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章 变动成本法练习题
一、单选
1、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中,主观性最强的方法是(A)
A、账户分析法 B、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
2、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B)
A、房屋及设备租金 B、技术开发费 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 D、不动产税
3、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A)
A、照明费 B、广告费 C、职工教育培训费 D、业务招待费
4、下列各种混合成本可以用模型y=a+bx表示的是(C)
A、半固定成本 B延伸变动成本 C半变动成本 D阶梯式变动成本
5、采用散布图法分解混合成本时,通过目测在各成本点之间画出一条反映成本变动趋势的直线,这条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就是固定成本,斜率则是变动成本。理论上这条直线距各成本点之间的(C)最小。
A距离之和 B离差之和 C离差平方和 D标准差
6、(B)是分解混合成本诸方法中最为简便的一种,同时也是相关决策分析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
A高低点法 B账户分析法 C回归直线法 D工程分析法
7、管理会计将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这种分类的标志是(C)
A成本的可辨认性 B成本的可盘存性 C成本的性态 D成本的时态
8、(B)成本在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
A边际 B沉没C专属 D机会
9、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B)
A两种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
B两种方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
C两种方法计算销售收入的方法不同
D两种方法将营业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方式不同
10、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B)
A、两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
B、两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
C、两法即使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之间的水平不同
D、两法对期间成本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区分不同
11、在变动成本法下,构成产品成本的是(A)
A、变动成本成本 B、生产成本 C、变动成本总额 D、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之和
1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月份生产并销售产品100件,单位产品售价1000元;发生的变动成本30000元,变动管理费用和变动销售费用208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固定成本40000元。则按变动成本计算,该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为(D)元。
A、17920 B、70000 C、67920 D、18000
13、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09年初的存货是40000元,期末存货是0元。在这种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确定营业净利润比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A)。
A、小 B、大 C、相等 D、不确定
14、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C)。
A、不等 B、相等 C、可能不等 D、采用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小于采用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
15、假设本期与上期的其他条件不变,当本期的销售量比上期减少时,如按变动成本法确定营业净利润,本期与上期相比较将(B)。
A、增加 B、减少 C、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 D、没有变化
16、当采用完全成本法编制财务报告时,可以看到(B)
A、利润总额与销售的增加无关。
B、利润总额随着销售的减少而减少。
C、在销售价格和成本不变时,即使销售收入增加,利润仍有可能减少。
D、当产量减少而销售收入不变,利润会增加
17、如果期末产品存货成本增加,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润与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润的关系为(C)
A、两者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两者没有关系
18、在(A)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润必然小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净利润。
A、存货量减少 B、存货量增加 C、存货量不变 D、产品成本变动
二、多选题
1、下列成本中,属于变动成本的是(AB)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折旧费用 D、管理人员工资
2、关于固定成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A. 固定成本总是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
B. 随着产量的上升,单位固定成本会下降
C. 固定成本总是针对某一相关范围内而言的
D. 酌量性固定成本可以由管理人员自由控制。
3、关于成本的性态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成本的性态分析是在相关范围内进行的
B、在许多情况下,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这时使用成本性态分析的数据就具有一定的估计性
