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件编号:SHDX/ZS/CZ/JG/008/A/2009
基于PON的FTTH/B宽带接入网工程配套楼道光分路箱
产品技术规范(V1.0)
1. 目的
为了贯彻执行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关于“城市光网”建设的指导思想,全面推广FTTH/B的接入网建设,满足可通过逐步增加光分路器数量实现端口扩容的建设需求,特制定基于PON的FTTH/B宽带接入网工程配套楼道光分路箱产品(以下简称楼道光分路箱)技术规范。目的是统一产品的生产、装配标准,规范楼道光分路箱产品的采购、施工、验收和维护。
2. 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范是在住宅建筑楼道等室内场所,根据业务需求安装可模块化配置光分路器的产品技术规范。本规范作为楼道光分路箱产品的生产、装配、采购、运输、工程设计和施工验收的依据,适用于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范围内,各种基于PON的FTTH/B接入网的新建和改造工程。
3. 引用文件/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a)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b)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c) 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 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d) 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 振动(正弦)
e) 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
f)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
(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h) GB/T 2518-2008 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i) GB/T 3873-19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k) GB/T 5095.2-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 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第2部分:一般检查、电连续性和接触电阻测试、绝缘试验和电压应力试验
l)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m) GB/T 2408-2008 塑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
n) GB/T 12507.1-2000 光纤光缆连接器 第1部分:总规范
o) YD/T 778-2006 光纤配线架
p) YD/T 1117-2001 全光纤型分支器件技术条件
q) YD/T 1272.3-2005 光纤活动连接器 第3部分:SC型
r) SJ/T 11363-2006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s) SJ/T 11365-2006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t) GSB 05-1426-2001 漆膜颜色标准样卡
4. 定义/术语
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
由光纤、光分路器、光连接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的点对多点的网络。
光分配网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
提供光线路终端(OLT)与光网络单元(ONU)之间的光路分配的网络,该网络用无源光器件和光纤来实现。
光分路器Optical Branching Device (OBD)
也称为“非波长选择性光分支器件”,用于实现特定波段光信号的功率分路及再分配功能的无源光纤器件(可将一路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以及完成相反过程)。
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FTTH)
光纤到用户家庭,用户接入设备部署在用户家里。
光纤到办公室Fiber to the Office (FTTO)
光纤到办公室/公司,用户接入设备部署在办公室/公司。
光纤到大楼Fiber to the Building(FTTB)
光纤到楼宇,用户接入设备部署在楼内。
跳纤optical fiber jumper
一根两端都带有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光缆。
尾纤pigtail
一根一端带有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光缆。
适配器adaptor
使插头与插头之间实现光学连接的器件。
光纤终接装置fiber terminating device
供光缆纤芯与尾纤接续并盘绕光纤的构件。
光纤存储装置fiber storing device
供富余尾纤或跳纤盘绕的构件。
熔接保护套管protecting tube of optical fiber joining
对光纤熔接接头提供保护的材料或构件。
5. 管理职责
本规范非管理规范。
6. 流程图
无。
7. 管理内容/工作程序
7.1. 产品概述
采用模块化、无跳纤结构,可通过灵活的增加插片式光分路器(以下简称光分插片)数量,以实现端口的扩容。不同容量、不同厂商的光分插片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另配置光纤熔接盘片用于上联光缆的端接及光缆分支的接续,并配置储纤用适配器,用于上联光缆的储存与固定。
7.2. 组成与分类
1.
2.
3.
4.
5.
6.
7.
7.1.
7.2.
7.2.1. 组成
楼道光分路箱由箱体、内部结构件、光纤熔接盘片、光分插片及附件组成。
7.2.2. 分类
1.
2.
3.
4.
5.
6.
7.
7.1.
7.2.
7.2.1.
7.2.2.
7.2.2.1. 楼道光分路箱按安装方式及槽位数量可分为以下四类:
a). 壁挂式二槽楼道光分路箱
b). 壁挂式四槽楼道光分路箱
c). 壁嵌式二槽楼道光分路箱[安装在500mm×380mm×150mm(高×宽×深)的标准C型及以上配线箱内]
d). 壁嵌式四槽楼道光分路箱[安装在600mm×450mm×150mm(高×宽×深)的标准D型及以上配线箱内]
7.2.2.2. 插片式光分路器按光分比可分为以下四类:
a). 1∶4光分插片
b). 1∶8光分插片
c). 1∶16光分插片
d). 1∶32光分插片
7.3. 技术要求
1.
