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河北玖翔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论 文
题目 液压传动设计
学生姓名:小桃子
指导老师:卢雪峰
院 系:机电工程系
专 业:机电一体化
级 别:2011级
河北玖翔职业技术学院
前言
毕业临近,三年大学生活即将过去。我忠心诚挚感谢三年来各科老师的辛苦教导,在这里我想说一句:“老师,你们辛苦了”。
毕业设计是对我们三年学习和知识的融汇、运用和贯通,是迅速提高我们实践经验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实践中教导我们发现问题,以及怎样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让我们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扎实巩固专业基础知识。毕业设计是对学生进行技师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我们能巩固,熟悉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掌握机械液压传动规程编制,专用机械装备及组合机床的基本技能;学会查阅,运用各种技术资料,手册。初步掌握对专业范围的生产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
为了顺利完成这次毕业设计,学校组织我们到萍乡南方煤机厂、学院实习中心等单位实习。在实地学习中增强了感性认识,拓宽了知识面,取得了一定的实际生产经验和此次设计相关的技术资料。另外,图书馆的有关资料对我的设计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和有价值的参考。
液压传动设计是机械设计和产品制造间的纽扣和桥梁。合理的液压传动设计不仅可以经济有效地生产产品,而且也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就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一方面能进一步培养我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能提高我与同学们互助协作的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为伟大祖国建设贡献我的力量。由于本人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过程中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目录
前言…………………………………………………………………2
引言…………………………………………………………………3
摘要…………………………………………………………………5
概述…………………………………………………………………6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6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7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7
四、课程设计的安排………………………………………………8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举例……………………………………………9
五、设计要求及工况分析…………………………………………9
六、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11
七、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15
八、计算和选择液压件……………………………………………17
九、验算液压系统性能……………………………………………22
参考文献……………………………………………………………
设计总结……………………………………………………………
引言
日新月异。伴随着数学、控制理论、计算机、电子器件和液压流体学的发展,出现了液压伺服系统,并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已经发展成熟,形成自己的体系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液压传动基本原理
液压传动中所需要的元件主要有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等。
其中液压动力元件是为液压系统产生动力的部件,主要包括各种液压泵。液压泵依靠容积变化原理来工作,所以一般也称为容积液压泵。齿轮泵是最常见的一种液压泵,它通过两个啮合的齿轮的转动使得液体进行运动。其他的液压泵还有叶片泵、柱塞泵,在选择液压泵的时候主要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消耗的能量、效率、降低噪音。
液压执行元件是用来执行将液压泵提供的液压能转变成机械能的装置,主要包括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液压马达是与液压泵做相反的工作的装置,也就是把液压的能量转换称为机械能,从而对外做功。
液压传动控制是工业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控制方式,它采用液压完成传递能量的过程。因为液压传动控制方式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液压控制在工业上受到广泛的重视。液压传动是研究以有压流体为能源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和自动控制的学科。液压传动利用这种元件来组成所需要的各种控制回路,再由若干回路有机组合成为完成一定控制功能的传动系统来完成能量的传递、转换和控制。
