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单元测试
班次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下图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个肽键 B.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C.从图2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D.该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
2( )分析多肽E和多肽F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 两种多肽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
元素或基团
C
H
0
N
氨基
羧基
多肽E
201
348
62
53
3
2
多肽F
182
294
55
54
6
1
选项
A
B
C
D
多肽E
199
340
58
51
多肽F
181
281
53
49
3( )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
有机化合物
组成元素
甲
C、H、O
乙
C、H、O、N、P
丙
C、H、O、N,很多种类还含有P、S
丁
C、H、O,很多种类还含有N和P
请据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核中不含甲类化合物 B.细胞膜中不含乙类化合物
C.细胞质基质中不含丙类化合物 D.线粒体中不含丁类化合物
4( )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物
质A比正常细胞少
B.若是线粒体膜,则b、c运
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
C.若是胰腺细胞膜,则胰蛋白
酶以d方式分泌
D.若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则甘油以b方式进入细胞
5( )下图表示细胞中的5类有机物的关系,图中①~⑤5类化合物名称依次是
A.维生素、脂质、酶、蛋白质、激素
B.维生素、脂质、激素、蛋白质、酶
C.酶、蛋白质、激素、脂质、维生素
D.激素、脂质、维生素、蛋白质、酶
6( )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 ②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③碳元素是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④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元素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7( )谷胱甘肽(C10H1706N3S)是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一种重要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04N)、甘氨酸(C2H502N)和半胱氨酸缩合而成的,则半胱氨酸可能的分子式为
A.C3H3NS B.C3H5NS C.C3H702NS D.C3H302NS
8( )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肽键数目减少8个 B.C原子减少12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D.0原子数目减少1个
9( )人体中,一经发挥作用就被灭活或降解的一组物质是
A.tRNA、mRNA B.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
C.抗体、载体 D.解旋酶、血红蛋白
10( )下表是黄豆和玉米种子食用部分营养成分表(表中数据表示每百克含量),从表中分析可得出哪项结论
项目
水分
无机盐
蛋白质
脂类
糖类
核酸
黄豆
15.02
10.2
35.1
16.0
18.6
0.82
玉米
14.23
12.1
8.1
3.3
59.6
0.32
A.玉米种子萌发时的耗氧量比黄豆多 B.玉米种子细胞壁的含量比黄豆种子高
C.黄豆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氮元素比玉米多 D.酿酒时用黄豆作原料比用玉米好
11( )图示是某多肽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氨基酸的不同种类主要
是由②④⑥⑧决定的
B.③⑤⑦的形成是在核
糖体上完成的
C.该多肽链呈中性
D.该多肽链在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12( )某蛋白质分子含a条肽链,共有6个氨基酸残基,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
A.b(c-18)+18a和18(b-a) B.b(c+18)+18a和18(a+b)
C.b(c-18)-18a和18(a-b) D.b(c+18)-18a和18(b-a)
13( ) 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某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0 228,在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脱去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总量为1548。那么组成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是
A.4条 B.6条 C.8条 D.16条
14( )下列哪组糖类物质能与①~③中的叙述依次对应
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 ②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
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
A.核糖、脱氧核糖、乳糖 B.脱氧核糖、核糖、乳糖
C.核糖、葡萄糖、糖原 D.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原
15( )下列细胞或细胞结构中能合成多糖的有
①叶绿体 ②肝细胞 ③S型肺炎双球菌细胞 ④核糖体 ⑤骨骼肌 ⑥高尔基体
A.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
16( )将用3H标记的尿苷酸(参与RNA的形成)引入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
A.细胞核、核仁和中心体 B.细胞核、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和液泡
17(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就应该含有叶绿体
B.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主要是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根本原因还是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同
C.原核细胞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但都有核糖体
D.活细胞中大部分的化学反应是在各种细胞器中完成的
18( )下列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都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②都是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③都能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源 ④都含有少量DNA ⑤都能够相对独立遗传 ⑥都含有少量RNA ⑦都能合成自己的蛋白质⑧都不受细胞核的控制
A.①②③④⑤⑧ B.②③④⑤⑧ C.②④⑤⑥⑦⑧ D.②④⑤⑥⑦
