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演绎民族风》
——马甲服饰装饰设计
学 院 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分院
专业年级 09装饰艺术设计
学生姓名 段丽萍 学号 2009081518
指导教师 徐岳南 职称 教授
设计地点 纤维艺术工作室
日 期
《演绎民族风》——马甲的民族文化定位和构思
重庆工商大学 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分院 装饰艺术设计 09级装饰班
作 者 :段丽萍
指导老师:徐岳南
【摘 要】
这次毕业设计作品命题为《演绎民族风》以马甲为创作主体,选用布贴主,其他装饰以刺绣、缝缀、为辅的创作工艺形式,通过不同的装饰方法和色彩搭配来体现我的作品创意,有特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中国传统色彩是我们现在色彩流行的根源所在,把传统色彩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可以使服装作品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色通过精心制作过程我体验到了复杂的色彩搭配要点以及多种手工技巧所体现丰富的艺术美感。
将传统的“中国元素”和现代的“时尚元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是我的这次毕业探索设计的主要课题。我以马甲为载体,为发扬民族工艺传统,为优秀文化艺术设计应用做努力探索。
【关键词】服饰装饰 马甲 工艺 色彩
Abstract Proposition this time graduation design works as the "interpretation of national wind" waistcoat as creative subject, choose it Lord, decorated with embroidery, note, other auxiliary form of creative process, through the different methods and colour collocation to embody my creative works, have specific times and nationality; Chinese traditional color is we are now popular color roots, the traditional colour is applied in modern clothing design, can make the clothing works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imes features through the elaborate process I experienced complicated colour collocation points, and a variety of manual skills embodied rich artistic aesthetic feel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lements" and "modern" fashion elements "is perfect unifies in together is my graduation design of the main topics this time. My ma3 jia3 as the carrier, to promote national craft tradition, do efforts to explore for excellent culture art design application.
Key Words:Apparel decoration Waistcoat Process color
目录
【中文摘要】 2
【英文摘要】 2
引言 3
一、《演绎民族风》——马甲的民族服饰装饰文化定位和构思 4
1、马甲的历史与渊源 4
2、《演绎民族风》——马甲的民族服饰装饰文化定位 4
3、《演绎民族风》整体构思——民族风格与现代的融合 5
二、《演绎民族风》艺术形态分析 6
1、装饰艺术形态分析 6
2、马甲服饰装饰创意色彩表现 6
3、.材料与手法的丰富性 7
三、《演绎民族风》----马甲服饰装饰的创作过程 9
1、材料搜集 9
2、创意构思 9
3、稿件的修改到定稿过程 9
4、《演绎民族风》制作过程 9
四、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引言
