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砀山酥梨发展.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972601 上传时间:2025-03-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砀山酥梨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砀山酥梨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砀山酥梨发展 目录 砀山酥梨产品 1. 原产地及简介 2. 砀山简介 3. 品种特性及价值 4. 产品荣誉 砀山酥梨文化 1. 产品文化 砀山酥梨发展 1. 建国后发展 2. 产品收购 砀山酥梨产品 1. 原产地及简介 2. 砀山简介 3. 品种特性及价值 4. 产品荣誉 砀山酥梨文化 1. 产品文化 砀山酥梨发展 1. 建国后发展 2. 产品收购 展开 砀山酥梨产品 原产地及简介   砀山为全国水果十强县之一,为全国果蔬加工第一大县。其砀山酥梨是我国果品中的名产。它以果实硕大,黄亮美色,皮薄多汁,肉多核小,甘甜酥脆等特点,并兼有止渴生津、社热消暑、化痰润肺、止咳平喘通便利尿之功能。驰名海内外。   砀山县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酥梨第一县,砀山酥梨含有糖份,矿物质,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营养极为丰富,是不可多得的果中佳品,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梨酒、梨膏梨糖和罐头等,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梨汁、梨膏具有去热清痰止咳润肺等药用价值,是人们日常十分喜爱的辅助药剂。   砀山酥梨的主要品种有:金盖酥、白皮酥、青皮酥和伏酥等当家品种。其中以金盖酥品种质量最佳。1987年砀山全县产梨一亿多斤。砀山县园艺场获“国际龙马金奖”的“砀园”牌酥梨,果园场的“翡翠”牌酥梨,县果科所的无公害套袋酥梨,西南门镇的囗子贡梨,良梨镇的“皇考梨”,唐寨李庄镇的高产、优质的高档品种酥梨等数家拳头产品,以及县市力集园艺场被颁发了绿色食品证书并评为“中华名果”的“仙园牌”酥梨,更是名驰九洲,誉满天下。   砀山酥梨不仅畅销于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也很受欢迎。从1958年砀山酥梨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以来,年出口量均在400万斤以上,销运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砀山简介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最北端,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东连本省萧县,东南部、南部、西南部、西部分别与河南省永城市、夏邑县、虞城县接壤;西北部与山东省单县,东北部与江苏省丰县毗邻。全县共386个行政村,总面积1193平方公里,总人口94万,可耕地127万亩,水果面积70余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5%。   全县辖13个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砀城镇、李庄镇、唐寨镇、葛集镇、周寨镇、玄庙镇、官庄坝镇、曹庄镇、关帝庙镇、朱楼镇、程庄镇、良梨镇、赵屯镇,砀山经济开发区。县政府驻砀城镇。   原地处黄泛区内,黄河故道及两岸大堤遗址横亘县境北部,东西长44千米,南北宽28千米,海拔54.8米,高出两侧滩地6.8米。东南部地势较低,海拔40米左右。有多条季节性河流,冬春干涸。年降水量773毫米,年均气温14℃。   陇海铁路、310国道、101省道、223省道穿境。名胜古迹有李白游砀山宴嬉台(燕喜台)、明代建邵普宅砀山酥梨自然保护区、明代将军薛显墓、突山文化风景区等。 品种特性及价值   砀山酥梨含有糖份,矿物质,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营养极为丰富,是不可多得的果中佳品,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梨酒、梨膏梨糖和罐头等,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梨汁、梨膏具有去热清痰止咳润肺等药用价值,是人们日常十分喜爱的辅助药剂。砀山酥梨的主要品种有:金盖酥、白皮酥、青皮酥和伏酥等当家品种。其中以金盖酥品种质量最佳。1987年砀山全县产梨一亿多斤。   其梨果营养丰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含糖量平均在13%左右。