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晏子使吴》 选自《晏子春秋》
晏子使吴,吴王谓行人①曰:“吾闻晏婴,盖北方辩于辞、习于礼②者也。”命傧者曰:“客见则称‘天子请见’。”明日,晏子有事,行人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③。行人又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又曰:“天子④请见。” 晏子蹴然者三,曰:“臣受命弊邑之君,将使于吴王之所,所以不敏而迷惑,入于天天子之朝。敢问吴王恶乎存⑤?”随之吴王曰:“夫差⑥请见。”见之以诸侯之礼。
① 行人:官名,掌管聘问之事。
②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 的体现,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
③ 蹴(cù)然: 不安的样子
④ 天子:天之嫡长子,天子是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臣民对帝王的称谓。
⑤ 恶(wū)乎存:在什么地方。恶乎,等于说“于何”。存,在。
⑥ 夫差(chāi):吴国国君名,阖闾(hé lǘ)之子。自称其名是谦称。
1. 翻译段落大意
2.本文中,造成吴王由开始的命傧者曰:“客见则称‘天子请见’到最后吴王曰:“夫差请见”这一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晏子的言语智慧是如何体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