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8890723 上传时间:2025-03-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9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3 分)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3 分)若 x1、x2 是一元二次方程 x2﹣2x﹣4=0 的两个根,则 x1+x2 的值是( ) A.2 B.﹣2 C.﹣4 D.4 3.(3 分)关于二次函数 y=﹣x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口向上 B.对称轴是 y 轴 C.有最小值 D.当 x<0 时,函数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4.(3 分)如图,△ABC 与△DEF 位似,点 O 是它们的位似中心,其中 OE=2OB,则△ABC 与△DEF 的面积之比是( ) A.1:2 B.1:4 C.1:3 D.1:9 5.(3 分)用配方法解方程 x2﹣4x﹣1=0,方程应变形为( ) A.(x+2)2=3 B.(x+2)2=5 C.(x﹣2)2=3 D.(x﹣2)2=5 6.(3 分)在 Rt△ABC 中,∠ACB=90°,AC=5,AB=10,以点 C 为圆心,BC 为半径作⊙C,则点 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 ) A.点 A 在⊙C 内 B.点 A 在⊙C 上 C.点 A 在⊙C 外 D.无法确定 第 9页(共 27页) 7.(3 分)如图,在高 3 米,宽 5 米的矩形墙面上有一块长方形装饰板(图中阴影部分),装饰板的上面和左右两边都留有宽度相同为 x 米的空白墙面.若矩形装饰板的面积为 4.5 平方米,则以下方程正确的是 ( ) A.(3﹣x)(5﹣x)=4.5 B.(3﹣x)(5﹣2x)=4.5 C.(3﹣2x)(5﹣x)=4.5 D.(3﹣2x)(5﹣2x)=4.5 8.(3 分)把如图的五角星绕着它的中心旋转一定角度后与自身重合,则这个旋转角度可能是( ) A.36° B.72° C.90° D.108° 9.(3 分)如图,Rt△ABC 的内切圆分别与 AB、BC 相切于 D 点、E 点,若 BD=1,AD=4,则 CE=( ) A. B. C. D. 10.(3 分)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6,BC=8,点 E 是 AD 边上的动点,点 M 是点 A 关于直线 BE 的对称点,连接 MD,则 MD 的最小值是( ) A.6 B.5 C.4 D.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1.(3 分)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C 为⊙O 直径,若∠AOB=50°,那么∠C= . 12.(3 分)如图,在直径为 10cm 的⊙O 中,AB=8cm,弦 OC⊥AB 于点 C,则 OC 等于 cm. 13.(3 分)若 a 是一元二次方程 x2﹣2x﹣1012=0 的一根,则 4a﹣2a2 的值为 . 14.(3 分)已知圆锥的侧面积为 20π,底面半径为 4,则圆锥的高是 . 15.(3 分)一个同学想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在某一时刻测得 1 米长的竹竿竖直放置时影长为 0.5 米,同时测量旗杆 AD 的影长时由于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他测得地面上的影长 AB 为 5 米,留在墙上的影高 BC 为 2 米,通过计算他得出旗杆 AD 的高度是 米. 16.(3 分)如图,在 Rt△ABC 中,∠ACB=90°,AB=12,AC=6,点 D 在 AB 边上,且 AD=3,点 E 在直角边上, 直线 DE 把 Rt△ ABC 分成两部分, 若其中一部分与原 Rt△ ABC 相似, 则∠ ADE = .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 9 个小题,共 72 分,解答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计算步骤) 17.(6 分)解方程: (1)(x﹣2)2=9; (2)x(x+2)=3(x+2). 18.