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少年英雄陈大伟见义勇为事迹
陈大伟,男,汉族,1985年12月出生,共青团员,XX县区付庄镇东北村人,生前系XX县区第一职业中专学校学生。
2000年8月22日,天气异常闷热。下午1时许,刚刚吃完午饭的陈大伟和同学一起在沂河橡皮坝南侧纳凉,忽然南边的沙湾处传来了“救命呀,救命呀。”的喊声。陈大伟一惊,回头对同学说:“那边出事了,快去看看。”于是和同学一起迅速向出事地点跑去。当他们赶到现场时,只见一个10多岁的孩子跪在沙滩上哭,脸早已吓得没有血色。与此同时,他们看到在离河岸几十米远的水面激流中,有两个孩子正在挣扎。原来这三个孩子在河边洗澡时,其中一个不小心掉进了深水区里,另一个孩子去救助时由于过于慌乱,也不慎滑了进去,第三个孩子吓得匆忙跑到沙丘上叫喊呼救。
见此情景,陈大伟一个箭步跑过去,然后跳入了激流之中。尽管水流很急,但他凭着良好的水性,迅速游向了距他最近的一个儿童身边,并借助于水流的走势,不一会儿便将溺水儿童推上了岸。当他返身欲救另一个溺水儿童时,已不见了那儿童的踪影。原来,这天恰好上游的橡皮坝水闸放水,巨大的水流已将另一名儿童冲出了很远,陈大伟坚持四处搜寻着。忽然,他看见下游几十米处湍急的水流上面,正露着另一落水儿童的脑袋,适才挣扎的小手好像一动也不动了。
情况万分危急。当陈大伟以惊人的毅力追上跟前时,体力已渐渐不支。这时,岸上的人们不住地向他喊道:“快向这边游,快向这边游。”此刻,陈大伟再将这名儿童推到很远的岸边已经是不可能了,他唯一的选择只能逆流将落水儿童推向附近河中分流的一个沙丘上。逆流救人十分困难,只见他时而用手推,时而用手拉,时而用头顶,时而用肩扛,三米、两米、一米""当距离沙丘不到半米时,陈大伟猛地潜入水下,用尽平生最后的一股力气,狠劲将落水儿童推向了沙丘,在沙丘上等待的人们立即将这名落水儿童拉了上来。
两个孩子得救了,而陈大伟却因体力不支渐渐沉入水底,牺牲了他年仅16岁的生命。当天下午,闻讯赶来的民警和近百名群众迅速展开了打捞工作,直到第二天下午6时,人们才在下游两公里外的沙滩上发现了这位少年英雄的遗体。
当两个儿童的生命即将被汹涌的湍流吞噬之际,一位16岁的少年奋不顾身地冲入激流,将两个孩子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而自己却被滔滔洪流卷去。陈大伟义无返顾地用他年轻的生命保护了两名儿童,用他一个人的牺牲换取了两个生命的留存,实践了一名共青团员献身人民、报效祖国的英雄誓言,为新时代谱写了一曲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壮丽诗篇。得知这一情况,许多群众纷纷自发地前去慰问陈大伟的父母,XX县区第一职业中专学校的师生也以各种方式缅怀这位少年英雄。追悼会上,同学们打出了“大伟,我们想念你”、“大伟,你是我们的骄傲”的条幅,以表达大家对这位少年英雄的敬意和哀思。
第二篇:阮伟锋——见义勇为事迹材料阮伟锋——见义勇为事迹材料
阮伟锋,上虞区沥海镇人,1983年7月出生,目前在XX县区沥海镇政府重点工程办工作。他对于社会治安的关注,不仅来自于他对职责的忠诚,更源于他对集体与人民的热爱。
2011年的5月7日,当时的阮伟锋还是上虞区公安局沥海派出所一名普通的协警,主要负责外来人口管理工作。那天下午,正好轮休的阮伟锋开着摩托车接朋友回家,途经沥海镇城西村前倪村时,一辆坐着4名男子的摩托车与他们擦肩而过。
送朋友到家后,阮伟锋折返沥海镇阮家村,距村口150米处,又看到了那4名男子。阮伟锋立即打电话向所里民警报告,自己则尾随4名可疑男子。跟至阮家村后木桥地段,阮伟锋发现4名可疑男子正站在一户人家门口东张西望。一望风男子发现了阮伟锋。几人仗着自己人多势众,上前围住了他,十分嚣张。
如果此时,阮伟锋胆怯示弱,也许就不会受伤,但犯罪分子无疑会更加猖狂。阮伟锋来不及考虑自身安危,迅速按倒离得最近的两人。其他两名同伙围上来对阮伟锋拳打脚踢,阮伟锋一边死死按住两名歹徒,一边大声呼喊村民出来抓贼。见阮伟锋按住同伙不放,其中一名歹徒操起墙角处一把椅子,砸在了阮伟锋头部。感到一阵剧痛的阮伟锋一松手,被按住的一名歹徒腾出手来,摸出一把尖刀向他连刺两刀。
此时的阮伟锋还浑然不知自己已经中刀,见歹徒抢着逃跑,他操起一把扫帚继续奋力追击。这时,同村的阮兴龙听到响动后追了出来,与阮伟锋一道追击歹徒。警车警报声越来越近,慌了神的歹徒赶紧发动车子逃窜,精疲力竭的阮伟锋也倒在地上。
经医院检查,阮伟锋左腹部、左腹股沟分别中刀,幸好没伤及脏器,但左腹股沟那刀距主动脉仅2毫米,十分危险。
5月9月凌晨,上虞警方抓获其中3名广西籍歹徒。经查,这伙人是不折不扣的“惯偷”,今年以来已在上虞丰惠、谢塘、崧厦等地入室盗窃作案20余起、案值10万余元,且3人均为吸毒人员。目前,警方正在全力追缉漏网的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
“面对违法犯罪分子,你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这种大无畏精神值得大家学习。”5月11日,XX县区委常委、公安局长丁松勇,副市长程学法来到XX县区人民医院,亲切看望阮伟锋。
“他是一个机敏勇敢、踏实刻苦的好同志。”沥海镇派出所所长谢仲尉说。在公安机关协助工作4年多来,阮伟锋始终工作在最苦最累的第一线。
在他住院的那几天,上虞区人民医院急症留观区,病房门不时有人推开,有亲戚、朋友、同事,还有不知名的村民、病友,都来看望英雄阮伟锋。躺在病床上的阮伟锋缠着绷带、挂着吊针,但笑容依然温暖、朴实。这个看起来斯文的男人赤手空拳勇斗4个歹徒,最终倒在了血泊中。大腿上的那个刀伤,离主动脉只有2公分。他说,在与歹徒搏斗的时候,自己并没有想太多,如果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还要这样做。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见义勇为,更不是唯一一次的挺身而出。在日常工作中,他主动留意外来务工人员中一些劣迹人员的动向,发现线索及时上报,协助公安机关破获了多起案件;平时下班时间,他也闲不住,经常在沥海镇综合市场、工业功能区、网吧、超市等人流较密集复杂处观察,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沥海派出所;过年过节的晚上,他自发参与到村里的巡逻队当中,保障村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阮伟锋已搜集情报线索90余条,协助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0余人,参与救火120余次,调解纠纷200余起。
