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B414010 隧道的组成、围岩分类和施工技术
1B414011 掌握隧道围岩分级 选择
1.公路隧道围岩分为( )级。
A.3 B.4
C.5 D.6
[答疑编号505387104101: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6。
2.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为550~451MPa,该围岩属于( )级。
A.Ⅰ B.Ⅱ C.Ⅲ D.Ⅳ
[答疑编号505387104102: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6。
坚硬岩,岩体完整Ⅰ,较完整Ⅱ,较破碎Ⅲ,破碎Ⅳ
较软岩,岩体破碎Ⅴ,软塑、软土等Ⅵ。
1B414012 掌握隧道的构造(选择)
1.隧道的主体建筑物包括( )。
A.洞身衬砌和照明、通风
B.洞身衬砌和照明、安全设备
C.洞身衬砌和洞门建筑
D.洞身衬砌和照明、排水设施
[答疑编号505387104103: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7。
隧道由主体构造物和附属构造物两大类组成。主体构造物通常指洞身衬砌和洞门构造物。
2.隧道洞口受塌方、落石、泥石流等危害时,通常应设置( )。
A.仰坡
B.挡土墙
C.拦水带
D.明洞
[答疑编号505387104104: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7。
洞顶覆盖层较薄,难以用暗挖法建隧道时,隧道洞口或路堑地段受塌方、落石、泥石流等危害时,道路之间或道路与铁路之间形成立体交叉,但又不宜做立交桥时,通常应设置明洞。
3.隧道的洞门类型主要有( )等。
A.端墙式
B.翼墙式
C.环框式
D.遮光式
E.明洞式
[答疑编号505387104105: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7。
4.拱式明洞按荷载分布可分为( )。
A.路堑对称型
B.路堑偏压型
C.半路堑偏压型
D.半路堑单压型
E.半路堑挡土型
[答疑编号505387104106: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7。
明洞分为拱式明洞和棚式明洞两类。按荷载分布,拱式明洞又可分为路堑对称型、路堑偏压型、半路堑偏压型和半路堑单压型。按构造,棚式明洞又可分为墙式、刚架式、柱式等。
1B414020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技术选择
1B414021 掌握隧道地质超前预报
1B414022 掌握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
1.目前常用的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是( )。
A.超前钻孔法 B.地质雷达法 C.TSP法
D.TGP法 E.TRT法
[答疑编号505387104107: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8。
2.复合式衬砌隧道的必测项目有( )。
A.围岩体内位移 B.地表下沉 C.周边位移
D.拱顶下沉 E.锚杆轴力及抗拔力
[答疑编号505387104108: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91。必测项目有4项: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轴力及抗拔力。
3.在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收敛计是用来量测( )。
A.拱顶下沉 B.地表下沉
C.围岩体内位移 D.围岩周边位移
[答疑编号505387104109: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其中收敛计用来测量周边位移。水平仪、水准尺、钢尺或测杆用来测量拱顶下沉,围岩体内位移的测量工具是单点、多点杆式或钢丝式位移计,地表下沉的测量工具为水平仪、水准尺。参见教材P191。
4.隧道监控量测时,当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 )。
A.刚刚稳定 B.已经稳定
C.不稳定 D.已经跨塌
[答疑编号505387104110: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92。
5.隧道竣工后,应在直线地段根据需要加测断面处,测绘以( )为准的隧道实际净空。
A.路线中线 B.导线点
C.控制网 D.路线边线
[答疑编号505387104111: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90。
隧道竣工后,应在直线段每50m,曲线段每20m及需要加测断面处,测绘以路线中线为准的隧道实际净空,标出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路面水平宽度。
1B414030 隧道施工技术
1B414031 掌握隧道主要施工方法 (选择)
1.盾构法最适合于在( )中建造隧道。(04试题)
A.硬岩地层 B.破碎岩层
C.完整岩层 D.松软地层
[答疑编号505387104112: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93。
是一种钢制的活动防护装置或活动支撑,是通过软弱含水层,特别是河底、海底,以及城市中心区修建隧道的一种机械。在它的掩护下,头部可以安全地开挖地层,一次掘进相当于装配式衬砌一环的宽度。
2.盾构一次掘进长度相当于装配式衬砌的( )(06考点)
A.宽度
B.长度
C.厚度
D.环周长
[答疑编号505387104113: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93。
3.采用喷锚技术、监控量测等并与岩石力学理论构成一个体系而形成的隧道施工方法称为( )。
A.新奥法
