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崇山路顶管工程实验段(A72)施工方案
1、顶前准备
1.1顶管前拔板桩时以往经常出现板桩拔出后大面积塌方,造成顶管高程向上偏差,本工程拟在注浆时将工作坑附近的注浆孔注入水泥浆以保证拔板桩时不出现大面积塌方。
1.2采用编织袋装入砂土,堆在内外管口处,以防止拔钢板桩时出现开口处塌方现象。
1.3 在顶进前须对首节管的高程和中心线进行测量,确定首节管的高程和中心线不超过2mm时,首节玻璃钢夹砂管方可开始顶进。
2、顶镐位置
2.1 顶进用千斤顶的位置对顶进质量有很大影响,特别是顶进前两至三根时影响更大。顶镐高度位置设在玻璃钢夹砂管底部上60cm。管道入土后经测量出现左右偏差时可采用调整千斤顶位置的方法调整偏差。
一台顶镐 两台顶镐
2.2本工程顶管时采用单个千斤顶顶进时,千斤顶中心位置必须与顶进中心重合。
2.3采用两个千斤顶顶进时,两个千斤顶距管道中心线必须相等,并设置液压串联板以保证两个千斤顶压力平衡。
3、玻璃钢夹砂管安装
3.1玻璃钢夹砂管采用吊车吊至工作坑边,电葫芦安管至滑道上。
3.2为防止出现顶进过程中出现滑道吃管现象,滑道与玻璃钢夹砂管间采用木楔支架。
4、管道顶进及调整
4.1 本工程顶管采用400T千斤顶顶进,顶进出土采用人工出土,采用手推车进入管内水平运输,工作坑采用门式吊吊土。
4.2 管线顶进过程中,必须做到勤顶、勤测、勤调整、勤取土的四勤原则。每顶进0.2m应进行高程测量并及时出土。顶进的每根管都要进行中心测量,及时发现问题。
4.3 在顶进过程中如出现偏差,可在除桥墩附近位置(桥墩两侧各2米)外进行调整,在顶进桥墩附近附近时不得调整偏差。调整方法是:高程偏差调整方法是:头两根至三根时可采用调整千斤顶高度来调整高程,管帽下清至管皮以下小深度超挖,靠管本身重力逐渐使管道的高程向下。如高程偏高可利用注浆后砂土的内聚力增大的条件,小距离超挖或边顶进边超挖。
5、质量保证措施
5.1基本要求
(1)严格执行三按规定,即按设计图纸施工, 按操作规范操作,按质量标准检查。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对每个岗位都制定质量责任,做到奖惩分明。
(2)在施工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请监理工程师解决,如工程不能按设计施工时, 必须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方可变更,且有设计变更通知单或有监理工程师认可。
(3)执行技术交底制度,认真做好工程技术质量交底工作,要交施工方法,质量要求,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保证措施。
(4)顶管时应记好砼管顶进记录,执行交接班制度。将上一班出现的质量问题在下一班进行调整。
(5)认真做好工序交接工作,每道工序完成后, 经检查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并做好交接记录。
(6)出现质量事故要坚持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改进措施不放过。
(7)进厂材料必须有出厂证明和合格证,并按规定的批量做好复试,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特别顶进用玻璃钢夹砂管必须按招标文件规定的项目、频率进行复试,不合格的管材不得使用。
(8)施工原始资料要做到齐全、完整、准确,并做好各项质量内业工作,达到工程完资料整理完。
(9)顶进工作坑内的水准点和中心点必须经常复测以保持准确。
5.2 制度保障措施
5.2.1岗位责任制:由我处处长、工程科、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到生产工人,层层落实岗位责任制。
5.2.2奖惩制度:对施工质量优良的班组及个人给予重奖,对施工质量有责任的班组及个人严励处罚直至离岗。
5.2.3检查巡视制度: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每天必须对所有顶管工作坑的顶进情况进行检查巡视,施工员每天对顶进工作检查3次以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2.4交接班制度:每班施工员及测量人员必须见面交班不得只靠记录交接班,交班时应交每班的顶进长度、高程和中心偏差、第一节的管自身差、管线走向趋势及本班顶进时的调整情况。对顶进的原始情况必须记录完整、真实、准确。
5.3 技术措施保障
5.3.1由于顶管所处土层以中粗砂为主,土质松散,为防止顶进过程中塌方,施工前,在顶进施工范围内,钻127mm圆孔,利用高压泥浆泵注入泥浆或水泥浆,提高砂土的内聚力。
5.3.2采用自制壁厚δ=20mm钢质管帽确保管帽具有足够的刚度,刀刃能够顺利切入土层,在顶进时不至于变形走位,造成管体偏移。
5.3.3顶进过程中如遇塌方现象,要立即停止顶进在塌方处钻孔,注入水泥浆将土体固化后方可顶进。
5.3.4管体顶进时,管体与土方之间摩擦较大时,容易造成土体内力变化,为减小摩擦力,特别是在穿越桥墩处,要在管体上涂润滑剂,用以增加管壁润滑,减少土体内力变化。
5.3.5在顶进过程中如出现偏差,可在除桥墩附近位置2米外进行调整,调整方法是:高程偏差调整方法是:头两根至三根时可采用调整千斤顶高度来调整高程,管帽下清至管皮以下小深度超挖,靠管本身重力逐渐使管道的高程向下。如高程偏高可利用注浆后砂土的内聚力增大的条件,小距离超挖或边顶进边超挖。中心偏调整方法:利用注浆后砂土的内聚力增大的条件侧向小距离超挖或边顶进边超挖,靠管外侧的土压力逐渐调整管道中心偏差。
5.3.6为确保桥墩的安全,穿越桥墩时为保证桥墩土体不受扰动,桥墩和桥台附近前后各2M以内不得调整偏差。顶进至墩柱或桥台附近3M范围内必须吃土顶进,以保证不出现塌方现象。如有偏差要在距桥墩5M以外调整至自身差在5mm 以内;管道中心偏差及高程偏差在20mm以内,以保证在穿越桥墩时吃土顶进。
5.3.7首节管的质量对整段顶管质量至关重要,首节必须保证平直。
5.3.8开启千斤顶使工具管的刃角切入土中,此时,工人可进入工作面挖刃角切入土层的泥土,并随时将弃土通过运土设备从顶进坑吊运至地面。顶进过程中刃角前不得超挖。
5.3.9开始顶进时应观察首节玻璃钢夹砂管前端与滑道的间隙,如首管前端离开滑道,应及时调整玻璃钢夹砂管的高程。
5.3.10首节玻璃钢夹砂管每顶进0.2m应进行高程测量,首节玻璃钢夹砂管顶进三分之一时应进行中心测量,如出现误差应及时进行调整,应尽量控制首管顶进不出现误差。
5.3.11控制工作坑后背与顶进中心必须垂直,以免顶力方向与顶进方向出现夹角,形成侧向分力,造成顶管轴线偏位。
5.3.12为减小工作坑长度并且便于顶进时调整,首节管采用长度为2M的玻璃钢夹砂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