常食之,对消费者身心健康很有裨益。   砀山酥梨生、熟食俱佳,老少皆宜。“生食可清六腑之热,熟食可滋五脏之阴”,更兼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数百年来受到各阶层人士的青睐。《本草纲目》第三十卷有详实的记载,临床也证明:砀山酥梨有止渴、生津、祛热消暑、化痰润肺、止咳平喘、滋阴降火、凉心解毒等功效,被历代中医称之为“果中甘露子,药中圣醍醐”。 产品荣誉   明万历、清乾隆时就被列为贡品。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胡耀邦等同志品尝后也给予很高的评价。至今更是闻名遐迩,誉满四海。1985年全国优质名特产品评比会议上,砀山酥梨被评为全国名特水果;1992年获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最高奖;1993年获泰国国际博览会“龙马金奖”;1995年、1997年连续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牌奖。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鉴定并颁发了绿色食品标志。产品远销美、澳、东南亚和全国各大中城市。 砀山酥梨文化 产品文化   地处中原腹地的砀山历史悠久,如果追溯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朝,特别是一代封建帝王秦始皇以他纳百川并华夏的雄才大略和政治气魄,把当时的秦朝划分为三十六郡,以芒砀二山为中心的地区设为砀郡,汉高祖刘邦引兵据砀,曾任砀郡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砀山县并沿袭至今,砀山因山得名这一说法为训古学家所公认,汉朝应劭、唐朝颜师古都有记载:“因有砀山,固名砀郡,砀,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名县。”   唐宋以来,黄河流经砀山,砀山县从此进入了黄水和战火交替肆虐的时代,面对咆哮的黄水和雄雄战火,砀山城池饱经沧桑,几陷几焚,城址几易其地,历史文化古迹涤荡殆尽。   曾于天宝三年携杜甫、高适同游砀山,留下了“明宰试舟楫,张灯宴华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秋夜与刘砀山泛舟燕喜亭池》的不朽诗篇。李白赋诗其下的燕喜亭仍秀座于砀城河畔,宋代碑刻:“宴嬉台”立于亭侧,至今仍是文人雅士吟咏怀古之所。   汉高祖刘邦斩蛇处,小明王韩林儿故里礼河集,明朝开国大将永国公薛显墓等多处名胜古迹像一个个珍珠散落于砀山一千二百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留下了无尽传说。   四月的砀山,花如海、人如潮、清明时节、芒砀大地、万物复苏,故黄涨绿,黄河两岸雪堆云绕,烟笼霞飞百里故道一片花海。万顷梨园,一夜春风万树降雪,真正感受到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妙意境,徜徉果园,穿梭树下,鸟语花香,看到梨花如雪,桃花似霞、麦苗滴翠,油菜若金,如若乘一叶扁舟,荡漾水上,清流潺潺,恍若世外仙境,这种无车马之喧的世外桃源生活,会使你产生“结庐在人境”的遐想,顿抛城市喧嚣和世俗烦恼,真正体验到清静,纯美超脱的生活真谛。   乌龙披雪这一景点位于砀山酥梨的发祥地--良梨镇,现属县园艺场队,百亩老园,皆高龄老树,铁干嶙峋,虬曲如龙,肌肤苍黑,乌鳞斑驳,曲枝横斜,嵯峨逸出,花开时莽莽一身银装,雪罩粉映,似乌龙披雪,百年梨树王雄居于此,树径近两米,树高七米有余,树冠盖地三分,四月繁花朵朵,八月硕果累累,单株年产量竟达四千斤,有诗赞曰:铁枝虬曲浑如龙,嘻戏百年慕碧空;天落天出白银铠,锁住乌鳞济苍生。   鳌头观海,此景点位于县园艺场--黄河大堤之上,有一高丘如鳌探脑在鳌头俯视,但见漫漫黄河故道上万顷梨园,银妆素裹。一排排、一行行、高低错落,春风拂来,如波涛汹涌,白的浪花,从脚下铺开,向天边涌动,云漫雪舞浩瀚无涯。有诗赞曰:“昔日黄尘今日花,雪舞云漫无际涯,立马鳌头送目遐,数尽环宇第一家。”   一年一度的梨花观赏活动期间,具有浓郁故道风情和地方特色的演出活动,百班锁呐闹砀城,梨苑武术表演,沙滩斗羊斗鸡比赛,古装大戏,狮子舞和五彩缤纷的焰火晚会,一波跟着一波一浪高过一浪,节日气氛浓烈,游人目不睱接,它把整个观赏活动推向高潮,也把梨都砀山妆扮的花姿招展绚丽贻人。   素有“梨都”美誉的砀山,耕地面积5万公顷,总人口93万,物产富饶,交通发达,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地区。   多年来,该县利用黄河故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经济果林,特别是该县的拳头产品--砀山酥梨的种植面积发展迅猛,产量逐年提高,现在砀山酥梨的种植面积已达三万公顷,产量七亿公斤。   如何利用地域优势,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打造水果产业的航空母舰,不断战胜市场经济大潮中各种风浪的侵袭呢?   