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键能: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或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单位:KJ/mol。1mol H2中含有1molHH,在250C 101kPa条件下,由H原子形成1molHH要放出436kJ的能量,而断开1molHH重新变为H原子要的能量。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2Al+6HCl=2AlCl3+3H2反应热;Ba(OH)28H2O+2
2、NH4Cl=BaCl2+2NH3+10H2O反应热;H+ + OH- = H2O反应热三、中和热:时所释放的热量。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反应物的键能总和。l 已知某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发生时,一定不需要加热B.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如果该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反应一定能继续进行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
3、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l 1 molHI 键的键能是299KJ。 1mol II 键的键能是151KJ,1molHH键的键能是436KJ,则H2(g)+I2(g)=2HI(g)的反应是 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 C. 分解反应D. 可逆反应l 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l 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氢气还原氧化铜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C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 D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l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4、 A二氧化碳与赤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CBa(OH)28H20与NH4Cl反应 D锌粒与稀H2S04反应制取H2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氢氧化钾与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燃料有足够的空气就能充分燃烧 D化学反应的过程,都可以看成是“贮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等而被释放出来的过程l 2C + O2 = 2CO,2CO + O2 = 2CO2 都是放热反应(其他条件相同)。据此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B. 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
5、能量C. 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D. 将一定质量的碳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 C、化学反应就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跟是否加热没有直接的关系l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热反应的是 ( )A 氢氧化钾与硫酸的反应 B 锌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D Ba(OH)28H2O与NH4Cl反应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 水汽化需要吸收能量,所以水汽化属于吸热反应C
6、可燃物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D 1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l 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反应:石墨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A、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石墨和金刚石可以相互转化C、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D、石墨和金刚石不能互相转化l 将V1mL1.0molL-1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mol/LL-1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l 白磷与氧可发生如
7、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所需要的热量,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kJmol1 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l1D(4a+5d4c12b)kJmol1l 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表1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物元素代号IMQRT原子半径/mm0.1600.1430.1120.1040.066主要化合价+2来+3+2+6、+22A
8、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H4比CH4稳定BO2半径比F的小CNa和Cs属于第IA族元素,Cs失电了能力比Na的强DP和As属于第V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l 9.2 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 )A0.2 mol中子 B0.4 mol电子 C0.2 mol质子 D0.4 mol分子 l 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期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元
9、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 W(填“强于”或“弱于”)。(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是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氯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l 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 C(s)+O2(g)CO2(g)( 放热Q1 kJ )途径: 先制水煤气 C(s)+H2O(
10、g) = CO(g)+H2(g)(吸热Q2 kJ) 再燃烧水煤气(共放热Q3 kJ) 2CO(g)+O2(g)2CO2(g) 2H2(g)+O2(g) 2H2O(g)试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两种途径放热:途径放出的热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放出的热量。(2)Q1、Q2、Q3的数学关系式是_。(3)由于制取水煤气反应里,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_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因此其反应条为 。(4)简述煤通过途径作为燃料的意义: 。 l 为了更好的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找新能源。以下做法不能提高
11、燃料效率的是 ( )A煤的汽化与液化 B液体燃料呈雾状喷出C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 D将煤粉粉碎l 已知形成1molH-H键,需放出436kJ的能量;断开1molN-H键,需吸收391kJ的能量。1molN2和3molH2完全反应生成2molNH3时,放出92.4kJ的能量。则要断开1molNN键,所需要的能量是 ( )A431kJ B.946 kJ C.649 Kj D.869 kJl 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A硝酸铵 B生石灰C氯化镁 D食盐l 如右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 mL盐酸于试管中。试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