我这次的毕业设计以马甲为主体经行创意设计,演绎中国西北民族风。在《汉语词典》中,马甲,即背心,指的是不带袖子和领子的上衣。有些地方亦称坎肩,坎肩较之马甲, 多指夹的、棉的、毛线织的。清代时就把这种无袖衣服叫马甲了,其称呼与马上民族有关。我国马甲的历史久远到了今日仍有研究创作的必要性。我们亦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服装设计中,马甲给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使用性以及便利性任然不会消失,它会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以自己的方式悄然演变来谱写新的历史。所以我毕业设计的作品命题 ——马甲服饰装饰设计——《演绎民族风》
一、《演绎民族风》——马甲的民族服饰装饰文化定位和构思
1、马甲的历史与渊源
在我国五千年华服罗衫、玉佩朱环的灿烂服饰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始至今,从内衣到外衣,马甲服饰虽然形制简单,但却实用美观,历经五千年的历史洗礼,流传至今。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对我国马甲服饰形式的由来及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马甲”,在《汉语词典》中,意指“古代用于保护战马的专用装具,又称马铠”,可分为两类,一类用于保护驾战车的辕马,另一类用于保护骑兵的乘马。主要是皮质的,面上髹漆,并常画有精美图案。因此马甲最初可谓之是 “马的衣服”。后经世之演变, 渐渐流变为人类服用的一种服装形式:马甲,即背心,指的是不带袖子和领子的上衣。有些地方亦称坎肩,坎肩较之马甲, 多指夹的、棉的、毛线织的。清代时就把这种无袖衣服叫马甲了,其称呼可能与马上民族有关。当年的男人都穿长袍,年龄冬季爱在长袍外套件马甲。总之马甲穿起来很利便,热时不太热,冷时也可御寒。就是说,这种衣服只护前后心,可长可短,不遮挡四肢。服饰“马甲”的文化根源及演变马甲服饰形制历经近两千年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在众多 历史服饰中沿用至今,只因其卓越的服装效用价值。马甲的穿着不论男女、不分老少、便于穿脱、保暖实用。无论是其广 泛的阶层适用性, 还是方便的保暖实用性,或是其无与伦比的装饰性,都在无形之中构成了支撑马甲得以流传千年的坚实 骨架。时至今日,服装的审美性成为了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标新立异成为了吸引人们眼球的最佳手段。马甲仍可适应这样的时代潮流,看似简单的外形为设计师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留足了空间,可性感、可帅气、可甜美、可俏皮、可庄重、可怪异 ……因此,我国马甲的历史渊源于今日仍有研究创新的必要性。
2、《演绎民族风》——马甲的民族服饰装饰文化定位
我的作品《演绎民族风》是以马甲为载体,装饰艺术特点是以民族文化艺形式术为主,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近代,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除沿海以外的边疆省份和地理复杂、交通阻隔的部分内地省区。由于诸多原因,至解放前,若干少数民族地区尚不同程度地保留着资本主义前诸社会形态或其残余,保存着大量原始艺术和各社会阶段的艺术遗痕,仿佛客观、自然地存在着一部活的民族艺术演变发展史。源远流长,传统浓厚,种类丰富,各具异色,是她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的民族民族的色彩十分丰富,尤其在民族服饰这方面色彩非常突出,并且我国少数民族种类繁多,分布广阔,且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互相交流困难,因而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容丰富,有取之不尽的服饰资源。-----款式结构特征、色彩特征和民族服装风格的流行.得出在同一形制下通过服装构成要素的变化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服装特征,并将其文化内涵广泛汲纳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去. 因此我这次的马甲服饰装饰吸取所有民族文化服饰的特点,以我的总体感觉经行我这次的毕业作品设计并且命名为《演绎民族风》。
