95 Class E (120C) 105 110 Class B (130C) 110 120 Class F (155C) 130 140 Class H (180C) 150 160 Class N (200C)

39、165 175 Class R (220C) 180 190 NB/T 101862019 12 Class S (240C) 195 205 表 12 材料和零部件的总温度限值 材料和零部件 温度限值 () 电容器电解型 65 电容器非电解型 90 外部连接的接线柱 60 外部导体能够触及的接线腔表面或内部的任意点 60 内部的绝缘导线 额定温度 熔断器 90 印制电路板 105 绝缘材料 90 表 13 接触表面总温度限值 位置 表面部分 () 金属 非金属 用于搬动整理或部件的把手 50 60 可接触但并非用于搬动的把手,以及其他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可接触的表面 60 85 可能被不经意接触

40、的表面 70 95 可能被不经意接触的表面,但已按已给出警告标识 90 95 安装的底座和相邻表面 90 90 注1:主要材料为非金属的手柄,如果采用镀金或者包金工艺,而金属层厚度不超过0.127mm,则仍视为非金属部位。 注2:非金属材料不应用在超过额定温度的场合使用。 注3:对于功能性散热装置,如外置散热器,“部件温度超过100,应增加警告标识”。 5.1.12 IP防护等级 户内型的功率转换设备:最低防护等级IP20; 户外型的功率转换设备:最低防护等级 IP54。 5.2 功能 5.2.1 基本功能 5.2.1.1 电气参数 5.2.1.1.1 直流参数 在额定工作条件下,测得的连续直

41、流电流或功率偏差不超过额定参数的+10%。 NB/T 101862019 13 5.2.1.1.2 交流参数 在额定工作条件下,设备的每个端口测得的连续交流电流或功率偏差不超过额定出的+10%。 5.2.1.2 自动开关机 设备应根据电压输入情况,或故障及故障恢复情况,能够实现自动开关机操作。 5.2.1.3 恢复并网 由于电网故障原因导致的功率转换设备停止向电网送电,在电网的电压和频率恢复正常后,功率转换设备应具备在20s5min内自动重新向电网送电的功能。 5.2.1.4 通讯功能 功率转换设备应有正常的通讯功能。宜具备CAN/RS485、以太网通讯接口,与监控站级通信宜采用以太网通讯接口

42、,宜支持MODBUS-TCP、DL/T860、PROFIBUS-DP通信协议,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宜采用CAN/RS485,宜支持CAN2.0B/MODBUS-TCP通信协议。 5.2.1.5 方阵绝缘电阻检测 5.2.1.5.1 一般要求 与光伏组件连接的功率转换设备需要具备方阵的绝缘电阻检测功能。 5.2.1.5.2 与不接地光伏方阵连接的功率转换设备 与不接地的光伏方阵连接的 功率转换设备应在系统启动前测量组件方阵端与地之间的直流绝缘阻抗。 如果阻抗小于 R =(Vmax pv/30mA) ,那么: a) 对带电气隔离的 功率转换设备,应指示故障,但故障期间仍可进行其它动作和操作。在阻抗满

43、足上述要求时允许其停止报警; b) 对非隔离 功率转换设备或 功率转换设备虽有隔离但其漏电流不符合要求, 应指示故障, 并限制其接入电网。 此时允许其继续监测方阵的阻抗, 并且在阻抗满足上述要求时, 允许停止报警也允许并接入电网。 5.2.1.5.3 需要功能性接地的功率转换设备 若是需要通过一个集成的电阻实现光伏方阵功能性接地的 功率转换设备, 功率转换设备需满足a)和 c) ,或者 b)和 c) 。 a) 含预置的用于功能性接地的电阻在内,总接地阻抗不得小于R =(Vmax pv/30mA)。预期的阻 抗值可以在所接方阵面积可知的情况下,按照每平米的绝缘方阵40 M 计算。也可以根据功率转

44、换设备的额定功率和功率转换设备可以连接的最差的电池板的效率来计算。 b) 如果用到了一个小于a) 中规定的电阻。 那么 功率转换设备应该能够提供一个在运行过程中监测通过电阻和任何一个与之平行的网络线路(如:测试线路),如果超过表7-17的限制,应该断开电阻或者用其他方式实现限流。如果功率转换设备是个非隔离的 功率转换设备,或者说不能满足漏电流允许的最低电流,那么必须从电网断开。 c) 在正常工作之前,功率转换设备必须能够实现接地电阻的测试。 NB/T 101862019 14 5.2.1.6 方阵残余电流检测 5.2.1.6.1 一般要求 a) 当逆变器与决定性电压等级B和决定性电压等级C的不

