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IMS试点工程测试规范-PSTN仿真业务分册V20.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894285 上传时间:2025-03-07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IMS试点工程测试规范-PSTN仿真业务分册V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IMS试点工程测试规范-PSTN仿真业务分册V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电信IMS试点工程测试规范-- PSTN仿真业务分册 (V2.0) 编制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完成日期: 2009 年 12月 保密年限:三年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未经同意,请勿翻印 修改过程 文稿类别 日期 负责人 概述 初稿 2009.12 课题组 征求意见稿 报批稿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中国电信2010年IMS试点工程系列测试规范之一,PSTN仿真业务分册,主要针对本次试点工程中所涉及的PSTN仿真业务制定,作为本次试点工程的验收及测试工作的技术依据。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及参与、实施本次试点工程的集团公司属下各分公司或单位,规范内容将会在试点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补充和完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保留对此规范书的解释权和修改权。 本规范规定了中国电信IMS系统的PSTN仿真业务功能测试内容,包括主叫号码显示和限制、呼叫前转(三种方式)、呼叫等待、三方通话、呼出限制和免打扰等业务的功能实现、业务激活/去激活及业务交互测试等。 本规范的测试结果应给出测试结论,如有必要应在备注处对具体测试的情况作出说明。测试结果包括以下几种: OK:此项目通过,包括“本次测试通过”和“引用以往测试结果”两种情况,“本次测试通过”是指该项目在本次试点工程期间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符合测试要求及预期;“引用以往测试结果”指局方与厂家共同认可该项目不在本次试点工程中测试,其测试结果直接引用此前同类测试的结论,这种情况下,项目未测试的原因及测试结果引用的来源需在备注中说明; POK:此项目部分通过。不合格原因见备注; NOK:此项目不通过。包括“测试不通过”与“功能不支持”两种情况。“测试未通过”指工程设计文件中提及,厂家承诺支持的功能,但在工程验收前测试结果未能满足局方提出的关键测试要求或结果未达预期;“功能不支持”指工程设计文件中提及的功能,但厂家明确不支持而未进行测试。 NE:此项目无测试环境,指由于不具备测试环境未安排在本次试点工程中进行测试,且在以前的同类测试中也未进行测试的项目。无测试环境的具体原因需在备注中说明,且厂家需提供支持相关功能的文字承诺。 本规范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xx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目 录 1 适用范围 5 2 引用标准 5 3 缩略语 6 4 测试环境 6 4.1 测试系统配置 6 4.2 测试设备配置要求 7 5 测试项目 7 5.1 主叫号码显示 7 5.1.1 主叫号码显示 7 5.1.2 主叫号码显示与主叫号码显示限制的关系 9 5.2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 9 5.2.1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A类用户 9 5.2.2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B类用户 10 5.2.3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C类用户 11 5.3 无条件呼叫前转 13 5.3.1 无条件呼叫前转 13 5.3.2 无条件呼叫前转与免打扰服务的关系 14 5.3.3 无条件呼叫前转与主叫号码显示的关系 15 5.3.4 无条件呼叫前转与遇忙呼叫前转的关系 15 5.3.5 无条件呼叫前转与无应答呼叫前转的关系 16 5.3.6 无条件呼叫前转服务与呼叫等待的关系 16 5.4 遇忙呼叫前转 16 5.4.1 遇忙呼叫前转 16 5.4.2 遇忙呼叫前转与免打扰服务的关系 19 5.4.3 遇忙呼叫前转与主叫号码显示的关系 19 5.4.4 