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2013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26.清平乐 村居
共几课时
1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借助画面与注释,了解词的大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词的一般特征。在多层次的诵读、想象、拓展中,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体悟词人对这种安宁生活的向往。
教学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读的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江南乡村的清新秀丽、安宁祥和之美
教学
资源
学过的有关乡村景色的诗句。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词牌。
辛弃疾曾历任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任职期间,打击贪官,救济灾民,颇有政绩。淳熙八年被劾职,退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隐居长达二十年,他退居乡间,与山民野老打成一片,过着平凡质朴、恬淡安静的生活。此时,他一改过去壮大场面的描述和豪杰人物的刻画,转而饱蘸色彩去描绘田园风景画和俚俗乡情图。这首词题为“村居”,是词人晚年遭受排斥、打击,壮志难酬,归隐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
预习
设计
1.正确诵读词,完成《补充习题》第一、二题。
2.自己试着理解词的意思。
3.搜集有关乡村的诗句,了解辛弃疾。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2分钟)
1. 齐读课题。
2. 再读课题。
3.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5分钟)
● 预习作业1: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
2.诗词里和仄、押韵的需要。如,“小、草、好、媪;东、笼、蓬”。
3. 指名读,其余同学看插图,一边听他读,一边看着图想象每句话写了些什么。
4. 学生展示,组内批阅。
第三板块:想象画面,品悟词意。(18分钟)
【学习单1】
1.默读这首词,想想词中词语、句子的意思?
2. 再读这首词,想想词中描绘的画面?
3.学习时间:5分钟
1. 学生自主学习。
2. 学生展示。
▲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1)锄豆:把豆田里的杂草用锄头除掉。
(2)中儿:第二个儿子。
两个儿子都很孝顺勤劳。
【夸大儿:你真能干,知道帮爸爸、妈妈干活了。你真勤劳!】
【夸中儿:人不大,却也能帮家人干活,真是好样的。】
(3)练习朗读。
▲感悟小儿调皮可爱。
(1)无赖:不讲道理。本文指可爱、顽皮。
从这个词中可以读出小儿的天真、活泼、可爱。
(2)
① 躺、 趴
②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 天真可爱 调皮可爱
③指名学生说话。
(3)学生朗读。
▲感悟景美
(1)茅檐:茅屋。
低小:又低又小。
(2)指名学生想象说话。
(3)指名读。齐读。
▲感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翁媪:一对年老的夫妻。
(2)相媚好:表示彼此之间很亲热。
指名练说。
(3)醉里:指酒后微醉。
吴音:指吴地的方言。
引发学生讨论:可以说是老夫妇酒醉,可能是老夫妇被眼前美景陶醉,可能是老夫妇为儿子的勤劳陶醉,可能是作者被眼前美景陶醉。
第四板块:生成画面,读写结合。(8分钟)
1. 交流看到的画面
▲风景图
▲相媚图
▲锄豆图、织笼图
▲卧剥图
2. 播放鸟鸣的音乐,学生写。
3. 交流。
4. 亲亲热热地村居生活 快乐的村居生活 充满诗情画意的村居生活
第五板块:简介作者,深悟诗情(3分钟)
1.再读这首词。
2.交流再读后的感受。
第六版块:丰富画面,吟唱背诵
(3分钟)
1.学生试背。
2. 欣赏歌曲《清平乐村居》
第七版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1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揭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词。(板书:词)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灿烂的明珠,在宋代,词的创作达到了巅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板书课题:清平乐村居)【正音:乐(yuè)】
2.(简介)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读课题时,中间注意停顿,再一起读一遍。
3.读到“村居”,我们就会想到农村,在你的想象中农村是什么样的画面呢?
4.设疑:辛弃疾的词中究竟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 预习作业1:
1.出示整首词,自由朗读,把每个字读正确,读响亮。【相机正音:翁媪 莲蓬 卧剥】
2.“莲蓬”的“蓬”我们平时念轻声,这里为什么念pénɡ?
3.指导朗读:
读词跟读诗一样要慢点,如果能注意适当的停顿,那就更好了。这首宋词有上下两片,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
4.指名一名学生展示交流《补充习题》第一、二题。
第三板块:想象画面,品悟词意。
1.(出示插图)这首词朴实易懂,联系插图,哪些词语、句子你自己能读懂?【出示学习单】
导学:
▲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要点点拨:
(1)古诗词的语言和我们不一样。“豆”是庄稼,真正锄的应该是草。
(2)中儿是什么意思?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样?怎么夸他们?
▲感悟小儿调皮可爱。
要点点拨:
(1)无赖
①一般情况下“无赖”是指什么样的人呢?
②在课文中是这个意思吗?
③从“无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2)卧
①“卧”可能是什么姿势?
②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③练习说话: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儿,可以自己说一说,还可以同桌讨论讨论。
(3)指导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儿该怎么读出来呢?
▲感悟景美
要点点拨:
(1)读到“青青草”,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2)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
(3)瞧,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
(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
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真是自有一番乐趣呀。那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吧!
▲感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要点点拨:
(1)理解“翁媪”:“翁媪”分别是图上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画面,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
(2)理解“相媚好”
边看图边想象,他们会聊些什么呢?听着他们聊天的内容,看着他们聊天的样子,你能体会出这里的“相媚好”是什么意思吗?(假如你是老爷爷、老奶奶,你会说什么?)
(3)理解“醉里吴”
师相机讲解“吴音”:辛弃疾在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在江西上饶,上饶在春秋时期属于吴国。“吴音”就是吴国的地方话。
那你说这老两口是怎么“醉”的?
第四板块:生成画面,读写结合。
1.这首村居描绘的是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画面。同学们自己再读读这首词,把这个画面在心中理理顺。我请个同学来读读这首词,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象,你按顺序分别看到了什么画面。
2.其实,我们用想画面、说画面的方法,就可以试着把整首词的内容给记住了。那如果让你用自己的话来写一写这村居,你会选择哪个画面来写呢?那就赶快动笔写一写你心中的画面。
3.景美,人更美,在你眼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居生活?
第五板块:简介作者,深悟诗情
1.你们都说出了辛弃疾当时的感受啊!请浏览一段资料。出示:【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十分渴望百姓能过上安定宁静的生活,一直为抗金而不懈努力,但却遭受奸臣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这首词就在他被贬之后写的。】
2.我相信,现在你们再读这首词,一定会有更加独特、深刻的感受。
第六版块:丰富画面,吟唱背诵
1.我们读了这么多遍,我想这个村居也一定记在我们心中了。我们来试着背一背这首词,能背的同学就尽量背,实在记不住的也可以看一下书。师引背。
2.这首词韵律很美,如果配上好听的音乐就更美了。请大家欣赏这首欢快的歌,可以一起打节奏、一起唱。
第七版块: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的学习,将《清平乐 村居》改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作业
设计
1. 完成《一课一练》、《补充习题》剩下的题目。
2. 回家把这首词唱给爸爸、妈妈听。
3.收集辛弃疾的其他词作来读一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