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世界淡水资源.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924671 上传时间:2025-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淡水资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世界淡水资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淡水资源的分布概况          从这里可以感觉到世界淡水资源的集中程度,世界淡水资源很集中.可能不亚于其它矿产资源的集中程度.          [QUOTE]世界的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巴西、中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刚果、印度尼西亚等国.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在世界排名109,后面还有近百个国家,人均淡水资源少于中国.这也说明中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基本处于中等水平.人均淡水资源问题应该不是,中国独自强制计划生育的理由.如果这是中国计划生育的理由之一,那么世界应该还有上百个国家,从人均淡水资源上看,应该搞与中国一样的生育政策.事实上,其它国家没有这样的人口政策.说明人均淡水资源问题,应该不是中国搞计划生育的一个理由。               2 水资源和水环境调查监测     我国人均水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各国人均水资源排名中,名列第88位。          以下是我找到的另一个内容,     我们的用水人均占有量比较低,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排在世界第109位,占世界(人均)1/4, 一、前言]     中國是世界水資源大國,水資源總量2.8124萬m2,占全球徑流資源的6%左右。僅次於巴西、前蘇和加拿大,居第四位。但人均水資源量很少,人均占有水資源隻相當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世界排名110位,被列為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中國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國家。1993年全國淡水取用量達到5255億m3。大約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2%。是美國1995年淡水供應量4700億m3的1.1倍。[/QUOTE]     ===============     [color=#DC143C]这个内容很有意思。我找了三个地方,得到中国人均水资源的三个世界排名数据。中国人均水资源排名,一个是88位,一个是109,一个是110位。[/color]          列為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这一句话,是最容易含糊人。从中国人均水资源的排名上可以看到,还有上百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淡水资源少于中国。为什么中国又成了,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了。原因是,下面还有一批,水资源缺乏的国家。这些国家人均水资源缺少到,已经用贫乏这个词表达不了了。          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只是全球平均的25%,就可以在世界排名接近中等水平了,处于109位,还有100个国家左右,人均水平比中国更低.可以分析出,世界大部分国家的人均淡水拥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这只需要,人均淡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至50%之间的国家有十个就可以了.          估计应该有80%以上的国家,其人均淡水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不到20%的国家人均淡水拥有量,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世界淡水分布很不均匀,有利用价值的并不多.          大部分国家的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都小于世界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因为部分国家,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太多了.必然会导致更多的国家,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也在这个范围内.          人均淡水资源量低于中国的国家应该还有许多.应该不少于50个国家.比如非洲北部的国家一般低于中国.西亚与中亚的绝大部分国家,人均淡水拥有量也低于中国. 加勒比海地区有许多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也低于中国.          俄罗斯人均淡水资源很多.其水资源大部分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没有什么利用价值.          