从原理上来说,液压传动所基于的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帕斯卡原理,就是说,液体各处的压强是一致的,这样,在平衡的系统中,比较小的活塞上面施加的压力比较小,而大的活塞上施加的压力也比较大,这样能够保持液体的静止。所以通过液体的传递,可以得到不同端上的不同的压力,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变换的目的。我们所常见到的液压千斤顶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来达到力的传递。
除了上述的元件以外,液压控制系统还需要液压辅助元件。这些元件包括管路和管接头、油箱、过滤器、蓄能器和密封装置。通过以上的各个器件,我们就能够建设出一个液压回路。所谓液压回路就是通过各种液压器件构成的相应的控制回路。根据不同的控制目标,我们能够设计不同的回路,比如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多缸工作控制回路等。
根据液压传动的结构及其特点,在液压系统的设计中,首先要进行系统分析,然后拟定系统的原理图,其中这个原理图是用液压机械符号来表示的。
根据液压传动的结构及其特点,在液压系统的设计中,首先要进行系统分析,然后拟定系统的原理图,其中这个原理图是用液压机械符号来表示的。之后通过计算选择液压器件,进而再完成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这个过程中,原理图的绘制是最关键的。它决定了一个设计系统的优劣。
液压传动的应用性是很强的,比如装卸堆码机液压系统,它作为一种仓储机械,在现代化的仓库里利用它实现纺织品包、油桶、木桶等货物的装卸机械化工作。也可以应用在万能外圆磨床液压系统等生产实践中。这些系统的特点是功率比较大,生产的效率比较高,平稳性比较好
【摘要】
我们日常所见到的机器,如机床、起重机、汽车、拖拉机等,都装有一个用来接受外界能源输入的原动机,如电动机、内燃机等,并通过机器中的一系列传动装置,把原动机的动作转变为机器工作机构的动作,以完成机器工作任务。例如,车床主轴的旋转、刀架的移动、起重机吊钩的升降等等。所以一部完整的机器都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构三部分所组成
传动装置是一部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机器的性能。传动装置的主要类型有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和流体传动。
液压传动和液力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的流体传动,是以液体的压力能来工作的,而压力传动除压力能外,主要是靠液体的动能进行工作的。
1.概述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在完成《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理论教学以后所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综合运用《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液压传动的设计实践,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和扩展。通过设计实际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及解决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
(1)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是一项全面的设计训练,它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也可以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打好基础。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2)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指明设计思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疑难问题,按设计进度进行阶段审查,学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问题,而不应被动地依赖教师查资料、给数据、定方案。
(3) 设计中要正确处理参考已有资料与创新的关系。任何设计都不能凭空想象出来,利用已有资料可以避免许多重复工作,加快设计进程,同时也是提高设计质量的保证。另外任何新的设计任务又总有其特定的设计要求和具体工作条件,因而不能盲目地抄袭资料,必须具体分析,创造性地设计。
(4) 学生应按设计进程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设计任务。
1.3 课程设计的内容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3)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 计算和选择液压件;
(5) 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6) 结构设计及绘制零部件工作图;
(7) 编制技术文件。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量:
(1) 液压系统原理图1张;
(2) 部件工作图和零件工作图若干张;