阮家村村民提起阮伟锋,都会由衷的竖起大拇指,这个见义勇为、不计祸福的年轻人,是阮家村的骄傲。走万里平安路,做百年铺路人。阮伟锋的奉献,正是践行对社会和谐的守护;他的英勇,正是我们社会所需的正能量;他的勇敢,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平安幸福。
第三篇:见义勇为英雄事迹的体会(大全)见义勇为英雄事迹的体会
XX县区对江镇龙场小学
周海涛
见义勇出自《论语·为政》,“见主不为,无勇也。”,其意义是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在当今见义勇为指公民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
见义勇为,就是那些在危难关头能够挺身而出的行为。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传统美德又入了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得到了发扬光大。我觉得见义勇为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有效方法,是群防群治的一种表现形式。见义勇为者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献身精神,他们同违法犯罪分子和突发性灾害事故的斗争,是维护社会治安紧最突出的表现。目前社会治安平稳,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良好。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大好形势不和谐的因素也时有发生。为了创造一个和谐社会,这就要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创造群众见义勇为的社会条件,树立正气之风,共同投身于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提供见义勇为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道德的需要。有没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是检验和衡量每个人社会道德的尺度。
在长江大学,赵传宇“寒江救人”的故事至今仍然广为流传。2007年1月22日,76岁的张多平老人在长江边洗衣服时不慎滑入江中。正在江边散步的长江大学学生赵传宇听到呼救声从一百多米外跑来,来不及脱掉衣服、鞋子便纵身跃入江中,在刺骨湍急的江中迅速游到老人身边,老人得救了。上岸后,别人询问他的名字,赵传宇笑而且答,裹着湿透的棉衣,从人群中悄然离去。
今天的英雄学子和他们的“前行者”赵传宇等站在了同一条江边,所以他们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每一个人都会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中留下自己的印迹。其中有一些人,因其无私,无畏而成为时代的楷模和道德的标杆,穿越时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与长江大学英雄学子们同样勇敢的人们。,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今天“长江人梯”的身影。他们,堪称时代精神的“塑造者”。
不少学生在人民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不怕牺牲,挺身而出的英雄壮举,感人至深,可歌可泣,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优秀美德和崇高境界。他们是大学生的优秀代表,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英雄,是全国广大青年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这样的英雄体,向人们展现了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慨,展现了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广阔胸怀,展现了,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展现了不为名利、乐于奉献的品质。这种英雄本休的撼人壮举,感动了国人,照亮了人心,温暖了社会。他们的英雄壮举,获救者不会忘记,老师同学们不会忘记,全社会都不会忘记。家长们将会以拥有这样英雄的孩子而骄傲,学校将会以拥有这样英雄的学生而自豪,社会也必将会因拥有这样的英雄青年而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进步。这些事迹使我们陷入深深的感动中,使我们透过历史,重新看到雷锋的身影、雷锋高尚的灵魂。
我们社会见义勇为事业在蓬勃发展,其原因是三点。首先是各级政党的重视。其次是见义勇为事业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再次是见义勇为事业离不开社会各界的资助扶持。正因为如此,见义勇为事业才得以发展壮大。
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大力宣传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邮主勇为的事业发扬光大。
第四篇:陈大伟简介有效观课议课倡导者
——成都大学副教授陈大伟简介