C、目的在于提供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
D、不仅包括制造成本,也包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4、在相关范围内固定不变的是(AD)
A固定成本B单位产品固定成本C变动成本D单位变动成本E历史成本
5、下列各成本概念中属于无关成本的是(bcd)
A专属成本 B沉没成本C历史成本D共同成本E混合成本
6、采用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时,应分别选择(AD)作为低点和高点。
A(50,100)B(60,120)C(50,120)D(70,130)E(60,130)
7、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ABC)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变动性制造费用D固定性制造费用E制造费用
8、下列对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各期损益的比较正确的是(BCD)
A、当产量等于销量时,若有期初存货,产品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则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高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
B、当产量等于销量时,若有期初存货,产品发出采用后进先出法,则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等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
C、当产量大于销量时,若无期初存货,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小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D、当产量小于销量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大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E、当产量小于销量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小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9、下列各项中,能影响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分期营业净利润差额水平的因素有(CD)
A、销售收入 B、非生产成本 C、固定性制造费用 D、期初与期末存货量
10、变动成本的理论依据为(BD)
A、产品成本只包括生产成本
B、固定生产成本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C、制造费用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D、产品成本只应包括变动生产成本
11、在完全成本法下,影响计入当期损益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数额的是(ACD)
A、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性制造费用
B、销售费用
C、期初存货水平
D、期末存货水平
12、下列项目中,不会导致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分期损益不同的是(ABCE)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财务费用 D、固定性制造费用 E、变动生产成本
13、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ABCD)
A、易于为管理部门所理解和掌握
B、能提供产品盈利能力资料,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分析
C、便于分析部门的经济责任
D、简化成本计算
E、有利于编制对外财务报表
14、使得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与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不等的情况是(BCD)
A、产销平衡情况
B、产销不平衡情况
C、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
D、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
第三章练习题
一、单选
1、(A)是本—量—利分析最基本的假设,是本—量—利分析的出发点。
A、相关范围假设 B、模型线性假设 C、产销平衡假设 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2、在各种盈亏临界图中,(B)更符合变动成本法的思路。
A、传统式 B、贡献毛益式 C利量式 D、单位式
3、在单位盈亏临界图中,产品销售单价线与(A)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A单位成本线 B单位固定成本线 C单位变动成本线 D利润线
4、已知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A 企业计划年度销售量为1000件,销售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30元,固定成本总额25000元,则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排列是(C)
A、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B、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C、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
D、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5、在利量式盈亏临界图中,若横轴代表销售额,则利润线的斜率代表(C)
A、单位边际贡献 B、变动成本率 C、边际贡献率 D、单位变动成本
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固定成本总额4000元,产品单位售价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A)件。
A、400 B、222 C、143 D、500
7、下列各式中,其计算结果不等于变动成本率的是(B)
A 、1-边际贡献率 B、1-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
