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比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89478 上传时间:2024-04-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2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比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比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比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层医学论坛 2023 年 10 月第 27 卷第 28 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比较刘永杰孙建彬马先贵*钟景阳(潍坊市中医院,山东 潍坊 261041)【摘要】目的对比开颅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总结不同术式的优缺点,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于潍坊市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 134 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方式分为开颅血肿清除组(开颅组)54 例、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组(微创引流组)53 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组(内镜组)27 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2、术后血肿量、血肿清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预后情况。结果开颅血肿清除组手术耗时最长、术中出血最多;立体定向血肿引流组手术耗时最短、术中出血最少。血肿清除率开颅血肿清除组最高,立体定向血肿引流组最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开颅组最高,颅内感染发生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微创引流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1.2病例选择纳入标准:发病 24 h 之内,经颅脑 CT 检查证实的有手术适应证且进行了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 1875 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手术并签署同意书;病例资料完整齐全。排除标准:明确或怀疑继发性脑出血患者;已知有晚期老年痴呆症或脑卒中后遗症等影

3、响预后分析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明确手术禁忌证者;存在多发脑内血肿者;脑疝形成,生命体征不稳定者。1.3治疗方法所有研究患者均根据 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 进行医疗管理。(1)开颅血肿清除术。取患侧额颞或颞部开颅,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或皮层入路,清除血肿,充分止血,缝合硬脑膜,关颅,视患者术前状况和术中颅内压情况决定是否去骨瓣减压。(2)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局麻下安装安科头架,行 CT 扫描,根据 CT 定位确定穿刺靶点,安装立体定向仪,靶点位置行直切口,颅钻钻颅,血肿腔穿刺,抽吸血肿并冲洗止血,留置血肿腔引流管,缝合关颅,术后血肿引流并动态复查颅脑 CT,视情况将尿激酶注入血肿腔内,促进

4、血肿排空。(3)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采取 Kocher 点小骨窗开颅,经额中回置入内镜工作通道,内镜直视下沿血肿长轴清除血肿,血管电凝止血,留置血肿腔引流管,修补硬脑膜,还纳骨瓣,关颅。术后监测生命体征,控制血压,个性化脱水降颅压,给予止血、营养支持、预防癫痫、维持电解质稳定、控制血糖、加强气道管理、预防感染等治疗。复查颅脑CT,了解术后脑水肿情况、观察血肿变化,计算血肿清除率等。1.4观察指标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GCS、发病时间、血肿体积、中线移位情况、是否破入脑室、出血半球(右或左)、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残余血肿量、术后 24 h 再出血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术

5、后再出血、死亡)、病死率等资料。1.5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字2检验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手术情况比较比较 3 组患者手术时间,其中开颅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最长,随后为内镜组,立体定向引流组手术时间最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开颅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最多,立体定向引流组出血量最少,内镜组介于表 13 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项目开颅组(54例)微创引流组(53例)内镜组(27 例)年龄(岁,x依s)57.368

6、.4756.6010.5659.608.24男性/女性(例)30/2428/2516/11血肿部位左/右(例)24/3025/2810/17破入脑室(例)131311术前 GCS 评分(分)8.882.339.282.899.922.81起病到手术时间(h)10.123.8911.764.2610.604.51术前血肿量(mL)64.927.1957.0112.7559.914.03表 23 组患者手术情况资料比较(xs)项目开颅组(54 例)微创引流组(53 例)内镜组(27 例)F值P值手术时间(min)196.0032.9187.649.01121.0865.1946.6740.022术

7、中出血量(mL)387.2080.6038.4018.64131.0767.3341.7520.031术前血肿量(mL)64.927.1957.0112.7559.914.030.9140.187术后血肿量(mL)5.293.1018.565.5411.774.9232.1790.027血肿清除率(%)91.856.6667.448.6582.637.1518.6520.019表 33 组患者并发症及预后评价比较项目开颅组(54 例)例数发生率(%)微创引流组(53 例)例数 发生率(%)内镜组(27 例)例数发生率(%)字2值P值颅内感染(是/否)96.7430.001肺部感染(是/否)92

8、.1310.001术后再出血(是/否)110.3780.001死亡(是/否)72.9820.0014/507.4141/1375.932/523.709/4516.678/4515.0927/2650.947/4613.216/4711.323/2411.1115/1255.563/2411.113/2411.11临床与实践20基层医学论坛 2023 年 10 月第 27 卷第 28 期开颅组与引流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患者术后血肿量比较,开颅组患者术后血肿残留最少,立体定向引流组血肿残留最多,内镜组介于开颅组与引流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患者