遇忙呼叫前转与呼叫等待的关系 19 5.5 无应答呼叫前转 20 5.5.1 无应答呼叫前转 20 5.5.2 无应答呼叫前转与免打扰的关系 22 5.5.3 无应答呼叫前转与主叫号码显示的关系 22 5.5.4 无应答呼叫前转与呼叫等待的关系 22 5.6 呼叫等待 23 5.6.1 呼叫等待 23 5.6.2 呼叫等待与主叫号码显示的关系 25 5.6.3 呼叫等待与免打扰服务的关系 26 5.7 三方通话 26 5.7.1 三方通话 26 5.7.2 三方通话与呼出限制的关系 28 5.8 查找恶意呼叫 28 5.8.1 查找恶意呼叫 28 5.8.2 查找恶意呼叫与呼叫前转的关系 29 5.8.3 查找恶意呼叫与主叫号码显示限制的关系 30 5.8.4 查找恶意呼叫与缺席用户服务的关系 30 5.9 呼出限制 31 5.9.1 呼出限制 31 5.10 免打扰服务 32 5.10.1 免打扰服务 32 5.10.2 免打扰与闹钟服务的关系 34 5.10.3 免打扰与缺席用户服务的关系 34 5.11 缩位拨号 34 5.11.1 缩位拨号 34 5.12 热线服务 36 5.12.1 即时热线 36 5.12.2 延时热线 38 5.12.3 热线服务与呼出限制的关系 39 5.13 闹钟 40 5.13.1 闹钟服务 40 5.13.2 闹钟服务与呼叫前转的关系 41 5.13.3 闹钟服务与缺席用户服务的关系 41 5.14 截接服务 42 5.14.1 截接服务 42 5.15 缺席用户服务 43 5.15.1 缺席用户服务 43 5.15.2 缺席用户服务与呼叫等待的关系 44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中国电信IMS系统的PSTN仿真业务功能测试内容,包括测试条件、测试步骤、测试说明、预期结果等。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电信IMS系统中SIP IAD、SIP AG和AGCF三种接入方式下的PSTN仿真业务功能检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YDN 065f-1997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附录) Q/CT 2094-2008 IMS网络SIP协议总体技术要求 Q/CT 2099-2008 中国电信IMS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ETSI TS 183 012 基于IMS的PSTN/ISDN电话仿真子系统功能架构(IMS-based PSTN/ISDN Emulation Subsystem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ETSI TS 183 043 基于IMS的PSTN/ISDN电话仿真阶段3技术要求(IMSbased PSTN/ISDN Emulation Stage 3 specification) 3 缩略语 英文缩写 英文全称 中文解释 IMS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P多媒体子系统 PES PSTN/ISDN Emulation Service PSTN/ISDN仿真业务 DNS Domain Name System 域名系统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归属用户服务器 I-CSCF Interrogating-CSCF 查询-CSCF MGCF 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媒体网关控制功能 P-CSCF Proxy-CSCF 代理-CSCF 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 S-CSCF Serving-CSCF 服务-SCSCF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会话发起协议 AGCF Access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接入网关控制功能 IAD Integrated Acess Device 综合接入设备 AG Access Gateway 接入网关 4 测试环境 4.1 测试系统配置 基本测试结构如图4-1所示,为一个IMS域内的系统配置。本测试系统主要由PSTN仿真业务业务服务器(PES AS)、IMS基本网元设备(CSCF、HSS、MRFC、MRFP)及SIP IAD、SIP AG和AGCF三种接入设备和下挂POTS终端构成,其中PES AS提供PSTN仿真业务逻辑,MRFC和MRFP完成业务提示音资源的播放功能。 在P1、Gm/Gm’、Mw、Cx与ISC接口利用协议分析仪收集信令流程进行分析。 