C、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D、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
8、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能降低盈亏临界点的是(B)
A、提高单价 B、增加销售量 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
9某单位某产品的单价为4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为20000元,目标净利润为26800元,所得税税率为33%,则实现目标净利润的销售量为(A)。
A、6000件 B、5000件 C、4680件 D、5500件
10、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会导致盈亏临界点随之变动的是(A)
A、销售量 B、单位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 D、单价
11、下列各项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说明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越大的是(D)
A、安全边际率 B、经营杠杆率 C、边际贡献率 D、达到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12、某企业只经营一种销量不稳、单位边际贡献大于零、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为1600件的产品。今年预测销售量为1000,1500和2000件的概率分别为0.2,0.5和0.3,则当该产品销售量达到其数学期望值时,企业处于(D)
A、保本状态 B、盈亏不确定状态 C、盈利状态 D、亏损状态
13、某一企业的经营状态处于盈亏临界点,则下列说法中,(C)是错误的。
A、在盈亏临界点的基础上,增加销售量,销售收入超过总成本。
B、处于盈亏临界点时,销售收入与总成本相等。
C、此时的销售利润率大于零。
D、销售收入与总成本线的交点,就是盈亏临界点
14、某产品单位售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计划销售1000件,欲实现利润500元,则固定成本应控制的水平为(B)
A、4000元 B、3500元 C、6000元 D、4500元
15、关于盈亏临界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企业此时不盈不亏,利润为0.
B、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C、如果在此基础上,增大销售量,企业将开始盈利
D、此时企业利润达到最大
二、多项选择题
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包括(ABCD)
A、相关范围假设 B、模型线性假设 C、产销平衡假设 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E、盈亏临界点
2、在盈亏临界图中,盈亏临界点的位置取决于(ABD)等因素。
A、固定成本 B、单位变动成本 C、销售量 D、销售单价 E、产品成本
3、在传统盈亏临界图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CD)
A、在中成本既定的情况下,销售单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
B、在总成本既定的情况下,销售单价越高,盈亏临界点越高。
C、在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大,盈亏临界点越高。
D、在销售单价、固定成本总额既定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越高,盈亏临界点越高。
E、在销售单价、固定成本既定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越高,盈亏临界点越低。
4、下列哪些状态出现时,企业一定保本。(ABD)
A、收支相等 B、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小于销售收入
C、边际贡献率等于变动成本率
D、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
5、在多品种条件下,能够影响加权的综合边际贡献率大小的因素有(BC)
A、企业固定成本总额 B、各种产品销售比重
C、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D、全厂的目标利润
6、影响企业经营风险,导致利润变动的因素有(ABCD)
A、企业全部成本中固定成本所占的比重
B、企业调整价格的能力
C、产品售价变动情况
D、市场对产品的需求
7、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8元,单价12元,固定成本3000元,销量1000件,欲实现目标利润2000元,则可采取的措施为(BCE)
A、固定成本减低到2500元 B、单价提高到13元
C、单位变动成本降至7元 D、销量增至1200件
E、固定成本降至2000元
8、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BC)
A、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率=1
B、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C、安全边际率+达到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
D、变动成本率+达到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
9、下列各项目中,对企业的销售利润水平产生影响的有(ABC)
A、边际贡献率 B、安全边际率
C、变动成本率 D、所得税率
10、其他因素不变时,单位变动成本变动产生的影响有(ABC)
A、引起单位边际贡献反方向变动
B、引起盈亏临界点的同方向变动
C、引起保利点的同方向变动
D、引起边际贡献率的同方向变动
11、在生产单一产品的条件下,影响保利点的因素有(ABCD)
A、固定成本 B、目标利润 C、单位变动成本 D、单价
12、下列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是(AC)
A、购置设备的年折旧费
B、租赁设备的维修费
C、自行购置设备的维修费
D、租赁设备按天计算的租金
13、下列项目中属于变动成本的是(BD)
A、购置设备的年使用成本
B、租赁设备的年使用成本
C、自行购置设备的维修费
D、自行购置设备的运转费
1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CD)
A、变动成本增加,目标销售量将减少
B、单位售价降低,目标销售量将会增加
C、固定成本增加,目标销售量也增加
D、目标利润增加,目标销售量也要增加
三、判断题
