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生成长记录.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991577 上传时间:2025-03-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9.09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成长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生成长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学生成长个案记录表 辅导教师:涂新民 辅导对象 吴六 班级 五 性别 男 年龄 11 辅导时间 2015.10.8 问题 表现     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而且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爱动手摸同学、扯前面同学的头发,东张西望,转身拉别的同学和他讲话,好晃椅子、东摸西摸、玩小东西。经常惹同桌或附近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但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有一定效果,但持续时间不长,好搞“恶作剧”,有时故意推别人,又满不在乎。家里表现:任性、冲动,遇到想办的事情,父母不能满足时,便火气冲天,大喊大叫,甚至离家出走。此外精力特别充沛,看武打片电视节目,连看两个小时,兴趣很浓。作业不认真完成、不主动去完成。作业边做边玩,注意力难以集中。据家长和老师观察,张某脑子不笨,学习认真起来比一般同学接受还快。但因为好动分心,在班里成绩排在倒数第五左右,出现不及格现象。 原因 分析    张某的父亲比较粗暴,看到孩子好动,不听话,烦了就骂、急了就打。只要老师告知家长上课不听课好动或惹同学。回家肯定挨揍。母亲则过于宠爱,孩子想买什么都满足他。虽然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不在乎买东西花的那几个钱,但因父母离异后教育无法达成共识。有时孩子发脾气,摔坏东西,母亲只是叹息,可舍不得管孩子。 辅导对策过程   1.学校教育相互配合,教师和家长应关心、体谅陈某,不能因其好动而感到厌倦、心烦,也不能因其多动而造成自卑心理或精神压力。     2.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耐心地矫正张某的多动行为。坚持正面鼓励,积极强化,针对他尚能接受教师暗示的特点,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地利用目光暗示、点头暗示等手段,及时提醒他遵守课堂纪律,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课的习惯。    3.指导家庭教育,建议其父母教育孩子要求一致。父亲纠正急躁、粗暴的缺点,不能动不动就打小孩,要多看到小孩的优点和长处。母亲克服对小孩宠爱、娇惯的弱点,做到爱孩子与严要求相结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