(6 分)利用图中的网格线(最小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1)画图. (1) 画出△A1B1C1,使它与△ABC 是关于原点 O 的中心对称; (2) 将△ABC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90°得到△AB2C2. 19.(6 分)二次函数 y=x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图象与 x 轴交于点 A 和点 B. (1) 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 直接写出不等式 x2+bx+c>0 的解集. 20.(6 分)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kx2﹣2x﹣4=0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1) 求 k 的取值范围; (2) 若方程有一个根为 2,求方程的另一根. 21.(6 分)如图,已知 AB 是⊙O 的直径,BC 与⊙O 相切于点 B,AC 与⊙O 相交于点 D. (1) 求证:△CBD∽△CAB; (2) 若 CD=2,AD=6,求 CB 的长度. 22.(8 分)某店销售一种环保建筑涂料,当每桶售价为 300 元时,月销售量为 60 桶,该店为提高经营利 润,准备采取降价的方式进行促销.经市场调查发现:当该涂料每桶售价每下降 5 元时,月销售量就会 增加 10 桶,每售出 1 桶涂料共需支付厂家及其他费用 200 元. (1) 当每桶售价是 280 元时,求此时该店的月销售量为多少桶? (2) 求每桶降价多少元时,该店能获得最大月利润?最大月利润为多少元? 23.(10 分)如图,点 C 在以 AB 为直径的⊙O 上,点 D 是的中点,连接 AC,过点 D 作 DE⊥AC 交 AC 的延长线于点 E.延长 ED 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 F,且 AB=BF. (1) 求证:DE 是⊙O 的切线; (2) 设 DE=x,AE=y,求 y 与 x 的数量关系式. 24.(12 分)在 Rt△ABC 中,∠C=90°,分别取 BC、AC 的中点并且同时将这两个中点绕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依次得到点 D、E,记旋转角为 a(0°<a<90°),连接 AE、CD、BD,如图所示. (1) 当 BC=AC 时,求证:∠DBC=∠EAC; (2) 若 BC=AC=4,当 B,D,E 三点共线时,求线段 BE 的长; (3) 当∠ABC=30°时,延长 BD 交 AE 于点 H,连接 CH,探究线段 BH,AH,CH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第 28页(共 27页) 25.(12 分)已知二次函数,顶点为 P,且二次函数的图象恒过两定点 A、 B(点 A 在点 B 的左侧). (1) 当 m=﹣1 时,求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 (2) 在(1)的条件下,二次函数 y1 的图象上是否存在一点 D,使得∠ADB=90°,若存在,求出点 D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 将点 P 先沿水平方向平移|m|个单位, 再向下移动( |4m|+5 ) 个单位得到 P', 若二次函数 经过点 P'(h,k),在二次函数 y2 的图象上存在点 Q,使得 QA+QB 的最小值为 4,求 m 的取值范围. 2023-2024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3 分)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选项 B、C、D 都能找到一个点,使图形绕某一点旋转 180°后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所以是中心对称图形. 选项 A 不能找到一个点,使图形绕某一点旋转 180°后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所以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A. 2.(3 分)若 x1、x2 是一元二次方程 x2﹣2x﹣4=0 的两个根,则 x1+x2 的值是( ) A.2 B.﹣2 C.﹣4 D.4 【解答】解: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x1+x2=﹣=2. 故选:A. 3.(3 分)关于二次函数 y=﹣x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口向上 B.