B.矿山法
C.明挖法
D.盖挖法
[答疑编号505387104114: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93。新奥法是应用岩体力学理论,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进行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来指导隧道施工和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方法和原则。施工原则: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
4.采用新奥法施工的隧道,其开挖方法一般为( )。(07考点)
A.钻爆法
B.沉管法
C.盾构法
D.盖挖法
[答疑编号505387104115: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93。
1B414032 掌握隧道开挖 (选择、案例)
1.采用光面爆破法施工隧道时,其分区起爆顺序为( )。
A.底板眼→辅助眼→掏槽眼→周边眼
B.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底板眼
C.掏槽眼→周边眼→底板眼→辅助眼
D.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底板眼
[答疑编号505387104116: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97。
光面爆破的主要参数包括周边眼的间距、光面爆破层的厚度、周边眼密集系数、周边眼的线装药密度等。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底板眼。
2.采用预裂爆破法施工隧道时,其分区起爆顺序为( )。(06考点)
A.底板眼→辅助眼→掏槽眼→周边眼
B.辅助眼→掏槽眼→周边眼→底板眼
C.掏槽眼→周边眼→底板眼→辅助眼
D.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底板眼
[答疑编号505387104117: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97。
预裂爆破则是首先引爆周边眼,使沿周边眼的连心线炸出平顺的预裂面。成洞过程和破岩条件不同,在减轻对围岩的扰动程度上,预裂爆破较光面爆破的效果更好一些。预裂爆破适用于稳定性差而又要求控制开挖轮廓的软弱岩层。预裂爆破法的分区起爆顺序为: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底板眼。
3.在山岭隧道钻眼爆破施工中,按照炮眼的位置、作用的不同有( )。
A.掏槽眼 B.辅助眼 C.周边眼
D.浅眼 E.深眼
[答疑编号505387104118: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94。
掘进工作面的炮眼可分为掏槽眼、辅助眼和周边眼。
掏槽眼布置
掏槽眼的作用是将开挖面上某一部位的岩石掏出一个槽,以形成新的临空面。掏槽炮眼一般要比其他炮眼深10~20cm,以保证爆破后开挖深度一致。掏槽眼的布置应掌握好炮眼的“三度”:深度、密度和斜度。
辅助眼布置
辅助眼的作用是进一步扩大掏槽体积和增大爆破量,并为周边眼创造有利的爆破条件。其布置主要是解决间距和最小抵抗限问题,这可以由工地经验决定。最小抵抗线约为炮眼间距的60%~80%。
周边眼布置
周边眼的作用是一种辅助炮眼,目的是成型作用。周边眼的底端,对于松软岩层应放在设计轮廓线以内,对于中硬岩层可放在设计轮廓线上,对于坚硬岩层则应略超出设计轮廓线外。为了避免欠挖,底板眼底端一般都超出设计轮廓线。
1B414033 掌握隧道支护与衬砌 (选择、案例)
一、隧道施工预支护技术
1.下列支护方式中,不属于隧道初期支护的是( )。
A.喷射混凝土
B.喷锚支护
C.管棚
D.钢支撑
[答疑编号505387104119: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隧道初期支护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支撑和锚喷支护。参考教材P198。
本题知识点:隧道支护与衬砌——初期支护
引申:隧道施工预支护技术——超前锚杆、插板、小钢管、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开挖工作面及围岩预注浆等。
2.隧道洞身衬砌的主要作用有( )。
A.承受围岩压力
B.承受结构自重
C.防止洞口塌方
D.保持仰坡
E.边坡稳定
[答疑编号505387104120: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此题需综合理解。
1B414034 掌握隧道防排水 (选择)
1.复合衬砌中防水层施工应在( )后,二次衬砌施作前进行。
A.围岩变形完全稳定
B.初期支护完成并且围岩变形稳定
C.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
D.初期支护变形完全稳定
[答疑编号505387104121: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03。
复合式衬砌中防水层的施工:防水层应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二次衬砌施作前进行。
2.洞内永久性防排水结构物施工时,防排水结构物的( )应符合设计要求。
A.与围岩等级匹配 B.断面尺寸 C.位置
D.断面形状 E.埋置深度
[答疑编号505387104122: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03。
1B414035 掌握隧道附属工程施工
1.明洞工程中,当边坡能暂时稳定时,可采用( )施工。
A.先拱后墙法 B.墙拱交替法
C.先墙后拱法 D.跳槽挖井法
[答疑编号505387104123: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04。
