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六下音乐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954281 上传时间:2025-03-09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2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音乐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六下音乐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学唱《感恩的心》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 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课时数 1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学唱歌曲充分的调动起来   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 二 、欣赏歌曲  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  2.节奏练习  3.唱旋律  4.有感情的演唱。  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内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学习手语  1.演示动作 由老师演示动作 2.分解动作 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  3.分组进行练习。  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练习,帮忙纠正错误。促进提高。 全班合唱歌曲,结束课程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欣赏《欢乐颂》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1.配合手语进行歌曲演唱,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 2.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欢乐颂》,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课时数 2 教学重、难点 赏析能力的培养 教 学 过 程 一 、学生表演  一边唱歌边作手语。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  二、欣赏歌曲。 1.介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可先由学生来介绍,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3.欣赏合唱《欢乐颂》,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学唱 《爱的人间》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1.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并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歌曲,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 2.关注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之爱,乐于表现对他人的关爱  课时数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听、朗诵、唱、动的等音乐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 3.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难点: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等。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视频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图 (让学生感受拥有一双明眸,可以看尽世间美好景物的幸福) 2.情境体验,闭目感受盲人的生活世界。 (体验盲人生活的黑暗、无助,与自己形成对比,让学生萌生关爱残疾人的爱心与责任心,从而引出歌曲《爱的人间》) 三、新歌教学 (一)介绍歌曲曲作者及歌曲背景 (二)反复聆听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朗读歌词 3.教师范唱,学生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三)学唱歌曲 1.随琴齐唱,找出难点。 2.解决难点 3.歌曲处理,多种形式巩固歌曲。 四、小结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欣赏《爱星满天》《爱之梦》《爱的罗曼斯》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1.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赏析过程中感悟“爱”的主题。 2.感受到社会之爱,乐于表现对他人的关爱。 3.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课时数 4 教学重、难点 1.情感领悟 2.赏析 教 学 过 程 1.欣赏歌曲。 (1)介绍"乐圣"贝多芬。 (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3)欣赏合唱《欢乐颂》。 (4)学生学唱第一声部的歌谱。 (5)复听。 2.器乐演奏。 (1)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主旋律。 (2)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旋律。 (3)二部合奏。 (4)二部合奏配上打击乐器,教师或学生指挥。 3.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爱的奉献》,初步了解了"乐圣"贝多芬。有关贝多芬的故事还有很多,他的作品也很多,请们在课外收集一些材料和音响,举办一次"走近贝多芬"的主题欣赏会。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编创集体舞 使用教师 李红妹 课时数 5 教 学 过 程 1.集体舞。 (1)教师提出分小组创编集体舞的要求,即动作要简单易学、舒展大方、富有节奏感,也可以适当编一些双人的动作(可参考教材上的照片。每个组可以只编1-2个动作。要求人人参与,不要只靠个别骨干来创编,其他人旁观。 (2)分小组编创集体舞动作。 (3)各小组汇报表演。 (4)教师将各组最优秀的动作集中起来,加以组合或略加改编,组成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5)随《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同学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6)部分舞蹈好的学生,随音乐完整地跳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7)全体学生一起跳集体舞。 3.小结。 我们在自己的乐队伴奏下,演唱了《欢乐颂》,还创编了集体舞《歌声与微笑》,可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未能尽兴,我们可以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内再次纵情的歌舞,集体舞能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可以增进班级的团结,希望不太善于歌舞的同学也能大胆的参与,增强阳光少年的活力。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欣赏《单簧管波尔卡》(第二单元 八音盒)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1.简单介绍西洋木管乐器,使学生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聆听《波尔卡》,感受音乐快速跳跃的情绪特点。 3.指导学生能用图形式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课时数 7 教学重、难点 感受单簧管的音色特点,乐曲所表现的“波尔卡”的跳跃情绪特点及乐曲曲式结构的特点。 教 学 过 程 一、学一学 1.师:孩子们,今天木管家族邀请我们去做客,让我们一起坐上心爱的小马车出发吧 2.木管乐器的自我介绍: A、长笛: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音乐宽广,音色清澈柔美,常把它比作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 B、短笛:短笛是长笛的同类乐器,形状与长笛雷同,发音管比长笛短而细,音色响亮清脆、很有色彩。适宜于演奏各种 抒情或华彩性的乐曲。 C、大管:又称“巴松”,是木管组中的低音乐器。管身较长,音色丰满浑厚,善于表现诙谐、滑稽的形象。 D、双簧管:直吹,音色明亮,带鼻音,长于感情的表现,有“抒情女高音”之称。常用于田园风光的表现 E、单簧管:又称“黑管”,直吹。低音浑厚响亮,中音区圆润柔和,富于表情,高音区则较尖锐。单簧管音色丰富而明朗,表现力极为丰富,是木管乐器中音域最宽的乐器。 3.单簧管为大家演奏一曲《单簧管波尔卡》。 二、听一听 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1.初听:完整的欣赏,出示图形谱。 2.小组讨论分析:在图形谱中发现了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目的:运用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注意主题出现了几次。) 3.复听:学生以小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乐曲旋律相同的乐段与不同的乐段。(可以用线条,动作,手势等等,此环节为后面学生创作图形谱打基础) 4.学生创作图形谱。 5.演示图形谱。 三、跳一跳 1.简单介绍波尔卡 波尔卡: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全欧。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 2.师生共跳波尔卡。 四、想一想,说一说。 师:孩子们,你们今天高兴吗,是什么让我们这么高兴?(音乐)是的,音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它可以表达我们心底最深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祝愿。 五、最后,让我们在单簧管优美动听的演奏声中坐上小马车回家吧!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学唱《蓝色的雅特朗》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平稳的气息,轻柔的音色演唱《蓝色的雅特朗》。 2.能正确识读8/6拍号,知道其含义并感受其强弱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其轻盈、富有摇荡感的特点。 3.感受异国民歌音乐特点以此拓宽学生音乐知识面。 4.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激起学生对家乡亲人和家乡美景更深的爱恋。 课时数 8 教学重、难点 1.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蓝色的雅特朗》 2.能唱好倚音及切分音及附点八分音符 并能积极参与二声部的合唱,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课前游戏 节奏传递 三、新课教学 1.导入激趣 2.音乐知识:八六拍子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八六拍的发声练习。 3.听赏范唱,感悟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来听一听。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用心去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速度是怎么样?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4.学唱歌曲 ⑴ 模唱 ⑵ 跟唱 ⑶突破难点 附点八分音符 ⑷学习齐唱部分 学生依琴轻声完整地练唱旋律 ⑸学唱歌词 ①朗读歌词 ②学生轻声跟唱 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欣赏《快乐的农夫》结束课程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欣赏《霍拉舞曲》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1.通过欣赏《霍拉舞曲》,熟悉木琴的音色以及其表现力,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时数 9 教学重、难点 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 教 学 过 程 一、 听《霍拉舞曲》 1. 初步聆听,感受 《霍拉舞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2. 