巴西的淡水资源与俄罗斯有些类似.巴西拥有大部分淡水资源的地方人口非常稀少.          巴西的淡水资源主要在亚马孙平原,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之一,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这里是世界降水最多的平原之一.这里人口极其稀少,因为这里是热带雨林,不是人类生存的好地方。          巴西热带雨林的淡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而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巴西高原上,是巴西淡水资源相对最缺乏的地方.这里是热带草原.淡水在这里也很宝贵.而这里也是巴西人口最主要的聚集区.估计巴西高原人均所拥有的淡水资源并不多,与我国的江南相比要逊色一些.巴西高原上的巴西人,其人均所能消耗的淡水,在世界上也是较少的.其相对缺水程度不亚于我国的北方地区.          印度尼西亚的淡水资源也很丰富.这里大部分是热带雨林.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人均所拥有的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也很少.这个国家的人口,大部分分布在面积相对较小的爪洼岛.剩余的人口大部分又在苏门达腊岛.虽然印度尼西亚其它岛屿上的淡水资源很丰富,但是大部分岛屿人口都很稀少.这些岛屿上的淡水资源也是白白流入大海,显示不出什么价值.          岛屿与岛屿之间,跨流域调水几乎不可能.印度尼西亚的淡水供应,还没有中国的淡水供应前景好.毕竟中国可以跨流域调水.而印度尼西亚跨流域调水很困难.印度尼西亚的大部分淡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估计人口数量占这个国家大部分人口比例的爪洼岛,人均淡水资源比较缺乏.估计爪洼岛也存在缺乏淡水的问题.          非洲的淡水相对于非洲的面积,淡水资源很不丰富.相对于非洲的炎热,非洲显得更加干旱.非洲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这个沙漠占非洲面积的六分之一.整个北部非洲基本都是沙漠,这里的淡水资源极其宝贵.是世界上人均最缺乏淡水的地方之一.非洲西南也有沙漠,比如纳米比亚的大部分地方.          非洲更多的地方是热带草原,这占了非洲大部分面积.不能大规模长树的地方,存在季节性缺水.非洲广阔的热带草原也是世界上缺乏淡水的地方.非洲的热带草原降水也不少.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导致非洲草原聚居的人群,常常在旱季面临缺水危机.非洲人是世界上最经常面临缺水的人群.非洲的热带草原分雨季和旱季,没有我们的四季概念.          非洲也有降水丰富的地方,这里淡水资源很多.非洲中部降水相对较多.因为这里是赤道附近.这里也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区之一.这里人均淡水资源很丰富。淡水资源丰富过度,大部分淡水是白白流入大海.          总体上看,非洲大部分国家都缺乏淡水.是世界上缺水国家最主要的聚集地.对非洲淡水资源的概括,相对非洲的面积,淡水总量不大.由于炎热,蒸发损失很多.非洲淡水资源在地域上与季节上的分布极其不均.国与国之间跨流域调水几乎不可能.非洲国家相对缺乏淡水.          加拿大是人均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淡水已经大量过剩了,就是有再多的淡水也体现不出什么经济价值.大量淡水只能是白白流入大海.          加拿大虽然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但是加拿大作为发达国家,其污水也需要处理.其城市所用的淡水价格,并不比日本便宜多少.因为现代社会淡水的价格主要由污水处理的成本决定.          淡水资源在有价值的自然资源中属于过多不宜的自然资源.过多的淡水资源,一般伴随着较多的阴天,较多的水灾。相对淡水资源来说,其它自然资源一般是多多益善.          我们如果换一个角度看某些自然资源,并不是多多益善.比如草原资源,一个国家草原资源越多,或者说所占的国土面积比例越大,则意味着,其它的自然资源就相对越少。意味着这个国家降水少,淡水资源缺乏.意味着这个国家耕地资源可能少,森林资源可能少.这些土地资源之间,一般是相互排挤的.一个多了,另一个就会少.在这些相互排挤的自然资源中,应该不是多多益善.其中单位面积最有价值的自然资源,也许应该是多多益善,比如最有价值的土地资源是耕地资源.也许除了耕地资源之外,其它资源都不应该是多多益善.          关于各国的淡水资源问题。          有些自然资源较难有国际贸易,比如淡水资源.每个国家都需要一定的淡水资源,达到一定量就可以了,应该有某个比较适宜的人均水平.过多的淡水资源体现不出多少价值.一般也体现不出负价值.          过多的淡水资源也许会有负价值.淡水资源多一般意味着降水多.一个地区每年应该有适度的降水,过多的降水不好.会带来涝灾.阴雨连绵对庄稼及人们的出行或生产很不方便.看来,淡水资源应该有一个恰当的量.过多不宜,过少不好.          地球各个地方的淡水资源的多少,一般是不随人们的愿望而改变.通过人们的某些行为,也可以适当的改变一些.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修建水库可以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季节)分布.          对于某个确定的地点,这里有相对稳定的人口数量,应该有一个比较适宜的,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客观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很少能满足人们的愿望.