2.明洞工程中,当边坡稳定性差,但拱脚承载力较好,能保证拱圈稳定时,可采用( )施工。
A.先拱后墙法
B.墙拱交替法
C.先墙后拱法
D.跳槽挖井法
[答疑编号505387104124: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04。
当边坡能暂时稳定时,可采用先墙后拱法。
当边坡稳定性差,但拱脚承载力较好,能保证拱圈稳定时,可采用先拱后墙法。
半路堑式明洞施工时,可采用墙拱交替法,且宜先做外侧边墙,继作拱圈,再作内侧边墙。
当路堑式明洞拱脚地层松软,不能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可待起拱线以上挖成后,采用跳槽挖井法先灌筑两侧部分边墙,再做拱圈,最后做其余边墙。
具备相应的机具条件时,可采用拱墙整体灌筑。
3.关于隧道浅埋段开挖施工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0考点)
A.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或双侧壁导坑法
B.围岩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C.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
D.V级以下围岩,宜待围岩稳定后再做衬砌
E.地质条件很差时,宜采用锚杆、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等辅助方法施工
[答疑编号505387104125: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04。
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严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或钢支撑。当采用复合衬砌时,应加强初期锚喷支护。V级以下围岩,应尽快施作衬砌,防止围岩出现松动。
4.山岭隧道浅埋段施工中,严禁采用的施工方法是( )。
A.全断面开挖法
B.单侧壁导坑法
C.多台阶开挖法
D.双侧壁导坑法
[答疑编号505387104126: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04。
1B414036 熟悉隧道通风防尘及水电作业 (选择、案例)
1.隧道通风方式( )
A.密闭式 B.敞开式 C.风管式
D.巷道式 E.风墙式
[答疑编号505387104127: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04。
2.关于隧道施工供电线路安装要求的说法,不符合规定的是( )。
A.成洞地段固定的电力线路应使用绝缘良好胶皮线
B.瓦斯地段输电线必须使用胶皮线
C.竖井、斜井应采用铠装电线
D.施工地段临时电线应采用橡套电缆
[答疑编号505387104128: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05~206。成洞地段固定的电线路,应使用绝缘良好胶皮线架设;施工地段的临时电线路宜采用橡套电缆;竖井、斜井宜使用铠装电缆;瓦斯地段的输电线必须使用密封电缆,不得使用皮线。
1B414040 特殊地段施工(涌水、塌方、岩溶、瓦斯、流沙)
1.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开挖施工时,应采取的施工措施是( )。(06考点)
A.快衬砌
B.强爆破
C.长开挖
D.弱支撑
[答疑编号505387104129: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08。隧道施工预防塌方,选择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措施至关重要。在掘进到地质不良围岩破碎地段,应采取“先排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量测”的施工方法。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
2.涌水地段隧道施工,处理涌水的辅助施工办法是( )
A.反坡排水
B.超前钻孔或辅助坑道排水
C.超前小导管预注浆
D.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
E.井点降水及深井降水
[答疑编号505387104130: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06。
处理涌水可用下列辅助施工办法:超前钻孔或辅助坑道排水;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井点降水及深井降水。
3.采用辅助坑道排水时应符合的要求是( )。
A.坑道应和正洞平行或接近平行
B.坑道底标高应低于正洞标高
C.坑道应超前正洞10~20m,至少应超前1~2个循环进尺
D.坑道底标高应高于正洞标高
E.坑道应和正洞成30度角
[答疑编号505387104131: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06。
4.采用超前钻孔排水时应符合的要求是( )。
A.坑道应和正洞平行或接近平行
B.应使用轻型探水钻机或凿岩机钻孔
C.钻孔空位应在水流上方
D.采取排水措施,保证钻孔排出的水迅速排出洞外
E.超前钻孔的孔低应超前开挖面1~2个循环进尺
[答疑编号505387104132: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06。
5.岩溶地段隧道常用处理溶洞的方法有( )。
A.引
B.堵
C.越
D.绕
E.截
[答疑编号505387104133: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09。
(1)引。遇到暗河或溶洞有水流时,直排不宜堵。
(2)堵。对停止发育,跨径较小,无水的溶洞,可采用混凝土,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予以回填封闭。