比较 (播放小提琴《霍拉舞曲》、木琴《霍拉舞曲》)你能听辨出其中的不同吗? 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同一作品,给人的感受也发生了变化。交流一下,这两种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在表现乐曲中有何作用?你所喜欢的乐器音色怎样? 学生喜欢小提琴的,可让学生自己对乐器了解;学生喜欢木琴,给学生介绍木琴。 3. 介绍《霍拉舞曲》 《霍拉舞曲》由罗马尼亚小提琴家、作曲家迪尼库作于1906年。霍拉是流行于罗马尼亚和前苏联库尔达维亚地方的一种民间歌曲体裁,产生于牧民地区,通常分为两部分,一为悠长的歌词,二为活泼的轮舞,常用二四拍,多用装饰音和颤音。我们所听的就是具有轮舞体裁的-------------独奏曲。 4. 再次整体聆听 再来仔细聆听,具体说说:乐曲好象描写了一个什么场面?你是怎么来欣赏的? 5.总结 通过《霍拉舞曲》,我们感受了不同的乐器在表现同一作品时的不同,了解了木琴这样的打击乐器。 二、欣赏《喷泉》 三、小结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欣赏《康沃尔的早晨》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通过欣赏《康沃尔的早晨》,了解其作者劳伦斯。 课时数 10 教学重、难点 体会歌曲感情 教 学 过 程 初听《康沃尔的早晨》导入 赏析:1. 初步聆听,感受 《康沃尔的早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2. 交流 3.介绍《康沃尔的早晨》 如今的康沃尔已经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但当年却是地老天荒的蛮夷之地。劳伦斯夫妇选择了大西洋岸边沼地上的一个小村落住了下来,自己种菜,勉强糊口。艰苦的生活并没有泯灭劳伦斯的审美情趣:铺天盖地的紫红色石楠花丛与碧蓝的海水和浅绿的逶迤山影组成了粗犷妖艳的康沃尔景观,劳伦斯从这幅自然美景中获得了安慰和写作灵感。他说他感到了康沃尔的某种魔力:这寂静的荒野,拍岸的狂涛,原始的处女地,让人想到伊甸园。所以劳伦斯说,他在康沃尔有一种通灵的感觉。 4. 再次整体聆听 再来仔细聆听,具体说说:乐曲好象描写了一个什么场面?你是怎么来欣赏的? 三、总结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学唱《卡普里岛》 第三单元 环球风采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1.能用热情、明朗的声音演唱《卡普里岛》; 2.初步了解意大利民歌热情、爽朗的音乐风格; 3.认识反复记号D.C. Fine 课时数 11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歌曲,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D.C.反复记号,并掌握它的用法。 2.唱准后半拍起的节奏 教 学 过 程 情境导入 师: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即将要进行一次环球之旅,今天我们将去往我们此次环球之旅的第一站,意大利。你们想去吗?(想)在来之前,同学们已经通过多种形式搜集意大利的相关资料,那么接下来的我们就一同去意大利看一看,瞧一瞧吧。 1.(出示图片)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曾在上面做过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它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该塔发生倾斜但斜而不倒,比萨斜塔因此远近闻名。钟楼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1178),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 2.(出示图片)威尼斯水城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由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大家说上帝将眼泪流在了这里,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亚得里亚海的女王”“光之城”“桥之城”等美称。) 师:其实意大利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旅游业十分发达。接下来,我们将去往一个风光旖旎的地方——卡普里岛! 3.(出示图片)卡普里岛风光 卡普里岛位于那不勒斯附近,这里一年四季充满了阳光,你们看,湛蓝的大海与白色的小屋交相辉映,在这里我们不光能看到卡普里岛的美丽风光,还能听到用音乐描绘的卡普里岛,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用音乐描绘的卡普里岛是什么样的吧。大家认真的去感受歌曲的情绪哦。 二、新课学习 1.录音范唱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的感觉如何? 2.分析曲谱 3.生随琴演唱曲谱 4.再次感受《卡普里岛》美丽的风光 5.出示D.C.定义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欣赏《羊肠小道》、《圣托里尼》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继续了解意大利民歌热情、爽朗的音乐风格. 引领学生欣赏歌曲,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课时数 12 教 学 过 程 一(出示图片)帕瓦罗蒂 1.同学们,你认识他吗? (教师简介)鲁契亚诺·帕瓦罗蒂,帕瓦罗蒂与“多明戈” “卡雷拉斯”称为三大男高音,别号“高音C之王”。高音C也是男高音试金石的,判断他是不是一个男高音,就意味要听听是不是能够唱到高音C,而且唱的漂亮。 师:现在我们来听一首帕瓦罗蒂的代表作,一首意大利经典歌曲《我们的太阳》,我们一同来感受高音C之王的超凡魅力。 师:怎么样?是不是很让人震撼? 2.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另外两首曲目 二、欣赏《羊肠小道》 1. 初步聆听,感受 《羊肠小道》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2. 交流 3.介绍《羊肠小道》 4. 再次整体聆听 具体说说:乐曲好象描写了一个什么场面?你是怎么来欣赏的? 欣赏《圣托里尼》 1. 初步聆听,感受 《圣托里尼》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2. 交流 3.介绍《圣托里尼》 4. 再次整体聆听 具体说说:乐曲好象描写了一个什么场面?你是怎么来欣赏的? 四、课堂小结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背唱《拉库卡拉查》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1.