2.
3.
4.
5.
6.
7.
7.1.
7.2.
7.3.
7.3.1. 使用条件
工作温度:-40℃~+60℃
相对湿度:≤95%(+40℃)
7.3.2. 外观与结构
7.3.2.1. 尺寸
a). 楼道光分路箱外形尺寸
表一 楼道光分路箱外形尺寸
分 类 型 号
槽位数
外形尺寸(mm)
(高)×(宽)×(深)
壁挂式二槽楼道光分路箱
2
350×340×100
壁挂式四槽楼道光分路箱
4
460×340×100
壁嵌式二槽楼道光分路箱
2
300×260×90
壁嵌式四槽楼道光分路箱
4
345×260×90
b). 光分插片外形尺寸
表二 光分插片外形尺寸
分 类 型 号
占用槽位数
外形尺寸(mm)
(宽)×(深)×(厚)
1∶4光分插片
1
130×100×25
1∶8光分插片
1
130×100×25
1∶16光分插片
2
130×100×50
1∶32光分插片
4
267×100×50
7.3.2.2. 外观
a). 楼道光分路箱应形状完整,各塑料件无毛刺、无气泡、无龟裂和空洞、无翘曲、无杂质等缺陷。
b). 各金属结构件表面光洁、色泽均匀,不存在起皮、掉漆、锈蚀等缺陷,无流挂、划痕、露底、气泡和发白等现象。
c). 采用涂覆处理的金属结构件,其涂层与基体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附着力应不低于GB/T 9286-1998标准表1中的2级要求。
d). 楼道光分路箱采用的金属板材应为表面热镀锌处理钢板,厚度不小于1.5mm。如采用非金属复合材料时,燃烧性能必须符合GB/T 2408-2008中的规定。
e). 壁挂式楼道光分路箱箱体表面涂层的颜色按色谱:GSB 05-1426-2001 中灰(同类色参考潘通-中灰445)。有特殊要求时,可以采用与周围环境景色相协调的颜色。
f). 壁挂式楼道光分路箱应设置中国电信标志,中国电信标志设在箱体左侧的外侧上方,标志长140mm,高35mm,字体样式如下图所示:
图一 中国电信标志样式图
g). 楼道光分路箱内部金属配件表面涂层的颜色按:GSB 05-1426-2001 淡灰。
7.3.2.3. 结构
a). 产品结构图
楼道光分路箱采用双层结构,外层主要由光分插片固定装置及蝶形引入光缆盘绕固定装置组成;内层配有光纤熔接盘片和上联光纤的储纤装置等。
1) 壁挂式二槽楼道光分路箱
图二 整体结构图
图三 外层布局图
图四 内层布局图
2) 壁挂式四槽楼道光分路箱
图五 整体结构图
图六 外层布局图
图七 内层布局图
3) 壁嵌式二槽楼道光分路箱
图八 整体结构图
图九 外层布局图
图十 内层布局图
4) 壁嵌式四槽楼道光分路箱
图十一 整体结构图
图十二 外层布局图
图十三 内层布局图
5) 光分插片固定装置
图十四 结构图
图十五 标准尺寸图
6) 1∶4光分插片
图十六 外形结构图
图十七 面板图
7) 1∶8光分插片
图十八 外形结构图
图十九 面板图
8) 1∶16光分插片
图二十 外形结构图
图二十一 面板图
9) 1∶32光分插片
图二十二 外形结构图
图二十三 面板图
b). 产品构件
表三 产品构件
产品型号
光缆类型
进缆方式
进缆数量
进线孔孔径(mm)
普通室外型
光缆
蝶形引入
光缆
普通室外型
光缆
蝶形引入
光缆
壁挂式二槽
楼道光分路箱
普通室外型光缆
蝶形引入光缆
上/下
4
16
Ф16
Ф50
壁挂式四槽
楼道光分路箱
4
32
Ф16
Ф50
壁嵌式二槽
楼道光分路箱
4
16
Ф16
Ф50
壁嵌式四槽
楼道光分路箱
4
32
Ф16
Ф50
c). 产品配置
表四 产品配置
产 品 型 号
熔接盘片
数量(片)
熔接盘片
接续容量(芯)
储纤用适配器
型号
颜色
数量
排列方式
壁挂式二槽
楼道光分路箱
2
24
SC
灰色
4
单排
壁挂式四槽
楼道光分路箱
2
24
SC
灰色
6
单排
壁嵌式二槽
楼道光分路箱
1
12
SC
灰色
4
双排
壁嵌式四槽楼
道光分路箱
1
12
SC
灰色
6
双排
d). 壁挂式楼道光分路箱应满足上下进缆的要求,箱体的顶部与底部各应配置4个进线孔,且光缆固定与保护装置应能满足4根光缆同时固定的需求。
e). 光纤熔接盘片应采用开启式,宜选用140mm×90mm×12mm(长×宽×高)的小尺寸产品。
