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环境污染的绿色化
【摘要】环境污染是目前全球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但绿色化学的产
生,改变了人们旧有的改善环境的思想。文章从绿色化学的最原始污
染的预防上对消除污染更有效的观点展开讨论,认为绿色化学才是消
除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绿色化学;环境污染;环境治理
当今时代,化学真正成为了一门最有用的科学。化学科学的研究
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为推动人类的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
化学及其制品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但
另一方面,化学化工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改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和物质基础,但同时又造成了很多的能源和环境问题。随着化学品的
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人类对全球性环境污染的加剧、 能源的匮乏和资
源的减少日益关注。人们逐渐发现, 仅依靠开发更有效的污染控制技
术对改善环境是很有限的,而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原始污染的预防上
则对消除污染更有效。 绿色化学"的出现,为人类最终从化学的角度 "
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概念及核心内容
1.概念。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或清洁化学,是指化学反应
和过程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
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个原料原子,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
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和零污染, 是一门从源头阻止污染
1
的化学。
2.核心内容。原子经济性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这一概念最早
是 1991 年美国 Stanford 大学的著名有机化学家 Trost 提出的,即原
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成了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
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
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他用原子利用率衡量反应的原子经济性,认为 。
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
到目标分子中。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的反应有两个显著优点:一是
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料;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的排放。
二、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我国古代就有"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思
想。今天,我们保护环境不仅要保护环境不受污染,而且要继承古代
环境保护的思想,合理利用资源,以保证资源的永久利用。我们应该
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许多国家正
在广泛地宣传环境保护思想,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我国于 1979 年 9
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并在 1983 年底召开 》
的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大会上将保护环境确立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白色污染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而且越来越受到公众和政府的
关注。塑料作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由于它有良好的成膜性、绝
缘性、成型性、耐酸碱、耐腐蚀,外观鲜艳,而且它具有极其低廉的
价格,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迅速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材料。然而
随着塑料的大量使用,废弃塑料难于降解,严重污染了人们所居住的
2
环境,还有的塑料会引起人类新的疾病的产生。通过对城市垃圾焚烧
场的烟尘分析发现以下几种含氯有机物常同时存在,即:多氯二苯并-
对二恶英(PCDD) 、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 、氯苯和氯代酚等。这些
物质都是对人体非常有害的。如今,绿色蔬菜、绿色产品、绿色科技、
绿色化学,还有现在所提倡的"绿色学校" 都成为最时髦的名词。绿 ,
色话题成为人类最具共识的话题。这种绿色意识,是人类重新审视自
然的表现。传统观念中把人类和自然放在对立的位置上,人类总是妄
图征服自然,操纵自然,为己所用,却完全不顾及自己赖以生存的环
境破坏。而绿色意识把人看成是自然界中的一员,追求的是人与自然
的统一以及人对自然的尊重。 有培养人类真正意义上的
只 "绿色意识" ,
才能实现对环境,对人类更友善的化学——绿色化学。
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中都应贯穿绿色化学的思想,在生活中
对其废弃物要妥善处理,决不能随意倾倒,造成环境污染,有的还可
以变废为宝。如使用环保节能电池;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节能灯;
不食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等。如不使用难降解的一次性饭盒,少使用
与废弃塑料袋,不乱扔废旧电池等。关注重大的绿色化学研究成果。
如环境友好的海洋生物防垢剂,新配方汽油,环境友好柴油等。使用
具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如绿色电冰箱,无磷洗衣粉,太阳能热水器
等。当然我们要鼓励大家多骑自行车,少用机动车。
三、设计"绿色新工艺"
我国在环境资源、容量方面,总量虽大但人均拥有量很小。经济
生产的特点是工业技术水平整体不高,能源和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量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