(3) 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时间一般为2周。学生进行结构设计时,可根据时间安排,在液压集成块、液压缸或液压泵装置中任选其一。
1.4 课程设计的安排
阶段
主要内容
1.设计准备
(1) 阅读、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内容和要求,了解原始数据和工作条件;
(2) 收集有关资料并进一步熟悉课题。
2.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1) 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
(2)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3)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 计算和选择液压件;
(5) 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3.绘制工作图
(1) 绘制零、部件图;
(2) 绘制正式的液压原理图。
4.编制技术文件
(1)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 编写零部件目录表。
2.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举例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是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计算和选择液压件以及验算液压系统性能等。现以一台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为例,介绍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
2.1 设计要求及工况分析
1.设计要求
要求设计的动力滑台实现的工作循环是:快进__工进__快退__停止。主要性能参数与性能要求如下:工作台重量为4000N,工件和夹具的重量为1500N铣削量最大阻力为9000N,工作台快进行程为100mm,快进、快退速度为4.5m/min,工进速度为60m/min---1000m/min,加速(减速)时间为0.05s, 采用平导轨,静摩擦系数μs=0.2,动摩擦系数μd=0.1。(不考虑各种损失)。
2.负载与运动分析
(1) 工作负载 工作负载即为铣削阻力FL=9000N。
(2) 摩擦负载 摩擦负载即为导轨的摩擦阻力:
静摩擦阻力 =G0.2=0.2﹡5500=1100N
动摩擦阻力
(3) 惯性负载
(4) 运动时间
快进
工进
快退
设液压缸的机械效率ηcm=0.9,得出液压缸在各工作阶段的负载和推力,如表1所列。
表1液压缸各阶段的负载和推力
工况
负载组成
液压缸负载F/N
液压缸推力F0=F/ηcm/N
启 动
加 速
快 进
工 进
反向启动
加 速
快 退
1960
1480
980
31448
1960
1480
980
2180
1650
1090
34942
2180
1650
1090
2.2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1.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
所设计的动力滑台在工进时负载最大,在其它工况负载都不太高,参考表2和表3,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p1=4MPa。
2.计算液压缸主要尺寸
鉴于动力滑台快进和快退速度相等,这里的液压缸可选用单活塞杆式差动液压缸(A1=2A2),快进时液压缸差动连接。工进时为防止孔钻通时负载突然消失发生前冲现象,液压缸的回油腔应有背压,参考表4选此背压为p2=0.6MPa。
表2 按负载选择工作压力
负载/ KN
<5
5~10
10~20
20~30
30~50
>50
工作压力/MPa
<0.8~1
1.5~2
2.5~3
3~4
4~5
≥5
表3 各种机械常用的系统工作压力
机械类型
机 床
农业机械
小型工程机械
建筑机械
液压凿岩机
液压机
大中型挖掘机
重型机械
起重运输机械
磨床
组合机床
龙门刨床
拉床
工作压力/MPa
0.8~2
3~5
2~8
8~10
10~18
20~32
表4 执行元件背压力
系统类型
背压力/MPa
简单系统或轻载节流调速系统
0.2~0.5
回油路带调速阀的系统
0.4~0.6
回油路设置有背压阀的系统
0.5~1.5
用补油泵的闭式回路
0.8~1.5
回油路较复杂的工程机械
1.2~3
回油路较短且直接回油
可忽略不计
表5 按工作压力选取d/D
工作压力/MPa
≤5.0
5.0~7.0
≥7.0
d/D
0.5~0.55
0.62~0.70
0.7
表6 按速比要求确定d/D
2/ 1
1.15
1.25
1.33
1.46
1.61
2
d/D
0.3
0.4
0.5
0.55
0.62
0.71
注: 1—无杆腔进油时活塞运动速度;
2—有杆腔进油时活塞运动速度。
由式 得
则活塞直径
参考表5及表6,得d 0.71D =77mm,圆整后取标准数值得 D=110mm, d=80mm。
由此求得液压缸两腔的实际有效面积为
根据计算出的液压缸的尺寸,可估算出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各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如表7所列,由此绘制的液压缸工况图如图2所示。
表7液压缸在各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值
工况
推力
F0/N
回油腔压力
p2/MPa
进油腔压力
p1/MPa
输入流量
q×10-3/m3/s
输入功率
P/KW
计算公式
快进
启动
2180
—
0.43
—
—
加速
1650
p1+Δp
0.77
—
—
恒速
1090
p1+Δp
0.66
0.5
0.33
