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芦花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简单复述文章的故事和人物;分析主要人物的英雄形象。
2、 通过浏览、跳读、自由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师生合作表演朗读等方式来体会人物形象。
3、 感悟老头子的英雄形象,体会英雄的精神,培养学生对英雄的崇拜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掌握故事情节,通过朗读分析老头子传奇的英雄形象。
教学难点
联系当时的背景,感悟英雄的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方法:
各种阅读方法(略读、跳读、自由朗读、示范朗读、表演朗读的等),小组讨论法,情景展示法。
教学用具:PPT展示,图片展示。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 导语
1、听林海的《琵琶语》配乐并展示白洋淀风光的PPT,并旁白:同学们,展现在大家眼前的便是古有北地西湖,现有华北平原之称的白洋淀。白洋淀水域辽阔,视连天际,几千条水道在浩渺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田里纵横交错、时开时闭。在这风光旖旎的白洋淀里,正义的洪流铸就了许许多多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
2、大家还记得他么?展示小兵张嘎的图片,由白洋淀家喻户晓的小英雄嘎子引出一位更具传奇色彩的老英雄!再次走进白洋淀去认识这位老英雄。
二、 复述文中传奇的故事
1、 老头子护送两个女孩去苇塘
2、老头子为大菱报仇讨回血债
三、 请出主人公老头子,PPT展示文中老头子的插图
1、初步端详,凭借直觉说说老头子的外形
瘦 精神
2、一起朗读文中对老头子的肖像描写,找出那句话印证了我们刚刚的判断,具体分析老头子的形象
瘦(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的像老了的鱼鹰)重点讲解“干”这个字传神的写出了瘦的程度
精神(短短的花白胡子,尖利明亮的眼睛)重点分析“尖利明亮”这个词的用法,“明亮”一般用来形容人的眼睛,而“尖利”一般用来形容动物的眼睛,文中用来形容鱼鹰的眼睛。
并且通过展示PPT鱼鹰的图片来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尖利明亮这个形容词,同时强调语文用词的准确性。
作者说,我们的主人公老头子,就是一只勇猛敏捷的鱼鹰!
再次齐读老头子肖像描写那句话,把老头子的形象印在我们的脑海中。
四、 分析人物形象
1、快速浏览课文,筛选出一句评价老头子的话,找出那句话概括了老头子的性格特点: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2、分析老头子的自信:
跳读课文,找出表现老头子自信的句子:
请同学起来作答,教师总结一共六处,强调六处内容绝大多数是对老头子的语言描写,PPT展示五句话:
—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接着通过分析老头子自信的原因以及教师示范朗读,师生合作表演朗读体会老头子的自信!
3、分析老头子的自尊
联系当时的背景,让我们觉得老头子过于自信!正是由于他的过于自信,导致护送任务的失败!重点展示老头子得知大菱受伤后的心情描写: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的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体会老头子自责,愧疚的心情,这深深的懊悔和愧疚都是他强烈自尊心的表现!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老头子的心情。
4、自由朗读报仇的故事段落,体会老头子的英雄形象
正是由于这深深的自责和愧疚,老头子决定报仇,从朗读中体会老头子的形象
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学生齐读课文倒数2、3痛打日寇的段落,教师接着动情朗读最后一段,抛出问题?假如你是躲在苇叶下的那个女孩你会对老头子说些什么?
五、发挥想象。描摹续写心理活动......
深化老头子的英雄形象,表达对老头子的喜爱和崇敬
六、联想:讲述:歌唱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
你会唱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歌曲么?
你还能想到哪些传奇的英雄故事?
通过小组讨论并表演讨论成果
七、总结:
像同学们故事里说的和歌声里唱的邱少云,董存瑞,李向阳等英雄人物还有很多很多,正是由于这些英雄的英雄行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同学们可能成为不了邱少云,成为不了董存瑞,但是可以成为自己心目中英雄,从点滴做起,过有意义的每一天,珍惜当下,不误光阴!我们常说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最后让我们怀抱着英雄的梦想走进这节课的尾声。
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了故事情节和老头子的英雄形象,下节课我们重点体会孙犁的传奇文本结构和小说语言风格。
八、布置作业
1、为英雄作画!再现心中的老头子。教师示范插图,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按照心中所想描绘出自己心中的老头子形象!
2、课外拓展:(1)预习下节课内容:感知孙犁小说的传奇色彩:人物,语言,景色等方面入手。
(2)课外阅读《芦花荡》的姊妹篇《荷花淀》,比较两篇文章有何异同,特别关注其中对于战争的描写。
九、板书设计
芦花荡
孙犁
护送 (过于)自信自尊 干瘦
英雄老头子
报仇 智勇双全 精神 短短花白胡子
眼睛尖利明亮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探讨了芦花荡的故事情节,重点分析了老头子的英雄形象。课堂氛围活跃,知识点透彻,条理清晰。同时运用了多种阅读方式和情景再构,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文章,直指中心。听说读写,特别是最大化发挥语文中阅读的重要性是本节课的亮点和成功点。特别是内容明确,目标清晰,行云流水,教学任务完美达成。作业的布置也很有新意有针对性。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朗读部分做的还不够好,教师平时还是应该多加训练,让自己的朗读水平得到提高,争取给学生展现更具有感染力的表演朗读。同时,对于学生的及时评价不能面面俱到,有时候由于时间和其他原因忽略了及时评价,或者评价不够具体,在以后的课程中多加注意!最后小组讨论后的成果展示自认为很成功,以后还应多组织这样锻炼学生表达和表演能力的课堂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