图4-1 PSTN仿真业务测试结构图 4.2 测试设备配置要求 设备类型 数量 PES业务服务器 PES AS 1 IMS网络设备 P-CSCF 1 I-CSCF 1 S-CSCF 1 HSS 1 AGCF 1 AG 1 SIP IAD 1 测试终端 PSTN终端 若干 测试工具 Ethereal 1 5 测试项目 5.1 主叫号码显示 5.1.1 主叫号码显示 测试编号: 5.1.1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主叫号码显示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和用户B已成功注册 3. 用户B申请主叫号码显示业务,其他补充业务无; 测试步骤: 1. 用户A摘机,拨打用户B的号码; 2. B振铃,A听回铃音,B终端显示A的号码; 3. B摘机后,A与B通话。 预期结果: 1. 用户B正常振铃,并且能正常显示A用户的电话号码。 测试结果: 5.1.2 主叫号码显示与主叫号码显示限制的关系 测试编号: 5.1.2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主叫号码显示与主叫号码显示限制的关系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和用户B已成功注册 3. 用户B申请主叫号码显示业务,用户A申请主叫号码显示限制业务; 测试步骤: 1. 用户A摘机,拨打用户B的号码; 2. B振铃,A听回铃音,B终端无法显示A的号码; 3. B摘机后,A与B通话。 预期结果: 1. 用户B正常振铃,无法显示A用户的电话号码。 测试结果: 5.2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 5.2.1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A类用户 5.2.1.1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A类用户 测试编号: 5.2.1.1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A类用户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和用户B已成功注册 3. 用户B申请主叫号码显示业务; 4. 用户A申请主叫号码显示限制业务(A类用户),其他补充业务无。 测试步骤: 1. 用户A摘机,拨打*62+用户B的号码; 2. B振铃,A听回铃音,B终端不能显示A的号码; 3. B摘机后,A与B通话。 预期结果: 1. 用户B正常振铃,但不能显示A用户的电话号码。 测试结果: 5.2.1.2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与主叫号码显示超越的关系 测试编号: 5.2.1.2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和主叫号码显示超越的关系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和用户B已成功注册; 3. 用户B为主叫号码显示限制超越用户; 4. 用户A申请主叫号码显示限制业务(A类用户),其他补充业务无。 测试步骤: 1. 用户A摘机,拨打*62+用户B的号码; 2. B振铃,A听回铃音,B终端能够显示A的号码; 3. B摘机后,A与B通话。 预期结果: 1. 用户B正常振铃,但不能显示A用户的电话号码。 测试结果: 5.2.2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B类用户 5.2.2.1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B类用户 测试编号: 5.2.2.1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B类用户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和用户B已成功注册 3. 用户B申请主叫号码显示业务; 4. 用户A申请主叫号码显示限制业务(B类用户),其他补充业务无。 测试步骤: 1. 用户A摘机,拨打*68+用户B的号码; 2. B振铃,A听回铃音,B终端可以显示A的号码; 3. B摘机后,A与B通话。 预期结果: 1. 用户B正常振铃,并显示A用户的电话号码。 测试结果: 5.2.2.2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与主叫号码显示超越的关系 测试编号: 5.2.2.2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和主叫号码显示超越的关系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和用户B已成功注册; 3. 用户B为主叫号码显示限制超越用户; 4. 用户A申请主叫号码显示限制业务(B类用户),其他补充业务无。 测试步骤: 1. 用户A摘机,拨打用户B的号码; 2. B振铃,A听回铃音,B终端可以显示A的号码; 3. B摘机后,A与B通话。 预期结果: 1. 