工进
34942
0.6
3.96
0.84×10-2
0.033
快退
启动
2180
—
0.49
—
—
加速
1650
0.5
1.43
—
—
恒速
1090
0.5
1.31
0.45
0.59
注:1. Δp为液压缸差动连接时,回油口到进油口之间的压力损失,取Δp=0.5MPa。
2. 快退时,液压缸有杆腔进油,压力为p1,无杆腔回油,压力为p2。
2.3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1.选择基本回路
图2 液压缸工况图
(1) 选择调速回路 由图2可知,这台机床液压系统功率较小,滑台运动速度低,工作负载为阻力负载且工作中变化小,故可选用进口节流调速回路。为防止孔钻通时负载突然消失引起运动部件前冲,在回油路上加背压阀。由于系统选用节流调速方式,系统必然为开式循环系统。
(2) 选择油源形式 从工况图可以清楚看出,在工作循环内,液压缸要求油源提供快进、快退行程的低压大流量和工进行程的高压小流量的油液。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qmax/qmin=0.5/(0.84×10-2) 60;其相应的时间之比(t1+t3)/t2=(1+1.5)/56.8=0.044。这表明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高压小流量工作。从提高系统效率、节省能量角度来看,选用单定量泵油源显然是不合理的,为此可选用限压式变量泵或双联叶片泵作为油源。考虑到前者流量突变时液压冲击较大,工作平稳性差,且后者可双泵同时向液压缸供油实现快速运动,最后确定选用双联叶片泵方案,如图2a所示。
(3) 选择快速运动和换向回路 本系统已选定液压缸差动连接和双泵供油两种快速运动回路实现快速运动。考虑到从工进转快退时回油路流量较大,故选用换向时间可调的电液换向阀式换向回路,以减小液压冲击。由于要实现液压缸差动连接,所以选用三位五通电液换向阀,如图2b所示。
(4) 选择速度换接回路 由于本系统滑台由快进转为工进时,速度变化大( 1/ 2=0.1/(0.88×10-3) 114),为减少速度换接时的液压冲击,选用行程阀控制的换接回路,如图2c所示。
(5) 选择调压和卸荷回路 在双泵供油的油源形式确定后,调压和卸荷问题都已基本解决。即滑台工进时,高压小流量泵的出口压力由油源中的溢流阀调定,无需另设调压回路。在滑台工进和停止时,低压大流量泵通过液控顺序阀卸荷,高压小流量泵在滑台停止时虽未卸荷,但功率损失较小,故可不需再设卸荷回路。
图2 选择的基本回路
2.组成液压系统
将上面选出的液压基本回路组合在一起,并经修改和完善,就可得到完整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如图3所示。在图3中,为了解决滑台工进时进、回油路串通使系统压力无法建立的问题,增设了单向阀6。为了避免机床停止工作时回路中的油液流
图3 整理后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回油箱,导致空气进入系统,影响滑台运动的平稳性,图中添置了一个单向阀13。考虑到这台机床用于钻孔(通孔与不通孔)加工,对位置定位精度要求较高,图中增设了一个压力继电器14。当滑台碰上死挡块后,系统压力升高,它发出快退信号,操纵电液换向阀换向。
2.4 计算和选择液压件
1.确定液压泵的规格和电动机功率
(1) 计算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小流量泵在快进和工进时都向液压缸供油,由表7可知,液压缸在工进时工作压力最大,最大工作压力为p1=3.96MPa,如在调速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中,选取进油路上的总压力损失∑&8710;p=0.6MPa,考虑到压力继电器的可靠动作要求压差Dpe=0.5MPa,则小流量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估算为
大流量泵只在快进和快退时向液压缸供油,由表7可见,快退时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p1=1.43MPa,比快进时大。考虑到快退时进油不通过调速阀,故其进油路压力损失比前者小,现取进油路上的总压力损失∑&8710;p=0.3MPa,则大流量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估算为
(2) 计算液压泵的流量
由表7可知,油源向液压缸输入的最大流量为0.5×10-3 m3/s ,若取回路泄漏系数K=1.1,则两个泵的总流量为
考虑到溢流阀的最小稳定流量为3L/min,工进时的流量为0.84×10-5 m3/s =0.5L/min,则小流量泵的流量最少应为3.5L/min。
(3) 确定液压泵的规格和电动机功率
根据以上压力和流量数值查阅产品样本,并考虑液压泵存在容积损失,最后确定选取PV2R12-6/33型双联叶片泵。其小流量泵和大流量泵的排量分别为6mL/r和33mL/r,当液压泵的转速np=940r/min时,其理论流量分别为5.6 L/min和31L/min,若取液压泵容积效率ηv=0.9,则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为
由于液压缸在快退时输入功率最大,若取液压泵总效率ηp=0.8,这时液压泵的驱动电动机功率为
根据此数值查阅产品样本,选用规格相近的Y100L—6型电动机,其额定功率为1.5KW,额定转速为940r/min。
2.确定其它元件及辅件
(1) 确定阀类元件及辅件
根据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和通过各阀类元件及辅件的实际流量,查阅产品样本,选出的阀类元件和辅件规格如表8所列。其中,溢流阀9按小流量泵的额定流量选取,调速阀4选用Q—6B型,其最小稳定流量为0.03 L/min,小于本系统工进时的流量0.5L/min。
表8液压元件规格及型号
序号
元件名称
通过的最大流量q/L/min
规格
型号
额定流量qn/L/min
额定压力Pn/MPa