砀山县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实施名牌战略,发展水果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来抓,促使砀山酥梨以其独特的口味,优秀的品质和不断铸造的品牌优势,在全国水果市场上独树一帜。   砀山酥梨在全国名气之大,源于它自身的天然优势。   砀山酥梨属白梨品系,是白梨和沙梨的天然杂交品种,阳历九月上中旬成熟,果实硕大,平均单果重0.15-0.3千克,果皮呈淡黄色,果肉洁白如玉,酥脆爽口,浓甜如密,更兼皮薄多汁,弹指即破,入口即酥,落地无渣的特点,所以自古盛传“砀山梨、皮儿薄、落到地上找不着”的歌谣,砀山酥梨营养价值极高,富含人体所必需的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砀山酥梨也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梨品甚多,俱为上品,可以治病。”并明确指出梨可“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醉。”现代中医临床经验认为“梨生食清六腑之热,熟食滋五脏之阴。”对肺结核、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症出现的咽干喉痛、声音嘶哑、痰多便秘等均有疗效。   如果说食用药用价值是砀山酥梨形成优秀品质内因的话,那么黄河故道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则是形成砀山酥梨优秀品质的外因。   砀山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明显。夏季雨量充沛,光热雨同季,利于水果的生长。秋季光照充足,日暖夜凉,温差较大,利于水果糖份增加。   砀山处于黄河故道上,最典型的土壤是沙土和泡沙土。这种河水沉积的土壤、土质细腻疏松,极利于酥梨根系的生长发育,这也是砀山酥梨爽脆甘甜皮薄多汁的原因之一。早几年流传着砀山酥梨“回娘家”的佳话,就是它“嫁”到外地“水土不服”不得不回家的最好证明。   最使砀山酥梨眷恋这片故土的感情,当数梨都人在长期的酥梨栽培实践中,经过无数次反复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的栽培和贮藏技术,包括一整套科学的苗木繁育、修剪整形、土肥管理、节水灌溉、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尤其是人工授粉技术是砀山人民的独特发明创造。人工授粉也成为酥梨花季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为了解决酥梨保鲜贮藏的问题,砀山水果专家经过五年的探索,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研究出了“半地下式自然通风窑”彻底解决了酥梨的贮藏保鲜问题,并通过了省级鉴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延长了销售时间,稳定了酥梨价格,使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砀山酥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到目前,砀山县已建有各式各样的果窑近2万座。   俗话说“只有规模大,才能形成产业化”。砀山酥梨种植规模的巨大,是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必要条件。   从一九五五年开始,沿黄河故道砀山先后建成了省果园场、县园艺场、市力集园艺场、果科所等国营农场,大力繁育果苗、扩大酥梨种植面积,使酥梨生产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在承包田里掀起了种植梨树的热潮,使酥梨的种植规模空前扩大,全县十九个乡镇都栽上规模不等的梨树,这样就形成目前全国乃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连片果园,砀山酥梨的产量也稳稳地座上了全国第一的交椅。   近年来,围绕着酥梨的生产、销售和加工,也带动了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纸箱厂、涂布纸厂、胶带厂、水果罐头厂、梨汁加工厂等如雨后春笋般相继问世,运输业空前繁荣,该县还沿三一O国道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酥梨批发市场。龙头企业、销售能人带动的农户、基地、市场良性循环的产业化链条正在形成。   