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
教案设计
梅河口市山城镇中心校
姓名:孙晓莺
通讯地址: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镇中心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品德与社会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搜集古今服饰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透过服饰的变迁,探究历史,找出我们生活中许多事情的来龙去脉。
(3)、请教身边人,简单了解服装的面料。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从古今服饰的变迁出发,透过历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积淀,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生活中许多事情的来龙去脉。
2、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搜集古今服饰变迁的有关图片、资料等。
2、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提高自己的能力,并逐步生成美好的情感体验。
发展方面: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培养学生查询、浏览、筛选、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资料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34—38页内容。
内容分析:
《从服饰话古今》隶属于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学科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追根寻源》第二课“吃穿住话古今”的第二课时的内容,承接了上一课时“ 中华食文化”。它把古今中外的服饰进行对比,增加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淀。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了解人类文明的开始和进步,以及从服饰角度去看社会的发展与变迁。通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巧夺天工的纺织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内涵,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整节课从同学们喜欢的服装布料、服装款式、到服饰变迁,一切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师生、生生互动和谐,充分体现了生活即教材、课程的理念。
学情分析:
因为五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相对窄一点;但是在现今的信息时代,他们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观察、了解、探索;为此我想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看书交流,重点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教学要从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生活阅历出发,重点不在学生掌握多少,了解多少,而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巧夺天工的纺织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知道服饰古今的发展过程,了解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问题,在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
教学准备:
教师:用百度搜索有关古今服饰变迁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了解有关服饰变化的历史。制作多媒体PPT课件《从服饰话古今》。
学生:用百度搜索搜集古今服饰有关的图片、故事、资料等。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五年级学生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鼓励表扬法、交流展示法、感知欣赏法、情感陶冶法等。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收集整理资料法。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有一首歌说,人类是衣服动物,衣服是心情演出,穿什么衣服,能看出个性的真面目。让我们一起欣赏蔡依林的歌曲《衣服占心术》。
【百度视频mv】蔡依林的歌曲《衣服占心术》
师:你知道穿什么衣服,体现什么样的个性吗?谁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开课以一首与衣服有关的歌曲作为引子,让学生一下子走近了服饰的世界。]
活动二:服饰世界,异彩纷呈。
(一)服饰与气候的关系。
1、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两张照片。你们能否看出,这两张像片各是什么季节照的?
【百度图片】女孩冬装羽绒服:
女孩夏装连衣裙: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板书:服饰)
3、同学们根据女孩穿的服饰,准确地判断出了冬季和夏季,由此可以知道服饰与什么有关?(板书:季节气候)
(二)服饰与职业的关系。
1、请大家看大屏幕的图像,说一说他们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百度视频】(第3张)
警察;医生护士;空姐;运动员;厨师;京剧演员。
2、你们是根据什么断定的?
3、由此看来,服饰还与什么有关?(板书:职业)
(三)刚才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有关,那么服饰还和什么有关呢?
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身份、经济水平、制作技术等有关。接下来,我们用服饰与相关事物的联系,来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
活动三:服饰起源,人类文明。
1、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远古。
【百度视频】
(
2、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同是远古的人,有什么不同?(一张图片上的远古人没穿衣服,一张是穿了树叶的。)
3、远古时期的人们从赤身裸体到懂得用树叶遮身,从这一过程中,你可以猜测出什么?
4、从用树叶遮身发展到用兽皮做衣服,你还能猜测到什么呢?树叶和兽皮相比,哪种的保暖性好?
[设计意图]: 1、让学生了解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知道要穿衣服,大家赤身裸体地走来走去,认为是很自然的事,后来人们懂得了遮羞,他们开始用树叶来遮挡自己的身体,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2、很多年前我们的地球,气候四季如春,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后来地球开始逐渐变冷,当严寒降临的时候,人们缩在洞穴里,生火取暖,要出洞去打猎、采集时,他们就用兽皮来御寒。这是人类服装史上的一大进步。
5、(出示教材上第一副图)同学们看,这个古人在做什么?用什么来缝衣服?为什么是用的骨针?那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缝制衣服?
【百度视频】骨针和缝衣人
小结:据考古发现,早在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骨针来缝合兽皮做衣服了,这可是人类服装史上的一大进步。当然,和我们现在相比,当时社会制作水平还是相当低下。
活动四:服饰变化,社会发展。
(一)、麻布和丝衣的问世。
1、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祖先们走出了用树叶兽皮为面料制作服饰的远古时代,后来,他们的服饰和面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知道这是什么面料吗?(麻布)
【百度视频】麻布和丝衣
师:是呀,6000多年前,人们已经能把野生麻的杆撕开捻成线,织成麻布。
4、那这件衣服是什么面料呢?(丝)
5、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会做丝衣了,这件丝衣是多少年前做的?
小结:这件丝衣2000多年前的,丝衣的重量只有49克,不到一两,真是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6、同学们,一提到丝绸,中国人是相当的自豪!因为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种桑树,养蚕子,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你们知不知道古代有一条与丝绸有关的路?
7、(出示古代丝绸之路图)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一直延伸到中东,你看了古代的丝绸之路途经了那么多的国家和地区之后,知道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吗?