能够用较好的声音背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启发学生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音乐审美和体验活动(唱、舞),培养其音乐表现能力。 课时数 13 教学重难点 1.歌曲第一部分的两个结尾句不同,易混淆。 2.歌曲第二部分的弱起节奏不好掌握。 3.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三、学唱歌曲(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处理歌曲) 1.感受歌曲,熟悉旋律 师:墨西哥之旅正式开始了,由于旅途漫长,非常枯燥,我们一起来听段音乐,放松一下(放乐曲《拉库卡拉查》,领拍手) 2.观看碟片,了解墨西哥的风情 3.帮助学生学唱《拉库卡拉查》 (1)引入歌曲 (2)生听教师范唱,做口型模唱,自学难点 (3)生跟范唱学,找出不太会的地方,师生共同参与学习 (4)生跟琴轻声唱 4.学生自主处理歌曲 (1)师布置任务,小组讨论怎样唱好这首歌曲 师:刚才我们从歌曲中领略到:墨西哥是个怎样的民族?现在,请你们自己来想想办法!用什么样的声音、感情、表情才能把墨西哥人的性格和舞曲的风格展现出来!想好后马上试一试,唱一唱,等会儿我们要比比哪组的声音唱得最好听,最有特色! (2)小组排练 (3)小组展示 生:各小组展示,师生共评,说一说他们唱的哪个地方最打动你?最吸引你?最感染你?最与众不同?(奖励沙锤、铃鼓) (4)有感情地演唱 四、小结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1.墨西哥民间舞蹈动作 2.活动《环球之旅》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通过感受墨西哥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体验并喜爱美洲民族音乐,增强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接纳和包容。 引导学生学会墨西哥民间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活动回顾本单元知识。 课时数 14 教学重难点 舞蹈活动 教 学 过 程 一、重温歌曲《拉库卡拉查》导入 二、学习墨西哥民间舞蹈动作。 1.观看碟片。 2.学学墨西哥的典型动作 3.学学简单的集体舞 三、活动《环球之旅》 1.我来编,为《火车咔咔咔》编创歌词并唱一唱。 2.我来唱《理发师》 3.回顾本单元的乐曲 四、教师总结,结束我们的环球之旅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学唱《举杯祝福》 第四单元 五十六朵花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 2.学会演奏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 3.初步认识都它尔、弹布尔、手鼓等乌孜别克族民间乐器。 课时数 15 教学重难点 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 教 学 过 程 一、歌曲导入。 二、学唱歌曲。 导语: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到新疆去走一走,看一看,学习一下新疆的民歌,领略一下新疆的舞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那位美丽的乌孜别克族少女为我们带来的乌孜别克族民歌--《举杯祝福》 1.带着问题初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情绪、速度以及典型节奏分别是什么?(情绪欢快、速度稍快、典型节奏xxx  xx) 2.集体拍奏典型节奏 3.用"来"随着录音小声哼唱歌曲,哼唱的过程中找出歌曲中有没有旋律相同的句子 4.把旋律相同的句子用"来"唱一下 5.小声跟录音唱歌词,然后找出歌曲中你认为难唱的句子,并随琴模唱 6.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认识都它尔和手鼓。 四、表演歌曲。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欣赏《嘎达梅林》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1.欣赏歌曲《嘎达梅林》,感受乐曲表达的辽阔的草原气息。 2.形成嘎达梅林苍劲、悲壮的形象。 3.初步认识蒙古族民间乐器马头琴。 课时数 16 教学重难点 在欣赏中获得情感体验 教 学 过 程 一、观看蒙古风光视频导入 二、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1.初听歌曲 2.师简介:这首乐曲是根据蒙古族民歌改变的。马头琴独特的音色,增添了内蒙古草原的气息,使嘎达梅林的音乐形象更加的苍劲,悲壮。 3.现在我们来听一听,用马头琴演奏的这首民歌。 听后说出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4.学生欣赏 具有草原的风格,悲壮、浑厚 5.师:你们知道马头琴的形状吗?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民族乐器,因为琴头上雕刻着马头,所以叫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独特,一听就能联想起草原的景色。在演奏这首乐曲时,这种独特的音色使我们感到音乐更有草原的气息,更加苍劲、悲壮。 6.再次聆听,结束课程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欣赏《一对白鸽子》 音乐知识:连音符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1.欣赏歌曲《一对白鸽子》。 2.对青海民歌形成初步认识。 3.掌握音乐知识“连音符”。 课时数 17 教学重难点 1.在欣赏中获得情感体验,了解青海民歌。 2.音乐知识 教 学 过 程 一、播放《一对白鸽子》导入 二、欣赏《一对白鸽子》。 1.刚才老师播放的歌曲你们听过吗? 2.师简单介绍《一对白鸽子》 3.现在我们来边听边唱这首歌曲。 4.说说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5.学生自由欣赏 三、音乐知识 5.师:你们知道连音符吗? 节奏的一种特殊划分方式,一个单纯音符不按照二等分划分,而是划分为三个、五个、六个、七个、九个或更多音符时值,最常见的连音符是三连音。 再次聆听《一对白鸽子》,结束课程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学唱《爱我中华》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1.用欢快、自豪的心情演唱《爱我中华》。 2.为歌曲创编律动或舞蹈,随音乐表演。 课时数 18 教学重难点 用欢快、自豪的心情演唱《爱我中华》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师:今天很高兴和在座的同学们认识,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表扬。 