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肃南县马蹄学校2013年春学期期中考试
__七__年级__历史_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 “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繁荣而短暂 B.实现了统一
C.统治者残暴 D.大运河开通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一水利工程功效的赞誉( )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郑国渠
3.唐太宗告诫臣下:“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裁舟,亦能覆舟。”这种思想最可能来自哪一思想学派? ( )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4.下列关于武则天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统治者 B.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C.她破格提拔人才,有利于唐朝强盛 D.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5.下图的两位历史人物体现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间的友好关系?( )
A.犬戎 B.匈奴
C.吐蕃 D.党项
6.在美国华人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康乾盛世 D.贞观之治
7.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8.“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语出某朝正史,这意味着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据此判断“某朝”指
A.魏晋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9.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下面图示对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局面表示正确的有( )
A.③ B.② C.①④ D.②③
10.下列属于成吉思汗历史功绩的是
A.建立蒙古政权 B.建立南宋政权 C.建立西夏 D.建立元朝政权
11.2008年3月14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历史上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是在 (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2.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外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不包括
A.地动仪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3.右图人物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家,他的重大发明是
A.指南针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火药武器
14.右图是明朝锦衣卫印,持有此印的人 ( )
A.掌管全国军政大权
B.作风残忍强硬,隶属于刑部
C.充当皇帝顾问,直接参与中央政府决策
D.最初由明太祖授权,对臣民进行监视、侦查,不受法律约束
1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6、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史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
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B明清的君主专制
C浅议焚书炕儒 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17.历史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时期的特点,正确的是 ( )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膨胀与经济高度发展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8.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 )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唐本草》
19.揭示清朝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且达到我国古典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20.右边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经济基础薄弱
B.对内集权专制
C.对外闭关锁国
D.频遭列强入侵
二、非选择题(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意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元朝 高明《琵琶记》
材料三:“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明末清初 顾炎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选官制度叫什么?(3分)何时正式诞生?(3分)
(2)材料一中“进士科主要考诗赋”现象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始出现的?(3分)材料三中顾炎武把“八股之害”和什么历史事件相比较?(3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这种选官制度?(3分)
2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管辖。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疆域示意图 材料二:元朝疆域示意图
(1) 根据材料一、二,为巩固统治,
秦与元在地方上分别推行了怎样的
行政制度?(6分)
材料三:清朝疆域示意图
(2)材料三图中的C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中央政府最早设置什么机构对其进行有效管辖?(3分)
(3)为加强对材料三中A地的管辖,元朝统治者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试举一例说明。(2分)清朝在图中B地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境条约,请写出该条约名称(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4分)
23、“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①材料反映了清朝时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
②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3分)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3分)
③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4分)
④对此你有什么启示?(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A
C
B
D
D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C
D
C
B
C
A
A
C
二、、材料解析题
21、(1)科举制度,隋炀帝
(2)唐玄宗 焚书坑儒
(3)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选拔到官员队伍中,促进教育事业和文学
艺术的发展。后期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
22、(1)郡县制;行省制度
(2)西域部护
(3)设宣政院,管辖该地;《尼布楚条约》
(4)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国家发展、民族融合和团结,促进国家发展强大。
23、(1)闭关锁国
(2)维护清朝统治;清朝前期,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从18世纪下半期起,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3) 弊大于利。因为清朝实行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4)启示:闭关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本试卷共6页,第5页 本试卷共6页,第6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