1、如果边际贡献减少M,则营业利润同样地随之减少M。(√)
2、变动成本率高的企业,边际贡献率也高,创利能力也大。(×)
3、在生产多种产品的条件下,只能确定总保本量,不能确定总保本额。(×)
4、超过保本点以上的安全边际所提供的边际贡献即是企业的利润。(√)
5、本量利分析模型是变动成本法合乎逻辑的发展。(√)
6、当边际贡献总额等于固定成本时,达到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为100%,安全边际为0。(√)
7、当其他因素不变,目标利润因素单独发生变动时,会使保本点指标发生相应的变动,但不会改变保利点。(×)
8、所得税税率变动是,会使企业目标净利润的业务量向反方向变动。(√)
9、本量利分析中的“量”指的是业务量,既可以是产出量,也可以是投入量;既可以是实物量,也可以是时间量、货币量。(√)
10、本量利分析与变动成本法是一致的,而盈亏临界点分析则与完全成本法一致。(×)
11、某企业的变动成本率为60%,安全边际率为30%,则其销售利润率为18%。(×)
12、某种新产品应否投产,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
13、自行购置设备的年使用成本属于固定成本,而租赁设备的年使用成本属于变动成本。(×)
14、企业的综合盈亏临界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为实物量表示,另一种为金额表示。(×)
15、盈亏临界图中,销售总收入线与变动成本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边际贡献。(√)
16、盈亏临界点不变,销售量越大,则能实现的利润也越多。(√)
17、销售量不变,盈亏临界点越低,能实现的利润也越低。(×)
四、计算题
1、设甲企业生产和销售A、B、C三种产品,该企业计划年度三种产品品种构成比例不变,计划销量及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计划年度固定成本总额174000元。
产品
计划销售量(件)
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A
5000
80
50
B
3000
90
70
C
2000
100
60
要求:计算三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解:A、B、C三种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分别为:
A:80-50=30元
B:90-70=20元
C:100-60=40元
设A、B、C三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分别为5x件,3x件和2x件,由题设可得:
30×5x+20×3x+40×2x=174000
X=600
故三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分别为:
A产品:5×600=3000件
B产品:3×600=1800件
C产品:2×600=1200件
2、设乙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当年有关数据如下:销售产品4000件,单位单价80元,单位变动成本50元,固定成本总额50000元,实现利润70000元,计划年度目标利润100000元。
要求:(1)计算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2)计算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解:(1)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100000+50000)÷(80-50)=5000件
(2)销售量敏感系数=
单价敏感系数=
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
固定成本敏感系数=
3、某企业生产销售两种不同产品A、B,具体的生产销售结构、销售信息和成本信息如下:
A产品
B产品
销售数量(套)
3000
5000
销售单价(元/套)
12
8
单位变动成本
9
2
当月固定成本(元)
29250
要求:
(1) 计算该企业的利润。
(2) 保持生产销售结构不变,计算该企业各种产品的损益平衡点销售水平。
解:(1)企业的利润=(12-9)×3000+(8-2)×5000-29250=9750(元)
(2)A产品的销售量比例=3000÷(3000+5000)=0.375
B产品的销售量比例=5000÷(3000+5000)=0.625
综合边际贡献=(12-9)×0.375+(8-2)×0.625=4.875(元/套)
损益平衡点总的销售量=29250÷4.875=6000(套)
A产品损益平衡点销售量=6000×0.375=2250(套)
B产品损益平衡点销售量=6000×0.625=3750(套)
第四章 预测分析练习题
一、单项
1、下列项目中,属于管理会计定性分析方法的是(D)
A、算术平均法 B、平滑指数法 C、回归分析法 D、判断分析法
2、( C )是根据人们的主观分析判断确定未来的估计值
A.定量分析法 B.因果预测法
C.定性分析法 D.回归分析法
3、下列属于定性分析法的是( C )。
A.趋势分析法 B.调查分析法
C.因果分析法 D.高低点法
4、采用加权平均法预测销售量时,确定各期权数的数值应满足的要求是(C)
A、近小远大 B、前后一致 C、近大远小 D、逐期递减
5、某公司2008年10月份的预测销售量为40000件,实际销售量为42000件,若公司选用0.7的平滑系数进行销售预测,则11月份的预测销售量为(A)
A、414000件 B、39400件 C、40600件 D、57400件
6、预测的基本程序是(B)
①计算预测的误差 ②选择预测方法 ③收集整理资料
④确定预测目标 ⑤综合分析预测
A、①③⑤②④ B、④③②⑤①
C、⑤②③①④ D、②⑤④③①
7、预测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应(B)
A、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
B、具有可比性、系统性和连续性
C、是可以计量的数据
D、客观、公正、全面
8、下列预测方法中属于数量预测方法的是(A)
①趋势分析法 ②回归分析法 ③意见集合法
④集体思考法 ⑤高低点法 ⑥移动平均法
⑦指数平滑法 ⑧专家咨询法
A、①②⑤⑥⑦ B、①②⑥⑦⑧
C、①②④⑤⑥⑦⑧ D、②⑤⑥⑦
9、某汽车厂今年销售汽车的历史资料如下表所示。
季度 1 2 3 4
销量(万量) 13.5 13.2 13.8 14
则利用算术平均法预测明年1月份的汽车销售量为( B )。
A.13.6 B.13.625
C.13.2 D.13.375
10.南方机械厂过去五年的产量和历史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若1998年度计划产量为420台,请利用高低点法预测1998年总成本为( D )。
年度 产量(台) 单位变动成本(元) 固定成本总额(元)
1993 200 600 40000
1994 300 610 52000
1995 350 605 54000
1996 400 610 56000
1997 380 600 54000
