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通信班组资料管理 保证一线班组资料准确率专业名称:科信管理-通信专业管理 日 期:2014年6月 报送单位:国网丹东供电公司 撰稿人:张帆 摘要:通信系统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运维基础,一线班组资料的准确率关乎着这一地区整个通信系统是否稳定。通信专业班组管理从传统粗放型向现代精细型管理离不开班组资料管理的精细化,为此加强一线班组的资料管理及资料的准确率成为了必然趋势。1 管理的目标描述1.1 管理的理念传统通信班组资料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谁去干活资料谁掌握,没有统一汇总,容易导致下次换人去干活不清楚上次调整范围及业务名称。二是班组数据管理过程不规
2、范,容易出现班组数据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利于设备检修与隐患缺陷的及时处理。三是设备与业务标签标识多数为手写,内容不完整,变更不及时,给设备的运行维护与故障缺陷处理带来隐患。四是各班组数据不统一,有些时候负责2M业务的班组重新做业务没有通知维护班组,造成维护班组数据不准确给维护带来不便。因此通过加强通信班组资料管理工作,整合通信资源,确保各班组资料一致互通有无,利用资源资料对设备的运行状态与可能存在的隐患缺陷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问题,提高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的效率,缩短故障处理时间,从而提高设备完好率和通信系统运行的稳定性。1.2 管理的范围和目标1.2.1 管理范围通信班组资料数据管
3、理范围包括建立班组资料管理办法、管理流程,规范通信设备及业务资料数据图表和标识标签,建立班组资料管理工作考核和绩效评估体系,保证资料数据质量和资料数据管理工作的持续性,实现班组资料、数据资料全员共享。1.2.2 管理目标通过通信班组资料管理,梳理基础资料,整合各班组优势达到全员共享通信最新资料,提高通信系统运维工作效率,实现通信系统运行状态的可控、在控和能控,达到通信系统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目标。1.3 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依据电力通信运行管理规程、电力通信检修管理规程和电力通信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地区通信班组资料管理情况,完善丹东信分公司通信系统网管管理办法、通信应急故障处理办法
4、通信设备新增、变更管理办法,制定以下指标体系,见表1:表1 通信班组资料管理指标体系序号指标内容指标名称指标说明1班组管理资料2班组技术资料通过在通信运行维护工作中加强资料数据管理,实现通信系统运行管理全过程可控,能控与在控,确保上述指标达到最佳值,见表2:表2 通信资料数据管理指标体系最佳值序号指标内容指标名称指标说明1资料数据质量考核指标设备资料覆盖率100%数据规范率100%设备资料标准化率100%2设备评价指标缺陷处理率100%设备完好率100%运行可靠率100%2 主要管理做法2.1 管理工作流程图图1 通信资料管理流程图2.2 主要流程说明节点1、2、3、4、5:资料数据管理方案
5、和资料数据规范及标准图表等制定。依据国网公司和公司相关规范,结合本单位通信资料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工作方案、资料数据提升工作流程、要求、考核评价程序和方法,形成相关的管理规范(通信设备资料登记管理办法、通信标识标签管理规范、通信站新增、变更设备管理办法,通信网网管管理办法、通信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和标准图表(设备履历表、光缆履历表、电源系统图、机房平面图、标签标识样式、设备照片采集与命名规范)。节点5、6、7:资料数据管理工作计划的制定、材料准备、培训。信通分公司建立建全管理机制,成立以公司经理为组长的管理小组,明确人员管理职责及工作目标,将此项工作细化到通信运维的各项工作中去,结合日常工作
6、制定实施方案、工作流程与步骤,从方案、人员、进度、工作内容等多角度进行整体规划,保证工作有序开展。()制定整体计划和月计划,由主管领导批准后,下发各班站。各班站将月计划内容分解编入周工作计划中,做好上报作业计划、工作票等工作。(2)统筹安排人员、车辆和工器具等,将资料数据查勘与数据录入以及标签标识打印与粘贴等项工作落实到各通信班组。(3)组织全员参加的技术培训,由通信专责讲解资料数据包含的电源、传输、调度交换、数据网络、光缆到配线等所有通信专业技术,并到中心机房进行现场讲解、示范。(4)通信班组根据本班通信运检工作进程和班组内人员技术特点,进行工作分工,并交待工作内容、安全注意事项及措施。班
