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采访张宁海父母有感 —我们的骄傲 张宁海学长
“淋漓冬雨为男儿洗尘,洁白瑞雪为壮士铺路, 锦山秀水为烈士安魂……
他是一名普通的警察,但同样可以做出不同寻常的事情,寒冷的深夜,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另一个学生的光华青春。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不能用交换来体现,他的自由落体不仅救了他们,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温暖的启示。张宁海学长您是我们一中的骄傲,我们永远记住您,记住您的一切,一路走好。
张宁海,年仅24岁,安徽太和人,我们太和第一中学2001级学长,2008年毕业于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治安专业,生前系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温泉派出所科员,三级警司警衔。2010年12月13日在黄山悬崖上营救上海18名迷途“驴友”的行动中不幸牺牲。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也追授张宁海同志“安徽青年五四奖章”。追授决定认为“张宁海同志是新时期安徽青年的优秀代表。 心动2010安徽年度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
早在大学校园时候就忽传来学长牺牲的消息,虽然和他相识,但还是有种想哭的冲动,一个年轻的生命就如此结束了,很惋惜,母校太和一中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参加的人很多很多,但真的想飞回去,为学长献上一束花和自己深深的祝福可考试在即,就发了张帖子,希望更多的人能记住他,记得他的无私品格。
2月24日回到家,25日就迫不及待的和朋友来到张宁海的灵前只为对平凡却未达到人的一种敬仰!
来到张宁海学长家时,看到张伯母正在发呆的看着儿子曾经的照片对于中年丧子的悲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奈又怎是我们常人能理解的,听说得知儿子因公殉职的消息后,她和张伯伯立即从阜阳赶到了黄山,来到黄山后,张宁海的母亲张伯母因悲伤过度,身体虚弱,一直在打着点滴。张宁海的父亲张培伦伯伯则尽最大的努力克制着内心的悲痛, 迎接了我们,并为我们讲述了儿子殉职的经过。
12日晚,安徽黄山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一个转自上海的求救电话,说来自上海的18名年轻探险者被困在黄山一段未开放区域,迫切需要救援。然而,由于山上通讯信号极差,指挥中心根本无法和被困人员取得联系。 “一定要把人救出来!”安徽省和黄山市主要领导获悉后,迅速成立搜救指挥中心。黄山市主要负责同志赶赴现场。 指挥中心在与上海市政府值班室联系后,初步确定被困者是来自上海的10名在校大学生和他们的朋友,他们自发组织了一次前往黄山未开放区域的探险,因迷路被困山上。
“求救信号就是命令,一刻不能耽误。”在大致确定了被困大学生的位置之后,晚9点,首批搜救人员上山。随后,第二批、第三批搜救人员也从不同方向上山展开搜救活动……儿子和其他多名黄山风景区公安、武警、消防和应急力量投入到紧急搜救当中。 13日凌晨2点半,搜救人员终于在云谷寺1号地区的一个峡谷谷底找到了18名被困者。“他们来得太快了,我们本以为他们要天亮才会找我们!”一位探险者难以抑制内心的感激。 “天黑,雨大,山陡,路滑。”其中一个同伴这么描述搜救工作的困难。当时景区遇雨大雾浓,气温仅有4度,大部分学生全身已被雨水淋湿,又加之受到惊吓,缺少食物和水,部分学生身体状况不佳。考虑到天气恶劣、地势险峻和迷路人员的身心状况,救援人员决定立即带领大学生走出危险区域。因为探险者被困区域是景区未开发未开放区域,根本没有路可走,战士们是边寻找人边探路。“我来给你们照路,你们跟着我走。”黄山风景区公安局年轻干警张宁海(他的儿子)主动担负起在最前面探路的任务。
但一路上,向导在前面开路,救援队员看护着学生,儿子总走在靠队伍外边一些,把好路让给学生。经过一处悬崖时,走在前面的儿子怕学生不安全又返回来,为了保护学生自己走得比较靠外“当时走到一处绝壁,他细心地让灯柱照亮身边的同学,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大学生身上。突然,他的身子一晃,接着他伸手想抓住悬崖边的一段树枝,结果没抓住就掉了下去。年轻的儿子就这样消失在夜幕中,游客均体力透支,加之被困点地势险恶,救援队决定将他们及时带出峡谷,救援人员找到他时,发现其头部受到重创,以身殉职。
握无意中看了张伯伯一眼,满眼的泪花显现出他内心的悲痛,听完张宁海牺牲的情况介绍之后,张伯伯说了这样的话:“儿子在关键时刻做出了这样的举动,他是我们全家的骄傲,这也是他作为一名公安干警应该做的,宁海是我的儿子,也是人民的儿子。”是的,这句话道出了张伯伯的博大胸怀。
他说他真的为儿子感到骄傲。在上网时看到大家建立的“天堂公墓”。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感到很欣慰,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也追授张宁海同志“安徽青年五四奖章”。追授决定认为“张宁海同志是新时期安徽青年的优秀代表。
曾署名为“上海80后”的网友这样写道:“我不认识你,如果我真的能认识你,我希望是你站在台上,你领到授予你的奖章,而不是在殉职的新闻报道中。可是我还是认识你了,在残酷的新闻报道中,希望真的还有另一个美丽的世界,让你绽放你美丽辉煌的青春。 ”
一位与英雄熟识的网友写道:时间定格在2010年12月13日凌晨3点26分,小张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耳边仿佛还听见他叫我“嫂子”的声音,头脑中闪现的仍是他那帅气的面孔,还有他边走边拍着篮球的样子,还有他偶尔来我家吃顿家常便饭的样子……
儿子是大家的,他的所作所为我们永远支持,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儿子虽然没有为人那么伟大,但他的牺牲同样体现了价值的所在,人生观,价值观,也是我们做父母值得学习的,尽管可能有些伤感,想象未来见不到儿子的身影了,但想到他是为人民而牺牲,我们无所怨充满的是无比的骄傲而自豪。
从张伯伯家回去,内心沉重感减轻了好多,如此申明大义的父母,如此出色的人民警察,我对张宁海学长产生无比的崇敬之情。在关键时刻,他忠于履行职责,把安全送给他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用无言壮举诠释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用宝贵青春揭示了时代青年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追求,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人民警察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勇于奉献的崭新风貌”……
心动2010安徽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张宁海学长同列其中,其中的颁奖词这样写道:突如其来的雨夜救援,他带着人名警察的职责出发。搜救路上,他走完了24岁的人生旅途,却用生命的灯,照亮了学生回家的路。忠于职守,一心为民,他的无言壮举,践行了警徽上的铮铮誓言。锦绣黄山,英雄流芳。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同样有着蓬勃的朝气和激情,曾经壮志凌云,曾经争做非主流展现自己所谓的个性,盲目的探险。寻求刺激,与张宁海学长相比之下我们又做了什么?是否应该从中领略些什么呢?
21世纪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众伟大复兴的重任落在了我们的肩上,我们更应该向张宁海学长学习,学习他的无私与奉献精神及责任感,不仅提高学习水平,增强专业技能,更要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自身做起,认真负责的做好每一件应该做的事情,踏实稳重,以大局为重,为华夏文明的兴起,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作出应有的贡献。我相信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担担得起责任,那么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付出,我无悔,我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