(3)越。隧道穿过大溶洞,情况较为复杂时,可根据情况,采用边墙梁、行车梁等,由设计单位负责特殊设计后施工。
(4)绕。绕行开挖时,应防止洞壁失稳。
6.当坑道中的瓦斯,浓度( )时,遇到火源具有爆炸性。
A.小于5%
B.小于5%~6%
C.在5%~6%到14%~16%
D.大于14%~16%
[答疑编号505387104134: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10。
当坑道中的瓦斯浓度小于5%,遇到火源时,瓦斯只是在火源附近燃烧而不会爆炸;瓦斯浓度在5%~6%到14%~16%时,遇到火源具有爆炸性。
7.在流沙段开挖隧道,可采用的治理措施有( )。(2010考点)
A.必要时采取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
B.采用注浆法固结围岩
C.采用从下而上分部开挖,先挖后护
D.在流沙逸出口附近较干燥围岩处,应尽快打入锚杆或施作喷射混凝土层
E.可采用工字钢支撑或木支撑进行支护
[答疑编号505387104135: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11~212。
隧道通过流沙地段,处理地下水的问题,是解决隧道流沙、流泥施工难题中的首要关键技术。施工时,因地制宜,采用“防、截、排、堵”的治理方法。
8.隧道在流沙地段施工时,施工需采用( )“密闭支撑”、“边挖边封”的方法。
A.后护先挖
B.边护边挖
C.先护后挖
D.不护只挖
[答疑编号505387104136: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12。
9.流沙地段隧道施工,隧道结构应采用有( )的封闭式衬砌。
A.锚喷砼 B.先拱后墙
C.先墙后拱 D.抑拱
[答疑编号505387104137: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12。流沙地段,拱部和边墙衬砌混凝土的灌筑应尽量缩短时间,尽快与仰拱形成封闭环。这样,即使围岩中出现流沙也不会对洞身衬砌造成破坏。
案例一:
【场景】我国南方某两车道隧道呈南北向展布,隧道最大埋深为80m,隧道全长470m。隧道进出口段的围岩为较软岩,岩体破碎。隧道洞口覆盖层较薄,有坍方、落石等危害,且有较大的偏压。隧道施工地段无有害气体。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之后,及时施作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之后,修筑防水层及施作第二次衬砌。
根据场景回答问题。
1.按隧道长度划分,本隧道属于( )隧道。
A.特长 B.长 C.中 D.短
[答疑编号505387104138: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485。
隧道分类情况:
背景中介绍此隧道全长470m,应属于短隧道。
隧道分类
特长隧道
长隧道
中隧道
短隧道
隧道长度L/m
>3000
3000≥L>1000
1000≥L>500
L≤500
2.本隧道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为( )。
A.掘进机法 B.新奥法
C.盖挖法 D.盾构法
[答疑编号505387104139: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93。
3.洞口围岩为( )级。
A.Ⅱ B.Ⅲ C.Ⅳ D.V
[答疑编号505387104140: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6。
4.隧道进出口处宜设置( )。
A.涵洞 B.通道 C.明洞 D.暗洞
[答疑编号505387104141: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7。
案例二
【背景资料2010】
某高速公路上下行分离式隧道,洞口间距40m,左线长3216m,右线长3100m,隧道最大埋深500m。进出口为浅埋段,IV级围岩,洞身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报告指出,隧道穿越地层为三叠系底层,岩性主要为炭质泥岩、砂岩、泥岩砂岩互层,且有瓦斯设防段、涌水段和岩爆段,I、II、III级围岩大致各占1/3,节理裂隙发育,岩层十分破碎,且穿越一组背斜,在其褶曲轴部地带中的炭质泥岩及薄煤层中并存有瓦斯等有害气体,有瓦斯聚集涌出的可能,应对瓦斯重点设防,加强通风、瓦斯监测等工作。
技术员甲认为全断面开挖法的特点是工作空间较小、施工速度快、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且全断面开挖法具有较小的断面进尺比,每次爆破震动强度较小,爆破对围岩的震动次数少,有利于围岩的稳定。考虑到该隧道地质情况与进度要求,所以该隧道应采用全断面开挖。同时针对该隧道采用的新奥法施工,提出了“勤测量、紧封闭”的基本原则。
隧道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发生塌方冒顶事故,项目部加强了施工监控量测,量测项目有地质和支护状况,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地表下沉、围岩体内位移、支护及衬砌内应力。
项目部还实行安全目标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进入隧道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知识教育,接受安全技术交底;电钻钻眼应检查把手胶套的绝缘是否良好,电钻工应戴棉纱手套,穿绝缘胶鞋;爆破作业人员不能着化纤服装,炸药和雷管分别装在带盖的容器内用汽车一起运送;隧道开挖及衬砌作业地段的照明电器电压为110~220V。同时加强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治,通风设施由专职安全员兼管。