19为了研究细胞核是否为活细胞所必需,一位生物学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研究了100个细胞,把每个细胞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有细胞核,另一部分没有细胞核。所有的细胞都放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他得到下面的实验数据:
时间(d)
无核部分存活个数
有核部分存活个数
1
81
79
2
62
78
3
20
77
4
O
74
10
O
67
30
O
65
(1)如果你是这位科学家,你怎样解释上述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2)有人质疑这位生物学家,要求他对细胞有核部分的死亡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请你尝试为这位生物学家辩护,替他作出解释。
。
20已知五个烧杯内分别盛放的物质是:淀粉液、蛋白液、水、还原糖液、淀粉酶液,请根据给定的试剂(碘液、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设计实验步骤,把五种物质鉴别开(实验室提供满足该实验的一切条件)。
要求:①设计的每一步骤要写明使用的试剂,主要实验条件,产生的现象及结果。②实验步骤的设计要简明合理,条理性强。③语言叙述要简炼。
21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切成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则无法生存。如果去核后三天,再植入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则生活正常(如图所示)。根据上述结果回答:
(1)正常细胞中核与质的关系
是 。
(2)无核部分最终死亡的原因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独的细胞核不能生存的原因是 。
(4)如果去核后三天,再植入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则生活正常,该实验与(2)进行对比说明:
。
2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图中的A、B、C、D是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D图所示细胞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代号)。
(2) B细胞的某种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按照 (用箭头和结构名称表示)的方向运到细胞外。
(3) 与B细胞相比,A细胞中特有的能产生ATP的结构是 [ ] 。
(4) 图A中[4]和[6]两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为适应各自的功能,都有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它们分别是 。
(5) 若图B细胞表示动物胰脏内的细胞,⑥可能为 。
(6) 从图B中可看出,通过形成囊泡形式相互转化的生物膜
是 。
23不同的细胞的分泌物分泌方式有差异。分泌物形成后,如果随即被排出细胞,这种方式称为连续分泌;如果先在分泌颗粒中贮存一段时间,待相关“信号”刺激影响时再分泌到细胞外,称为不连续分泌。右图表示几种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据图回答:
(1)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场所是[ ]_________,对蛋白质进行糖基化修饰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2)若该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信号”是_________,接受信号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这种分泌方式属于_______;若该细胞为胰岛B,则促进其合成与分泌的胰岛素的“信号”包括
____________。
(3)用3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到胰腺细胞中进行追踪实验研究,可以发现分泌蛋白是按照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填空)方向运输的,这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也是__________________。
19
20
子的数目。因为肽链上有三种氨基酸,所以最少要有三种密码子。
【答案】(1)4 2个半胱氨酸、1个苯丙氨酸、1个亮氨酸 (2)32 5 (3)3
16【解析】(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细胞的细胞核对细胞的存活等生命活动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细胞核,细胞的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2)细胞死亡的可能原因可从正常凋亡和非正常死亡两个方面来分析。
【答案】(1)细胞无核部分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死亡个数迅速增加,第4天就没有存活的了,这是因为没有细胞核,细胞的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而细胞有核部分存活个数和时间比无核部分多且长,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不可缺少的。
(2)细胞有核部分出现死亡现象的可能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实验过程中人为因素对细胞造成了伤害,导致部分细胞死亡;二是细胞的正常凋亡
20【解析】首先利用碘遇淀粉变蓝,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将淀粉液和还原糖液逐一鉴别开。再利用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将水和蛋白液、淀粉酶液分开。最后通过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的砖红色沉淀将蛋白液、淀粉酶液鉴别开来。
【答案】第一步:取五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上述烧杯中五种液体2mL,然后再用滴管分别加入2滴碘液,出现蓝色的试管内是淀粉液
21【解析】该实验充分说明,核质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只有保持细胞的完整性,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无核部分因失去细胞核的控制和调节作用而不能继续合成蛋白质和酶导致很快死亡。单独的细胞核缺乏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供应,而不能正常生存。
22【解析】本题既考查识图能力又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综合运用。由图分析知:图A是典型的绿色植物细胞,具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图B是具有分泌功能的真核生物细胞,各细胞器之间既有分工又密切合作,特别是生物膜系统之间的膜结构既可直接相连,又可借助囊泡间接相连。胰腺既可分泌消化酶又可分泌激素。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均可产生ATP,且线粒体、叶绿体均具有双层膜。图C属于典型的杆菌结构,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图D属于蓝藻,也是原核生物,但由于其有叶绿素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23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