用户B正常振铃,并显示A用户的电话号码。 测试结果: 5.2.3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C类用户 5.2.3.1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C类用户 测试编号: 5.2.3.1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C类用户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和用户B已成功注册 3. 用户B申请主叫号码显示业务; 4. 用户A申请主叫号码显示限制业务(C类用户),其他补充业务无。 测试步骤: 1. 用户A摘机,拨打用户B的号码; 2. B振铃,A听回铃音,B终端不能显示A的号码; 3. B摘机后,A与B通话。 预期结果: 1. 用户B正常振铃,但不能显示A用户的电话号码。 测试结果: 5.2.3.2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与主叫号码显示超越的关系 测试编号: 5.2.3.1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主叫号码显示限制和主叫号码显示超越的关系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和用户B已成功注册; 3. 用户B为主叫号码显示限制超越用户; 4. 用户A申请主叫号码显示限制业务(C类用户),其他补充业务无。 测试步骤: 1. 用户A摘机,拨打用户B的号码; 2. B振铃,A听回铃音,B终端能够显示A的号码; 3. B摘机后,A与B通话。 预期结果: 1. 用户B正常振铃,能够显示A用户的电话号码。 测试结果: 5.3 无条件呼叫前转 5.3.1 无条件呼叫前转 测试编号: 5.3.1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无条件呼叫前转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B、C已成功注册到IMS; 3. 用户B申请无条件前转业务,前转到用户C,其他补充业务无; 4. 用户C登记主叫号码显示业务。 测试步骤: 1. B用户业务激活:用户B摘机拨“*57*C用户号码#”激活呼叫无条件前转至用户C; 2. A摘机,呼叫B的号码; 3. C振铃,A听回铃音; 4. C摘机与A通话; 5. 主/被叫用户挂机; 6. 用户B摘机拨“#57#”去活无条件前转。 预期结果: 1. 呼叫能够转移到C; 2. 用户A和用户C能够进行正常通话; 3. 用户C来电显示为用户A的号码; 4. 执行步骤1时,B用户听到类似:” 您申请的无条件呼叫前转服务已经激活成功, 呼叫将转移至……”语音提示; 5. 执行步骤6时,B用户听到类似:” 无条件呼叫前转服务已撤销”语音提示。 测试结果: 5.3.2 无条件呼叫前转与免打扰服务的关系 测试编号: 5.3.2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无条件呼叫前转与免打扰服务的关系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和用户B已成功注册 3. 用户B申请无条件前转业务和免打扰服务。 测试步骤: 1. B用户激活免打扰服务(按*56#),再激活无条件前转业务(按*57* C用户号码#)。 2. A用户呼叫B用户 , A用户听免打扰录音通知。 3. B去激活免打扰服务和无条件前转业务. 4. B用户先激活无条件呼叫前转业务,再激活免打扰服务。 5. A用户呼叫B用户, A用户听免打扰录音通知。 预期结果: 1. 在B用户同时激活无条件前转业务和免打扰服务的情况下,A用户听免打扰录音通知。 测试结果: 5.3.3 无条件呼叫前转与主叫号码显示的关系 测试编号: 5.3.3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无条件呼叫前转与主叫号码显示的关系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和用户B已成功注册; 3. 用户B申请无条件前转业务,前转到C。用户B和用户C申请主叫号码显示业务。 测试步骤: 1. B用户激活无条件前转业务(按*57* C用户号码#)。 2. A用户呼叫B用户, 呼叫前转到用户C,C用户终端可显示A用户号码,B用户终端不显示A用户号码。 预期结果: 1. 在B用户和C用户均配置主叫号码显示业务的情况下,C用户终端显示A用户号码。 测试结果: 5.3.4 无条件呼叫前转与遇忙呼叫前转的关系 测试编号: 5.3.4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无条件呼叫前转与免打扰服务的关系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和用户B已成功注册 3. 用户B申请无条件前转业务和遇忙呼叫前转业务。 测试步骤: 1. B用户激活遇忙呼叫前转,按*40* D用户号码#。 