7、组人员将原各班组的原设备档案、图表等技术资料存储到笔记本电脑中,供现场查勘时,标签标识校对时调用;工作票、检修票、危险点预控等相关工作准备节点8、9、10、11、12、13、14、15:通信资料数据的现场查勘、数据录入和标签标识规范化。()现场查勘流程:对局站门牌进行拍照,并进行卫星定位(经纬度做好记录);进行机房编号:如设备机房为H1、电源室为H2等;对机房内设备编号,按面对设备从左至右,从前至后的顺序进行编号,如R1、R2R10等(非通信设备不排号、也不做统计);对机架内设备模块进行排序,做标识对机架内设备的连接情况进行查勘(设备和光缆履历表中要求内容,逐个设备做好查勘并做好记录);对光配
8、数配的业务连接情况等标识也要做好临时标签;对机房进行量尺,画机房平面图;查电源系统配线情况,画电源系统图;对做好临时标签后的机房、机架及机架内设备进行拍照,要求先整体,后细节(对所有面板及出线位置拍照)。(2)数据录入:根据查勘记录数据的情况,制作设备履历表、机房平面图和电源系统图、光缆履历表。对照片名称按“H1 R1-设备名称”格式进行修改整理,根据查勘数据,制作标识、标签数据表。(3)数据上报入库:对上报的资料进行校对检查,并对照片进行压缩等处理,设备和光缆履历表中需要根据网管数据校对部分进行修改,通信站地址定位数据需要经特定软件进行转换后填报,经检查无问题后录入资料数据系统。(4)反馈
9、共享:若班组上报的数据存在问题,将反馈回原班组,重新核查、上报。上报数据入库后,及时呈现在通信资料管理系统中,同时将所有资料打包反馈给各班组存档作为技术资料,各班组可以在平时工作需要时去查看、使用。(5)标识标签的打印与粘贴:根据查勘数据,制作标识、标签数据表,并进行打印,做好粘贴工作,然后要对设备重新进行拍照片,整理后,再次上报给专工,经专工审核合格后录入通信资料数据系统。节点21:资料数据变更的管理。资料数据变更主要指通信设备、电路、业务新增、变更后相关技术资料,具体内容及责任班组请见表3,实施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新投运通信设备及线缆应在安装、调试作业时,做好相应标识标签,采集资料数
10、据资料,建立建全通信资料资料档案,保证资料与实际运行情况一致。(2)业务通道新敷设的线缆,应捆扎整齐规范、顺畅。业务通道退出作业,应把退出运行的设备、线缆彻底拆除掉,并带出现场。作业终结时验收工程施工工艺,确认缆线走向规范、标签标识清楚,设备封堵严密。(3)通信调度应对网管操作配置,新投运、变动或退运设备及电路业务、运行方式等变动情况做好名称标识,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及资料变更、存档。(4)通信作业班组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后,每周随工作总结一起向通信专责提交通信设备资料新增、变更情况资料。通信专工每周负责接收上周通信设备资料新增、变更情况,进行登记汇总报通信主管领导审核通过后进行变更情况发布,并录入通
11、信资料管理系统,实现资料共享。表3 通信设备电路新增、变更资料具体内容分类上报内容完成班组新增局站局站设备履历表、光缆履历表、照片、标签情况,配线表(光配、数配、音配、以太网配线等)运检班组、网络控制班退运局站局站原设备履历表、光缆履历表、照片运检班组、网络控制班新增光缆光缆履历表及接头盒所在杆塔照片,通道组织图、测试数据运检班组退运光缆原光缆履历表,通道组织图、测试数据运检班组业务新增和退运每条业务的运行方式图(标明:业务名称、使用设备、板位及端口、光缆及路由时隙情况)运检班组、网络控制班业务运行方式变更每条业务变更前、后业务运行方式图(标明:业务名称、设备、板位及端口、光缆及路由时隙情况)
12、运检班组、网络控制班局站新增设备只上报此设备履历表,投运时间、照片,配置业务情况(使用端口、数量、用途等)运检班组、网络控制班局站退运设备只上报此设备履历表,退运时间,原配置业务情况运检班组、网络控制班设备、线缆硬件变化情况硬件更换或故障处理情况(时间、地点、设备上板件位置、型号,变化原因、新件来源等)运检班组、网络控制班节点16、17、18、19、20:资料应用。通信专工及时将审核、校对后的资料数据及时录入到通信资料管理系统中,并反馈给各相关班组,形成资料共享,各级通信人员都可以随时到资料系统查询和调用所需要的资料和资料数据。通信班组人员在生产实际中发现通信设备缺陷或隐患及时上报,通信专工及
