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产品原理框架图
二.功能和特点
三.主要技术指标
四.安装方法
五.试验方法
一、产品原理框架图
二、功能和特点
1.DZD-X多功能智能点灯单元是集变压器点灯、灯丝转换继电器转换、灯丝断丝定位报警和采集装置分机功能自检为一体的多功能智能点灯装置,适用范围0—30公里。
2.具有灯丝断丝定位报警功能。利用两根报警电缆进行传输即可实现灯丝断丝定位报警,报警方式为:“PB-1采集装置分机”断丝发码,室内“PB-3F灯丝断丝定位显示器(采集装置总机)”显示断丝灯位并向微机监测传输故障信息。“PB-3F灯丝断丝定位显示器(采集装置总机)”的报警容量为254位/咽喉,适用范围0—30公里。
3.“主灯丝采集装置分机”自检报警功能。“主灯丝采集装置分机”自身出现故障时,内部的自检接点在弹力作用下落下并沟通报警电路,然后通过室内报警继电器进行故障报警。
4.分体插接式的结构设计。新型点灯装置采用了分体插接式的结构设计,安装、维修非常方便。“XB-1”可安装3台,“XB-2”可安装5台,矮型信号机可直接安装在内部后盖上。
5.长寿命。新型点灯装置内部的报警单元平时处于不工作状态,只有在主丝断丝转付丝时才开始工作并进行定位报警。
三、主要技术指标
1.电气特性
容量
VA
一 次 线 圈
二 次 线 圈
额定电压
V
空载电流
mA
二次电压
V
二次电流
A
34
180、220
≤11
13、14、16
2.1
变压器空载时,其二次端子电压的误差不应大于规定值的±5%;满载时其二次端子电压不应小于规定值的85%。
2.接线端子定义
输入
Ⅰ1—Ⅰ2
180V
Ⅰ1—Ⅰ3
220V
输出
Ⅱ1—Ⅱ2
13V
Ⅱ1—Ⅱ3
14V
Ⅱ1—Ⅱ4
16V
连接
T—Ⅱ2
T—Ⅱ3
T—Ⅱ4
负载
Z:主丝
F:付丝
G(Ⅱ1):公共
报警
21、22串联
23、24并联
3.主灯丝断丝时,应能自动转至副灯丝,灯丝转换时间应小于0.1秒,灯丝断丝报警延时小于5秒,定位报警时间应小于15秒。
4.工作环境
(1)大气压力:不低于 70.1 kPa(海拔高度不超过3000m);
(2)周围空气温度: -40℃~+70℃ ;
(3)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0%(25℃)。
5.点灯单元的端子之间、端子与地的绝缘电阻均不应小于100MΩ。
6.使用寿命:不少于50万次工作次数。
四、安装方法
1.点灯装置和固定底板的尺寸如下图。
固定底板:
点灯装置:
2.若需要将点灯装置直接安装于XB箱内,点灯单元的固定孔为:孔5、孔6、孔7、孔8。(XB1可安装3台,XB2可安装5台)。
3.若需要将点灯装置安装于机构内,可先将底板安装于机构内,固定孔为:孔1、孔2、孔3、孔4。然后将点灯单元通过孔5、孔6、孔7、孔8安装于底板上。
4.在采集装置分机侧面有一个八位调节开关,其作用为调节确定该分机地址码,以备报警定位之用。点灯单元的地址码由两位代码组成,拨码开关为8位,4位为一组代表一位代码,8位共组成两位代码。4位一组的开关可以组合成16种状态,对应的代码如下图所示:
如下图表示的代码为3A
五、试验方法:参照TB1869-90标准和《信号维护规则》相关项目制定,供用户检测本产品时参考
1.测试电路
其中: TV—单相自耦调压器,容量1KVA
V1 V2 —交流电压表
A1—交流电流表 D—灯泡12V-25W/25W
D1 D2 —24V灯泡 K1 K2 —钮子开关
2.电气特性测试
(1)空载电压测试:调整调压器TV,使其输出为220V,断开K1,测量点灯单元输出电压应符合主要技术指标中电气特性表的要求。
(2)满载输出测试:调整调压器TV,使其输出为220V,合上K1、K2,输出电压应符合主要技术指标中电气特性表的要求。
(3)空载电流测试:固定在13V档位后,调整调压器TV,使其输出为220V,断开K1,读取点灯单元的空载电流,应不大于11mA。
3.灯丝转换和报警测试
(1)正常点灯时,D1和D2均灭灯;
(2)断开主丝,应能转换到付丝, D2灯开始闪烁,D1灯灭;
(3)D2灯闪烁10个周期后,D2灯常亮,此时D1灯也点亮;
另注:灯丝转换继电器的试验方法可参照相关规定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