陈大伟,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成都大学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训一体化校本培训研究”课题专家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专业成长、课程与教学改革。曾获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研究课题一等奖,XX省教学成果一等奖,XX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XX市第八届、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在倡导教师的幸福生活、校本研修、观课议课、课程与教学改革等研究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教师教育的“桥梁专家”。所提出的“观课议课”在2010年第9期《人民教育》上列为“《人民教育》创刊60年报道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事件”(共33件)。
先后出版《校本培训研究》、《新课程的故事与解读》、《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校本研修面对面》、《怎样观课议课》、《有效研修》等15本个人专著。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小学管理》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第五篇:见义勇为英雄事迹追忆英雄万金刚
一个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但若是为他所信仰的事业而献出宝贵的生命,这种牺牲就显的弥足珍贵。
7月5日傍晚,国际大巴扎像往日一样,人流熙攘,车水马龙.善良的人们哪里知道,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正向他们袭来.大巴扎原本是一个充满异域情调的繁华闹市区,这一天却见证了一个英雄的壮烈离去.
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煽动下,聚集在这里的人群情绪异常.当万金刚带领巡逻官兵闻讯赶到时,现场一片混乱,暴徒们向公交车扔砖头,用木棍砸车窗玻璃,车上乘客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驱散暴徒,保护群众。"万金刚一声令下,战士们冲上前去组织乘客转移.由于暴徒不断向车门投掷砖头、石块,一些乘客被困在车里,不敢下车.万金刚一步跨上前去,用力推开车门,侧身挡着不断袭来的砖头,掩护乘客迅速下车.后来局面越来越失控,在掩护受伤战友撤离时万金刚被一伙暴徒围攻,因伤势过重英勇牺牲,永远长眠在他挚爱的这片土地上.在凶残的歹徒面前,万金刚犹如一座无所畏惧的金刚,而在亲人眼里,他则是一位细致体贴的好爸爸、好丈夫、好儿子.女儿万若希忘不了:有一次,她不小心把胳膊烫伤,爸爸晚上回到家,担心她睡觉不老实碰到伤口,硬是坐在床边看护了一整夜.妻子赵莉忘不了:女儿刚出生时患"乳糖不耐受",大便次数多,尿布换得多,万金刚总是叮嘱妻子把换下的尿布放在一起,等他回来洗;父亲万忠堂忘不了:自己患气管炎、白内障等多种疾病,儿子虽然不能总在身边照顾自己,却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想尽一切办法寻医求药.那一年,儿子听说有加拿大的专家来新疆免费治疗白内障,立即请假回老家接父亲到乌鲁木齐治疗.
在任中队长2年零5个月的时间里,万金刚对工作一丝不苟带领中队官兵协助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件308起,抓获贩毒、抢劫、贩卖假钞等犯罪嫌疑人502人;
在武警中队他对战友处处关心照料,帮助维吾尔族战友学习语言,对于新战士的生活也格外关心.生前万金刚还曾多次接济一些生活困难的维吾尔族群众。万金刚牺牲的消息传来,一些曾受到万金刚帮助的维吾尔族群众,自发地来到中队,祭奠他、怀念他.维吾尔族保安居马洪与万金刚有着兄弟般的深厚感情.居马洪上有94岁高龄的老母亲,下有未成年的孩子,家境本来不好,妻子又染上重病.就在他对生活绝望时,遇到了万金刚.居马洪一家离距十二中队的驻地有两百多米,万金刚生前曾多次,给他们送面粉,清油,水果等日用品.居马洪得知消息后涕不成声地说:"他能对我这样一个素不相识的维吾尔族人这般好,这足以证明新疆各族群众本来就是一家人。今后我就是万金刚妈妈的孩子."万金刚同志作为基层一线指挥员,是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他忠诚履行使命任务,身先士卒,英勇无畏,果断指挥,为维护社会稳定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不愧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忠诚卫士。
我和万金刚虽然未曾谋面,但得知他的事迹后,他那光辉的形象却时时在我的脑海里萦绕,通过他的事迹我更加注重关心周围的弱势群体,“七五”以来发现有些人对于少数的民族有过激思想,我立即告诉他们,“七五事件”只是一小部分人的阴谋,积极劝导并且告知他们在我们身边大多数少数民族积极维护着民族团结,并痛恨歹徒的暴行。作为一名执法工作者我更应当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立足岗位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忠实履行职责使命,坚决同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为维护名族团结、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相信英雄的血不会白流,万金刚走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迹将会激励千千万万的各族群众将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二〇一〇年五月七日
第12页 共12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