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 题
商业服务人员的仪表
课时
2
教学目的
掌握商业服务人员的仪表要求。
教学重点
掌握商业服务人员的仪表要求。
教学难点
掌握商业服务人员的仪表要求。
教学方法
演示法、实践法
教学方式
启发式
成果检验
授课日期
第9周
板书设计
仪表
一、服饰
二、饰物的应用
教具
教学过程:
商业服务人员的仪表
一、组织教学
本次课可通过教师讲解,采用案例教学法,当堂训练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帮助学生掌握仪表的礼仪。
二、复习提问
仪容。
三、导入新课
在现代礼仪中,狭义的仪表主要指人经过修饰后的外表。美容化妆是构成人的仪容美的重要基础,仪容之美与仪表的完美搭配与有机组合,则更多地通过人的服饰打扮加以体现。在商业服务与多种社交、礼仪场合中,得体的服饰打扮可以充分体现出公关及服务人员对仪表美的诠释,显示出个人的品味和内在修养,更可以充分展示企业及团体的整体形象和综合素质、管理水平。因此,仪表的塑造,要特别强调服饰打扮的塑造。
四、新授课
第三节 仪表
一、服饰
(一)服饰常识
1.西方国家的服饰
(1)正式礼服
晨礼服,也叫常礼服,是白天参加庆典、星期日的教堂礼拜或婚礼等活动时穿着的。其面料为黑色或灰色的毛料。上装为黑色,前置一扣,大圆下摆,背后长圆到膝,剑领;下装是黑色调呢吊带,吊带可选用黑色或黑白色条纹,素色单排扣背心;硬领白衬衣;黑色或灰白条纹领带;领带夹与袖口同时使用;白色手帕、手套、黑漆皮鞋、黑袜、黑色高顶大礼帽。女士则多为质料、颜色相同的上衣和裙子。
晚间无尾礼服,又称小礼服,适用于一般性的晚宴、晚间音乐会和酒会穿着,一般为全白色或全黑色纯毛面料的单排或双排扣上衣,同色裤子,有的镶有同色缎边,白衬衣,绸缎领结,一般说来使用黑色,所以又有“黑领结”之说。女士的小礼服是露背式的长至脚面的连衣裙,讲究面料、款式和做工,配手套、丝袜和高跟鞋。
正式燕尾服,也叫大礼服,被誉为“正式礼服之王”,一般用于晚上6时以后最正式、隆重、庄严的场合,如婚礼、晚宴、观歌舞剧、授奖仪式等。至今为止,诺贝尔奖授奖仪式都沿用了穿着燕尾服的着装要求。其上装为黑色缎料贴面领子的燕尾服,下装为配套的镶有缎边的裤子,配白色背心,白色翻领、硬衬胸衬衣,白色领结,黑色无带浅口便鞋,黑礼帽,白色山羊皮手套,手杖等,外套可为单排长大衣或黑斗篷。女士则为袒胸露背式拖地连衣裙,并佩有同色帽子、手套及各种饰物等。
(2)半正式礼服:半正式礼服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见的深色或黑色西服套装,可分为两件套,即上装与裤子;若配以背心,则是古典式的西服三件套。
黑礼服,分为单襟和双襟,尖角翻领或缺口翻领两种。背心色同晨礼服,并选用与外衣相同的面料,白色衬衣,黑色织花或银灰色领带,白色或与领带同色的胸饰手帕。
深色礼服,即黑灰色、蓝黑色、藏青色等深色调的礼服套装的统称。其款式与黑礼服相同,衬衣的选择相对自由,除白色外,粉红、浅紫等浅色衬衣均可。该种礼服可适用于一般的游园会、午餐会等较随意的场合。
(3)非正式礼服:
运动上衣、鸡尾酒服、彩色无尾礼服、浅色西装和牛仔服都属于非正式礼服。这类礼服的特点是轻松、随意,不拘泥,可在轻松之中显潇洒,随意之中展个性,因而在一些比较自由、随和的社交场合很受人们青睐。在穿着时应特别注意分清场合,使自己不失文雅。
便服是人们日常穿着的服饰,在非正式场合,人们更希望以轻松自由、潇洒自然的形象充分展示个性,因而有了便服的流行。常见的羊毛衫、茄克衫、连衣裙、网球衫、T恤等都属于便服。
2、中国服饰
(1)中山装
中山装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
(2)旗袍
旗袍,也称中式旗袍。其主要结构特征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等。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始于清朝的旗人着装。经过辛亥革命及现代的改良,保留了传统旗袍的服饰工艺,使其更加符合对人体的表现。这种比例非常适合东方人胸部较平、臀位较低、上身较长的体形特点。旗袍传达出现代的人文主义思想和东方独特的韵律之美。
(二)服饰美的实现
1、应人原则
(1)穿着应与年龄协调
(2)穿着应与身份职业协调
(3)穿着应与身材体形条件协调
(4)穿着应与个性特点协调
2、应事原则