生态县建设为砀山酥梨的生产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资源、环境、人口是当今世界面临的突出问题,对于以水果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来说,只有进行生态县建设,才能使经济、社会、生态协调统一,从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为此,砀山果断作出了生态富民兴县的战略决策,并抓住机遇,适时申报并开展了省级生态农业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现在,全县已建成两条横向生态经济带和三个生态经济区,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把三万公顷砀山酥梨生产纳入到了无公害生态农业的发展之中,生态示范园区内,大力推广水果套代技术应用高科技生物农药,稀土复合肥,活性菌有机肥等,使酥梨的品质大大提高,生态县建设为砀山酥梨成为无公害绿色食品从而走出国门奠定了基础。   酥梨注册商标的使用和生产标准化的制定为砀山果业的腾飞,插上了两只“金翅膀”。   据了解,砀山酥梨注册证明商标是经国家工商局批准全国唯一一家酥梨注册商标,现已投入使用,这为砀山酥梨打入超级市场乃至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保护名牌、依法打假提供了法律武装。   砀山酥梨的标准化项目也进入了实施阶段,这一项目分为苗木培育、修剪整形、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等九大系列标准,该项目已于一九九九年底通过国家验收,这为酥梨生产的规范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国营四大场的集约经营优势是实施酥梨名牌战略的强力支撑点。   砀山园艺场,梨园面积约七百公顷、大多是四十多年的老树,总产量达1500万公斤,广大职工都有一整套熟练的栽培管理技术,近年来,为实施名牌战略,他们创立了“砀园牌”砀山酥梨。该场在生产管理中,坚持“五统一”,即生产资料购进使用统一;病虫测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施肥统一;销售规格标准统一,他们生产的“砀园牌”酥梨,多次被评为省、部级优质产品,并于一九九六年被农业部评定为“绿色食品”,九八年在广东东莞获得“中华名果”称号。   砀山果园场、三源集团也分别创出了“翡翠牌”、“三源牌”等名牌酥梨,再加上销售大户董小鱼创立的“小鱼牌”这四个名牌的生产面积将达到酥梨面积五分之一,去年这四个名牌四面出击,南北开花,使砀山酥梨名气在全国的地位更加巩固。   为搞好今年的水果销售,砀山县委县政府提前谋划,决定实施五路并举开拓水果市场的营销战略,一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开拓市场,发挥县园艺场、省果园场、县果科所技术力量雄厚、水果品质优、市场潜力大的龙头带动作用。二是以个体销售大户为依托开拓市场。三是以驻外办事处为依托开拓市场。四是以农民经纪人队伍为依托开拓市场。五是以县直机关为依托开拓市场,并建立完善了水果运销绿色通道。   在提高酥梨品质的研究方面,砀山人没少动脑子,除继续加大推广套袋技术以外,砀山果园场科研人员经过三年多的研究试验,成功地生产出具有保健功能的绿色食品“富硒梨”,这种梨去年在广州、北京市场普遍看好,价格是普通梨的八倍多。砀山西南门镇农技专家试验成功了套瓶酥梨,这种瓶装酥梨以黄、白、酥脆、斑点稀小为特点,好看又好吃,集观赏、食用于一身,以美观大方的外观包装和优良内在品质、成为市场上俏销的无公害绿色食品,这些高科技的不断融入,为砀山酥梨的再发展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途径,使人们看到了砀山酥梨发展的光明前景。 砀山酥梨发展 建国后发展   长期以来,砀山人民与洪水、风沙的斗争历久不辍,砀山酥梨就是他们与洪水、风沙、盐碱作斗争而产生的结晶。它抗风沙,适盐碱,耐瘠薄,水淹不死,干旱不枯,风吹不倒,树龄达数百年,顽强茁壮的生存繁衍,见证着几百年来砀山人民战天斗地,一次又一次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历史境况。砀山酥梨的发展与兴盛就是一幕幕砀山人与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活剧。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砀山人民抗风沙斗盐碱,大量发展砀山酥梨及多种果树,漫漫飞沙盐碱已被降伏。大量的绿色植被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调节了小气候,改善了生态环境,昔日大片不毛之地如今已变成了果海绿洲。春天成为花的世界,秋天成为果的海洋。2007年全县各类水果面积70万亩,总产量125万吨,砀山全境林木绿化率已达71.47%,在全国平原县中绿化率位居前列。   (一)建国后砀山酥梨发展的四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砀山酥梨的栽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数万株发展到1997年的50万亩,经过调整,至2007年保留大梨树30万亩。