二、学唱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生:五十六个民族。师:分别有哪些呢?生:汉族、回族、藏族、壮族、白族、蒙古族、苗族等。师: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所产生的歌舞音乐肯定也不相同。欣赏《爱我中华》 2.跟琴学唱 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注意:(1)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2)控制整体音量。 三、创编舞蹈动作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学唱《长江我的家》第五单元 母亲河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 2.在演唱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长江的相关文化知识。 课时数 19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长江的相关文化知识。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本单元标题是“母亲河”。什么是“母亲河”呢? 二、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1.欣赏范唱录音。 2.与学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 “我”主要是指港、澳、台和海外侨胞的小朋友们。 “长江”已经不是单纯指长江,而是指整个祖国了。 所以才有“心里装着妈妈的爱,走遍天涯想着家”的词句。 3.随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4.师指导学唱 这首歌较难点: 一是大跳音程较多,音准不易掌握好; 二是节奏较为复杂,有不少切分节奏; 三是有几处相同的词句谱以相似的旋律,容易混淆。 请同学们特别注意。教师带领学生重点练习“长江是我的家”、“长江长江是我的家”和两句旋律相似的“心里装着妈妈的爱,走遍天涯想着家”。 (5)再随录音学唱两遍歌词。 三、总结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欣赏《长江之歌》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长江之歌》。 2.在欣赏《长江之歌》时能体会旋律线的起伏与歌曲表现的内容之间的联系。 3.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 课时数 20 教学重难点 1.在欣赏《长江之歌》时能体会旋律线的起伏与歌曲表现的内容之间的联系。 2.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 教 学 过 程 一、小声播放《长江之歌》导入 二、欣赏《长江之歌》 1.同学们,刚才咱们听到的这首歌曲歌唱的是什么呢?(“长江之歌”) 2.那么,你对长江有多少了解呢? 3.请说一说在你的心中长江是怎样的? 4.师:长江全长六千三百公里,在世界上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是世界第三大河。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自西向东横贯我国腹部。(播放媒体课件介绍长江) 5.师:现在我们比较熟悉的《长江之歌》是可以唱的歌曲,但是最早的《长江之歌》是管弦乐合奏,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这首乐曲既气势磅礴又委婉秀丽,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雄姿。 6.我们在低年级时就曾随音乐划过旋律线,在这首乐曲中,长江的形象主要是通过旋律线来表现的,请看首句: 其旋律进行的线条轮廓与长江上游的走向相似,大起大落,雄伟壮丽。而中部的旋律线缓缓起伏,与长江中下游的走向相似,表现了长江的柔美秀丽。我们在欣赏时应当特别注意这一点,下面我们再听一遍,请随着音乐用手划出旋律线。 7.这是一首先有曲后有词的“填词”歌曲,所填歌词与曲调完全吻合,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请同学们朗读一遍歌词。 8.欣赏时,请学生注意旋律中哪些地方是重复的,哪些地方比较柔美抒情,哪里推向高潮。 就前面的问题,学生作出回答。 三、全班录音轻唱《长江之歌》,结束课程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欣赏《保卫黄河》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 2.初步了解作品的来历,感受作品磅礴的气势以及所蕴含的爱国情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课时数 21 教学重难点 欣赏,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教学 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欣赏课,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用你所看到的黄河吗? 二、简介《保卫黄河》 1.在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全国上下立刻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浪潮。1939年,诗人光未然(板书:光未然 词)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带来了他刚刚创作不久的新诗词《黄河大合唱》,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诗词(课件:保卫黄河歌词) 2.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诵诗词,想一想,诗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师:在这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有人拿起了刀枪,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而诗人光未然则用自己手中的笔,创作了这段催人奋进的诗词,鼓舞着全国人民奋起抗日,保家卫国。作曲家冼星海,也像我们一样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激动的对光未然说:“交给我吧,我有把握把它写好”。星海拿到歌词后,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拖着生病的身体,创作了这首经典歌曲《保卫黄河》,这也是他所创作的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七乐章。 二、初听歌曲: 1.让我们来完整的欣赏这首歌曲《保卫黄河》,感受歌曲作者冼星海将这段诗词赋予了怎样音乐,来表达他的爱国热情? 