额定压降&8710;Pn/MPa
1
双联叶片泵
—
PV2R12-6/33
5.1/27.9*
16
—
2
三位五通电液换向阀
70
35DY—100BY
100
6.3
0.3
3
行程阀
62.3
22C—100BH
100
6.3
0.3
4
调速阀
<1
Q—6B
6
6.3
—
5
单向阀
70
I—100B
100
6.3
0.2
6
单向阀
29.3
I—100B
100
6.3
0.2
7
液控顺序阀
28.1
XY—63B
63
6.3
0.3
8
背压阀
<1
B—10B
10
6.3
—
9
溢流阀
5.1
Y—10B
10
6.3
—
10
单向阀
27.9
I—100B
100
6.3
0.2
11
滤油器
36.6
XU—80×200
80
6.3
0.02
12
压力表开关
—
K—6B
—
—
—
13
单向阀
70
I—100B
100
6.3
0.2
14
压力继电器
—
PF—B8L
—
14
—
*注:此为电动机额定转速为940r/min时的流量。
(2) 确定油管
在选定了液压泵后,液压缸在实际快进、工进和快退运动阶段的运动速度、时间以及进入和流出液压缸的流量,与原定数值不同,重新计算的结果如表9所列。
表9各工况实际运动速度、时间和流量
快进
工进
快退
表10允许流速推荐值
管道
推荐流速/(m/s)
吸油管道
0. 5~1.5,一般取1以下
压油管道
3~6,压力高,管道短,粘度小取大值
回油管道
1. 5~3
由表9可以看出,液压缸在各阶段的实际运动速度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表9数值,按表10推荐的管道内允许速度取 =4 m/s,由式 计算得与液压缸无杆腔和有杆腔相连的油管内径分别为
为了统一规格,按产品样本选取所有管子均为内径20mm、外径28mm的10号冷拔钢管。
(3) 确定油箱
油箱的容量按式 估算,其中α为经验系数,低压系统,α=2~4;中压系统,α=5~7;高压系统,α=6~12。现取α=6,得
2.5 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1.验算系统压力损失
由于系统管路布置尚未确定,所以只能估算系统压力损失。估算时,首先确定管道内液体的流动状态,然后计算各种工况下总的压力损失。现取进、回油管道长为l=2m,油液的运动粘度取 =1´10-4m2/s,油液的密度取r=0.9174´103kg/m3。
(1) 判断流动状态
在快进、工进和快退三种工况下,进、回油管路中所通过的流量以快退时回油流量q2=70L/min为最大,此时,油液流动的雷诺数
也为最大。因为最大的雷诺数小于临界雷诺数(2000),故可推出:各工况下的进、回油路中的油液的流动状态全为层流。
(2) 计算系统压力损失
将层流流动状态沿程阻力系数
和油液在管道内流速
同时代入沿程压力损失计算公式 ,并将已知数据代入后,得
可见,沿程压力损失的大小与流量成正比,这是由层流流动所决定的。
在管道结构尚未确定的情况下,管道的局部压力损失&8710;pζ常按下式作经验计算
各工况下的阀类元件的局部压力损失可根据下式计算
其中的Dpn由产品样本查出,qn和q数值由表8和表9列出。滑台在快进、工进和快退工况下的压力损失计算如下:
1.快进
滑台快进时,液压缸通过电液换向阀差动连接。在进油路上,油液通过单向阀10、电液换向阀2,然后与液压缸有杆腔的回油汇合通过行程阀3进入无杆腔。在进油路上,压力损失分别为
在回油路上,压力损失分别为
将回油路上的压力损失折算到进油路上去,便得出差动快速运动时的总的压力损失
2.工进
滑台工进时,在进油路上,油液通过电液换向阀2、调速阀4进入液压缸无杆腔,在调速阀4处的压力损失为0.5MPa。在回油路上,油液通过电液换向阀2、背压阀8和大流量泵的卸荷油液一起经液控顺序阀7返回油箱,在背压阀8处的压力损失为0.6MPa。若忽略管路的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则在进油路上总的压力损失为
此值略小于估计值。
在回油路上总的压力损失为
该值即为液压缸的回油腔压力p2=0.66MPa,可见此值与初算时参考表4选取的背压值基本相符。
按表7的公式重新计算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
此略高于表7数值。
考虑到压力继电器的可靠动作要求压差Dpe=0.5MPa,则小流量泵的工作压力为
此值与估算值基本相符,是调整溢流阀10的调整压力的主要参考数据。
3.快退
滑台快退时,在进油路上,油液通过单向阀10、电液换向阀2进入液压缸有杆腔。在回油路上,油液通过单向阀5、电液换向阀2和单向阀13返回油箱。在进油路上总的压力损失为
此值远小于估计值,因此液压泵的驱动电动机的功率是足够的。
在回油路上总的压力损失为
此值与表7的数值基本相符,故不必重算。
大流量泵的工作压力为
此值是调整液控顺序阀7的调整压力的主要参考数据。
2.验算系统发热与温升
由于工进在整个工作循环中占96%,所以系统的发热与温升可按工进工况来计算。在工进时,大流量泵经液控顺序阀7卸荷,其出口压力即为油液通过液控顺序阀的压力损失
液压系统的总输入功率即为液压泵的输入功率
液压系统输出的有效功率即为液压缸输出的有效功率
由此可计算出系统的发热功率为
按式 计算工进时系统中的油液温升,即
°C
其中传热系数K=15 W/(m2·°C)。
设环境温T2=25°C,则热平衡温度为
°C
油温在允许范围内,油箱散热面积符合要求,不必设置冷却器。
任何机械设备的液压传动系统,都是由液压基本回路组成。所谓基本回路,就是由相关的液压元件组成,用来完成特定的功能的典型油路。本章将对这些基本回路着重介绍。 !~.s"D3
液压基本回路按其在系统中的功能,可分为速度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换向回路等。 y(QZ59P 3
参考文献 u!;qNhSx(
1) 何存兴主编.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t<lQ@v!
2) 李寿刚主编.液压传动.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93DoP7.