45、接地光伏方阵连接时,非隔离逆变器直接接入电网或非隔离逆变器通过变压器接入电网但其不符合30mA接触漏电流和着火漏电流的要求应通过残余电流检测装置(RCD)、残余电流突变监测功能以及连续漏电流检测功能提供防电击保护; b) 隔离型的逆变器或非隔离逆变器通过变压器接入电网且符合30mA接触漏电流和着火漏电流的要求可不做此要求; 5.2.1.6.2 着火漏电流限制在如下范围内: 1) 对于额定功率30 kVA的 功率转换设备,着火漏电流应不大于300mA。 2) 对于额定功率30 kVA的 功率转换设备,着火漏电流应不大于 10mA/kVA。 5.2.1.6.3 30mA接触电流 按照 IEC609

46、90 图 4 所示接触电流测试电路,依次测试方阵的各个端子与地之间的接触电流,若测得的值大于 30mA 限值,则应采用下述措施提供额外保护。 5.2.1.6.4 着火漏电流 着火漏电流应不大于 300mA(30kVA 功率转换设备), 或 10mA/kVA(30kVA 功率转换设备),当大于此值时则需要采用 RCD 或 RCM 中的措施提供额外保护。 5.2.1.6.5 残余电流检测器(RCD) 对于不具有基本隔离的 功率转换设备,在 功率转换设备与交流电网之间装配 RCD 来提供额外保护,RCD 限制设置为 30mA ,并应符合 IEC60755 的相关要求。 5.2.1.6.6 残余电流监

47、控保护(RCM) 在功率转换设备接入交流电网,交流断路器闭合的任何情况下,功率转换设备都应提供残余电流检测。 残余电流检测装置应能检测总的(包括直流和交流部件)有效值电流。 无论功率转换设备是否带有隔离,与之连接的方阵是否接地,以及隔离形式采用何种等级(基本绝缘隔离或加强绝缘隔离) ,都需对过量的连续残余电流及过量残余电流的突变进行监控。限值如下: a) 连续残余电流 如果连续残余电流超过如下限值,功率转换设备应当在 0.3s 内断开并发出故障发生信号: 1) 对于额定功率30kVA的功率转换设备,300mA; 2) 对于额定功率30kVA 的功率转换设备, 10mA/kVA b) 残余电流的

48、突变 如果残余电流的突变超过下述的限值,那么功率转换设备应当在表 14 规定时间内断开。 表 14 对突变电流的响应时间 残余电流突变 功率转换设备与电网断开时间 30mA 0.3s NB/T 101862019 15 60mA 0.15s 150mA 0.04s 5.2.1.7 噪声 预期安装于居民或商业环境的噪声最大不超过65db,预期安装于工业环境的功率转换设备的噪声不超过80db,否则应加贴相应的说明降低听力损害危险的说明,且产品上应标明附录A中听力损害的符号。 5.2.1.8 有功功率控制 5.2.1.8.1 充放电有功功率控制 接入 220V/380V 配电网的功率转换设备,应具备

49、就地充放电功率控制功能。 通过变压器接入 10(6)kV 及以上的功率转换设备,应具备就地和远方充放电功率控制功能,其有功调节速率至少能够达到 10%Pn/min,Pn 为系统的额定有功功率。 5.2.1.8.2 定功率控制 通过变压器接入到 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以及通过 10kV 电压等级与公共电网连接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光伏电站的功率转换设备应具备有功功率连续平滑调节的能力,能接受功率控制系统指令调节有功功率输出值。控制误差应为逆变器额定有功功率的1%,响应时间不应大于 1s。 通过变压器接入到 10(6)kV 电压等级接入用户侧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转换设备宜与上述

50、设备的要求相同。 5.2.1.8.3 一次调频功能 具备一次调频功能的设备,当系统频率偏差大于 0.03Hz,且设备有功出力大于 10%Pn 时,系统频率上升,功率转换设备应减少有功输出,有功功率下降速度为 40%Pn/HZ,有功出力最大减少量为20%/Pn,有功功率调节控制误差不应超过2%Pn。当系统频率下降时,功率转换设备配有储能设备时可增加有功输出。一次调频控制响应时间不应大于 500ms,调节时间不应大于 2S。 NB/T 101862019 16 5.2.1.9 电压无功调节 功率转换设备应具有电压/无功调节能力。 功率因数在 0.95(超前或滞后)范围内可调。 通过变压器接入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动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