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 名: 李廷国
单 位:太康县教师进修学校
专 业: 语文
考试科目: 《中外教育史》
考试分数:
2011年 1 月 17 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课程名称 《中外教育史》
姓 名 李廷国
单 位 太康县教师进修学校
专 业 语文
2011年 1 月 17 日
题 号
分 数
签 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 分
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中外教育史》考试试卷
一、简答(每小题15分,总计60分)
1. 简述中国古代蒙养教材的种类及编写特点
答:蒙养教材的种类有:
(1)以识字为主的综合性字书。如:《三字经》《百家姓》。
(2)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为主的蒙养教材。如:《性理字训》
(3)以进行历史知识教育为主的蒙养教材。如:《十七史蒙求》。
(4)诗歌类蒙学课本。如:《唐诗三百首》。
(5)名物类蒙学课本。如:《名物蒙求》。
蒙养教材的编写特点:
(1)重视汉字的特点。(2)注意与日常生活联系。(3)考虑儿童的兴趣特点。(4)著名学者直接参与编写或编写。(5)愚道德教育和其他教育于识字教学中。
2. 简述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
答:朱熹一生勤学博览,根据自身体会,总结出许多有关读书的经验及方法,后人整理归纳成为六条:
a.循序渐进
b.虚心涵洆
c.熟读精思
d.切已体察
e.着紧用力
f.居敬持志
3. 简述要素主义教育流派的教育观点
答:要素主义教育流派者所强调的“要素”就是指足以代表人类文化遗产的最宝贵的共同要素,即“文化上的共同性”,也就是基础知识。他的观点是:
(1)教育目的。就是传递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训练智力,以便有利地指导人们的行为,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以此保证人的未来生活和未来社会的完善。
(2)教育内容。强调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继承传统的“文化遗产”。以间接经验为主,也并不否定直接经验,不过间接经验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包括人类社会的遗产与不变的传统价值。
(3)课程。主张教育必须把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知识、技能、态度等组成的课程传授给学生,课程的核心必须是要素。
(4)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论上多继承了传统的教学法思想,主张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重视对学生的心智训练,强调努力学习,提倡天才学习,主张严格的纪律和高标标准。
(5)教师。要素主义强调教师中心,教师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占主导作用,教育过程中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树立教师的权威,使儿童在教师的有益指导下健康成长。要求教师必须忠于职守,不任意支配学生,不让学生放任自流,对自己的工作具有创造性,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有力推动者。
4. 评述《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答:⑴、加强普通学校的“新三艺”,即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以及其他重要科目的教学;要求更新这些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水平;为学校设置理科实验室;建立外语教学中心,加强视听电化教学设备。
⑵、加强职业教育。
⑶、强调“天才教育”。
⑷、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
二、论述(每小题20分,总计40分)
1. 试论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答: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杰出的教育家,是给中国历史文化,乃至整个东方文化以深刻影响的卓越先驱。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设人,也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之风的伟大拓荒者。西汉之前,儒家学说与诸子百家之学处于平等的争鸣地位,自西汉武帝听取儒生董仲舒的建议,奉行“罢黜百家,独家儒术”的文教政策之后,孔子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孔子德育思想继承了周公以来的古代先哲们重视文化教育的光荣传统,积极兴学育才。孔子把发展教育视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条件。因为在他看来,教育无论对改造社会,移风易俗,还是对发展个人的天性改变个人的命运都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强调,既是对周公以来重视教育的光荣传统的继承,是`对提倡“尊贤育才”的齐相管仲、主张“不毁乡校”的郑相子产的正义之举的弘扬,更是对西周末年以来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可以无学,无学不害,不害而不学则苟而可”的消极颓废的末世思想的否定,也是对老子所谓“绝圣弃义,民复孝慈”,“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的愚民观点的彻底否定。
2. 试论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答: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关于“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生活有多种,即生活是多种多样的,有儿童的生活、有成人的生活、有学校的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隔阂,在于使学校勇夺够更加充分地考虑到儿童的生活的特殊性,使学校不用成的生活标准要求儿童,不用成人的活动模式去规范儿童。
杜威还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的课程理论。进步主义教育是以反传统的面目出现的,在课程理论上势必提出与传统课程理论相悖的观点,这一特点在杜威的思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对传统教育以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为中心,主张经验性的主动作业。
杜威所强调的科学思维方法也叫思维五步或探究五步法。这种方法的具体程序则为:感觉到的困难;困难的所在和定义;设想可能的解决办法;通过推理,看一个假定能解决这个疑难;通过观察或试验,证实结论是否可信。这种思维的方法实际是一种解决问题,使人有效行动的办法。
杜威把学生民主素质的养成视为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他主张用新个人主义替代旧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一致。
杜威提出以生长为目的的教育目的根本是在于反对和批判传统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压抑和强制,要求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兴趣、本能和需要,其出发点是善意的,但他却犯了一个重要的逻辑错误—同义反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