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备课第11单元.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941937 上传时间:2025-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备课第11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备课第11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单元 大与小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1字,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2、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会脚踏实地的做事情,不盲目自大,学会容纳别人、善待他人。 3、 阅读实践中有选择的运用略读与精读。 4、在习作与口语交际中联系使用所学成语典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大”与“小”这两种相对的现象,感受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运用自己所积累纪录的词汇。 教学方法:收集法、观察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单元措施: 1.预计8课时完成教学。 2.由学生先查找资料,以备上课使用。课堂上通过互相交流,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 3. 本单元着重对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培养。 “扫一室”与“扫天下” 认知目标:掌握7生字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交流讨论,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2、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重难点: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 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本文讲的是东汉时代,有个青年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打扫。他的父亲的朋友告诫他:连一件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 板书:陈蕃 不扫 薛勤 扫一室才能扫天下 二、找学生朗读课文,检查一下生字掌握情况。 蕃 薛 喧 蜘 蛛 三、小组讨论学习,找出课文的层次。‘ 第一自然段,整体概述东汉时代的青年陈蕃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惰。 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描述薛勤针对陈蕃的“扫天下”和“扫一室”的观点,阐述了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道理。 第三自然段,写了陈蕃的感悟。 四、精读课文,深层感悟。 1、自己再小声读读书,你认为陈蕃是个怎样的人?并谈出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全班交流。 (估计学生会谈到“勤奋好学”“志存高远”“懒散”……,引导学生将课文一二三自然段中的内容尽数找出) 2、相机出示句子: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 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 (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陈蕃书房的肮脏,体会出他的懒散、不拘小节,同时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确) 3、你认为陈蕃这样对吗?可他却怎么认为?指导学生体会“理直气壮”“得意”,试着读出这几句话。 4、如果让你劝劝他,你会怎样说?拿起笔简单列一列你发言的提纲。(将写引入课堂,读写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悟理,在写中明理。) 5、全班交流。 6、和我们大家的观点一致,薛勤也认为陈蕃的做法欠妥,他是怎样劝诫的?指名生读第五自然段。 让学生充分读句子,体会反问语气,感情反问句表达意思的力度,以及所表达的意思。出示句子: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这句话什么意思?你能换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吗? 7、如果你是陈蕃,你听了薛勤这句话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在小组中交流一下。陈蕃到底是怎样做的呢?找课文答案或交流查找资料。 四、总结课文,提高认识。 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这个故事还警示人们,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有勤于“扫一室”,才能“扫天下”。(要做成大事,往往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课后第一题;“扫一室”和“扫天下”有什么特别含义? 并板书:扫一室——平凡小事 扫天下——轰轰烈烈的伟业 是呀,要想干轰轰烈烈的大事,必须从小事一点一滴积累。那些课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课桌、地面脏点不要紧;考上清华大学是大事,平日的学习是小事……的同学们,现在你们还认为小事可以不计吗? 五、布置作业: 1、仔细读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从陈蕃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写一写,在下次语文综合实践时交流。 六、板书设计: “扫一室”与“扫天下” (平凡小事) (轰轰烈烈的伟业) 陈蕃 不扫 ↑(告诫) 从小事做起 薛勤 扫一室才能扫天下 七、教学后记: 井底之蛙 认知目标:掌握11个生字。 能力目标:体会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对照课文,注意朗读古文的语调,领悟其内涵。 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知道故事是用来讽刺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重难点:体会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知道故事是用来讽刺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课时:二课时 教学方法:讲读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分析课文思路,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指导朗读、初步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板书课题:井底之蛙 [出示生字卡片] 检查读音。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鳖对世界的不同看法 1、想一想,青蛙住在什么样的地方,鳖住在什么样的地方? 2、青蛙住在什么样的井里?它的态度是什么样的?画出相关的句子,谈谈你的认识 3、鳖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他对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态度是怎样的?