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心血管检测仪.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970414 上传时间:2025-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血管检测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心血管检测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ZXG—E型自动心血管功能测试诊断仪以及规格 规格:1台/件                                                       第一章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其生活方式,保健需求以及疾病种类,治疗措施等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在目前,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仍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之首,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认识、预防及早期发现这些疾病是十分必要的。 长期以来,人们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心血管功能检查方法,大致可分二类:一为创伤性(侵入法),如导管检查技术。另一类为无创伤性检查,如:X线、心电图、心电向量图、阻抗图、超声心动图及挠动脉脉搏波图等。总结为:有创伤性检查其费用昂贵,设备及技术要求高,病人检查时痛苦且易受感染。无创伤性检查相对费用低,设备及技术要求一般,病人无痛苦无感染。因此,在某些方面来说,无创伤检查法易被接受,更具生命力和广阔前景。 本仪器即为无创伤检查法的一种。方法是用一个灵敏度极高的但过载能力又极强的脉搏传感器,无创伤检测被测者的挠动脉脉搏波,再用多CPU中央处理单元自动进行采样、分析、计算。按预先设计好的临床医学模型进行处理,最终按心血管专家模型,给出检查报告及专家诊断信息。具有检测快速,计算准确,使用方便等特点。 通过数十年共同努力,本仪器的检查方法及理论已得到医学界临床的广泛验证,有极高的相关性与符合率。因此,它已成千上万台地应用于国内各级医院、医学科研院所的心内科、外科、麻醉科、中医科、烧伤科、老年科、妇科、肿瘤科、急诊科、ICU、CCU病房及药物应用疗效观察等部门。   第二章 仪器安装说明   2.1 安装条件: 环境温度:+5℃ ~ +40℃ 相对湿度:≤80% 电 源:220V±22V,50Hz±1Hz 2.2 安装方法 a)检查部件:在拆封时,按“装箱单” ,逐一检查部件是否齐全,观察在运输中有没有损坏,机内部件有无响声,松动、脱落。 b)联通脉搏传感器与主机。使传感器的5芯电缆插头插于插座上并卡紧。 c)将交流220V的电源线的一头插于主机后墙板上,另一头插于接有地线的三芯电源线上。 以上连接极简便。由于各插接口均为不同形状,绝不会插错,只要牢固接上,就正确通过。 2.3      通电检查 a)通电前,再次检查所有装配件、紧固件、插头、座等有无松动。待一切无误后,准备通电。 b)开启主机显示器的电源开关。液晶显示屏显示仪器型号、名称。 c)按“复位”键,液晶显示屏显示仪器型号、名称。   第三章       技术指标 3.1     结构 本仪器有四部分组成: a)   主机 b)  液晶显示屏 c)   传感器 d)  微型热敏打印机 e)   配件 3.2     基本参数 a)   装配后的仪器尺寸:385×104×242mm (L×H×W) b)  仪器重量:约3㎏(不带纸) c)   主机功耗:≤200VA+10% 3.3     工作条件 a)   环境温度:+5℃~+40℃ b)  相对湿度:≤80% c)   大气压力:86.0kPa~106.0kPa d)  电源电压:200V±22V 50Hz±1Hz 3.4     性能参数 3.4.1    显示屏用MTG—24128X型 a)   视域132×76mm (实际显示范围:119.98×63.98mm) b)分辨率 240(H)×128(W) LCD c)工作电压:VDD=5V VEE=-12V VFD=450Vrms fFL =30KHz 3.4.2    脉搏传感器 a)      准确度误差 ≤2%/F·S·5V b)      输出灵敏度 ≥3mV/F·S·V c)      桥路电阻 120Ω±10Ω d)      动态范围 0Hz~50Hz e)      工作电压 5VDC 3.4.3    打印参数 a) 打印方式 热敏方式 b)       分辨率 0.2mm c) 有效打印宽度 57.3mm(最大) d) 工作电压 16V~21V(DC) e) 功耗 标准文稿≤50W 表格或图形≤100W     第四章             工作原理 4.1 设计原理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充满血液的虎克弹性体管道系统,在这个弹性管道系统中,可分为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和神经体液调节五个腔室,这些腔室相互连接沟通形成网络,血液在此网络中由心脏加压搏出,经动脉至毛细血管,然后由静脉回到心脏,从而形成在机体整体调节下以心脏为中心的周流不息的的循环,籍以完成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其中,心脏搏出的血量和由静脉回心的血量是完全均等平衡的。