2.播放《保卫黄河》全曲。(课件:播放全曲) 三、分段欣赏: 1.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保卫黄河》的第一部分,想一想,歌曲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课件:复听歌曲第一段) 2.欣赏第二部分,听一听,在歌词、旋律都一样的情况下,它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 3.师讲解“轮唱”知识点。 “轮唱”是合唱中的一种形式,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部,分不同的先后顺序,演唱同一段旋律,这种演唱形式称之为轮唱。 4.第三部分在相同旋律下,又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5.请学生回答:演唱形式?板贴:三部轮唱 6.作者为何要运用三部轮唱的方式呢?他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   7.让我们再次回顾第三部分,接着欣赏歌曲的高潮??第四部分,想一想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音乐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使它成为歌曲的高潮? 8.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和第一部分相比,旋律都一样,演唱形式也一样,都是齐唱,为什么是高潮?音乐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力度加强,速度加快。音调升高) 9.小结:随着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强以及旋律音调的升高等音乐要素的变化,表现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最终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不可战胜的革命力量,打败日本侵略军。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学唱《保卫黄河》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1.能够背唱歌曲《保卫黄河》 2.学习轮唱的演奏形式,并能够看老师指挥,进行简单的轮唱练习。 3. 感受作品磅礴的气势以及所蕴含的爱国情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课时数 22 教学重难点 背唱、进行简单的轮唱练习 教 学 过 程 一、播放《保卫黄河》导入 二、歌曲欣赏回顾 1.通过上一节课的分段欣赏,我们对这首歌曲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了充分的了解,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第一部分的音乐表现形式是? 它所表现的音乐形象是? 2.通过刚才的回顾,我们发现,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看,如果老师用线条来表现演唱形式的变化,(课件:渐强记号)这是音乐当中的什么记号?这个渐强记号,更加形象的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变化,展现了我们国家抗日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全国人民打败日本鬼子的必胜决心。 3.让我们对照画面提示,再一次感受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所带来不同的音乐形象  (完整欣赏全曲) 三、学唱歌曲 1.将学生分为两组,在教师指挥下,进行二部轮唱。 2.小组进行二声部轮唱 3.刚才我们的演唱的声音效果像什么? 师:这就是轮唱的音乐特点。通过这种演唱形式,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抗日浪潮此起彼伏,波涛汹涌。) 4.全班集体背唱歌曲《保卫黄河》 四、小结  在《保卫黄河》中,同样的歌词和旋律,由于采用了轮唱形式,让我们感受到此起彼伏的抗日浪潮。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音乐家故事: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初步了解冼星海及其作品。 了解《黄河大合唱》创作历程,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知道《黄河大合唱》的组成。 课时数 23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河大合唱》创作历程,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1.背唱《保卫黄河》 2.谈话导入 二、介绍冼星海 1.冼星海(1905-1945)人民音乐家,广东番禺人 2.主要作品:《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 3.了解冼星海画像、雕像、题词 三、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1.《黄河大合唱》创作历程了解 2.公演介绍 3.《黄河大合唱》的组成 八个部分: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四、小结 复 备 记 录 东光县世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六 学 科 音乐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 题 学唱《毕业歌》第六单元  告别时刻 使用教师 李红妹 教学 目标 1.掌握“弦歌、逍遥、劳燕分飞、直上青云”等词语的含义。 2.了解歌词的作者及写作的相关背景。 3.让学生听歌曲,熟悉歌词的内容,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 4.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把握主旨内容。 5.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珍惜友谊,不因离别而哀愁,而要满怀激情各奔前程。 课时数 24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歌词写作的相关背景,整体感知歌词内容。 2.把握歌词的主要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珍惜友谊。 教 学 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声乐器乐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