f). 所有紧固件联结应牢固可靠,箱体密封条粘结应平整牢固。
g). 箱门开启角度不小于180º,门锁的启闭灵活可靠。
h). 光缆引入时其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直径的15 倍。
i). 光缆光纤在箱内布放时,不论在何处转弯,其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0mm。
j). 蝶形引入光缆固定后的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10mm,在箱体内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0.5m。
k). 安装在光分插片盒内的光分路器应使用牢固的材料固定在盒体内,光分路器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中国电信招标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l). 光分插片使用的光纤活动连接器应为SC型,其性能指标应符合YD/T 1272.3-2005《光纤活动连接器 第3部分:SC型》的要求。光分路器上联端口使用的光纤活动连接器应为绿色,下联端口使用的光纤活动连接器应为蓝色,空闲端口不安装光纤活动连接器。
m). 楼道光分路箱内光纤的终端、熔接、存储,应在满容量范围内方便地成套配置。
7.3.3. 功能要求
1.
2.
3.
4.
5.
6.
7.
7.1.
7.2.
7.3.
7.3.1.
7.3.2.
7.3.3.
7.3.3.1. 光缆的固定和保护功能
光缆引入楼道光分路箱时,应有可靠的固定与保护装置,固定后的光缆金属挡潮层、铠装层及加强芯应可靠地连接至高压防护接地装置,光缆开剥后应用塑料套管或螺旋管保护并固定引入光纤熔接装置。
蝶形引入光缆的盘绕与绑扎应自然平直,无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操作损伤。
7.3.3.2. 光缆纤芯的终接功能
光纤终接装置应便于光缆光纤与光缆光纤或尾纤的熔接,安装和维护等操作,同时箱体内应具备富余光纤光缆的储存空间。
7.3.3.3. 光纤熔接接头保护功能
光纤与光纤熔接后,接头部分应用熔接保护套管加以保护。
7.3.3.4. 箱体及门锁
箱体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耐老化性能,门锁应为防盗结构,具有良好的抗破坏功能,一般采用偏心锁。
7.3.4. 高压防护性能
7.3.4.
7.3.4.1. 耐电压水平
接地装置与箱体及金属构件之间的耐电压水平不小于3000V(DC),1min 不击穿、无飞弧。
7.3.4.2. 绝缘电阻
接地装置与箱体金工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104MΩ,试验电压为500V(DC) 。
7.3.4.3. 机械物理性能
箱体顶端表面应能承受不小于500N 的垂直压力,箱门打开后,在门的最外端应能承受不小于100N 的垂直压力。卸去载荷后, 箱体无破坏痕迹和永久变形。当有光缆引入时,光缆固定后应能承受不小于500N 的轴向拉力。经拉伸、扭转试验后检查光缆固定处及固定装置,光缆应无任何松动、破坏现象。
7.3.4.4. 密封性能
箱体的防护性能应达到GB 4208-2008标准中IP 55级要求。
7.3.4.5. 燃烧性能
楼道光分路箱内所有非金属材料结构件(含尾纤或跳纤)的燃烧性能应按YD/T 778-2006中6.5条的规定进行。
7.3.4.6.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
楼道光分路箱组成材料应符合SJ/T 11363-2006规定的均匀材料(EIP-A类)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要求。
7.4. 标识
1
1.
2.
3.
4.
5.
6.
7.
7.1.
7.2.
7.3.
7.4.
