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三项措施预防玉米空秆缺粒.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895557 上传时间:2025-03-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项措施预防玉米空秆缺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项措施预防玉米空秆缺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项措施预防玉米空秆缺粒 中国蔬菜网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64   玉米是喜温作物,但温度过高、干旱,不利于植株生长发育。一般玉米孕穗期和开花授粉期生长适温为25~28℃、适宜土壤持水量为70%~80%,温度过高和干旱会影响穗分化速度和果穗大小。雌穗小花分化到抽丝期干旱缺水,雌穗发育慢、抽丝迟缓、穗小、粒少。开花授粉质量受温湿度影响大。温度20~28℃、湿度70%~90%条件下雄穗开花多,湿度低于60%时开花少。温度28~30℃、湿度70%~80%条件下,花粉活力维持3小时;32~35℃,花粉活力维持1小时。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郁闭、通风不良、光照不足、偏施氮肥,植株易徒长倒伏,导致果穗发育迟缓甚至停止,加重空秆发生。   去年梅雨期我省降雨少,土壤干旱,玉米开花期又遇持续高温天气,造成雄穗花粉少、雌穗抽丝迟、花期不遇,导致授粉结实率低,形成空秆缺粒。蚜虫的大量发生,使玉米幼嫩部位和雄穗遭受危害,蚜虫排泄污物布满叶片还影响光合作用,造成早衰,加重空秆发生。   预防玉米空秆发生,一是加强田间管理。选用良种、精耕细作、用种衣剂或药剂拌种,并加强病虫草害的防治。二是科学运筹肥水。根据玉米需肥规律配方施肥,保证果穗形成和发育所需养分供应,以减少空秆缺粒发生。及时浇抽雄开花水,以缩短雌雄花开花间隔期,保证花期相遇。开花期每天上午9时前人工赶花,以提高授粉受精率。三是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栽培方式确定适宜密度,使田间通风透光良好,茎秆粗壮,减少空秆缺粒发生 夏玉米倒伏 空杆和缺粒的防止措施 发布时间: 2009-09-17 11:14:31  字体:[ 大 中 小 ]       夏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居秋收作物之首,是一种高产农作物。近年来,有的农民由于选择品种不当、盲目增加种植密度以及施肥、浇水不合理等因素影响,夏玉米倒伏、空秆和缺粒现象严重,已成为影响玉米产量增长的一个主要问题。轻者造成减产,严重倒伏的地块甚至绝收。因此,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对促进玉米产量均衡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十分重要。   1  夏玉米倒伏  空秆和缺粒的原因    倒伏是指玉米茎秆倾斜或节间折断。倒伏的原因主要有密度过大、施肥灌水不合理、品种本身抗倒力差、中耕培土不及时、病虫为害、暴风雨的侵袭等。空秆和缺粒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两个主要因素。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虽有雌穗但无籽粒;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有的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有的整个果穗结籽很少,缺粒在果穗上散乱分布,有的果穗顶端籽粒小呈白色。空秆和缺粒的主要原因有高温影响、养分和水分供   应不足、种植密度过大、病虫为害、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等。另外,授粉时无风或风力过小,也会增加缺粒率。   2预防措施   2.1选用优良品种。不同杂交种遗传特性不同,应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土质肥沃及栽培水平高的地块,宜选用丰产性能较高、耐密性强的杂交种:土质瘠薄及栽培水平较低的地块,宜选用适应性强的杂交种。   2.2科学耕作。适当加深耕层能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可明显减轻后期倒伏程度。另外,在玉米拔节期后培土,可产生大量支持根,促使根系发达,减轻倒伏现象。   2.3合理密植。根据品种、地力、栽培方式,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保证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使茎秆粗壮,特别是满足中部叶片对光照的要求,保证果穗良好的发育,是减少玉米倒伏、空秆和缺粒的主要措施。