A.300 600 B.320 600 C.320 040 D.314 000
11、筹资预测常用的方法是( A )。
A.销售百分比法 B.趋势分析法
C.回归分析法 D.高低点法
12、在进行目标成本预测时,可以选择某一先进的成本水平作为目标成本,它们包括(A)
①本企业的历史最好水平 ②国内同行的最佳水平
③国际同行的先进水平 ④定额成本 ⑤计划成本
⑥标准成本 ⑦从目标利润测算的成本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①②③⑥
13、假设某企业测算出其未来年度的销售额为400000元,每增加一元销售额需要筹资0.5元,若该企业当年未分配利润为100000元,则来年企业预测需要增加的筹资额为(A)。
A、100000 B、150000 C、110000 D、200000
14、销售百分比法比较适用于(C)的预测。
A、长期筹资量 B、目标利润
C、近期筹资量 D、以上都不是
15、根据各种利润指标来预测计划期产品销售利润的方法是(B)
A、销售百分比法 B、比例法
C、高低点法 D、回归直线法
16、关于目标成本预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预计的产品销售收入-目标利润
B、预计的产品销售收入-应交税金-目标利润
C、变动成本+管理费用
D、固定成本+期间费用
17、在利润的敏感分析中,销售量的灵敏度指标大于单位变动成本的灵敏度指标的前提是(B)
A、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
B、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
C、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
D、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二、多项选择题
1、在资金需求量的预测中,下列项目中总是被看作是随着销售额变动而变动的是(AB)
A、应收账款 B、存货 C、固定资产 D、递延资产
2、下列项目中,属于定性分析法的是(BDE)
A、高低点法 B、判断分析法 C、趋势预测分析法
D、直接调查法 E、集体思考法
3、下列各项中,可用于预测未来销售量的是(ABCD)
A、算术平均法 B、趋势平均法
C、指数平滑法 D、直线回归预测法
4、下列各项中,适用于长期性预测的是(BCD)
A、销售百分比法 B、趋势平均法
C、指数平滑法 D、直线回归预测法
5、下列各项中,可用于进行利润预测的是(ABD)
A、本量利分析法 B、盈亏临界图分析法
C、销售百分比法 D、因素分析法
6、下列各项中,属于因果预测方法的有(AD)
A、对数直线法 B、趋势平均法
C、指数平滑法 D、回归分析法
7.目标成本确定的方法有(BC )
A.选择往年的成本水平作为目标成本
B.选择某一先进成本水平作为目标成本
C.先确定目标成本,然后从产品的销量收入中减去销售税金和目标利润,余额为目标成本
D.利用往年的成本数据来推算目标成本
8.下列因素对产品成本有影响的是( ACD)
A.直接材料消耗变动 B.销售费用变动
C.直接材料价格变动 D.工资水平变动
9.销售预测常用方法有( ABCD )
A.趋势分析法 B.销售费用变动法
C.算术平均法 D.指数平滑法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C )。
A.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越高,则保本点越低
B.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越小,则保本点越低
C.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保本点越低,则能实现更多利润或更少的亏损
D.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保本点越高,则能实现更多的利润或更少的亏损
9.下列不属于定性分析法的有( AD )。
A.趋势分析法 B.集体思考法
C.经验分析法 D.因果预测法
11.预测的特点是( BCD )。
A.鲜明性 B.近似性
C.科学性 D.局限性
12.通过成本预测,掌握未来的成本水平和变动趋势,可以( ABC )。
A.有助于提高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可预见性,减少盲目性
B.为科学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C.有利于控制成本,促进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
D.有助于预测未来目标利润,提高利润水平
13.下列公式正确的有( BC )。
A.预计利润=安全边际量×边际贡献率
B.预计利润=基期利润×(1+销售增长率×经营杠杆率)
C.预计利润=销售额×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总额
D.预计利润=销售量×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总额
14.预测的基本程序包括( ABCDE )。
A.确定预测目标 B.收集整理资料
C.选择预测方法 D.综合分析预测
E.计算预测误差
三、名词解释
1.预测 2.目标成本 3.质量成本
4.销售收入利润率 5.销售成本利润率 6.筹资预测
7.产值利润率
四、判断题。
1、在利润的敏感性分析中,各因素的利润灵敏度指标按大小排列的顺序固定不变。(×)
2、对销售进行预测时,企业必须具备有关销售的各期历史统计资料,否则无法进行预测。(×)
第五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设某企业生产某种半成品2000件,完成一定加工工序后,可以立即出售,也可以进一步深加工之后再出售,如果立即出售,每件售价15元,若深加工出售,售价为24元,但要多付加工费9500元,则继续进行深加工的机会成本为(B)元。
A、48000 B、30000 C、9500 D、18000
2、如上题条件,立即出售的机会成本为(C)元。
A、48000 B、30000 C、38500 D、18000
3、某人有现金10000元,他若购买企业债券,年息10%,若购买金融债券,则年息12%,那么,他购买企业债券的机会成本是(B)元。
A、1000 B、1200 C、200 D、800
13、剩余贡献毛益与贡献毛益之间相差(C)
A、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专属成本 D、联合成本
4、有一批可修复废品,存在两种处置方案,一个是降价后直接出售,一个是修复后按正常价格出售,修复成本为3000元,降价后出售收入为7000元,修复后出售收入为11000元,那么差量损益为(D)元。
A、3000 B、4000 C、8000 D、1000
5、如果把不同产量作为不同方案来理解的话,边际成本实际上就是不同方案形成的(C)。
A、相关成本 B、沉没成本 C、差量成本 D、付现成本
6、把利润实现最大化时,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的关系是(C)