7.4.1. 楼道光分路箱的箱门内侧应粘贴有槽位编号图;光纤、光缆走线图、光缆记录表以及光分路器产品合格证。
7.4.1.1. 槽位编号原则与样式
遵循先内层后外层、先上层再下层的原则。每只楼道光分路箱内的光分插片应从第一槽位开始安装,并以此类推。
样式图如下:
图二十四 二槽位编号样式图
图二十五 四槽位编号样式图
7.4.1.2. 光缆记录表样式
表五 光缆记录表
光 缆 记 录 表
主干光缆名称
箱 号
配光缆名称
光缆芯数
纤芯序号
去向位置
分 支
光缆名称
光缆芯数
纤芯序号
去向位置
出 纤 编 号
1
2
3
4
5
6
7.4.2. 楼道光分路箱内的光分插片固定装置外壳上应粘贴有光分路器端口编号记录表。
7.4.2.1. 光分插片端口编号原则与样式
遵循下联端口在上、上联端口在下,并由上而下、由内而外的排列原则。
7.4.2.2. 光分插片端口编号样式图
图二十六 1∶4光分插片端口编号样式图
图二十七 1∶8光分插片端口编号样式图
图二十八 1∶16光分插片端口编号样式图
图二十九 1∶32光分插片端口编号样式图
7.4.2.3. 光分路器端口编号记录表样式
表六 1∶4光分路器端口记录表
1
OBD
2
3
4
5
表七 1∶8光分路器端口记录表
1
OBD
2
3
4
5
6
7
8
9
表八 1∶8光分路器端口记录表
10
1
OBD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9
表九 1∶16光分路器端口记录表
18
1
OBD
19
2
20
3
21
4
22
5
23
6
24
7
25
8
26
9
27
10
28
11
29
12
30
13
31
14
32
15
33
16
17
光分路器上联和下联端口的命名应按照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制定的《PON设备命名规范》执行,并由光分插片安装人员现场填写光分路器的端口编号。
7.4.3. 储纤用适配器编号原则与样式
壁挂式楼道光分路箱内的储纤用适配器采用单排适配器,适配器应按从左到右次序排列;壁嵌式楼道光分路箱内的储纤用适配器采用双排适配器,适配器应按先外层后内层,并从左到右的次序排列。
样式图如下:
图三十 单排四适配器排列图
图三十一 单排六适配器排列图
图三十二 双排四适配器排列图
图三十三 双排六适配器排列图
7.4.4. 蝶形引入光缆应有统一的标识,标识上宜注明连接的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宜损坏的材料制成。
7.5. 检验方法
2
7.5.1. 功能检查
按装配图检查产品所有零部件应无遗漏,采用视察法和操作验证法检查各个功能装置安装齐备性及其达到的功能性。
7.5.2. 光分插片
按下图连接。
图三十四 光分插片检测连接图
将标准跳纤按虚线连接,调测使得光功率为0dB(利用置0键)。然后将标准跳纤按图中实线连接,测得的光功率值为光分插片的插入损耗值。
光分插片的插入损耗值应≤光分路器插入损耗的标称值 + 光纤活动连接器插入损耗的标称值×2。
7.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3
7.6.1. 标志
楼道光分路箱上应有标志,标明产品型号、名称、商标、生产单位、出厂年月。
光分插片上的光纤活动连接器以及内部的光分路器应有商标或生产厂家的标记。
7.6.2. 包装
7.6.2.1. 楼道光分路箱与光分插片应包装出厂,包装要求及包装箱面标志应符合GB/T 3873-1983中的规定。
7.6.2.2. 包装箱内除产品外,还应装入以下物品和有关文件,文件可用塑料袋或纸袋封装:
a). 备附件
b). 产品使用说明书
c). 产品合格证
d). 光分路器端口编号记录表(仅在光分插片包装盒内提供)
e). 装箱清单
7.6.3. 运输
楼道光分路箱与光分插片包装后,可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运输,在运输中应避免碰撞、跌落、雨雪的直接淋袭和日光暴晒。
7.6.4. 贮存
楼道光分路箱与光分插片应贮存在通风良好、干燥的仓库中,其周围不应有腐蚀性气体存在,贮存温度为-25℃~+55℃。
8. 附录
8.1. 附件(相关文件)
无
8.2. 相关表单
无。
8.3. 本文件解释权归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总工程师室。
8.4. 本文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0/3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