9、血肿清除率比较,开颅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最高,立体定向引流组血肿清除率最低,内镜组介于开颅组与引流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2.2并发症及预后3 组患者颅内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开颅组患者 4 例(7.41%),微创引流组 8 例(15.09%),内镜组 3 例(11.11%),其中微创引流组感染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内镜组,开颅组感染发生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开颅组患者 41 例(75.93%),微创引流组27 例(50.94%),内镜组 15 例(55.56%),其中开颅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内镜组,微创引流组感染发

10、生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情况比较,开颅组患者 2 例(3.70%),微创引流组 7 例(13.21%),内镜组 3 例(11.11%),其中微创引流组再出血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内镜组,开颅组发生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开颅组 16.67%,微创引流组 11.32%,内镜组 11.11%,其中开颅组病死率最高,其次为微创引流组,内镜组病死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3讨论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急症,多见于 4565岁的中年人,好发于基底节区,由于急性脑出血对周围脑组织和血管的压迫,从而导致一系列

11、不可逆的病理改变3。大于 30 mL 的脑出血和继发性水肿具有显著的占位效应,脑损伤的面积比血肿本身所占据的面积要大得多,会诱发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3。通过外科手术清除脑内血肿,特别是大体积血肿,可降低颅内压,改善周围脑组织的灌注,减少血凝块分解产生的细胞毒性物质所引起的继发性神经毒性水肿,产生良好的疗效及预后4。开颅血肿清除术是在显微镜直视下操作,能够快速清除血肿,减少血肿的机械性压迫,有效地降低颅内压。然而,开颅血肿清除术耗时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存在对脑组织的牵拉、电凝热损伤、吸引器吸力控制不当的损伤5。该手术方式创伤大,术后肺炎发生率、术后病死率高于其他 2 组,但血肿清除效果好,术后再出

12、血的概率小。对于高龄、有基础病的患者,手术创伤反应更为明显,预后欠佳。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在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存在优势,适用于体质较差不能耐受大手术的患者,该术式需血肿稳定,术中无法清除全部或大部分血肿,快速减少占位效应、降颅内压的效果有限,存在脑肿胀及脑疝的风险,术后需药物控制颅内压6,术中不能有效止血,术中抽吸及术后引流等过程中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7。穿刺引流术不能从根本解决脑疝发生,对于出血量较大、脑组织受压明显、存在脑疝发生风险的患者不宜选择该手术。该手术术前需要行安装立体框架术,行颅脑 CT 扫描,建模,确定穿刺靶点,术前耗时较多,总的手术时间并不占明显优势。术后要保持引流管

13、通畅,脑内注入尿激酶促进引流,尿激酶的用量及尿激酶本身对脑组织的损害目前仍无定论,向脑内注入尿激酶必然增加颅内感染及再出血的风险8。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可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血肿情况,更清晰地显示责任动脉,能够确切发现出血点,精确操作,准确止血,减少对脑组织不必要的损伤,安全性及可靠性高于其他 2 种手术方式9。本研究显示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在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等方面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但术后预后情况仍需进一步研究。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必须使用神经内镜、相关成像系统及特殊的手术器械和建立操作通道进行手术;术前需精准定位,保证工作通道穿刺过程中能一次性成功,避免多次穿刺带来的

14、脑损伤;术者须进行较严格的内镜培训,能够熟悉操作内镜并适应显示器观察术野,对术中解剖熟悉10。另外神经内镜手术仅能够清除血肿,不能去骨瓣减压,是否适用于脑疝患者目前缺乏相关研究。总之,脑出血手术良好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是尽快地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减少继发性脑损害,应妥善清除血肿并确切地止血,减小占位效应及额外的脑损伤。不同的手术方式均有其优劣,术前应充分考虑患者年龄、出血量、出血部位、发病时间、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家属意愿等方面,个性化选择手术方式。参考文献1MAGID-BERNSTEINJ,GIRARDR,POLSTERS,etal.Cerebralhemorrhage:pathophysiol

15、ogy,treatment,andfuturedirectionsJ.Circ Res,2022,130(8):1204-1229.2POON M T,FONVILLE A F,ALSHAHI S R.Long-termprognosis after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systematic reviewand meta-analysis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14,85(6):660-667.3卢佩林,刘晓红,姜绪涛,等.中等出血量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显微外科治疗体会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0,19(2):

16、188-190.4MOROTTI A,BUSTO G,SCOLA E,et al.Association betweenperihematomal perfusion an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hapeJ.Neuroradiology,2021,63(9):1563-1567.5CHO D Y,CHEN C C,CHANG C S,etal.Endoscopic surgery forspontaneous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comparing endoscopicsurgery,stereotactic aspiration,