3、《演绎民族风》整体构思——民族风格与现代的融合
这次毕业设计作品命题为《演绎民族风》,以马甲为主体设计创作,将传统的“中国元素”和现代的“时尚元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是我的这次毕业探索设计的主要课题。我以马甲为载体,为发扬民族工艺传统,为优秀文化艺术设计应用做努力探索。我这次的设计作品的件数为八件,每两件为一组,每组的色彩设计、图案设计、装饰手法、都采取各不相同,并且每组的装饰工艺都不一样,这样的设计为的是让我的设计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在布料和装饰上,我选择了和其他马甲不一样的材质,主要选择为现在时尚与潮流都具备的牛仔布作为一个主要的装饰布料,这样才能使我的作品更加与时俱进,其他的布料选择具有民族特点,这样使我的马甲既具有现在流行的混搭时尚感。其他面布和里布的选择使用粗布料,使我的作品更加具有与自然融为一体,亲近大自然。在材质运用上传统民族工艺,采用对比的手法,使我最后的作品达到现代感。工艺手法选用布贴为主,其他装饰以刺绣、缝缀、为辅的创作工艺形式,通过不同的装饰方法和色彩搭配来体现我的作品创意,有特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中国传统色彩是现在色彩流行的根源所在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把传统色彩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可以使服装作品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色,通过精心制作过程我体验到了复杂的色彩搭配要点以及多种手工技巧所体现丰富的艺术美感。
二、《演绎民族风》艺术形态分析
1、装饰艺术形态分析
马甲服饰装饰艺术形态分析
(1)第一组蓝色印花布马甲采用轴对称装饰图案。轴对称图形给人的视觉感觉为平衡两边的拼贴采用三角图案和圆形拼贴,三角上的图案为蜡染装饰蝴蝶图案代表和吉祥。圆形上的丹顶鹤象征幸福、吉祥、长寿和忠贞。在加上红色小碎花布的点缀和小红色木珠和绿色穗子的点缀,是我的这对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2)第二组盘线,采用民族装饰彩线盘绕成蝴蝶的装饰图案和现代的圆圈图案,民族装饰圆圈的排列大小不一,分布不均,但是很有节奏,给人以动态感觉。而蝴蝶是中国民间喜爱的装饰形象,亦是美好、吉祥的象征。成功的象征,最主要的象征意义是转变,丑陋的毛虫竟然会转变成美丽的小精灵,这是最引人注目的转变。使作品民族与时尚具备。
(3)第三组纽扣装饰的应用不规则构成和规则排列。一件马甲是大小一样纽扣顺着装饰衣领经行排列和上下对齐排列,另一个是纽扣的大小不一密集型排型不规则排列,装饰手法完全不一致,但是真好形成对比,其实他们才是天生的一对。在加上两件都有绣花的点缀装饰,使他们有了共同点。
(4)第四组图案拼贴,一个是方形图案的重叠拼贴,从大到小,旋转拼贴,另一个是不规则的长方形拼贴,由于第一有重叠拼贴的美感,所以第二个采用了在拼贴的图案上在加上绣花,来了一个锦上绣花。
2、马甲服饰装饰创意色彩表现
(1)牛仔的流行可是有很长的历史了,现在却变成了一种潮流并且经久不衰。现在的牛仔基本上还是以靛蓝和蓝黑为主。主要原因是蓝色洗水后的效果最让大众喜欢,而且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有越洗越漂亮的效果,所以它也是牛仔永恒的美丽色。我的马甲采取牛仔和现代的粗麻布结合起来,达到混合拼贴的效果,使我的作品更加具有与自然融为一体,亲近大自然,时尚与民族兼具。
(2)蓝印花布,深沉的蓝与纯静的白,在普通的棉布上组成了多姿多彩、寓意古象的文样。质朴素雅、含蓄优美之中,饱含着浓郁的乡俗民情。 一种用石灰豆浆防染花靛蓝色的双色布,蓝是深重的蓝色,白是纯净的白色,色彩是质朴的,纹样是有着吉祥寓意的,风格是古拙而素雅,内涵是厚实而乡土。更能体现出我的作品的民族图案特色和民族吉祥寓意,使我的作品设计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民族大花布
(3)大花布的由来据说是中国在抗战结束后,为打破无国产印花布的状况而开发的首款凤凰牡丹图案花布,最正宗的要数那种二尺三宽幅、只有红绿蓝三色的东北纯棉花布。艳红配浓绿,花布上没有色彩禁忌的恣肆搭配,美得浑然天成、令人惊叹。既然这种布依然在我们生活中存在。并且成为一个焦点。东北大花布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经久不衰的一款布料了。我觉得它现在的应用范围已不仅限于被子了。我决的把它应用在在我的马服装装饰上也别出心裁,独有一番韵味!