2. B用户激活无条件前转业务。按*57* C用户号码#。 3. B用户忙时,A用户呼叫B用户,呼叫无条件前转到C用户。 预期结果: 1. 无条件前转服务优先于遇忙呼叫前转服务 测试结果: 5.3.5 无条件呼叫前转与无应答呼叫前转的关系 测试编号: 5.3.5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无条件呼叫前转与无应答呼叫前转的关系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和用户B已成功注册 3. 用户B申请无条件前转业务和遇忙呼叫前转业务。 测试步骤: 1. B用户激活无应答呼叫前转,按*41* E用户号码#。 2. B用户激活无条件前转业务。按*57* C用户号码#。 3. A用户呼叫B用户,呼叫无条件前转到C用户。 预期结果: 1. 无条件前转服务优先于无应答前转服务 测试结果: 5.3.6 无条件呼叫前转服务与呼叫等待的关系 测试编号: 5.3.6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无条件呼叫前转与呼叫等待的关系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和用户B已成功注册 3. 用户B申请无条件前转业务和呼叫等待服务。 测试步骤: 1. B用户按*58#激活呼叫等待。 2. B用户按*57*C用户号码激活无条件呼叫前转到C用户。 3. B用户置忙,A用户呼叫B用户, C用户振铃,B用户听不到呼叫等待音,C应答,A-C通话。 预期结果: 1. 无条件呼叫前转优先于呼叫等待。 测试结果: 5.4 遇忙呼叫前转 5.4.1 遇忙呼叫前转 测试编号: 5.4.1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遇忙呼叫前转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B、C已成功注册到IMS; 3. 用户B申请遇忙前转业务,前转到用户C,其他补充业务无; 4. 用户C登记主叫号码显示业务。 测试步骤: 1. B用户业务激活:用户B摘机拨“*40*C用户号码#”,激活呼叫遇忙前转至用户C; 2. 用户B正在与用户D通话中; 3. A摘机,呼叫B的号码; 4. C振铃,A听回铃音; 5. C摘机与A通话; 6. 主/被叫用户挂机。 7. 用户B摘机拨“#40#”去激活遇忙前转 预期结果: 1. 呼叫能够转移到C; 2. 用户A和用户C能够进行正常通话; 3. 用户C来电显示为用户A的号码。 6. 执行步骤1时,B用户听到类似:”您申请的遇忙前转服务已经激活成功,呼叫将转移至……”语音提示; 4. 执行步骤7时,B用户听到类似:” 遇忙前转服务已撤销”语音提示。 测试结果: 5.4.2 遇忙呼叫前转与免打扰服务的关系 测试编号: 5.4.2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遇忙呼叫前转与免打扰服务的关系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和用户B已成功注册 3. 用户B申请遇忙前转业务和免打扰服务。 测试步骤: 1. B用户激活免打扰服务(按*56#),再激活遇忙前转业务(按*40* C用户号码#)。 2. A用户呼叫B用户,B置忙。A用户听免打扰录音通知。 3. B去激活免打扰服务和遇忙呼叫前转业务. 4. B用户先激活遇忙呼叫前转业务,再激活免打扰服务。 5. A用户呼叫B用户, B置忙。A用户听免打扰录音通知。 预期结果: 1. 在B用户同时激活无条件前转业务和免打扰服务的情况下,A用户听免打扰录音通知。 测试结果: 5.4.3 遇忙呼叫前转与主叫号码显示的关系 测试编号: 5.4.3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遇忙呼叫前转与主叫号码显示的关系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和用户B已成功注册; 3. 用户B申请遇忙前转业务,前转到C。用户B和用户C申请主叫号码显示业务。 测试步骤: 1. B用户激活遇忙前转业务(按*40* C用户号码#)。 2. A用户呼叫B用户, B用户置忙,呼叫前转到用户C,C用户终端可显示A用户号码,B用户终端不显示A用户号码。 预期结果: 1. 在B用户和C用户均配置主叫号码显示业务的情况下,C用户终端显示A用户号码。 测试结果: 5.4.4 遇忙呼叫前转与呼叫等待的关系 测试编号: 5.4.4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遇忙呼叫前转与呼叫等待的关系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和用户B已成功注册 3. 用户B申请遇忙前转业务和呼叫等待服务。 测试步骤: 1. B用户按*58#激活呼叫等待。 2. B用户激活遇忙前转业务(按*40* C用户号码#)。 3. B用户置忙时,A用户呼叫B用户, C用户振铃, B用户听不到呼叫等待音,C应答,A-C通话。 