13、领导通过对相关资料数据情况的分析,掌握所辖通信系统设备和业务运行状态,对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同时当通信系统出现故障时,快速确定处理方案,调用相关资料,进行合理调配或采用迂回路由,快速排出故障,保证通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2.3 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料保证2.3.1 通信资料管理组织机构 信通分公司组建通信资料管理工作组,具体组织机构配置情况见图2:图2 通信资料管理组织机构2.3.2 各级责任分工()信通分公司经理:负责管控资料数据管理整体全面工作进度与质量,掌控人员和物质调配,管理指标绩效与考核。(2)信通分公司生产副经理:负责组织、安排和协调各级进行数据资料查勘和标识、标
14、签、数据录入,管工作整体进度等工作;组织制定资料管理工作流程、要求、考核评价程序和方法,并对各级资料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监督、考核和绩效评价。(3)通信专工:制定资料管理工作方案、标准化资料资料、标签标识和工作规范,制定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及要求、考核评价程序和技术培训。负责对录入数据做初步整理与优化,并按照有关要求审核数据并录入通信管理系统资料数据库;负责协调、解答资料数据查勘及录放等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疑问;对各班组资料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监督、考核上报主管生产领导;资料数据的反馈与共享。(4)生产调度:负责安排与调度整个资料数据查勘与标准化标识标签粘贴等各项工作的计划申报、工作
15、票、输辆调配等全过程支持。(5)通信班组:负责根据资料管理工作计划和工作内容要求,制定各分管责任范围内通信站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本班组执行各项查勘任务,并经现场数据录入履历表,制作机房平面图、电源系统接线图;同时要同步完成通信资料统一标识标签工作,照片采集与归档工作,数据资料上报;资料数据的存档与应用。2.4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绩效考核与控制在实施中进一步优化工作方案、内容与标准,完善工作质量;在月和周例会上发布工作开展与完成质量情况、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严格考核制度,做到评价考核与奖惩并行。2.4.1绩效考核的流程及说明通信资料管理绩效考核工作分以下三个层面进行:()班组自评:各班组
16、长通过审核对对资料查勘,数据录入及标识标签的完成数据及照片等记录情况对班组负责人的数据报送及时率和完整率进行考核。(2)通信专工:对各班组上报资料进行检查、审核并录入资料管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后形成周工作总结和月度工作总结及完成数据和质量考核管控表。(3)领导考评:主管生产领导通过通信专工上报的月工作总结和考核管控数据进行考核并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对通信专责对资料数据审核情况进行考核,经信通分公司领导班成员评价后进行绩效考核。2.4.2 绩效考核数据的采集()资料管理绩效考核数据由班组按上报的资料数据情况和月度生产工作总结来检查相应资料变更数据是否按时上报,资料管理系统上及时录入的资料数据形成通
17、信资料覆盖率和标准化率指标等进行采集。(2)通信专工对资料数据查勘中各班组发现或是数据分析和统计中发现的缺陷进行整理上报,并提出整改意见,同时根据资料数据对缺陷情况进行直观分析,快速确定处理方案,并安排处理。2.4.3 资料管理的绩效评价和改进通信专工通过资料管理系统对设备的资料覆盖率、标准化率和和运行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形成运行月报,经主管生产的经理审核后上报公司领导组。公司领导组对资料数据管理绩效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并反馈回专工和各班组,必要时对通信资料数据管理规范和流程等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改进。3 评估与改进随着同业对标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应推动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管理相结