17、and craniotomy in noncomatosepatientsJ.SurgNeurol,2006,65(6):547-555.(下转第 147 页)临床与实践21基层医学论坛 2023 年 10 月第 27 卷第 28 期(上接第 21 页)6REHMAN W A.Surgical outcome of spontaneous supra tento-ri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Pak J Med Sci,2017,33(4):804-807.7付战胜.微创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安全性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1):98-99.8KEL

18、LNERCP,SCHUPPERAJ,MOCCOJ.Surgicalevacuation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the potential impor-tance of timingJ.Stroke,2021,52(10):3391-3398.9XUX,CHEN X,LIF,etal.Effectivenessofendoscopicsurgeryforsupratentorial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acompari-son with craniotomyJ.J Neurosurg,2018,128(2):55

19、3-559.10刘永杰,夏鹤春,孙健彬.神经内镜在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25(9):642-643,647.(收稿日期:2023-07-07)后观察组优良率 100%,高于常规组的 81.08%(P0.05),提示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青少年口腔畸形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与卢卫华6所报道一致。在卢卫华6的报道中,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 100%,高于常规组的85.71%,与本研究结果数据相符。微型种植体支抗所用种植体体积较小,直径仅为 1.41.6 mm,基本不受植入空间的影响,适用范围广,可以植入颌骨任何需要的部位。微型种植体材质是具有一定生物相容性的钛

20、钉,不仅能够很好地适应牙体,其钛钉螺纹设计还增大了摩擦力,一定程度地增加了支抗的稳定性。由于其支抗能力主要来自种植体的初始稳定性,无需达到完全的骨性结合,种植完成后即可加力负载。有研究显示,微型种植体种植完成后可立即施加负荷,并且种植体和骨质之间会有一层纤维化组织形成,可保持种植体的机械稳定性,能够减少种植体松动的概率,避免患者出现磨牙移位等,还可使矫治的反作用力转移到颌骨,避免由此导致的牙齿移位7。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正畸参数(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下齿槽座角等)均优于常规组(P0.05),咀嚼功能(咬合力和咀嚼效率)优于常规组(P0.05),说明与传统支抗治疗比较,微型种植体支抗治

21、疗更有利于患者咀嚼功能的改善,与童庆华等8研究一致。这是由于微型种植体稳定性好,更有利于牙齿回到预期位置,增加了上下牙接触面积,进而增强了咬合力,提升了咀嚼效率。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2.70%,低于常规组的 21.62%(P0.05),表明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有积极作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植入过程简单,整个过程仅需 510 min,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影响。种植体取出无需麻醉,专用工具拧出即可,伤口小,可快速愈合,原有的骨组织亦会自动生长,避免了感染的发生。王婷等9认为,微型种植体相对稳定,不会对牙周造成刺激和损伤,同时在一般生理状态下还能保护牙体,抑制破骨细胞

22、生成,避免牙周炎等不良情况的出现。韦颜芬10认为,微型种植体质量轻、刺激小,患者在植入初期会有轻微不适应,但适应后舒适度更好,同时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可改善患者牙周指数,保护牙周健康。综上所述,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可有效矫正青少年口腔畸形,并增强患者咀嚼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矫正成功还依赖于术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故而需嘱咐患者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以免影响正畸效果。微型种植体移动可伤及牙根、神经和血管等邻近组织结构,因此进行微型种植体种植时需远离上述组织,以减少损伤。参考文献1ABOU-ELMAATY N A,IBRAHIM S,MOHAMED M.Evalua-tion of ancho

23、rage loss during canine retraction using micro-implantas temporary anchoragedevice(a split-mouth compara-tive study)J.Al-Azhar Dental Journal for Girls,2020,7(1):459-466.2邢少华,蔡倩,张双靖.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运用效果分析J/CD.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5):50,56.3吴渊,高杨.安氏类 1 分类患者前牙矫治过程中使用微种植体作支抗的效果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11):96

24、-99.4刘明辉,沈悦,曾翠敏,等.锥形束 CT 在辅助种植体支抗植入及评价成人安氏类 1 分类(牙 合)畸形患者矫治效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4):106-110.5石慧清.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9):4288-4292.6卢卫华.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大视野,2020,49(增刊 1):230-231.7胡蓉,荆璇,都冰丽,等.腭中部微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及临床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0,36(1):121-123.8童庆华,陈雨雪,方文静,等.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错(牙 合)畸形患者的效果及对其龈沟液中 CAM-1 及 MMP-2 水平的影响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22,31(1):21-27.9王婷,刘林,陈荟忆,等.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9,29(7):746-748.10韦颜芬.微型种植体支抗对口腔正畸患者牙周指数及咀嚼功能的影响J.哈尔滨医药,2020,40(6):542-543.(收稿日期:2023-07-20)经验交流1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