(4) 碎花布艺以现代艺术诠释浪漫神韵,简约与格调,灵性与品位,透射出不可言语的理解与舒适感。颜色的淡雅给人一种浪漫的气息。小碎花的流行不仅仅代表的是复古风格的盛行,更是代表了新女性主义和乡村田园风格的潮流走向。
3、.材料与手法的丰富性
(1)布料选择。
布料是在作品中主要应用的材料,因为整个马甲的风格以为民族为主,要体现民族与时尚兼具,所以选择布料上一点也不能马虎。经过认真考虑,我最后选择了大花布、蓝印花布、牛仔布,里面为粗麻布做衬布。
牛仔的流行可是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现在却变成了一种潮流并且经久不衰。它的面料不易磨损。而且牛仔服饰非常受不同阶段的人群的喜爱。
蓝印花布的图案丰富多彩,如“吉祥如意”、“四季平安”、“年年有余”、“福禄寿喜”等,表现了劳动人民朴素的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图饱满,穿插多变,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表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特有风貌。
大花布的图案牡丹,凤凰,色彩浓烈这种图案的布在中国大多数人的心里都有一份儿时的记忆。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一床这样的一床被面。在农村尤为盛行。很长一段时间它是人们眼中极为乡土民族的一个代表。
碎花布发以现代艺术诠释浪漫神韵,简约与格调,灵性与品位,透射出不可言语的理解与舒适感。还以一种恬淡陶然的田园情怀再现精致浪漫的都市品质生活:闻着空气中弥漫着爱的气息,那一份温馨,那一份感动,尽在这一瞬间。
装饰物品材料
我的作品的主要装饰材料都选用比较复古的的才来做装饰,这样才能更好的与我的作品更加融合和协调,更加突出我的作品的名族特点。所以我选择木珠、有名族特色的线。
(2)工艺手法。
补花用剪成各种形状的棉、麻、丝绸花片粘贴在底布上,组成图案,经缝缀而成。也是一种传统的工艺,我的作品的补花的图案采取几何图形来进行拼贴,颜色采用红色和蓝色的相互搭配经行让我的作品变化更加丰富多彩。补花的工艺过程是:①剪花。按照图稿将布料剪成各种形状。②粘贴。将花片粘贴在底布上组成图案。③拨花。将花片的毛边用针拨窝进去,要求边角整齐。④缝缀。又称锁边。将花片四周用锁针锁满。⑤洗熨
拼接一种特殊的工艺,一种对皮质面料的无缝焊接工艺,这种工艺使得不同的色块的皮面能够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一起,使多种颜色的皮质面料可以完美地组合成一张。而且拼接在现在的服装款式流行的趋势越来越流行。因此特殊拼接构造在服装上方面的运用,也会使我的作品显示出与众不同。
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手工工艺品之一。因此要是我的作品民族感更加强烈刺绣工艺是不可缺少的装饰手法。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或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缝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
布贴图案的古朴风格,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特别是制作的劳动妇女,对美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他们的美学趣味。这种风格,也同样能适应现代人民及其他国家人民的欣赏要求,它们的艺术价值是很高的,应该引起广泛的重视。
三、《演绎民族风》----马甲服饰装饰的创作过程
1、材料搜集
我搜集材料从三个途径获取的;朝天门市场、网上、图书馆、分别收集了现代的马甲的装饰图案、作为我的创作资料,经行我的设计作品创作。
2、创意构思
起初我的设计作品定为六件,但是由于考虑到最后布展的效果,有增加了两件,我这次的设计作品的件数为八件,每两件为一组,每组的色彩设计、图案设计、装饰手法、都采取各不相同,并且每组的装饰工艺都不一样,这样的设计为的是让我的设计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3、稿件的修改到定稿过程
初稿我画了六个马甲,可是都是不怎么理想,原因是我的设计的作品工艺单一,而且色彩也很单一,整个作品很单调,没有任何吸引点。最后老师提议让我每两个为一组经行材料和工艺表现,这样可以很有效的丰富的我的设计作品。经过修改之后,比之前的稿子好了很多,色彩和工艺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种,但是还是很不理想,因为六件表现的工艺太少,而且老师说我的六件会影响我的布展效果,达不到布展所要的效果,最后在老师的提点下,我有设计了一组马甲,我的设计作品就从开始的六件变成了八件,自然我的工艺也 随之增加了。