和相关的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4、鳖和青蛙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板书):“井底”、“大海” 三、对青蛙和鳖的不同见识,感受青蛙的浅陋无知    1、提问:他们的生活环境差别这么大,青蛙却仍然自吹自擂,尽情的夸耀 2、谁愿意告诉大家,鳖和青蛙为什么对井有不同的态度? 3、井底之蛙原来很快活,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呢? 因为青蛙听了鳖的话,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自己只是一只小小的青蛙,所以它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4、 指板书小结:青蛙盲目自大是因为它的见识浅薄。 5、 学了课文,从知道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 6、 这个寓言故事是用用讽刺什么的? (板书:讽刺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7、 同学们讨论一下,生活当中有没有像青蛙一样没见过世面却又安于现状,容易满足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指导朗读,重点体会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教学过程: 一、指读课文 二、谈谈这篇课文给你的启发 三、表演“井底之蛙”,进一步体会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来到海边之后,你会看见些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小结:小鸟和青蛙都是说的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见的世面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井底之蛙”是一个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三、对比古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律 师范读古文: 夫/千里之远, 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九旱,而/崖/不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对照古文找出课文中相关段落。 跟读古文,感悟古文句中的停顿和朗读的节奏  四、课堂练习 1、提问: (1)你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没有?谁能告诉大家? 2、听写生词 3、写一写:为什么青蛙原来觉得自己很快活,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呢? 4、解释。 举:举证,用这个例子来说明。 仞:古代八尺为一仞,“千仞”形容高度深度。 极:达到顶点。 禹:指夏禹,即大禹治水的禹,夏朝第一个国君。 潦:“涝”的通假字。 崖:通“涯”,水的边,指海岸。 加损:降低。 夫:发语词,无义。 顷久:指时间的多少。 五、作业设计: 1、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 预习《“三颗钮扣”的房子》。 板书: 井底之蛙 井底 大海 讽刺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六、教学后记: “三颗钮扣”的房子 认知目标:掌握9个生字 能力目标:通过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 重难点:通过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 教法:自读法、讨论法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么?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意大利童话:三颗钮扣的房子(板书)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课文较长,可以先快速的看完一遍了解课文大意,再有重点的读课文。 2、认读生字: 钮扣 出租 搁置 锤子 刨子 锯 门槛 膝盖 拒绝 仆人 嘭嘭 寡妇 喇叭 娶亲 笑眯眯 开火车读生词。 3、默读课文,自己看看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说说自己的理由。 4、三颗钮扣都为人们做了些什么事情? 5、它的小木屋为什么能够容纳这么多的人? 6.默读课文,找出能够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 (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 品读国王的话,体会问题不在于房子,而在于心。 板书:(一个人的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 三、小结: 想一想,老国王为什么摘下自己的王冠? 木匠用它博大纯朴的爱心容纳了自己身边的人,它的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我们能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呢? 想一想,写下来。 四、表演 请同学把自己组编的故事演一演,想一想,木匠的房子为什么能够容纳下这么多的人? 五、作业: 如果你是那位国王,你会为自己的人民做些什么? 把你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六、教学设计: 做房子 穷木匠 收留过路人 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 感动国王 七、教学后记: 语文天地 认知目标:积累本单元的好词佳句 能力目标:学习转折句型 背诵读一读的句子。 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白在平常的生活中,不要忽略了小事,要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 重难点:背诵法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摘录笔记,读一读组词,名言,开卷有益 一、交流摘录笔记 1、读一读自己从课文中摘抄下来的好词佳句 2、说一说自己在阅读中还收集到了哪些课外词句,比较难以理解的要为同学们加以讲解。 3、读例句考虑冬冬提出的问题: 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容的下全世界的人。 考虑:前半句说“小”后半句说 “大”,用可连接,“可”还能换成什么词?(但是) 你能不能再说几句这样的话? 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有了解到不少名人名言吧,互相读一读谈谈自己的理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进一步理解心存大志也要从小事做起 班级交流,并进行板书 根据同学的交流,在自己的摘录本上进行补充。 三、 开卷有益 自己读文章,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交流你最近读过的好书或者好的文章,说说内容,谈谈感想,把它推荐给你的好朋友读一读 第二、三课时 笔下生花。 一、写作内容: 小水滴和大海 难忘的一件小事 二、分小组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三、全班交流。 例文引导,总结方法。 四、学生习作,师巡视指导。 五、教给学生三种修改的方法——自己读、请人提意见和冷处理。 要点:内容与中心是否吻合;是否存在病句;有无错别字。 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修改作文。 组长要对组员的修改情况作记录: 一、 充分展示。. 二、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