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华中系统数控编程指令代码
第一部分 华中数控系统的G指令
1. 快速定位G00
格式:G00 X(U) Z(W)
说明:X.Z为绝对编程时,快速定位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U。W为增量编程时,快速定位终点相对于起点的位移量;G00指令刀具相对于工件以各轴预先设定的速度,从当前的位置快速移动到程序段指令的定位目标点。G00指令中的快速移动速度由机床参数“快移进给速度”对各轴分别设定,不能用F指定。
G00一般用于加工前快速定位或加工后快速退刀。快移速度可由面板上的快速修调按钮修正。
G00为模态功能,可由G01,G02,G03或G32功能注销。
注意:
在执行G00指令时,由于各轴以各自速度移动,不能保证各轴同时到达终点,因而联动直线轴的合成轨迹不一定是直线。操作者必须格外小心,以免刀具与工件发生碰撞。常见的做法是,将X轴移动到安全位置,在放心的执行G00指令。
2.线性进给G01
格式:X(U) Z(W) F
说明:X,Z为绝对编程是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U,W为增量编程时终点相对于起点的位移量;F:合成进给速度。G01 指令刀具以联动的方式,按F规定的合成进给速度,从当前位置按线性路线(联动直线轴的合成轨迹为直线)移动到程序段指令的终点。G01是模态代码,可由G00,G02,G03或G32功能注销
★ 倒直角
格式:G01X(U) Z(W) C
说明:直线倒角G01,指令刀具从A点到B点,然后到C点X,Z;为绝对编程时,未倒角前两相邻轨迹程序段的交点G的坐标值;U,W:为增量编程时,G点相对于起始直线轨迹的始点A点的移动距离。C:是相邻两直线的交点G,相对于倒角始点B的距离。
★ 倒圆角
格式:G01X(U) Z(W) R
说明:直线倒角G01,指令刀具从A点到B点,然后到C点。X,Z;为绝对编程时,未倒角前两相邻轨迹程序段的交点G的坐标值;U,W;为增量编程时,G点相对于起始直线轨迹的始点A点的移动距离。R:是倒角圆弧的半径值。
3.圆弧进给G02/G03
格式:G02 X(U) Z(W) R(I,K) F
说明:G02/G03指令刀具,按顺时针/逆时针进行圆弧加工。圆弧插补G02/G03的判断,是在加工平面内,根据其插补时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逆时针来区分的。加工平面为观察者迎着Y轴的指向,所面对的平面。
G02:顺时针圆弧插补;G03:逆时针圆弧插补。
此针对后置刀架而言,前置刀架与之相反。
G02:逆时针圆弧插补;G03:顺时针圆弧插补。
另外,还可以根据加工零件圆弧处的凸凹性判别G02/G03。
X,Z:为绝对编程时,圆弧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
U,W:为增量编程时,圆弧终点相对于圆弧起点的位移量
I,K;圆心相对于圆弧起点的增加量(等于圆心的坐标减去圆弧起点的坐标,在绝对、增量编程时都是以增量的方式指定)在 直径、半径编程时,I都是半径值。
R:圆弧半径
F:编程时X,Z轴的合成速度。
4.G32 螺纹切削
格式:G32 X(U) Z(W) R E P F
说明:X,Z:为绝对编程时,有效螺纹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
U,W:为增量编程时,有效螺纹终点相对于螺纹切削起点的位移量。
F:为螺纹导程,即主轴每转一圈,刀具相对于工件的进给值。
R,E:螺纹切削的退尾量,R表示Z向退尾量;E为X向退尾量,R,E在绝对或增量编程时都是以增量方式指定,其为正表示沿Z,X正向回退,为负表示沿Z,X负向回退。使用R、E可免去退刀槽。R、E可以省略,表示不用回退功能;根据螺纹标准R一般取0.75~1.75倍的螺距,E取螺纹的牙型高。
P:主轴基准脉冲处距离螺纹切削起始点的主轴转角。使用G32指令能加工圆柱螺纹、锥螺纹和端面螺纹。
注意:
① 从螺纹粗加工到精加工,主轴的转速必须保持一常数;
② 在没有停止主轴的情况下,停止螺纹的切削将非常危险;因此螺纹切削时进给保持功能无效,如果按下进给保持按键,刀具在加工完螺纹后停止运动。