4、《演绎民族风》制作过程
(1)材料的采购
去朝天门采购材料,工具主要有:针线、、剪刀、尺子、粉笔、牛皮纸、在其中的材料的采购中,其他的一次可以买得齐,但是买布料的过程太曲折了,因为我作品的布料都是族民布料,看起来很好买到,但是一点都不容易。因为在配色方面很难,颜色是最不好配的,因为我做的作品整体属于混搭的民族风,有了牛仔布料的选择,给我作品的整体选材上加大了很多的难度,牛仔布和民族布搭配这次的挑战,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几乎跑了朝天门有好十几次,也在淘宝网上天天看看,最后才差不多买齐全,有些东西还是在一边调整过程中,一边买。
(2)材料的加工
在买到的材料中有的材料不能直接应用,必须讲过加工材可以,就说我买的纽扣吧,买的都是现在平常用的纽扣,要把它加工成有名族感的纽扣,我必须在纽扣上面包一层布料之后才能使用。
(3)马甲的打版
我的作品主要是以马甲的装饰为主,板式变化不大,所以板式变化不丰富。虽说马甲板式简单,但是对我这个没有选过服装设计的人来说,也是一个相当大挑战。首先我的打版的材料有牛皮纸、粉笔、美工刀、尺子。所有东西准备好了之后,开始决定马甲的尺寸,这又是一个大难题。因为不知道做多大号才合适。所以我选择了工作室一个个子体重都很匀称的人,以她的尺寸作为我作品的尺码。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划线,简单的进行款式设计、用了一天的时间的马甲的板式全部完成。
(4)裁剪
我把买好的布料在在打好的板式经行裁剪,为了保证混换,我是做一件,然后再裁剪另一件,这样经行有条有理,不会出现错误,而且也可以经行比较,为做先一个马甲做调整做好铺垫。
(5)装饰制作
由于我设计的马甲都是每个为一组,所以在两俩装饰上,我要用相同的装饰手法以及装饰的材料上保持一致,但是装饰的图案和款式未必是一样的。大致分为四种;纽扣装饰、线条装饰、拼贴装饰、重叠缝缀装饰来经行马甲的整体装饰手法。
(6)中途调整修改
在马甲的面子做完之后,要做一个调整,因为下一步要缝上里面。所以这一步至关重要。一旦做不好,以后的调整就更难。我觉得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太有限了,这一步的完成时在老师指导和工作室的同学的建议先完成的。
(7)马甲衬里制作
为了使我的马甲有厚重的感觉,我的马甲的里面采用仿麻布的面料,既能很好的给马甲塑性也能突出马甲的民族特征。马甲的里面和外面一样先是用打好的版把马甲的款式裁剪出来,然后经行里面和面子的缝合。
(8)里面卷边缝合
里面和外面缝合之后会留下针角,必须把针角经行遮隐,采用和马甲外面的一样的布料经行布边隐藏。
(9)最后调整
马甲完成之后,必须再次经行调整,使我的作品更加完善。这次调整主要马甲上装饰调整。
(10)缝扣
最后就上上纽扣了,虽然我的马甲只有一个纽扣,但是我的马甲的纽扣必须是根据每款的马甲的风格经行打配和调整的。
四、结语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学习和工作,在徐岳南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我终于完成了马甲服饰装饰设计《演绎民族风》的论文。从课题选择、方案论证到具体设计,每一步对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尝试和挑战,也成就了我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最大的项目每一次改进我都收获良多,每一次修改后的成功我都能兴奋好长一段时间。虽然我的设计作品不是很成熟,但我仍然心里有一种莫大的幸福感,因为我实实在在地走过了一个完整的设计所应该走的每一个过程,并且享受了每一个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个设计中我加入了自己鲜活的思想。
参考文献
林乐成,王凯,《纤维艺术》 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年
林乐成 《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作品选》 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
林乐成,尼跃红, 《国际纤维艺术》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马子富,《西部开发与多民族文化》 马子富, 华夏出版社
陈蓓, 《休闲马甲服装设计图》 山东美术出版社
柳维和, 《装饰》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2004版核心期刊
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