一般品种每亩留苗2800~4 000株,株行距27 cm×70 cm,竖叶紧凑型品种每亩留苗5 000株左右,株行距17 cm x 80 cm。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对改善群体内光照条件有一定作用,也可降低倒伏、空秆和缺粒率。   2.4适时早播。俗话说“夏播无早,越早越好”。夏玉米一定要争取及早播种。播种迟,如秋季再遇阴雨天气,气温低,光照差,不仅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而且还影响下茬作物的正常播种。适期早播,不仅能充分利用光、温、水资源,更重要的是使雌穗分化提早在7月上中旬高温季节前完成,使穗分化期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分化时间长,有利于小穗分化,提高结实率。夏玉米的适宜播种期一般为5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   2.5合理进行肥水管理。适时、适量供应养分,保证雌穗形成和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并注意施足氮肥,配合磷、钾肥。从拔节到开花是雌穗分化和授粉的关键时期,肥水供应及时,能促进雌穗分化和正常结实。   2.5.1  实行叶龄施肥。当叶龄指数达30%前(即5叶展开时),普施有机肥,全部追施磷、钾肥;当叶龄指数达30%~35%(即5~6叶展开)时,追肥数量占氮肥总量的60%;当叶龄指数达60%~70%(即12~13片叶展开)时,追剩余的40%氮肥。   2.5.2重施攻穗肥。大喇叭口期,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十分旺盛,科学施用攻穗肥,可保花、保粒,防止叶片早衰。夏玉米穗期追肥应根据地力和植株长势而定。对地力差、长势弱的低产田可采用“前重后轻”方式追肥,即在拔节期追施总量的60%,其余40%在大喇叭口期施入:对地力好、长势旺的中高产田可采用“前轻后重”方式追肥,即在拔节期追施总量的30%~40%,大喇叭口期追施总量的60%~70%高产田一般每亩追施硫酸铵40~50 kg,追肥方法是在玉米行一侧开沟施肥或穴施。   2.5.3在水分供应上,苗期蹲苗,能使地上部节间缩短,根系入土深广。拔节后玉米生殖器官发育旺盛,水分供应适时、适量,不仅可以促进雌穗发育,还可缩短抽雄与抽丝间隔,使雄穗散粒和雌穗抽丝协调,利于授粉,提高结实率。拔节后结合追肥进行灌水,一次灌水量不宜太大,以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问持水量的70%~80%为宜,这样可以防止徒长。玉米抽雄前15 d对水分敏感,此时若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应立即浇水,以促进果穗发育,缩短雄雌花的间隔,利于正常授粉受精,降低空秆率。   2.6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抽雄时,每亩可用玉米健壮素50 ml(稀释液75 kg)喷洒上部叶片,能抑制茎秆节间伸长,促进茎秆增粗,根系发达,增强抗倒伏能力。   2.7去雄。农谚说“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去雄技术能有效削弱顶端优势,减少雄穗对雌穗的抑制,调整养分的合理分配,降低空秆率,提高玉米的产量。据试验证明,去雄能使夏玉米提早成熟5~7 d,增产5%~10%。去雄方法分两步:①在全田抽雄占50%时进行,用手握着雄穗,上露3 cm左右时去雄最好;如密度大的玉米田,可隔2行去4行,或隔l行去2行:密度一般的地块隔1行去l行或隔株去雄。去雄时尽量避免带叶片,如花期阴雨连绵,空气湿度大,地周边的4~5行不去雄。②在授粉完毕,果穗蔫缨、籽粒鼓苞时进行。把剩下的雄穗全部用短把镰刀削除,以减少养分消耗,提高粒重。   2.8人工辅助授粉。玉米雌穗花丝抽出一般比雄穗开花晚3—5 d。在开花授粉期,如遇高温、干旱、大风、阴雨等不利天气,使授粉不良,造成秃尖缺粒。所以,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是减少缺粒,增粒增产的有效措施。人工辅助授粉,一定在盛花期选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天气,在露水干后进行,到上午11:00时高温来临前结束。每隔2~3 d进行1次,连续进行2—3次。方法有3种:一是集中搜集花粉,选鲜花丝逐株授粉。二是拉绳法,每隔5~6垄2人拉绳,使花粉散落。三是摇株法,将有花粉的植株摇动授粉。   2.9剪短花丝。玉米雌花露出苞叶后,花粉自落花丝而授   粉,雌花受精后,花丝萎缩,但往往因花丝不齐,上部抽出较晚,有些花丝得不到花粉就继续生长,直到10~15 cm长。由于花丝太长,相互遮盖,不利于下面花丝受粉。所以,要将花丝剪短,只留1.5~2 cm,使花丝呈“馒头”状或“马蹄”状,前短后长,这样就达到互不影响,有利受粉,可减少秃顶。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