另外引进、改造新品种20万亩。建国后的砀山酥梨生产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建国初期阶段。砀山酥梨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但在古代栽培面积一直很小,有限的产品也多为达官贵人所享用,根本谈不上规模栽植和经济效益。据史志记载,至1938年,砀山酥梨的栽培面积仅有3万亩,年产量300万公斤左右。连年的战争及灾荒,砀山酥梨也遭到了严重破坏,至解放初期,全县梨树面积不足1万亩,且多为零星或在地主庄园种植。且长势衰弱,病虫害严重,产量低下。   第二个阶段从1955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50年代中期,砀山人民同心协力,拉开了广植果树向沙荒开战的序幕。1955年组建砀山果园场和砀山园艺场两个大型国营果园,面积都超过万亩,在此基础上又创建了10多个国营小果园和100多个乡村集体果园,到70年代末,全县果园面积达到13万亩,产量达到1.2亿公斤。   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8年。进入20世纪80年代,砀山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的经济运行体制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此期间,砀山水果栽培发生了两次大的飞跃。第一次是在80年代初至1987年,砀山县委、政府提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430计划”(全县定植水果30万亩,农桐间作30万亩,棉花30万亩,夏玉米30万亩),首次将水果生产与粮棉种植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至1987年全县水果面积达到了45万亩。第二次飞跃是在1993年,砀山县委、政府实施了旨在充分发挥水果优势的“113工程”,即人均一亩果、一分菜、三分棉,首次将水果生产放在优先于粮棉产业的位置发展,至1997年全县水果面积达到70万亩,其中,砀山酥梨面积50万亩,水果总产量65万吨。当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944元,仅种植水果一项,农民人均年收入就达1000元以上;其中皖北明珠、梨都奇葩张马吴庄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良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该镇的小张庄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自80年代初以来,砀山酥梨身价一路飙升,1996年达到均价2元/公斤。砀山酥梨创造了它的辉煌盛世。   第四个阶段从1999年至今。199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砀山酥梨受到了进口洋水果的强烈冲击,市场形势急转直下,价格大幅度下滑,产品大量积压,个别果园甚至出现撂荒、弃采和砍树现象。针对这一情况,砀山县委、政府在2000年提出了加快砀山水果产业结构调整、重塑昔日果业辉煌计划,及时实施“3211工程”,即保留砀山酥梨优质栽培基地30万亩,引进、改接新品种梨20万亩,发展以黄桃为主的杂果10万亩,保留苹果优质栽培基地10万亩。至2004年底,砀山酥梨面积已调减到32万亩,发展其他品种梨16万亩、苹果9万亩、黄桃及其他杂果面积11万亩。针对全县水果以鲜果销售为主,加工和贮藏比例过小的状况,又提出了水果鲜销、加工和贮藏各占三分之一的奋斗目标。200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制定、实施了包括水果产业在内的农业十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了对水果产业的扶持力度,由省财政厅先后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重点支持品质改良与种性保持、提高贮藏加工能力、销售网络建设、清沟沥水等工程,极大地促进了砀山酥梨产业的恢复性发展。加上自1988年以来实施的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和世行农业贷款十多期工程,砀山酥梨的生产条件大为改善,果品质量、加工水平等都得到明显提高,销售价格稳步回升,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产品收购   有专门的砀山梨销售网。还有砀山县金惠农瓜果、安徽省砀山县金色农华水果专业合作社等供销网。 · 相关链接 · 1 砀山金惠农 · 2 砀山梨网: · 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