预期结果: 1. 遇忙前转优先于呼叫等待。 测试结果: 5.5 无应答呼叫前转 5.5.1 无应答呼叫前转 测试编号: 5.5.1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无应答呼叫前转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B、C已成功注册到IMS; 3. 用户B申请无应答呼叫前转,其他补充业务无; 4. 用户C登记主叫号码显示业务。 测试步骤: 1. B用户业务激活:用户B摘机拨“*41*C用户号码#”激活呼叫无应答前转至用户C; 2. 用户A呼叫用户B; 3. 在设定时间内,用户B未对该来话进行应答; 4. 用户C振铃,号显为用户A的号码; 5. 用户C摘机与用户A通话; 6. 主被叫用户挂机; 7. 用户B摘机拨“#41#”取消无应答前转 预期结果: 1. 呼叫能够转移到C; 2. 用户A和用户C能够进行正常通话; 3. 用户C来电显示为用户A的号码。 4. 执行步骤1时,B用户听到类似:”您申请的无应答前转已经激活成功,呼叫将转移至……”语音提示; 5. 执行步骤7时,B用户听到类似:” 无应答前转服务已撤销”语音提示。 测试结果: 5.5.2 无应答呼叫前转与免打扰的关系 测试编号: 5.5.3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无应答呼叫前转与免打扰服务的关系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和用户B已成功注册 3. 用户B申请无应答前转业务和免打扰服务。 测试步骤: 1. B用户激活免打扰服务(按*56#),再激活无应答前转业务(按*41* C用户号码#)。 2. A用户呼叫B用户,B用户空闲。A用户听免打扰录音通知。 3. B去激活免打扰服务和无应答呼叫前转业务. 4. B用户先激活无应答呼叫前转业务,再激活免打扰服务。 5. A用户呼叫B用户, B用户空闲。A用户听免打扰录音通知。 预期结果: 1. 在B用户同时激活无条件前转业务和免打扰服务的情况下,A用户听免打扰录音通知。 测试结果: 5.5.3 无应答呼叫前转与主叫号码显示的关系 测试编号: 5.5.2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无应答呼叫前转与主叫号码显示的关系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和用户B已成功注册; 3. 用户B申请无应答前转业务,前转到C。用户B和用户C配置主叫号码显示业务。 测试步骤: 1. B用户激活无应答前转业务(按*41* C用户号码#)。 2. A用户呼叫B用户, B用户无应答,呼叫前转到用户C,C用户终端可显示A用户号码,B用户终端也可以显示A用户号码。 预期结果: 1. 在B用户和C用户均配置主叫号码显示业务的情况下,B和C用户终端都能显示A用户号码。 测试结果: 5.5.4 无应答呼叫前转与呼叫等待的关系 测试编号: 5.5.4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无应答呼叫前转与呼叫等待的关系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和用户B已成功注册; 3. 用户B申请无应答前转业务和呼叫等待服务。 测试步骤: 1. B用户按*58#激活呼叫等待。 2. B用户按*41*C用户号码#激活无应答呼叫前转到C用户。。 3. B用户呼叫D用户,B-D用户通话时,A用户呼叫B用户,A用户听呼叫等待语音通知, B用户听呼叫等待音,B用户分别进行三种操作: a) 不作任何操作,15秒钟后,等待音自动消失,发生无应答呼叫前转。A用户改听回铃音,C用户振铃,C应答,A-C通话。 b) 拍叉簧,听拨号音后,按“1”键,结束与D用户通话, 改与A用户通话。 c) 拍叉簧,听到拨号音,按“2”键,保留D用户, 改与新用户A通话;再拍叉簧,听到拨号音后,按“1”键,结束与A用户通话,恢复与D用户通话。 预期结果: 1. 无应答呼叫前转与呼叫等待业务互不影响。 测试结果: 5.6 呼叫等待 5.6.1 呼叫等待 测试编号: 5.6.1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呼叫等待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B、C已成功注册到IMS; 3. 用户B申请呼叫等待业务,其他补充业务无; 测试步骤: 1. B用户业务激活:用户B摘机拨“*58#”激活呼叫等待业务; 2. 用户B呼叫用户A,保持通话状态。 3. 用户C呼叫用户B,B听来话提示音,用户C听呼叫等待提示音; 4. 用户B可进行如下两种操作: a) 拍叉簧,听拨号音后,按“1”键,结束与A用户通话, 改与C用户通话。 b) 拍叉簧,听到拨号音,按“2”键,保留A用户, 改与新用户C通话;再拍叉簧,听到拨号音后:如果按“1”键,则结束与C用户通话,恢复与A用户通话;如果按“2”键,保留与C用户通话,恢复与A用户通话。 5. 用户B摘机拨“#58#”取消呼叫等待。 预期结果: 1. 