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的一次成功下水文指导
庄河市特殊教育学校 房俞
我所要指导的是聋校语文教材第十册的第二课课后第七题,要求是这样的:
仿照课文记一次游戏。先写时间、人物、地点,做什么游戏,再把游戏的过程写具体。要仔细观察游戏中各人的动作和大家的心情。学习课文具体记叙游戏过程的方法。
这是一篇仿写课文的小练笔,是将课文的记叙方法熟练掌握并应用于实践的一次习作练习。具体的指导过程我是这样进行的:
首先,布置好作文要求,我带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游戏活动的过程。
我将作文的要求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理解作文要求。
作文要求:
1、 先写时间、人物、地方、做什么游戏。
2、 再具体把游戏过程写清楚。
3、 要仔细观察游戏中各个人物的动作和大家的心情。
因为生活是作文的基础,没有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当学生对现实生活有了真切的体验,他才会将这种体验用文字记载下来,形成作文。对学生来说,作文不是别的,它是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见闻的载体,真情的表露,思维的火花。所以,课间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自由活动,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有的学生丢沙包,有的学生跳皮筋,有的跳大绳、、、、、、、、当学生有了这么多的素材做基础时,他就会对作文产生一种亲近感,不会感觉作文是那么的遥远,而且还会有一种表达的欲望,想让别人同自己一起分享。当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起来,作文就成了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然后,把学生带回课堂,送给学生“点石成金”术。
一、凤头——写好开头
开门见山,直接开头。开头无须语句烦琐,直截了当,干净利落,只需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名称即可。
二、猪肚——写好重点段
中间部分:抓住游戏中各个角色不同的神态、动作、语言来写,重点写好最精彩的一幕。
带领学生回顾这一单元中《老鹰捉小鸡》一课,分析文中记叙游戏过程的段落是怎样写的。
我们一起来读两个片段:
游戏开始了。一个同学做老鹰,其他同学做小鸡,贾老师就当老母鸡。老鹰跑来跑去,盘算着怎样才能把小鸡捉到手。突然,他猛一转身,扑向小鸡。母鸡连忙张开双臂,用整个身体挡住老鹰的去路。老鹰扑向哪里,母鸡就挡到哪里,机警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小鸡一个拉着一个,跟在母鸡背后,左躲右闪,逃来逃去,不让老鹰抓住。
老鹰几次从左右两旁猛攻,都没有成功,就趁母鸡不防,一下子从母鸡的手臂地下钻了过去。小鸡看看母鸡没有挡住老鹰,慌了手脚,向四处逃散。一只小鸡跑慢了一步,被老鹰抓住了,成了“俘虏”。
读了上面两个精彩片段,我们可以发现,要写好这篇习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的动作描写。比如:猛一转身、扑、挡住、张开双臂、逃来逃去、左躲右闪等一些动词的运用就把“躲包人”形象栩栩如生地描写了出来。
2、真实的心理描写。比如:“暗暗得意”、“我心里暗暗给自己加油:提醒自己可不能掉以轻心呀!”、“哈哈!被我猜中了”、“我真不甘心啊”的不同心理各具特色,这些穿插在游戏中的心理描写能更加烘托出当时的气氛。
3、写好游戏的场面。这是一个由很多人一起玩的热闹的游戏,所以要写出游戏人数之多、场面之热闹。
三、豹尾——写好结尾
1、表达一下这次游戏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心情。
例如:战后,我们一起总结了失败的原因:都因为太大意了,但我们并不灰心,决心下一个回合一定取得胜利。好了,集中精神开始新的战斗……
2、 以不舍的心情结束全文。
例如:集合的哨声响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操场。我们多想再玩一会儿啊!
接着,给学生时间写提纲。
选自己比较喜欢的游戏列出提纲:
第一自然段:时间、人物、地方、做什么游戏。
第二、三自然段:游戏的全过程。
(1)分组
(2)游戏进行
(3)谁的表现突出
第四自然段:同学们的心情。
最后,引导学生将亲身的游戏体验、活动过程记录下来。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去感知生活,形成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有了积极的情感体会,从而产生写作灵感和激情,为写作铺设了感情基础。他们才会急于在习作中再现。这样,创作出来的作文才会有血有肉,感人至深。
作文初稿写完以后,还要引导学生自改自评,将自己的文章反复读,反复修改。也可以在小组中互评互改,互通有无,在帮助别人修改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水平,增长了见识。
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很多,关键是我们要善于把握,及时引导。只要我们注重点燃学生写作热情,注重夯实学生写作基本功,把写作融入学生生活,让写作记录学生生活,丰富学生生活,创造学生生活。学生剖析自我,表达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让作文与生活走的更近,让生活的真情实感走进作文。
2008年3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