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围棋协会培训中心 北方交通大学围棋协会
教师:杨鸿哲 杨慧宇 教 案 首 页 总 第 37 页
课时序号 第 13 节 授 课 班 级 小学低年级入门班 授 课 日 期
课 题 第七课 连接与分断(一) 授课类型 新 课
教 学 目 标
这一课讲十二种连接中的前四种:连,双,虎,飞。
连接与分断既有防守,又有进攻。连接的防守性大一些,分断的攻击性大一些。
知道什
重 点
讲清四种补断着法的特点,它们各适用在什么场合。
势厚用粘,成形用飞,安定用虎。
难 点
能力
没有大量的实战,同学们很难理解四种补断着法的特点,它们各适用在什么场合。
板 书 设 计 棋 盘 示 教 设 计
第七课 连接与分断(一)
连,双,虎,飞
势厚用粘,成形用飞,安定用虎。
棋理棋谚棋诀:
矩形补断虎输飞。
教 学
后 记
教 案 续 页 总 第 38 页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贯穿全课始终,环视课堂。维持课堂纪律。
一 复习提问:在我们开始学围棋的第一课时,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知识和术语,其中有“连”和“断”,让我们来复习一下。图1中把自己的两个子或两部分子连接在一起,就叫“连”也叫“粘”。图2中把对方的子分隔成两部分,下的这个子就叫“断”。
1 2
引言:以上我们复习的是最简单的最基本的连接和分断,我们在实战中,会大量遇到各种各样的连接和分断,有简单的,一眼就能看清,有复杂的,需要平时训练才能解决。下面我们就学18种连接和分断。
二 新课 “连接与分断”,这一课讲十二种连接中的前四种:连,双,虎,飞。看教盘例题。
连——把棋下在断点上,把它们连接上,叫“连”。看挂盘例1的。
双——两个并在一起的“跳”,就叫“双”。俗称“双板凳”。看挂盘例2的。
虎——三子围一点,就叫“虎”,俗称“虎口”。用于补断叫“虎补”。看挂盘例3的。
飞——用“小飞”的棋型来补断,俗称“飞补”。看挂盘例4的。
例1连 例2双 例3虎 例4 飞
“连”或“粘”是最基本的连接着法,它的特点是“厚”,无对方无任何利用,一手就补干净了。缺点是效率太低。
“双”的特点是有两个连接点,在对方冲断时能确保通连。双也属于厚实的一种,缺点是留有一冲断的可能,成为对方利用的毛病,今后可以成为对方的一枚劫材。
“虎补”的方法的特点是眼型丰富,有“单虎”,还有“双虎”,这种着法效率高,一子多用,在补断的同时还做了眼。在需要迅速安定时,经常用上。
“飞补”是比较高级的下法,它是成形的好手,它的特特点是“虚”。因为它很虚,如果没有后续手段,它的作用就体现不出来。应为这是为了整形而用的着法。
综上所述,四种着法,各有各的用途。需要根据需要来使用哪种着法。总的说来,有个规律是:势厚用粘,成形用飞,安定用虎。通过学围棋,我们因该知道:任何一着好棋,有优点,同时还有其缺点。
三 巩固练习:黑先 1,2,3 题是“刀把五”棋型,作活只有一个要点。4是双活,是不完整的“边上板六”。5题是“角上二一有妙棋”的棋。6题利用曲四活棋的特点,走成双活。7题是利用有两口外气,走出“涨死牛”,而活棋。
课堂复习。做不完,留作家庭作业。课堂练习
黑先: 1 2 3 4 5 6 7
教 案 续 页 总 第 39 页
板书重点 ① 连,双,虎,飞。 势厚用粘,成形用飞,安定用虎。
② 棋理、棋谚、棋诀: 矩形补断虎输飞。
课堂总结: 我们已经学了吃子着法,行棋着法,攻杀着法,现在学的是连接与分断着法。
对于补断,我们可以记住三条规律:势厚用粘,成形用飞,安定用虎。
四 课堂对局:练习下整盘棋。
五 作 业:黑先。
1 2 3 4 5 6 7
六 趣闻典故与历史知识:
趣闻典故:
围棋最早是什么样?(上)
围棋的发展是随着人们的智力的发展而发展,也是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最主要的表现在棋盘的道数上。棋盘的道数少,变化就少,下起来就简单,棋盘道数多,变化就多,就复杂,下起来就难,就不好掌握。
我们现在的棋盘是19 X 19道,而在早些年,我们的祖先在发明围棋时,一开始并不是这样。而那时是比这个规格要小。我们现在通过这些年的考古,已经一点一点的知道了以前的事。
在考古中,我们国家发现的最小的棋盘是13 X 13道,这是在1977年4月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一座辽代古墓,墓内供桌下,有一高10厘米边长40厘米的围棋方桌。桌上涂白漆,中间画有长宽各30厘米的棋盘,棋盘纵横13道。
这种13道的棋盘是目前能见到的道数最少的棋盘。
历史知识:
聂卫平 (四)
聂卫平的第二个老师是雷溥华,他给了聂卫平扎实的基本功。
聂卫平的第三个老师是大名鼎鼎的过惕生。过老和雷老教棋,虽然各有个的路数,但在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他们都要求聂卫平从基本功练起,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先学习下“功夫棋”。开始聂卫平对这一套很不适应,他以为自己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千方百计地想从老师那里学上几个绝招,老师却执意不肯这样做。雷老师明确告诉聂卫平:下棋好比登山,层层上升,才能“会当凌绝顶”。这里边没有什么绝招。如果一味急于求成,就会造成根基不稳。如果连加减法都不会,怎么能学乘除法呢?
聂卫平是个懂事懂道理的孩子,道理听明白了,就按老师说的去做。他潜下心来,一“着”一“式”,潜心学习,不急于求成。每学一段时间,雷老师就带他到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去和北京市当时知名的少年棋手程晓流,金同实,谭炎午等对弈,然后再复盘讲解。
有位大教育家说过,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在兴趣的引导下,聂卫平一头扎进了围棋世界,形容聂卫平的学棋,用“刻苦”两个字已是远远不够了。他的努力,仿佛已经超过了这两个字的境界,可以说,他是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围棋,这时,围棋已经是他的命根子了!
七 棋理、棋谚、棋诀:
矩形补断虎输飞。
棋谚“矩形补断虎输飞”的意思是说:当我方棋型为曲尺形,且需要补断点时,一般情况下采用“飞”的补法比“虎”的补法好。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