【百度视频】丝绸之路
7
小结:古代的商人将中国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了西域,换回许多西域的奇珍异宝,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走向了世界,促进了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的商业往来,也见证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昌盛。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巧夺天工的纺织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内涵,并积极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8、我们再来欣赏欣赏,用丝绸做的服饰。
【百度视频】
9、同学们,这些与远古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相比,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10、这些服饰的颜色绚丽,面料丰富,款式多样化。透过服饰的变化,我们能看到当时社会怎么样?(板书:社会发展)
(二)、黄道婆的贡献。
1、同学们,前面谈到的树叶、兽皮、麻布这些面料是天然的。丝呢?这种面料靠的是人们养蚕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二、三千年前,人们知道了种植棉花。
【百度视频】宋代人织布制衣的生活。
同学们,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讲一讲黄道婆的故事。
【百度图片】黄道婆
2、谁能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百度视频】黄道婆的故事
3、黄道婆做出了什么贡献?
小结:对,黄道婆是对中国纺织业做出了贡献的人,正因为黄道婆传播和改革了棉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才促进了棉花种植的大面积推广和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人们才穿上了价廉物美的棉布。
(三)、出示唐服、日本和服。
1、(出示唐服)这是我们唐朝的服饰。
2、(出示和服)这是什么服饰?
3、同学们感觉日本和服与唐朝服饰有相似的地方吗?中国和日本是不同的国家,两套服饰为什么那么相似?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和服受到唐朝服饰的影响,成了日本的国服。唐代服饰不仅对日本、朝鲜、东南亚等一些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到今天,东南亚等一些国家仍然把唐朝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影响之深远。
(四)、出示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百度图片】长袍马褂
【百度图片】西装
【百度图片】中山装
1、同学们知道这些服饰的名称吗?
2、在很多中国人还在穿长袍马褂时,西方国家的人们却普遍穿着这样的服装,我们称之为西装。后来,有人吸取了西装的优点,设计出了中山装,中山装出现后,很快受到我国许多男士的喜爱,并将它看作是中国的民族服装。
3、透过服饰的相互影响,你知道了什么?请同桌的议一议。
[设计意图]: 让学生理解透过服饰的相互影响,我国的服饰不但影响了国外,同时还受到外来服饰文化的影响。
4、我是小小预言家,看服饰,猜身份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远古时候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是用来遮羞、暖体的,而现在这些服饰已经成为不同身份地位的标志。我们的服饰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地发展。
(五)、社会发展,服饰繁荣。
1、我们再看一组图,这是我们当代人穿的一些服饰,请同学们说一说哪些是从我们祖先那里沿袭下来的,哪些是从外国学来的?
【百度视频】
2、当代服饰样式繁多,当代服饰又是用什么面料做的呢?同学们可以摸一摸,看一看自己穿的衣服,还可根据自己平时知道的说一说,现在的服饰用了一些什么面料做的?(丝绸、棉、麻、化纤、纳米、莱卡、腈纶……)(你还知道哪些面料?)
[设计意图]:我们现在服饰的面料可以说不计其数,不但有传统的棉、麻、丝绸等面料,还有化纤、羊毛、莱卡、腈纶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服饰的面料还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未来的服饰面料还会更加丰富多彩。
3、让我们来看一看同伴们那些多姿多彩的服饰。
【百度视频】少儿时装秀:
[设计意图]:我国打开了通向世界服装业的大门,人们的着装令人眼花缭乱,它不仅仅只是用来遮羞、保暖或者封建社会时候的身份标志,它已成为美丽的化身。通过服饰的变化,我们不仅看到了当代服饰的繁荣景象,更感受到了社会的开放,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
活动五: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同学们把本节课收集从古到今的服饰图片,按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制作成图片展,进行展示、交流,揭示服饰所蕴涵的社会性。并思考:今后布料还有哪些发展变化?
附板书设计:
从 服 饰 话 古 今
季节气候
职业身份 人类进步
服饰 经济水平 社会发展
生产技术
……
五、教学反思
激情的课堂,灵动的活力
上完这节课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孩子们的热情感染了我,这节课我充满激情的课堂驾驭,让课堂充满灵动与活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依据教材文本,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逐一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是教与学的全过程。
1、 走近文本
本节课,从同学们喜欢的服装的布料,到服装的款式,再到服饰的变迁,,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师生、生生互动和谐,充分体现了生活即教材,大自然就是课程的理念。
2、 脉络清晰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我的教学思路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从由《衣服占心术》的歌曲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到借助图片揭示问题,再到展示搜集的布料、图片、资料。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3 、对话历史
把古今中外的服饰进行对比,探究服饰文化的同时增加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淀,如皇帝服饰说明社会的进步,日本和服来自中国,不同人物的官服体现官级差别等。让学生在了解、欣赏的同时,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从而增进民族自豪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对文化认同的教育,教育学生要尊重传统与现代,中国和外国的文化差异。
4、课后留白
“品德与社会”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精彩的对话文本。为学生的创造性发挥留有许多弹性空间。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我们为学生留有一定空间,让他们自主合作学习,在交流中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在上完课后,我请学生自己去探究服饰及布料的变迁,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从而增进民族自豪感,我想下节课一定能上得更贴近学生,更能走进历史!
六、教师自我介绍
省 份
吉林省
学 校
梅河口市水道学校
姓 名
常万珍
职 称
小教高级
QQ
470296705
电子邮箱
Cwzhen968@
通讯地址
吉林省梅河口市水道学校 135023
自我介绍
1993年毕业于吉林省通化地区海龙师范,近二十个春秋,一直奋斗在教育事业的第一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严谨治学、孜孜不倦、勇于开拓、勤于创新,获得“吉林省骨干教师”、“吉林省品生品社教学观摩大赛一等奖”、“全国继续教育网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感谢与“百度”走过的每一个日子,在“百度”,一次开心的交流、一篇精彩的美文、一首动听的好歌…… “百度”成就了我追求的梦想。我会永远与百度相伴,努力成为一名学者型、专家型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