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坪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总结
按照国、省、市的安排部署,我区结合实际,快部署、快组织、快行动,组织全区各级各部门从4月中旬至9月底,在全区集中开展了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全区召开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动员大会,对此项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区长王体刚到会作了动员讲话。陆续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我区专项行动的通知》(高安委〔2012〕10号)、《关于印发“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办公室工作方案的通知》(高安委办〔2012〕17号)进行了周密部署,同时组织专人对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确保了行动取得实效。目前,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加强领导,全面部署。区政府成立了以副区长敬健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全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的领导。各乡镇、街道办和区级有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由专人组织实施,加强了对本地、本行业领域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密切配合,形成了工作合力。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发挥网络、电视、简报、宣传单(册)等优势进行大力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专项行动期间共上报信息100多条,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刊发简报6期。同时通过设立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方式,畅通安全生产社会监督渠道,营造出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我区切实抓好了非煤矿山、道路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高危行业和领域的整治工作。各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牵头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执法,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强力推进“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开展。
非煤矿山领域:区国土、公安、安监、工商等部门切实加强协同配合,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统一审批准入条件,凡不符合国家规划、产业政策和技术规范以及开采回采率低、矿产资源不能合理利用、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不予审批颁证。公安部门严格民爆物品的使用审批,对“三证一照”(即《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不全或过期的,新建矿山安全初步设计未经安监部门审查通过的,一律不审批提供民爆物品,从源头上打击非法开采的问题。区组织国土、安监、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打击非法开采专项行动。
烟花爆竹领域:重点整治无证非法生产、经营、运输、储存或超许可范围生产经营及生产经营企业“四超两改”“三违”等违法违规行为,在区、乡镇两级安监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前阶段的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烟花爆竹领域“打非治违”行动取得了实效。
危险化学品领域:由区安监局牵头,组织商务、公安、交通、工商、消防等部门,深入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和企业,集中开展了危险化学品“打非”专项行动,对全市成品油、农药、油漆、化工材料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进行了全面排查。重点检查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的从业单位。重点查处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不符合有关资质要求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查处非法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打击各种利用危险化学品从事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企业,凡不符合《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未经有关许可审批,擅自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坚决依法取缔打非。
道路和水上交通领域:全市交警、交通部门积极开展道路交通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查处各种违章作业车辆,无证无牌车辆、报废车辆、农用车非法营运,同时加大了对乡村公路桥梁的巡查力度,排查出道路安全隐患和桥梁安全隐患,目前已全部悬挂了危险警示标志。区交通、交警、安监、教育部门联合组织人员,对我市事故多发、群众反映强烈的永连公路全线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逐点进行了排查。区海事处,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中出动检查人员202次,车26辆次,监督艇5艘次,检查各类船舶346艘次,渡口马头21处次,取缔非法私设码头1处,排查一般事故隐患17起,组织船员安全知识培训6期,行政罚款22000元。
建筑施工领域:区建设局建立健全了信息报送、检查、约谈等一系列制度,有力地推进了专项整治工作。目前,该局共组织“打非治违”专项检查6次,出动检查人员60多人次,检查在建工程项目40多个,排除一般安全隐患30多次,排除重大危险点2个,开具限期整改通知书40多份,责令停工整改通知4份。
民用爆炸物品领域:区公安分局开展了涉枪涉爆专项行动,通过全面排查,重点整治蓝山新圩等非法制造爆炸物品、非法买卖、私藏爆炸物品和涉爆案件多发以及其他非法矿山问题严重的重点地区,确定涉爆重点地区和人员,对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非煤矿山企业停供了火工品。
(四)是多管齐下,深入推进。
为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坚决遏制和有效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我区不断强化措施,确保活动开展的实效。一是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与安全生产大检查相结合。为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确保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入开展,区安委会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将“打非治违”与重要节日、重点时段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严厉处罚,切实做到“四个一律”,注重源头治理,深挖深挖严打非法违法行为背后的“保护伞”,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活动与“打非治违”活动相结合。我区把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作为深入推进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的关键环节,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不深入、打击不严厉、治理不彻底的突出问题,严格掌握标准,防止流于形式。把落实企业主题责任活动与“打非治违”活动结合起来,通过采取突击检查、重点抽查、跟踪检查等多种方式,增强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针对性和有效行。三是开展联合执法,强化“打非治违”力度。自开展“打非治违”工作以来,我区组织多次大的联合执法行动,不断强化“打非治违”力度。四是开展“打非治违”回头看活动。突出非煤矿山、道路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对前段工作不实不深不细效果不好的,进行在动员、在部署,加压升温补火;对已经发现的问题,盯住不放一抓到底,始终保持多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
三、存在的问题
1、个别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个别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对“三违”行为管理不力,日常安全管理资料不完善、不健全。今年以来发生的几起道路交通较大事故,大部分都是由于客运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不到位。
2、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一些行业和领域的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在建筑施工和其他行业领域中,存在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佩带不到位、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在道路交通行业,一些驾驶人习惯性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由此导致事故发生。
3、少数县部门打非治违措施乏力。一些部门对打非治违工作认识不到位,措施不硬,打击不力,致使个别地方和领域非法违法生产经营现象难以得到彻底根治。
四、下阶段工作打算
1、进一步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主体责任。
在前段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督促全区各级各部门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有关重要文件和《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贯彻落实力度,开展对宣贯的专项检查。督促全区各生产经营单位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管理,规范安全生产秩序,预防生产事故。加强对行业主管部门的督促指导,促进行业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大得到加强。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舆论工具和多种宣传方式,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宣传工作抓牢抓实,营造和保持有利于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社会舆论氛围,使“打非治违”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深入人心。
2、进一步巩固“打非治违”工作成效,开展“回头看”。
在集中开展的专项行动之后,继续保持依法打击的高压态势,巩固发展专项行动的成果。组织全区各级各部门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工作“回头看”,对正在整改的单位和安全隐患,进行跟踪督办,对己关闭或采取强制措施的企业,加强监控,确保不反弹。对事故多发的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难点问题,进行重点执法或组织联合执法,坚决遏制事故。结合元旦和春节安全生产大检查,进一步严厉查处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3、进一步深化“打非治违”专项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把专项行动中的有效措施、得力方法等,认真总结,切实推动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省委省政府三个重要文件的配套措施,健全完善协同联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执法,把依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不断巩固打非治违成果。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