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伯阳双语学校七年级下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 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共30分)
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与自然对话,让我们对生活有更丰富的解答,对人生有更深刻的领悟:当古味盎然的“青铜器”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时,我们感受到石榴那旺盛的斗志;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引吭( )大叫,连要求饲食时,也像大爷怒骂小使般,更让我们领略到它的 A ;苍鹰虽然壮勇piāo hàn,遇到鹤群却寡不敌众,束手无策,我们看到了鹤群 B 的力量……
①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吭( ) piāo hàn( )
②根据对课文理解,在横线A、B处填上合适的两字词语。(2分)
A: B:
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2分)
A.左顾右盼 不胜其繁 窥伺 憩息 B.无可言喻 游哉游哉 隽妙
C.无济于事 融融泄泄 绮丽 悠扬 D.络绎不绝 捏手捏脚 丰腴
3.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石榴》一文紧扣“最可爱”三个字依次描摹石榴的枝、花、骨朵、果实及子粒,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B、《海燕》全文以“海燕”为线索,文章前半部分对故乡的燕子在“烂漫无比的春天”里活动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C、《鹤群》一文前部分勾画了鹤群的飞翔的美,后部分刻画鹤群斗争中精神的美。
D、《白鹅》一文作者喜欢白鹅,一是因为它高傲的性格;二是因为它能给家人以物质和精神上的贡献。
4.古诗文默写。(8分)
① ,万里送行舟。
②念天地之悠悠, 。
③在《爱莲说》中,周敦颐用“ , ”,生动地体现了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和坚贞节操。
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⑤《西江月》中从嗅觉和听觉角度写农村丰收在望景象的句子是 ,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生下来就要背负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说:“因为我们没有骨骼的支撑,又爬不快,所以需要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说:“毛虫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不用背这个壳呢?”妈妈说:“因为毛虫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它。”小蜗牛说:“蚯蚓也没有骨头,爬不快,也不能变蝴蝶,为什么不用背这个壳呢?”妈妈说:“因为蚯蚓会钻土,大地会保护它。”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妈妈安慰道:“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信天,也不信地,我们信自己。”
①小蜗牛为什么要哭呢?(1分)
② 从这个故事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1分)
6.参考例句,仿写句子。(2分)
【例句】星星是夜空的孩子,浪花是大海的孩子 ,
, 。
7.名著阅读:(4分)
①从文体看,《格林童话》属于童话,《繁星 春水》属于 ,《巨人三传》属于 。
②《巨人三传》是法国作家 的作品,“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是《巨人三传》中 (人物)的名言。
8.某小组在星期天开展了以“书信沟通你我他”为主题的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6分)
(1)李松同学缺乏人生理想,没有学习热情,总觉得能拿到初中毕业证书就行了,小组同学想写一封信规劝他。你认为下面名言警句中哪三则可以作为规劝的材料?
①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彩虹。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自古雄才多磨难。 ④没有理想,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
可以用来规劝李松同学的两则名言警句是 。(只填序号)(2分)
(2)组内某同学给在外工作的父母写信时,谈到了读书对自己写作的影响。下面是信的部分内容,请你读后完成①—③题。
你们一直喜欢读书,【A】在你们的熏染下,我也越来越喜爱读书了。我感到,书籍成了我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使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B】通过读书,使我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水平。读书让我乐于写作, 。
①画线句【A】中,“ ”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成“ ”。(1分)
②画线句【B】有语病,修改方法为: 。(1分)
③在文末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表达出写作对读书的影响。(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白鹅》中的三段文字,完成9-15题。(15分)
(一)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
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二)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
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竞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禽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三)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次吃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滋味,它是依着它的胃口而选定的。这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水盆偶然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踏大步走上前去,饮水一口,再踏大步走到一定的地方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侯,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吃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上来,努力地吃它的饭。没有吃完,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吃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这回就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了。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着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侯。因为邻近的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邻近的鸡也很多,也常蹑手蹑脚地来偷鹅的饭吃。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然而它所必需的盛馔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盛馔,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鹅的吃饭,非有一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的!
9.选文三段文字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描写白鹅。(3分)
10.从第(二)段文字中找出写出了白鹅步态的傲慢的两个词语;从第(三)段中找一处描写白鹅吃饭的拟人句。(3分)
词语:
拟人句:
11.画线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结合文意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12.第(一)、(二)两段写鹅的文字,为什么多次提到鸭和狗?(2分)
13.第(三)段是从鹅的 、 、架子三方面写鹅吃饭时的特点(各填两字,2分)
14.为什么说鹅吃饭“真是架子十足”呢?请在文中找出语句。(1分)
15.这三段文字蕴涵着作者对鹅怎样的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11分)
荷包蛋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来,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四岁就能让梨,你十岁啦,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去了一半。
“别后悔?”“不后悔!” 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荷包蛋面条。仍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 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 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 。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自己碗里也藏着两个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 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6.联系上下文,该文中画“ ”的空白处应该填上的最恰当的句子是:
(2分)
17.认真阅读并分析故事中三个情节的共同点,然后填空。(每空填两个字)(2分)
短文写了父子三次吃两碗荷包蛋的经过。三次吃面的过程一样,都是由“ →
选面→ → 总结”这四个阶段组成。
18.父亲对儿子的三次教育,一次比一次深刻。该文中能显示这个特点的词语依次是 、
、 ,这充分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3分)
19.文中最能表现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2分)
20.父亲借用“孔融让梨”这一典故的用意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A.教育儿子像孔融一样学会让”面”。
B.教育儿子学习孔融的谦让精神,不要贪便宜。
C.教育儿子要胸怀宽广,目光远大,不要只看到眼前一点小利。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比较阅读下面的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21——25题。(10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
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化:融和 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2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①谈笑有鸿儒 鸿儒:
②调素琴,阅金经 调:
2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3.【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
提到 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2分)
24. 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2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
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 , ”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25.【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 “与善人居,……与不善人居”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具体谈谈你的看法。(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6——27题。(4分)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6.联系全诗,谈谈你对作者用“草木深”三字写景的理解。(2分)
2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五.作文 (50分)
28.下面两个文题中,请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我的心愿
题目(二):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
要求:(1)字数600字左右。(2)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题目:
500字字
600字
660字
760字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