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清明风俗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943007 上传时间:2025-03-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风俗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清明风俗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明风俗谈 鹿头镇吉庄高小 齐立洲 马英 刘淑华 一、活动背景 节日是一种文化现象,清明更是如此。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因此,我们四年级举行了“清明风俗谈”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清明风俗谈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最期盼的日子。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清明有关的知识,从形式上的过清明到走近清明、研究清明,进而了解清明的由来、礼节及相关习俗。 2、到超市、饰品屋、节日礼品屋等进行参观、调查、访问,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清明的热闹与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彼此间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参与意识。 (三)活动人员:四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2012年3月20日——4月8日 (五)活动分组: 收集文字资料:王祖贤、龚俊竹、王雪艳、尚英姿等 摄影:王梓晴、汤君豪等 信息技术处理:王超群、付刚强等 编辑:李浩然、张婧颖等 指导老师:齐立洲、马英、刘淑华 (六)活动准备: 1、活动前,联系有关人员讲授清明节的起源、习俗等相关知识; 2、教师准备一些清明节的知识(来源包括图书、网上)。 3、学生准备各种资料(包括小故事、图片等) (七)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在老师带领下有序进行,注意安全; 2、调查采访时态度诚恳,注意文明礼貌,并做相应的记录。 三、活动实施 阶段一:分组确定研究项目(准备阶段) (一)观看“清明节”音像片断,引出课题“清明节习俗”。 (二)提出可以研究的相关问题: 1、关于“清明节习俗”你了解多少? 2、对于“清明节习俗”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清明节的来历、饮食文化、文学艺术、民间美术等等) 3、把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为下一步作准备。 (三)学生分组确定研究问题 1、根据问题的类别,学生自由选择,成立研究小组(互相协调)。 2、分组讨论要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上网查资料、调查、访问等)。 3、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 4、确定研究专题: (1)回溯历史渊源——清明节的来历 (2)流落民间的饮食文化——寒食禁火 (3)清明节的传统风俗习惯——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4)清明节新畅想—— (四)分组制定研究计划 1、提供一份研究计划,供学生学习参考。 2、各组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和方法,设计调查表格和访问记录表。组员分工,商讨在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教师及时指导。 阶段二:各小组展开研究计划(实施阶段) (一)每个小组分头行动,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最终获得所研究问题的结果。(小组成员分工协作) 探究记录表: 组 别 探究主题 组 长 组 员 内 容 成果和体会 第一组:清明节的来历调查小组。 清明节由来与传说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计划开展活动,有的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有的走向图书馆,搜集关于清明节的资料,最后进行加工整理,编写小报,供大家欣赏。 第二组:物品习俗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到食品批发市场、各大超市,了解清明节期间人们的购物情况。其中,最让他们关注的是火纸、鞭炮、坟饰一类的大宗物品,他们拍摄火纸、鞭炮、坟饰的品种,干得特别带劲。从实物到图片、文字,最后到自己亲自动手做坟饰,从中感受到活动的无限乐趣。 第三组:清明节风俗习惯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走街串巷,来到各大商场、超市进行现场调查、采访,了解清明节前后最受人们欢迎的清明节饰品,如中国结、红灯笼、窗花、大红“福”字、鞭炮,在调查中,同学们还学会了剪窗花、制作灯笼,培养了动手能力。 第四组:清明节新想法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到社区和街道走访人们对一些清明节习俗的新看法,以及旧风俗造成的一些弊端,形成了自己的资料。你过节时放鞭炮吗?你放鞭炮时遇到过安全事故吗?对于现在我们这里不许燃放鞭炮您赞成吗?为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些风俗?50年后的清明节和今天有什么不同?传统文化该不该丢? (二)各小组整理归纳研究成果。 阶段三:信息交流会,展示动手实践、创作的成果。(展示阶段) 1、交流研究成果。 各小组可由1-2名学生向其他学生介绍本组获得的成果及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同时出示相关资料,并介绍资料的来源。其他同学可提出相关问题询问。 2、归纳总结各组的研究成果,并展示。 (1)研究“回溯历史渊源”小组搜集了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相关的典故等,并以资料的形式进行展示。制作手抄报。 (2)研究“流落民间的清明节物品”小组,主要研究火纸、鞭炮、坟饰的来历、程序及象征意义;传统清明节物品的象征意义等,并模拟操作实践。 (3)研究“清明节的传统风俗习惯”小组,主要研究的是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还给大家展示精彩的清明节诗篇。 清明节诗篇: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4)研究“清明节新畅想”小组主要研究的是你对烧纸、放鞭炮有什么看法?小组成员还进行了现场辩论赛。 3、总结延伸: (1)活动后,将有关“清明节习俗”的资料归类汇编成册,或制成专题网页,上传到学校网站上展示。 (2)利用清明节小长假民间采风。 四、活动评价与反思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突破了教材和学校的局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了解到了许多过年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访问、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将自己的活动成果以新颖的方式向更多的人展示,社交能力及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此次活动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爱好及兴趣,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从主题的选定到小组成员,从制定计划到调查研究,教师只是对各组成员进行必要的指导,没有包办代替的现象。 2、为合作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合作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题的研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同时又是协同互助,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提高。活动中,学生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是活动的主人。他们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寻找资料,根据活动内容制作主题板报;可以通过询问父母,也可以向手工艺人拜师学艺,制作灯笼或剪制窗花。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