A、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 B、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
C、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D、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无关
7、某企业在六年前购置一台机床,原价18000元,拟报废清理或修理后作价出售,假定报废后得残值1200元,进行修理则需花费4000元,修理后作价8000元,那么(A)元是沉没成本。
A、18000 B、1200 C、4000 D、8000
8、企业五年前购进了一台机器,现已折旧,拟购买一台价值为40000元的更新式机器取代,卖方提出可以用旧机器作价14500元进行交换,其余的25500元以现金支付,则该方案的付现成本是(C)元。
A、40000 B、14500 C、25500 D、11000
9、付现成本是(C)需以现金支付的成本。
A、过去 B、现在 C、将来 D、都不是
10、在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B)来进行择优决策。
A、贡献毛益总额 B、剩余贡献毛益总额
C、单位贡献毛益总额 D、单位剩余贡献毛益总额
11、在不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A)来进行择优方案。
A、贡献毛益总额 B、剩余贡献毛益总额
C、单位贡献毛益总额 D、单位剩余贡献毛益总额
12、在企业的某项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D)来进行择优决策。
A、贡献毛益总额 B、剩余贡献毛益总额
C、单位产品贡献毛益 D、单位资源贡献毛益
14、差量分析法适用于(C)方案的择优选择。
A、收入型 B、成本型 C、收益型 D、以上都不是
15、对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都无影响的成本是(A)
A、沉没成本 B、边际成本 C、机会成本 D、差量成本
16、公司购买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只能在到期时获得约定的收益,因而不会产生的成本是(B)
A、沉没成本 B、机会成本 C、差量成本 D、固定成本
17、对决策有影响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称为(A)
A、相关成本 B、无关成本 C、沉没成本 D、联合成本
18、通过比较各备选方案贡献毛益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分析方法,称为(C)
A、差量分析法 B、概率分析法 C、贡献毛益法 D、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
19、某企业3年前用6万元购买了一台专用机床,由于6万元的买价早已支付,因此它是(B)
A、相关成本 B、沉没成本 C、差量成本 D、机会成本
20、企业在进行决策时,根据不同备选方案计算出来的成本差异,称为(A)
A、差量成本 B、沉没成本 C、机会成本 D、边际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1、差量成本这一概念经常用于(ABCDE)的决策。
A、不同生产能力利用率下的成本差别。
B、接受追加订货
C、零部件是外购还是自制
D、某项不需用的设备是出租还是出售
E、半成品直接出售还是加工为成品后再出售
2、在相关范围内,产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差量成本与(BC)一致。
A、沉没成本 B、边际成本 C、变动成本 D、相关成本 E、机会成本
3、下列(ACDE)是相关成本。
A、机会成本 B、沉没成本 C、差量成本 D、付现成本 E、可选择成本
4、下列(ABC)是无关成本、
A、沉没成本 B、联合成本 C、约束性成本 D、可选择成本 E、专属成本
5、联合成本包括(CD)
A、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专用设备的折旧费
B、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专用设备的保险费
C、几种产品共同使用的设备折旧费
D、辅助车间成本
E、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专用设备的维修费
6、可选择成本包括(ACD)
A、广告费 B、固定资产折旧 C、研究开发费 D 、管理人员奖金 E、管理部门办公费
7、属于企业沉没成本的有(ABCD)
A、固定资产 B、无形资产 C、长期待摊费用 D、在建工程已付费用 E、产品材料成本
8、下列个项目,属于约束性成本的有(ACE)
A、不动产的税金 B、职工的培训费 C、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 D、企业发生的广告费
E、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所提的折旧
9、一般情况下,属于相关成本的有(ACD)
A、差量成本 B、联合成本 C、边际成本 D、机会成本 E、沉没成本
10、下列个项目中,属于企业沉没成本的有(ABE)
A、固定资产 B、无形资产 C、广告费 D、管理人员工作 E、长期待摊费用
第六章 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在短期经营决策中,所有的亏损产品都应停产或转产,而不应继续生产。(×)
2、当企业拟利用一部分剩余生产能力来扩大某种产品的生产量时,可根据有关产品每单位生产能力所提供的边际贡献来进行分析、评价,以正确选择以增产哪种产品为宜。(√)
3、企业在进行零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分析时,可把自制的差别成本与外购的差别成本进行对比,选择成本较低的作为最优方案。(√)
4、外购的差别成本是指外购与自制之差,外购成本一般包括买价、运费、保险费、验收费等。(×)
5、在实际工作中,产品订价决策通常采用完全成本订价法和变动成本订价法。(√)
6、产品的最佳价格应是最接近边际贡献增加额等于零的地方。(√)
7、接受最佳订货的决策分析,可以其形成的边际贡献补偿其专属的成本后是否还有溢余而定。(√)
二、单项选择题。
1、半成品立即出售或继续加工的决策,一般可将继续加工后预期可增加的收入与进一步加工需追加的成本进行比较,若前者(B)后者,说明进一步加工的方案较优。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确定
2、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一般可将进一步加工后预期增加的收入与预期的可分成本比较,若前者(B)后者,则以进一步加工的方案较优。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确定
3、当用图解法确定经济订货量时,经济订货量是位于订货成本线与储存成本线的交点处,这一点,正是这两条成本曲线的(B)。
A、最高点 B、最低点 C、平衡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