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小键盘真神奇》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小小键盘真神奇》是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七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小键盘真神奇》是让学生对我们经常用到的键盘有一个新的认识,知道它由几个区域组成,每一个区域的作用是什么,同时通过几个简单的小游戏让同学们了解键盘上的26个字母的分布。本节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如果对键盘的掌握不到位,就会对后面的学习造成障碍。
二、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课,在第一单元里同学们学习了电脑的重要作用以及主要组成部件,其中包括键盘的相关知识,但是由于学生比较小且间隔时间较长可能印象不是很深,所以本节课将在以前键盘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详细讲述键盘的分区及每个区域的功能、熟悉每个字符在键盘上的位置。养成正确的操作姿势,为以后学习电脑打好基础。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键盘的具体分区、各区功能、熟记26个字母在键盘上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屏幕上的键盘分区,让学生们了解键盘上的分区情况。
2)通过小游戏让同学们在保持正确姿势的情况下熟悉键盘上每个键的具体位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键盘的巨大作用。熟记键盘各键的位置,使同学们充满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26个字母在键盘上的位置及正确操作姿势。
教学难点:熟记各个手指所管的按键。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
教师为学生事先创设好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2、任务驱动法
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消化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把“自学—尝试—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引导性的提示,并不时的给予表扬
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开学的第一课里我给大家介绍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大家还记得计算机由哪几个部件构成的吗?
师:同学们,大家想一想自己在使用电脑的时候哪几个部件是你们使用最频繁的一个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键盘的正确操作方法以及键盘上各个按键的功能。
(二)新课教学
1、整体感知键盘
先让同学们自己观察键盘,认识键盘。虽然经常用到键盘,但是真正仔细观察键盘可能还是学生们第一次做,让它们认真的观察键盘。并且说出自己对键盘的认识。
2、讲解键盘分区
在同学们说完自己对键盘的认识后,由教师讲解键盘的具体分区,并且用多媒体展示键盘的分区图,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知道键盘的分区情况,熟悉每个区域的位置、作用。
3、学习键盘的正确操作姿势
通过小游戏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在键盘操作上的不足,以此来引导学生改掉不良的操作方法,学会正确的操作姿势
4、掌握手指的不同分工
在正确姿势的基础上,让学生牢记各个手指所管的按键。
5、练习
在同学们掌握了键盘正确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反复练习指法,提高打字速度。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键盘的知识,包括键盘的分区、键盘的正确操作姿势以及各个手指所管的按键。同学们也进行了大量的指法练习,速度较以前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希望大家下去以后多加练习,熟悉按键,养成良好的操作姿势。
板书设计:
小小键盘真神奇
1、键盘的分区
功能区、状态指示区、主键盘区、控制键区、数字键区
2、正确的姿势
八个基本键 ASDF JKL;
3、手指分工
4、练习
莲湖区第二实验小学
刘星
2013-8-1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