心脏收缩加力推动血液循环,血液经全身循环后回到心脏,力能亦已消耗怡尽,而经心脏再次收缩加力,重新循环。这就是修正了的Frank弹性腔分室网络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可以明确的发现,人体的血液循环过程反映了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两种物理学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主要共性基础则是力能的转换,这里的力包括了心脏力学、血管力学和血液流体力学三个部分。此三者在循环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依存不可分割,从而集中形成了脉搏波动。若以图示和数学公式予以表达,则可归纳为: 4.1.1    弹性腔分室网络示意图 C:心脏 A:动脉 M:毛细血管 V:静脉 N:神经体液调节 b:血流量 4.1.2    基本数学模式 a)Cb(心搏出量)=Ab+Nab =Mb+NVb =Vb b)Cb= ×K(换算系数) c)TPR=N(全血粘度)×TVR(总血管阻力) d)PAWP=LAP=LVDEP= ×K(换算系数) 根据上述公式和图一所示,将血液循环过程的力学变化信息予以采集,即可推导出有关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状况。由于血液是一种非触变性牛顿液,其分子间摩擦力,亦即粘度的大小与血液流动的切应力和切变率呈反变关系。因此,从力学信息中亦同样可以反映出血液粘度这一流变学指标。 4.2      工作原理 本仪器其设计原理既是以人体循环系统按弹性腔模型建立的理论为基础,则本仪器专门设计了采集脉搏波波动信息的特种力敏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以桡动脉为主要检测信息,实际上是摄取人体动脉血管的脉动信息,它不仅收集到的是血管壁经向伸缩的信息,更为本质的是它反映了动脉血管壁,容积和压强的变化。每搏脉图应该认为是一次心动周期,它反映了从心房收缩,左室增压、喷血,血管运动,左室舒张到充盈,直到主动脉排空等一系列血流动力学变化过程,脉搏传感器所检测的信号,实际是脉搏所产生的两种运动:即主动脉内的血液压力波,以血液为介质向远心端传播;另一即为主动脉的阻尼弹性振动波,向远心端逐渐衰减到零。如图二中的b-e-f-g-L波为动脉内血液压力波呈压力曲线。c-d-M-N波为动脉壁弹性振动波,呈阻尼曲线,脉搏波图实际上是这两波的合成。正确的脉图应能描绘这种合成波,且各特点应明晰。 各特征点的临床物理如下: a波 心房收缩波 b点 主动脉瓣开放点 c点 主动脉最高压力点 e点 左心室停止射血点 e1点 左心室舒张开始点 e2 主动脉瓣关闭点 f点 二尖瓣开放点 g波 主动脉弹性回缩波 L点 主动脉静压排空开始点 L—a’ 段:主动脉搏压排空段。 有了上述各特征点后,多CPU处理系统即可按专家模式设定好的一系列计算公式来进行定量分析、处理、计算,可得出诸如心搏出量,心输出量,总血容量,左室有效泵力,左心喷血阻抗,总周阻力,主动脉排空系数,肺动脉压,血压粘度,血管顺度,心肌血液灌注量,心肌氧耗量,微循环半更新率等35项参数及60余项专家诊断信息。 4.1         稳定图形数据的计算方法 由于人体组织厚度、绑带对脉搏传感器压力大小、测试点偏移以及外部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常可使脉搏波形振幅发生差异从而影响数据的正确性,为避免这种影响,根据图形振幅大小与脉压相一致的原理,可将图形换算成脉压一振幅系数,这样,不管图形大小如何,均可合图形数据稳定、准确、其换算方法为: EK=脉压×K(纠正常数/振幅高度bc(mm)(脉压—振幅系数)。确保本仪器所检测参数的准确性与有创检测基本相同,通过数十年的临床使用证明,两者的正相关性最低为0.74,而最高则达0.8996,从而表明本仪器的设计原理、检测方法等在临床应用中已得到确认。   第五章 使用说明   5.1 准备工作 5.1.1 将所有该连接的联线按安装说明联接好,由于各接触件外形均不一样,故只要将接插件接上,则永远正确。 在操作中,你不必担心按错键而损坏仪器任何失误均不会造成对仪器的损坏。 5.1.2        请被测者稳定情绪,稍事休息后,准备测试。 5.1.3        请按图将脉搏传感器白色触点一面对准桡动脉搏动最强处。并用绑带固定好传感器。 5.2              基本操作步骤 现介绍如下: 5.2.1      信息 按“信息”键即输入人体参数 例:被测者“身高(H)”=178cm,“体重(W)”=60㎏,“SP”=120mmHg,”DP”=80mmHg(请注意正确使用参数“单位”,则依次按如下键): “178”、“↓”、“60”、“ ↓”、“120”、“↓”、“80”、“ ↓” 5.2.2      检测 按“检测”键即进入检测界面; a)按规范用绑带在桡动脉处固定好传感器; b)适当调整传感器位置使波形尽可能最大。 5.2.3 采样 按“采样”键冻结波形。 5.2.4        分析 a)按“分析”键,仪器自动分析波形,并显示第一屏参数; b)按“↑”、“↓”键翻看所有35项参数及诊断建议。 5.2.5        打印 按“打印”键,微型热敏打印机自动打出检测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