3) 肖龙,陆立颖等主编.液压传动技术.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W=ny`
4) 盛东初,冯淑华主编.液压传动技术教程.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vE \Y#;a
5) 陈榕林,张鑫主编.液压技术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oR}3 <Nx
6)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组编.液压与气压传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b3f|{&]
7) 张德麟主编.液压工程机械结构使用与维修.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 Bm}dvdp[ty
8) 官忠范主编.液压传动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Y@~qRU[
9) 许福玲、陈尧明主编.液压与气压传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S`*t=(0]!
10) 姜继海、余锦春、高常识主编.液压与气压传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e!ZXbp\1
11) 贾铭新主编.液压传动与控制.北京:国法工业出版社,2001 'bnwg3s
12)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液压教研室编著.液压传动与控制.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90 P^i4VZzJ
13) 稽光国编著.液压泵故障诊断与排除.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a]Rj
14) 林木生,谢光辉主编.液压与气动技术.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8
毕业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获得综合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之前,必须修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和作用
1.毕业设计的特点
毕业设计应以工程设计为主。工程设计是依据开发、研制方案的要求,以科学技术原理为指导,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构思,使开发、研制方案物化的过程。因此,工程设计是将技术原理转化为技术实体的桥梁。科学可行的设计是科技发明及其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前提,设计是工程的本质与核心。
工程设计要具有:设计内容的科学性;设计思想的新颖性;设计表述的规范性;设计条件的约束性;设计过程的综合性;设计结果实用性。
毕业设计任务的确定首先要考虑教学要求,同时兼顾社会需求,毕业设计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且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2.毕业设计的作用
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设计科学教育,强化工程意识,进行工程基本训练,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培养阶段;是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强化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毕业设计成果可直接或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生产科研服务,为社会服务。
3.毕业论文的特点
毕业论文或称学位论文是学术论文中的一种类型。它应具有学术性,是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研究,是对发明或创见的科学表述。要具有创造性、突出创新特点。要具有科学性,是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科学理论和实践为基础而获得的成果。毕业论文课题要符合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兼顾科研的实际需要,要具有时间性,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4.毕业论文的作用
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理论与实际价值的学术论文。是学生从事系统的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取得科研成果的综合表述。它可以培养学生探求未知、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优良的科学品质与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通过毕业论文,可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术解决科技领域有关问题的能力。
评 语
指导老师﹙签字﹚
答辩小组意见
答辩委员会
负 责 人﹙签字﹚
成绩
院系﹙盖章﹚
200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