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 录
一. 零件加工工艺………………………………………………2
1. 零件工艺分析…………………………………………………2
2. 毛坯选择………………………………………………………2
3. 加工方法………………………………………………………2
4. 工艺路线………………………………………………………3
5. 工艺装备………………………………………………………3
二. 工序50的定位与夹紧方案………………………………3
1. 定位基准和定位方案…………………………………………3
2. 装夹方案………………………………………………………3
3. 定位误差………………………………………………………3
4. 夹具图示………………………………………………………4
三. 数控加工(工序30) …………………………………5
1. 加工路线………………………………………………………5
2. 数控程序………………………………………………………6
四. 实训总结 …………………………………………………7
附录 机械工艺过程卡片………………………………………………8
机械工序卡片……………………………………………………9
车削工序卡片………………………………………………………10
车端面工序卡片……………………………………………………11
钻孔工序卡片………………………………………………………12
磨削工序卡片………………………………………………………13
参考文献…………………………………………………………………14
一、零件加工工艺
1.零件工艺分析
该零件的工艺路线的特点是工序集中。
1该零件生产批量为中等批量,尺寸变化不大,因此最好选用自由锻造的圆棒。
2因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有一部分为Ra0.8,其他为1.6,因此精加工后还需要磨削处理。
3零件中的螺纹因为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可以选择车削经简单复合螺纹车削完成。
4因零件需要钻沉头孔,表面粗糙度为3.2,可采用先经普通麻花钻再由平底钻完成。
2.毛坯选择
根据零件图可知,毛坯制造方式为45钢,退火处理,尺寸长宽为120*40圆棒,毛坯形状与成品相似,加工方便,省工省料。
3.加工方法
(1)选择毛坯;
(2)用数控车床按图纸车削工件外形,再车螺纹,再切断;
(3)调头装夹,车端面;
(4)用钻床按图纸要求加工;
(5)按图纸要求磨削;
注:以上的数控车床加工采用的装夹夹具为三爪卡盘,钻床采用平口虎钳,磨削采用外圆磨削专用夹具。
4.工艺路线
10 选择毛坯
20 热处理
30车削
40 车端面
50 钻孔
60磨削
70检验
.5工艺装备
(1)数控车床,45度弯头车刀,90度车刀,断面车刀;
(2)普通钻床,Φ20麻花钻Φ22平底钻,;
(3)三爪卡盘,平口虎钳,游标卡尺。
二、工序50的定位与夹紧方案
1.定位基准和定位方案
由零件图可知,需要加工的表面为沉头孔,Ra=3.2,加工精度较高,加工难度低,用通用平口虎钳夹住可以达到六点定位的要求,工件各个方向的自由度均得到限制,保证装夹的紧固性,工件各面互为基准,且基准统一。
2.装夹方案
虎钳装夹,装夹时装夹外圆表面需要铜皮包裹,以保证装夹面的表面粗糙度。
3.定位误差
此道工序为外圆柱面支承定位,且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可认为基准位移误差为零,故定位误差为零。
4.夹具图示
夹具快照
三.数控加工(工序30)
在选择数控车削加工内容时,应充分发挥数控铣床的优势和关键作用。适宜采用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内容有:
(1)工件上的曲线轮廓,直线、圆弧、螺纹或螺旋曲线、特别是由数学表达式给出的非圆曲线与列表曲线等曲线轮廓。
(2)已给出数学模型的空间曲线或曲面。
(3)形状虽然简单,但尺寸繁多、检测困难的部位。
(4)用普通机床加工时难以观察、控制及检测的内腔、箱体内部等。
(5)有严格尺寸要求的孔或平面。
(6)能够在一次装夹中顺带加工出来的简单表面或形状。
(7)采用数控车削加工能有效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的一般加工内容。
适合数控铣削的主要加工对象有以下几类:平面轮廓零件、变斜角类零件、空间曲面轮廓零件、孔和螺纹等。
1.加工路线
先用ug绘制好需要加工的轮廓外形,加工外轮廓时,车刀沿工件外轮廓右端坐标为(40,10)处开始进给,粗车进给次数两次,第一次加工余量为6mm,第二次加工余量6mm,精加工一次,加工余量为0.6mm,外轮廓加工完成后;换第二把螺纹车刀,进给为六次,加工余量分别为0.9mm,0.8mm,0.7mm,0.6mm,0.5mm,0.15mm;螺纹车削后,在进行切断。
- 8 -
2数控程序(由于零件不复杂,所以手工编程)
O0010
N10G92G00X40Z10;
N20G97G99S800T0101M03;
N30G73U6W0R2;
N40G73P50Q210U0.6W0.1F0.2;
N50G00Z0;
N60G01X0M08;
N70G03X20Z-10R10S1000;
N80G02X22Z-13R3;
N90G01X26Z-23;
N100X30Z-25;
N110Z-46;
N120X26Z-48;
N130Z-56;
N140X32;
N150Z-66;
N160X36;
N170Z-75;
N180X32;
N190Z-105;
N200X28Z-107;
N210X50;
N220G70P50Q210;
N230G00X40Z-10T0100M09;
N240S15T0202M03;
N250G00X40Z-23M08;
N260G92X30Z-48F2.5;
N270X29.1;
N280X28.3;
N290X27.6;
N300X26.9;
N310X26.75;
N320G00X40M09;
N330Z10T0200;
N340S600T0303M03;
N350G00X40Z-107M08;
N360G01X0;
N370G00X40M09;
N380Z10;
N390T0300;
N400M30;
四.实训总结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艺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知识;通过设计工艺,树立了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思和竞争意识,熟悉掌握了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的一般规律,也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计算、绘图以及对运用技术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相关设计资料的查阅,对自己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机械工艺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具体做的过程中,从设计到计算,从分析到绘图,让我更进一步的明白了作为一个设计人员要有清晰的头脑和整体的布局,要有严谨的态度和不厌其烦的细心,要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一种精神。从开始的传动方案的拟定的总体设计中,让我清楚的了解了自己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也很好的锻炼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传动件,轴、轴承、联轴器大量的计算和最终的选择过程中,不但考验了自己计算过程中的细心程度还提高了自己快速资料的一种能力;在最后的绘图过程中,再次锻炼并提高了自己手工绘图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些许的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自己曾焦虑,但是最后还是解决了。才发现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现在把这个课程做完了才发现自己对以前学的知识点有了更好的理解,知识只有放在实践运用上才能体现他的价值才能更好地被大家接受,所以这门实践课是很有必要开设的,也是大家很有必要去认真做的。
在这个过程中,要谢谢同学对我的帮助,在大家的共同探讨下让我对整个加工过程以及绘图过程有了很好的了解,对我后面的整体的加工和绘图的进行有了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UGNX7中文标准教程/张瑞萍张晓红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0
2数控加工编程技术/陈为国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6
3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李益民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6
4车削工艺分析及操作案例/董庆华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8
5FANUC系统数控车床培训教程/关颖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
6CAXA/杨士军主编--北京:国防工业出版,2006.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