③ 在螺纹加工中不能使用恒定线速度控制功能
④ 在螺纹加工轨迹中应设置足够的升速进刀段δ和降速退刀段δ`,以消除伺服滞后造成的螺纹误差。
5.G80 内径/外径切削循环(单一循环,即程序指令一句走一句 )
★圆柱面内径/外径切削循环
格式:G80 X Z F
说明:X,Z:绝对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C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增量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C相对于循环起点A的有向距离。
★ 圆锥面内径/外径切削循环
格式:G80 X Z I F
说明:X,Z 绝对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C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增量值编程时,为切削终点C相对于相对于循环起点A的有向距离。
I:为切削起点B与切削终点C的半径差。其符号为差的符号。
6.G82 螺纹切削循环
格式:X(U) Z(W) I R E C P F ;
说明:X,Z:绝对值编程时,为螺纹终点C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增量值编程时,为螺纹终点C相对于循环起点A的有向距离,用U,W表示,符号由运行轨迹方向确定,R,E螺纹切削退尾量,R,E均为向量,R为Z向回退量,E为X向回退量,R,E可以省略,表示不用回退功能。
I:螺纹起点与螺纹终点的半径差,圆柱螺纹时为零。
C:螺纹头数,缺省时为切削单头螺纹。
P:单头螺纹切削时,为主轴基准脉冲处距离切削始点的主轴转角;多头螺纹切削时,为相邻螺纹头的切削起始点之间对应的主轴转角。
F:螺纹导程。
7.G71 内径/外径粗车复合循环
★无凹槽加工时
格式:G71 U(△d)R(r)P(ns)Q(nf)X(△x)Z(△z)F(f)S(s)T(t)
说明:△d:切削深度(每次切削量),指定时不加符号。
r:每次退刀量。
ns:精加工路径第一程序段
nf:精加工路径最后程序段
△ x:X方向精加工余量
△ z:Z方向精加工余量
f s t :粗加工时G71中编程的F,S,T 有效,而精加工时须重新指定F。
G71切削循环下,切削进给方向平行于Z轴,其中+表示沿轴正方向移动,-表示沿轴负方向移动。编写程序时最好用同一种编程方式进行,完成后用绝对坐标方式进行检查。
★ 有凹槽加工时
格式:G71 (△d)R(r)P(ns)Q(nf)X(△x)Z(△z)F(f)S(s)T(t)
说明:△d:切削深度(每次切削量),指定时不加符号。
r:每次退刀量。
ns:精加工路径第一程序段
nf:精加工路径最后程序段
△ x:X方向精加工余量
△ z:Z方向精加工余量
f s t :粗加工时G71中编程的F,S,T 有效,而精加工时须重新指定F。
注意:
① G71指令必须带有P,Q地址ns,nf且与精加工路径起止顺序号对应,否则不能进行该循环加工。
② Ns的程序段必须为G00/G01指令,即其加工轨迹必须是直线或者点定位运动。
③ 在顺序号为ns到nf的程序段中不能有子程序。
有凹槽的零件加工遵循轮廓循环,刀具的选择应注意。编程时要将轮廓放大,避免第一次试切时吃刀量过大,还要注意在精加工过程中加入刀具补偿,避免出现加工过量。
轮廓放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加工起点设置比实际大5~7mm,另一种是在刀具补偿中将刀补放大5~7mm。
零件带有锥面和圆弧都要加入刀具补偿,补偿值根据刀尖圆角的数值进行设定。
8.G41/G42 刀具补偿
在程序段中加入刀具补偿时需要注意:
① 在刀具未切入零件的程序段中加入补偿
② 补偿之前零件的实际尺寸必须放大,否则容易出现加工不到位或者加工过量的情况。
③ 后置刀架时G41为刀具左补偿,G42为刀具右补偿。
④ 前置刀架时G41为刀具右补偿,G42为刀具左补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