18、合,促进通信资料管理的现代化、标准化和精细化。3.1 评估方法依据电力通信运行管理规程、电力通信检修管理规程和电力通信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地区通信资料管理情况,完善信通分公司通信系统网管管理办法、通信应急故障处理办法、通信设备新增、变更管理办法,结合同业对标要求,通过在通信运行维护工作中加强资料数据管理,实现通信系统运行管理全过程的可控、能控、在控,确保通信资料数据和通信系统运行指标达到下表最佳值。表4 通信资料数据管理指标体系最佳值序号指标内容指标名称指标说明1资料数据质量考核指标设备资料覆盖率100%数据规范率100%设备资料标准化率100%2设备评价指标缺陷处理率100%设备
19、完好率100%运行可靠率100%3.2 存在的问题在通信站点及光缆线路资料数据和图片资料采集过程中,目前全过程都是人工化,这就要求加强全员培训,特别是对新技术和新设备,如果对技术和设备不了解,或是工作班组人员现场采集与上报的每个环节都有疏忽,就有可能影响资料数据的质量。如何保证资料数据实时更新,数据的完整性和精准性还有待提出更先进的管理手段。3.3 今后的改进方向或对策3.3.1 对资料数据采集方法和质量进行改进围绕通信资料数据管理的精细化目标,针对通信各类系统和设备数据资料进行更深层的采集;要将资料数据管理工作深入渗透到通信日常运行维护的每个环节中,形成制度化和习惯化,成为标准化作业的一部分
20、无需再单独进行采集与上报。提高对通信设备资料数据进行深度评估和统计分析,查找通信网各系统存在的不足,提高缺陷处理效率、通信系统隐患和故障处理的及时率3.3.2 加强资料数据管理的应用提高资料数据系统的应用效率,加强通信管理系统资料数据呈现的直观化和图表化,方便通信各级、各级人员使用;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适应新技术及新设备资料数据的能力,逐渐完善资料数据管理流程,提高全员技术素质,逐步做到各班组可以直接管理通信系统资料数据,达到资料数据实时更新,数据质量准确无误。3.3.3 绩效评价的改进方法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的过程化管理,建立和完善班组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反馈渠道,做到指标考核的进一
21、步量化和细化,促进资料数据管理的持续改进和通信系统运行维护水平的不断提高。4 补充说明4.1 资料数据管理应用实例4.1.1 在通信网管中的应用在丹东地区传输骨干网改造的同时,对丹东地区通信传输网的组网及所承载的业务通道运行方式进行梳理,做到网管数据配置及业务标识和名称标签准确、规范。4.1.2 在通信设备上的应用对丹东地区通信站的设备、光缆和业务等所有通信基础资料进行全面核查,数据资料整理,同时做好标识标签等规范化管理工作,及进发现通信设备、电源系统、光缆等各方面存在的缺陷或不足,进行整改,保证设备运行在良好状态。4.2 实践效果4.2.1 通信网资料分配合理在通信传输骨干网改造工程验收中,
22、省公司检查组领导对组网及业务数据资料的分配与管理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觉得丹东对继电保护等重要业务资料采用图表并用,全面细化的管理方法值得推广。4.2.2 提高通信运行可靠性通信资料数据的共享,为通信生产的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提高了通信运维工作的质量与故障处理速度,完成通信网及业务数据资料合理规划调整后,在发生的多次光缆或设备故障的情况下,实现了通信重要业务为零中断,保证了通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4.2.3 技术素质提升通过通信资料数据管理工作,实现资料数据共享,为青年员工提供了自身技术素质提升的平台,推进了公司员工整体业务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在省公司组织的通信专业竞赛中,丹东信通公司参赛的两名年轻员工都取得较好的名次。 总之,通过加强通信资料数据管理,实现了资料数据查勘校对、整理归档、资料数据共享,再广泛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的闭环管理模式,从通信设备和业务的资料基础做起,全面提高通信网的设备运维水平,实现电力通信质量的全面提升,保证通信网安全稳定运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