淡水资源不是过多,就是过少.人均适宜的时候实在不多.          淡水资源在世界的分布很不均匀.地域分布的不均匀,人均淡水分布的不均匀.时间(季节)分布的不均匀.          比如某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全年人均处于比较适宜的水平.但是这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分布有可能很不均匀.有可能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某个季节.对于这个全年看起来,人均拥有淡水较为适宜的国家,在降水集中的季节,其人均淡水资源必然过剩.这些过剩的淡水,有可能在这个国家国民的努力下,通过水库储存一些.大部分过剩的淡水都白白的流入大海.并且有时会带来河水泛滥,造成这个国家部分地区的涝灾。这个国家其它季节必然会,相对人均淡水资源不足.对于东亚,淡水过剩时期主要在夏季。对于地中海气候区,淡水过剩时期主要在冬季。地中海气候不是一个好气候,在不需要水的冬季降水多,在最需要水的夏季降水少,对农业生产很不利。东亚的气候是最适宜种植业的温带气候。          对于某些人均淡水资源非常过剩的国家,照样会出现局部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因为淡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美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就是这类情况的典范.美国一些地方淡水过剩,一些地方淡水缺乏.澳大利亚也是如此, 澳大利亚人均淡水很多,但是,澳大利亚许多地方淡水依然缺乏,需要通过跨流域调水来适度缓解某些地方的缺水.澳大利亚也确实在跨流域调水上,搞的比较成功.是跨流域调水的成功楷模.          对于某些人均淡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其局部地区,其人均淡水资源也许并不少.如果这个国家淡水资源的多少,与自己人口的多少分布一致的话,这个国家也许并不缺乏淡水.          如果某个国家人均淡水资源较少,对这个国家究竟会有多少影响呢?影响主要是,这个国家的淡水价格相对要昂贵一些.昂贵的原因,有可能是,来源于淡水的真实成本。也有可能是,虚假成本, 既淡水由于供给较少导致价格上升.如果是虚假成本,缺乏淡水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很小.如果是真实成本,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会略有不利.对于淡水缺乏的国家,淡水价格的较高,一般既包括真实成本,也包括虚假成本.真实成本有,从远距离调水或海水淡化.这些成本相对来说,会比近距离取淡水高一些.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其价格也高不了多少.特别是海水淡化,成本会越来越低。如果海水淡化能接近普通水的成本,世界许多缺水国家就不存在缺水问题了.          淡水价格高也是有好处的,这样可以促使人们节约用水。结果就是使被污染的淡水减少.日本是其中的典范.日本的工业淡水循环利用率已经达到80%以上.如果按照80%的循环率,会使人均可利用淡水量增加几倍,并且对水的污染基本为零.          对淡水的循环利用,较大的降低了人均对淡水需求量的门槛.也使淡水较多的国家拥有较多淡水的优势,大大降低.现在的发达国家,不论拥有淡水的多少,一般都搞了工业污水的处理.有些国家,就把这些处理后的淡水放了出去.相对缺水的国家,重复利用这些淡水.这样的情况,导致大家使用淡水的成本基本一样.          不论多水的发达国家,还是少水的发达国家.大家使用淡水的成本,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上。这样的结果,会使淡水对国家经济的相对影响更弱,几乎可以不与考虑.          总之,对污水的处理与淡水的循环利用,这两个行为的普及,使一些国家的人均淡水优势变的不复存在。在污水可以随便排放的时代,拥有较多的淡水也是一个小优势。现代社会已经进入污水处理时代,这个优势基本已经体现不出来了。          总结,淡水是有价值的。每个国家都有淡水资源,都有一定的人均拥有量。人均拥有过多或过少的淡水,都不是好现象。应该有一个比较恰当的数额。而这比较个恰当的数额,其范围跨度比较大,可以相差几倍,甚至十倍。在这个范围内,人均淡水拥有量的差别,基本没有什么意义,对各自的经济发展没有什么影响。世界大部分国家的人均淡水拥有量,都在这个恰宜的范围内。中国人均的淡水量也在这个恰当的范围内。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利用淡水的能力越来越强,比如,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等。淡水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          如果某个国家以自己人均淡水的多少为理由,控制自己国民的生育,或者为自己相对落后辩护。一般来说,这个国家应该是,完全欺骗误导自己人民。这个国家落后的原因不是人口过多,也不是人均淡水资源不足导致的,真正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巨大缺陷导致的。可以统计出,世界各国的富裕程度与人均水资源的多少没有什么关系。          解决局部地区淡水不足的办法有几个,比如可以节约用水,对污水进行处理,并且循环利用。可以跨流域调水。还可以跨流域自由移民,不是强制的,让国民自己自由的选择自己的居住地。这些行为,都能改变局部地区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