隧道施工完成后,进行了供配电、照明系统设施的安装,其中变压器为油浸变压器,由于工期延误,变压器运到现场100天后才进行安装。电缆敷设在沟内时遵循了低压在上、高压在下的原则,敷设时还要求金属支架、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在交通监控方面,隧道由监控分中心统一监控,监控中心设有完善的子系统,包括交通信号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供配电监控系统、隧道照明控制系统、调度指令电话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等。
【问题】
1.改正技术员甲对全断面开挖法特点阐述的错误之处。本项目采用新奥法施工还应遵循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什么?
2.补充本项目施工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并指出隧道监控量测时出现冒顶塌方的危险信号(征兆)有哪些?
[答疑编号505387104142: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
1.改错如下:全断面开挖法具有较大的工作空间(1分),较大的断面进尺比(1分),每次爆破震动强度较大(1分);
原则还有:少扰动(1分),早喷锚(1分)。
2.必测项目还有:周边位移(1分)、拱顶下沉(1分);
危险信号有:量测数据有不正常变化(或突变)(1分),洞内或地表位移大于允许位移值(1分),洞内或地表出现裂缝以及喷层出现异常裂缝(1分)。
案例三: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为一斜向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l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隧道出口桩号为Kl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
(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问题】
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
2.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
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4.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答疑编号505387104143: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
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的基本原则:早喷锚、勤量测。
2.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及改正。
(1)错误做法: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
正确做法:掘进前应先做好隧道洞口工程,做好洞口边坡、仰坡及天沟、边沟等排水设施,确保地表水不危及隧道施工安全。
(2)错误做法: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正确做法:洞内支护,宜随挖随支护,支护至开挖面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4m。
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石灰岩、页岩、泥灰岩等可溶性地层,当有充水的溶槽、溶洞或暗河等与隧道相连通时可能会造成水害。
4.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中隧道。
理由:隧道按照长度分为特长隧道:L>3000m;长隧道:3000≥L>1000m;中隧道:1000≥L>500m;短隧道:L≤500m。本案例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其长度为(16 050—15270)m=780m,因此属于中隧道。
案例四: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山区二级公路4.5km的路基路面施工任务。合同段有一段长450m的两车道隧道和一座长20m的简支梁桥。隧道位于软弱围岩地段,桥梁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整个合同段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在隧道施工方案中有如下要求:
(1)在隧道施工期间,由专职安全员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隧道施工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2)隧道的钻爆作业,必须由具有经过专业培训且持有钻孔操作合格证的专业人员作业。
(3)在隧道施工中,坚持“长进尺、强爆破、早喷锚、勤量测”的原则。
(4)采用干式凿岩机凿岩。
问题:
1.指出隧道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错误,并予以改正。
[答疑编号505387104144: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
1.隧道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错误。
(1)错误,应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
(2)错误,应由具有爆破证的人作业。
(3)错误,坚持“短进尺”、“弱爆破”的原则。
(4)错误,应采用湿式凿岩机(或带有辅尘器的干式凿岩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