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影响
实验目的:
验证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聚集及抗血栓作用 熟悉血栓的形成因素
研究背景:
血栓形成可导 致急性心肌梗死、 中风、肺栓塞等心、 脑、肺循环疾病, 是外科手术中常见 的并发症,也是介 入性血管形成术后 再闭塞的重要因素 血小板活化在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 中占有重要地位, 抗血小板聚集药已 作为常规治疗用于 心脑血管疾病
1,在正常的循环血液中, 血小板处于静息状 态,而在某些生理或病理状态下, 血小板可 以被激活。 2, 血小板激活是指血小板在刺激物(诱导剂) 作用下发生的各种改变, 如变形、粘附和 聚集等, 其中血小板的活化聚集是血小板 的重要改变形式。
实验原理:
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 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当心血 管内皮细胞损伤后,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在炎症细胞产 生的趋化、粘附及细胞因子作用下,血小板粘附在破裂处 ,粘附后血小板活化,释放血栓素A2(TXA2)、二磷酸 腺苷(ADP)、凝血酶等,使血小板板聚集,并和凝血终 产物纤维蛋白交联,最终导致血栓形成。在血栓形成过程 中血小板起关键作用,TXA2是活化血小板的重要因素, 通过环氧化酶(COX)抑制剂匹林减少TXA2的合成,发 挥抗血小板作用,从而发挥其抗血栓用实验动物:
36只健康家兔1.5~2.5Kg,雌雄不拘。
主要试剂、药品和仪器:
仪器: 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兔固定台,动脉插 管,细丝线,婴儿称,注射器(5ml,10ml各4支),离 心管,离心机,兔灌胃器,722分光光度计。 试剂和药品: 阿司匹林结晶(临用前以50mmol· L NaCO溶解后再用0.1mol· HCl 调节 pH 7.0),花生 L 四烯酸(arachidonie acid,AA),25%乌拉坦溶液, 10mg/L肝素,生理盐水
实验方法与步骤
1:Asp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家兔12只,禁食12 小时,随机分成对照、Asp二组,每组6只。Asp 以300mg/kg每隔30分钟连续灌胃给药3次,对照 组用生理盐水等体积灌胃。第3次灌胃半小时后 以 AA 75 mg/kg静脉注射,立即观察家兔的呼 吸,活动状态并记录15分钟内家兔死亡数。
2:Asp对AA 激活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1)健康家兔24只, 随机分成4组, 每组6只。 A 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 B-D组:10、50和 300mg/kgASP组。 (2)给药前于颈总动脉取血1ml/1次, 然后按 上述分组分别沿兔耳缘静脉给药后, 分别于30,60,120和180min取血。各时间点所取血液用3.5mg/ml肝素抗凝(血与抗凝剂的体积比是9:1),收集与塑料离心管中,以900r.min离心9min,取上层液即为富血小板血浆(PRP),剩余血液再以25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液的贫血小板血浆(PPP)
3,比色:用722型分光度光度计560nm波长比色,用PPP 300ul 调零,于比色管中加入PRP 300ul,加入诱导剂:AA终浓度0.35mmol/l,并记录300s 内的最大吸光度值
实验结果:阿司匹林抗血栓作用
存活数
死亡数
对照组
实验组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凝集的影响
组别 剂量 最大吸光度值
AA
30 60 120 180
对照组
B组
C组
D组
预期结果:1,asp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对照组的家兔死亡率要明显高于asp组
2,asp对AA激活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对照组AA激活的血小板聚集明显高于asp组,且不同浓度的asp均可抑制这种聚集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