用户A能够听到呼叫等待提示音; 2. 用户B能够接听或拒接用户A的来话,并进行与C通话的切换; 3. 呼叫可以成功进行呼叫等待,切换后通话正常。 4. 执行步骤1时,B用户听到类似:”您申请的呼叫等待服务已经激活成功,请使用”语音提示; 5. 执行步骤5时,B用户听到类似:” 呼叫等待服务已撤销”语音提示。 拍叉按“1”信令流程: 拍叉按“2”信令流程: 测试结果: 5.6.2 呼叫等待与主叫号码显示的关系 测试编号: 5.6.2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呼叫等待和主叫号码显示的关系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B、C已成功注册到IMS; 3. 用户B申请呼叫等待和主叫号码显示业务; 测试步骤: 1. A用户呼叫B用户,A-B用户通话. C用户呼叫B用户,B用户听到第一声呼叫等待音后,在B用户终端上显示C用户号码。 预期结果: 1. 用户A能够听到呼叫等待提示音; 2. 用户B听到呼叫等待音后,B用户终端上能够显示C用户号码 测试结果: 5.6.3 呼叫等待与免打扰服务的关系 测试编号: 5.6.3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呼叫等待和免打扰服务的关系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B、C已成功注册到IMS; 3. 用户B申请呼叫等待和免打扰业务; 测试步骤: 1. B摘机听拨号音后按*56#,激活免打扰服务; 2. B呼叫C,B-C通话建立。用户A摘机,呼叫B; 3. 用户A听免打扰提示音,B用户听不到呼叫等待音。 预期结果: 1. 免打扰服务优先于呼叫等待业务。 测试结果: 5.7 三方通话 5.7.1 三方通话 测试编号: 5.7.1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三方通话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B、C已成功注册到IMS; 3. 用户B申请三方通话业务,其他补充业务无; 测试步骤: 1. B拨打A,保持通话。 2. B拍叉簧,B听拨号音,A听音乐,B拨打C电话号码,建立通话; 3. B拍叉簧,B听拨号音,A、C听音乐。然后进行下面3个操作: 4. 用户B拨1; 5. 用户B拨2; 6. 用户B拨3。 预期结果: 1. 执行步骤4,用户B与另外一方通话,当前通话方听忙音(断开)。对应本例就是AB通话,C听忙音。 2. 执行步骤5,用户B与另外一方通话,当前通话方听音乐。对应本例,就是AB通话,C听音乐。 3. 执行步骤6,用户A,B,C三方通话。在三方通话的时候,如果B挂机,A,C听忙音。如果A或者C其中一个挂机,B与另外一方继续通话。 测试结果: 5.7.2 三方通话与呼出限制的关系 测试编号: 5.7.2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三方通话与呼出限制的关系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B、C已成功注册到IMS; 3. 用户B申请三方通话和呼出限制业务; 4. 用户B和用户C不在同一本地网。 测试步骤: 1. B用户激活呼出限制(K=1,*54*KSSSS#)。系统予以拒绝。B用户激活呼出限制(K=2,*54*KSSSS#)。系统接收。 2. B用户呼叫A用户, B-A通话。当C用户空闲时,B用户拍叉簧,听拨号音后,拨叫C用户号码,听呼出限制语音通知音。 预期结果: 1. 用户申请三方通话服务时,无法使用对所有呼出呼叫限制的业务(K=1);其余类型的呼出限制(K=2、3、4)优先于三方通话。 测试结果: 5.8 查找恶意呼叫 5.8.1 查找恶意呼叫 测试编号: 5.8.1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查找恶意呼叫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B、C已成功注册到IMS; 3. 用户B申请查找恶意呼叫服务。 测试步骤: 1. IMS用户A登记并激活主叫号码显示限制业务,IMS用户B登记查找恶意呼叫业务; 2. IMS用户A呼叫IMS用户B; 3. 用户B振铃但不显示主叫号码,用户B应答呼叫,通话正常建立; 4. 用户B在通话过程中拍叉后拨*33#,来话被保持住。 5. 系统放音结束,通话恢复。 预期结果: 1. 通话能正常完成; 2. 被叫终端未显示主叫号码; 3. 在告警台上可以查到本次恶意呼叫追查记录。 测试结果: 5.8.2 查找恶意呼叫与呼叫前转的关系 测试编号: 5.8.2 测试项目: PSTN仿真业务 测试分项: 查找恶意呼叫与呼叫前转的关系 测试条件: 1. SIP IAD(或SIP AG/AGCF)及IMS系统运行正常; 2. SIP IAD(或SIP AG/AGCF)用户A、B、C已成功注册到IMS 3. 用户C申请查找恶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