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复习《图形与几何》绪论课.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923033 上传时间:2025-03-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图形与几何》绪论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复习《图形与几何》绪论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邓秀荫名师工作室 汇报展示课 课题:复习《图形与几何》绪论课 课型:单元整体教学复习课 课时:第一课时(共2课时) 授课:饶胜强 2016年10月31日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本节复习课引导学生通过三种语言的转化过程,建立符号意识;引导学生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引导学生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二)课时安排 根据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按整体——部分——整体三部分设计. 整体(绪论课):2个课时; (三)绪论课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围绕数学知识展开教学(明线). 1.知道《图形与几何》可分为八个模块的内容,并清楚每个模块的内容来自书本哪一册(培养归纳,反思习惯). 2.知道《图形与几何》中的“点”、“线”、“面”、“体”四者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说出各自所包含的主要知识点.如:点包含中点、端点…(发展抽象及思维能力). 3.会让图形“说话”,看到概念会画出图形,看到图形能说出是何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4.会用三种语言理解概念(性质、判定);如角平分线(建立符号意识). 5.会用书本及参考书.例如:忘记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点则可查看八下的书本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学会自主复习). 第二课时:围绕数学思想展开教学(暗线). 1.知道主要的数学思想,会从书中找到含有所列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的例子或习题. 2.学会勾画知识结构图. (四)具体内容的说明 本节课为《图形与几何》总复习第一节课,时间跨度较大,知识点的概念纷繁复杂,内容多,学生遗忘得比较多,中下学生知识点混淆严重,如中点、中线、中位线三个概念.学生对这些抽象的概念记忆起来较为困难,若单纯以知识点的方式进行复习,学生势必会产生厌倦感,意义也不大.另外时间紧,想让学生自觉去找书本上的概念很难做到,基于这些考虑,我在复习中运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将知识点按点、线、面、体的形式呈现,要求学生会用图形语言表示所给概念,或能根据所给图形说出这些概念即可,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数学概念.让学生用数学独有的语言(图形及符号语言)去理解数学.通过三种角度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分析,引导学生把散落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从而让学生形成清晰的整体知识结构,使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盘根错节,又浑然一体,而到后来,知识好像在手心里,了如指掌,不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瓦砾、一片望而生畏的戈壁滩. 二、教学分析 1.教法:“单元整体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的,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 2.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学生围绕导学案自学(独学)→自我发现问题(用红笔标出自己的学习困惑)→自主解决问题→合作交流→归纳提升→整理导学案(对残缺知识修补)等活动来构建与此相关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掌握知识,并达到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自己或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 复 习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图形语言表示对所给概念,或能根据所给图形说出这些概念.引导学生在比较、归纳中把散落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从而形成清晰的整体知识结构. 2.探索并理解三种语言对概念(性质、判定、定理)的表示,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建立符号意识. 3.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数学思考 1. 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 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问题解决 1.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2.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获得复习《图形与几何》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情感与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通过三种语言的互相转化,发展理解记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 1.探索并掌握整理知识的过程及方法,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 会用图形语言表示对所给概念,或能根据所给图形说出这些概念.引导学生在比较、归纳中把散落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从而让学生形成清晰的整体知识结构. 3.探索并理解三种语言对概念(性质、判定、定理)的表示,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建立符号意识. 4.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复习难点 1.探索并掌握整理知识的过程及方法,学习使用书本及及参考书,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在比较、归纳中把散落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从而形成清晰的整体知识结构. 3.探索并理解三种语言对概念(性质、判定、定理)的表示,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单元整体教学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教具准备 班班通等 三、教 学 设 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1.课前先设计好导学案. 2.布置导学案中的作业,并提出要求. 1.在课前完成导学案.对于不懂得的问题先求助于书本,确实还不懂得的问题用红笔做上记号,便于上课交流,讨论. 2.明确本节课的复习要点.熟读知识链接. 1.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复习的目标有个整体把握,引导学生初步把散落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从而让学生形成清晰的整体知识结构. 2.通过围绕导学案自学(独学)→自我发现问题(用红笔标出自己的学习困惑)→自主解决问题,为上课合作交流打下基础. 知识链接 1.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书本 . 2. 出示课件:《图形与几何》所包含八大模块的内容. 3. 出示课件:讲授“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内涵. 1. 齐读《图形与几何》所包含八大模块的内容,并记住模块内容. 2.了解“点”、“线”、“面”、“体”四者之间的关系;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完成复习目标中的1、2、5中的任务. 1.对《图形与几何》的内容重新组合成八大模块的内容,为下阶段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打下基础. 2.让学生从不从角度认识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构建清晰的整体知识结构打下基础. 自主学习 1.组织学生讨论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及合作探究(一)内容,要求学生用红笔进行更正. 2.巡视,收集学生共性的问题. 3.关注基础较薄弱的学生. 4.出示课件展示、点拨. 1.学生分组讨论.组内没法解决的问题举手由老师协同完成. 2.错误问题及时用红笔进行更正. 3. 回答问题. 4.完成复习目标中的3、5中的任务. 1.由教师的讲变为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并发挥学生“小老师”的作用. 2.教师在巡视过程发现问题,及时掌握哪些问题是学生自学讨论后还不懂的问题,为点拨打下基础. 3.让学生于课前先通过图形对所给概念进行回顾,远离死记硬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合作探究 1. 出示课件:完成 《合作探究》(一)三线八角的内容. 2. 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及激励. 3.和学生共同完成角平分线概念、性质、判定知识点的回顾,引导学生三种语言的转化. 1. 学生个别回答,其它同学补充. 2. 师生合作完成(一)中内容. 3.完成复习目标中的4、5中的任务. 1.让学生明白图形与几何知识点的复习方法. 2.让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课堂训练 1. 指导学生先独立完成导学案中当堂训练的问题. 2. 关注学困生的完成情况,并了解、收集答题情况. 3. 组织小组讨论,并对共性问题或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疑. 1. 按要求先独立完成练习. 2. 通过小组合作及时解决对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3. 已掌握的同学帮助还没掌握的同学. 1. 通过练习,让学生用类比思想学会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的构建. 2. 通过练习,让学生在不断的质疑、解疑过程中完善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能力. 3.通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对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将学习进一步延伸. 归纳提升    1.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引导学生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概括. 3.教师点拨和补充. 1.积极参与知识梳理和知识网络的构建. 2.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做到知已知彼,课后补漏. 1、构建知识网络,梳理、概括所学知识. 2.及时反馈有助于记忆,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理解,构建知识网络. 3.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布置作业 1.要求学生完成导学案末完成的任务(上课穿插布置). 2.要求按导学案的要求完成下节课的预习作业(见导学案). 1. 复习、巩固本节课未掌握的内容,对残缺知识修补. 2. 复习并完成下节课的导学内容. 1. 对课堂反馈的信息进行复习巩固. 2.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进行复习、自学.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