(1)最正式,隆重的商业庆典或严肃、热烈的商务谈判中,应着礼服。这些场合中男性一般穿深色中山装或西服套装,女性一般应着西装套裙或最好是单色长裙。
(2)代表商务公司参加葬礼和悼念等庄重的活动,最好穿黑色或其他深色服装、素色服装,不宜穿各类宽松服装或便装,应给人以庄严感。
(3)在商业服务过程中,应体现出商业企业的整体形象和统一的规范,企业员工应着制服、工作装或整洁大方的套装,以良好的职业形象取得客户的信任。
(4)在商业企业的其他活动中,也应根据活动性质的不同作出相宜的选择。如参加同事的婚礼、联欢会尽可能穿得美观一些,女性应做适当的修饰打扮;参加企业组织的郊游、远足,可穿上下不同颜色的各式便装,以显轻松、愉快。
总之,在工作中,我们应穿得庄重、得体、自信;在生活中,我们应穿得舒适、适体、潇洒自如。
3、应礼原则
服装的穿着还要符合基本的礼仪规范,符合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的基本意识,否则便会贻笑大方。例如穿着西服配穿旅游鞋会给人以缺少修养的感觉;穿睡衣代客或者走上大街,则是十分失礼的行为。任何场合下,西服套短裤、中山装配运动裤、茄克衫戴礼帽都是没有品位、不会审美和不懂礼仪的表现。
(三)商业服务人员的工作装
1、穿西服的讲究
西服产生于欧洲,造型优美,做工考究,无论男士还是女士穿着后都显得典雅大方,所以深受各国各界人士的喜爱。西服,作为西方普遍穿着的服装,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这种服装最早是中世纪欧洲马车夫的一种制服。而西服中最为庄重的黑色燕尾服,其开叉处正是当年马车夫为便于上马而留下的痕迹。
西服于清朝末年传入我国,成为西方文化的一种标志。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普及、流行,大有取代中山装,成为丛标准礼服的趋势。因此,在礼仪活动中,中学生也应该懂得西服的着装要求。
西服的式样较多,各类西服看似大同小异,其实细部多有不同。从纽扣看,西服有双排扣、单排扣、三粒扣、两粒扣、一粒扣;从领型看,有大翻领、小翻领、平翻领等不同式样。人们可依据自己的审美眼光,选择款式新颖、适身合体的西服。
西服的穿着要受交际场合的制约。穿着的方法,一般是根据国外的礼节,按照正式、半正式和非正式等场合来分的。正式场合,如宴会、招待会、重大会议、婚丧事以及特定的晚间社交活动等,应穿西服套装,颜色以深色为宜,以示严肃、庄重、礼貌。半正式场合,如访问、较高级会议和白天举行的较隆重的活动,通常也应穿西服套装,取浅色或明度较高的深色为好。在非正式场合,如外出旅游、上街购物、访亲问友等活动。可以穿上下不配套的西服,宜选择款式活泼、明朗、轻便、华美的色调。
西服纽扣的系法也大有讲究,穿双排扣西服时,一般要将扣子全部扣上,否则,会使人觉得轻浮。双排六扣西服最上面两粒是样扣。单排两扣西服,穿着时一般只扣上扣,下面一粒扣算样扣。当然,也可全部不扣,以显潇洒、自由。单排三扣西服,只扣中间一粒或不扣,第一、三粒为样扣。至于一扣西服,扣与不扣均可。
穿西服一般要系领带。领带的长度一般为130-150厘米,系好后以大头垂到裤腰处为标准。领带的色彩应与西服、衬衫和谐相配。按照西服——衬衫——领带这三者的顺序,目前大多数男子采用的配色法是:深—浅—深,也有人采用浅——中—浅或深——中——浅的配色方法。不管选择哪种配色法,只要色彩搭配统一和谐,均能收到美的效果。身着黑色西服,系上紫红色或银灰色领带,配上白色或浅色衬衫,既高雅气派又庄重洒脱;深蓝色西服,可配扎艳蓝色、深玫瑰色或橙黄色领带,穿着白色或淡蓝色衬衫,浓淡相间,显得既稳重又活泼;若穿乳白色西服,最好选用红色为主,略带黑色或砖红色、黄褐色的领带,可给人以华贵典雅、风采动人之感。
穿西服要讲究整体美。衬衫要保持整洁、无皱折,衬衫的下摆必须塞在裤子里。还要顾及装饰物、鞋、袜等与西服的合理搭配。一般来说,穿西服不宜穿花袜子,以便保持端庄的风格。不能穿便鞋、塑料凉鞋或拖鞋,最好穿皮鞋,方可展示“西服革履”的风度美。西服的外袋,包括手巾袋和两侧的暗插袋,都是属于装饰性的衣袋,不宜放置过多的物品,否则很不雅观。小件物品如钢笔、票夹等,都应存放在内插袋中(即封在内夹里中的衣袋)。
一般穿着西服的顺序是先戴领带,然后整理头发、穿鞋,最后穿西服;也可先梳理头发、穿鞋,然后系领带穿西服,但在系领带前必须将双手洗干净。
2、领带的打法(见图片课本53页)
五、课堂训练:
打领带
课后小结
思考题与作业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