对称轴是 y 轴C.有最小值 D.当 x<0 时,函数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解答】解:∵二次函数 y=﹣x2+6, ∴由 a=﹣1 可知开口向下,对称轴为 y 轴,顶点为(0,6), ∴函数有最大值 6,当 x<0 时,函数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故选项 B 正确, 故选:B. 4.(3 分)如图,△ABC 与△DEF 位似,点 O 是它们的位似中心,其中 OE=2OB,则△ABC 与△DEF 的 面积之比是( ) A.1:2 B.1:4 C.1:3 D.1:9 【解答】解:∵△ABC 与△DEF 位似, ∴△ABC∽△DEF,BC∥EF, ∴△OBC∽△OEF, ∴ = = , ∴△ABC 与△DEF 的面积之比为 1:4, 故选:B. 5.(3 分)用配方法解方程 x2﹣4x﹣1=0,方程应变形为( ) A.(x+2)2=3 B.(x+2)2=5 C.(x﹣2)2=3 D.(x﹣2)2=5 【解答】解:∵x2﹣4x=1, ∴x2﹣4x+4=1+4,即(x﹣2)2=5, 故选:D. 6.(3 分)在 Rt△ABC 中,∠ACB=90°,AC=5,AB=10,以点 C 为圆心,BC 为半径作⊙C,则点 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 ) A.点 A 在⊙C 内 B.点 A 在⊙C 上 C.点 A 在⊙C 外 D.无法确定 【解答】解:∵∠ACB=90°,AC=5,AB=10, ∴BC= =5 , ∵AC=5<5 , ∴点 A 在⊙C 内, 故选:A. 7.(3 分)如图,在高 3 米,宽 5 米的矩形墙面上有一块长方形装饰板(图中阴影部分),装饰板的上面和左右两边都留有宽度相同为 x 米的空白墙面.若矩形装饰板的面积为 4.5 平方米,则以下方程正确的是 ( ) A.(3﹣x)(5﹣x)=4.5 B.(3﹣x)(5﹣2x)=4.5 C.(3﹣2x)(5﹣x)=4.5 D.(3﹣2x)(5﹣2x)=4.5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5﹣2x)(3﹣x)=4.5,故选:B. 8.(3 分)把如图的五角星绕着它的中心旋转一定角度后与自身重合,则这个旋转角度可能是( ) A.36° B.72° C.90° D.108° 【解答】解:五角星可以被中心发出的射线分成 5 个全等的部分, 因而旋转的角度是 360°÷5=72°, 故选:B. 9.(3 分)如图,Rt△ABC 的内切圆分别与 AB、BC 相切于 D 点、E 点,若 BD=1,AD=4,则 CE=( ) A. B. C. D. 【解答】解:设⊙O 与 AC 相切于点 F,连接 OD、OE、OF, ∵Rt△ABC 的内切圆分别与 AB、BC 相切于 D 点、E 点, ∴OD⊥AB,OE⊥BC,OF⊥AC,CF=CE, ∴∠ODB=∠OEB=∠EBD=90°, ∴四边形 OEBD 是矩形, ∵OD=OE, ∴四边形 OEBD 是正方形, ∵BD=1,AD=4, ∴BE=BD=OD=OE=OF=1,AF=AD=4,AB=BD+AD=1+4=5, ∴BC=CE+1,AC=CF+4=CE+4, ∵S△AOB+S△BOC+S△AOC=S△ABC,∠ABC=90°, ∴×5×1+(CE+1)×1+(CE+4)×1=×5(CE+1), 解得 CE=, 故选:D. 10.(3 分)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6,BC=8,点 E 是 AD 边上的动点,点 M 是点 A 关于直线 BE 的对称点,连接 MD,则 MD 的最小值是( ) A.6 B.5 C.4 D.3 【解答】解:连接 BD,以点 B 为圆心,BA 为半径作圆,交 BD 于点 M, ∵四边形 ABCD 为矩形, ∴∠A=90°, ∴BD= =10, ∵点 A 和点 M 关于 BE 对称, ∴AB=BM=6, ∴DM=BD﹣BM=10﹣6=4. 故 DM 的最小值为 4.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1.(3 分)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C 为⊙O 直径,若∠AOB=50°,那么∠C= 25° . 【解答】解:由圆周角定理得:∠C= ∠AOB= ×50°=25°, 故答案为:25°. 12.(3 分)如图,在直径为 10cm 的⊙O 中,AB=8cm,弦 OC⊥AB 于点 C,则 OC 等于 3 cm. 【解答】解:连接 OA,如图: ∵AB=8cm,OC⊥AB, ∴AC= AB=4cm, ∵直径为 10cm, ∴AC=10×=5(cm), 在 Rt△OAC 中,OC==3(cm),故答案为:3. 13.(3 分)若 a 是一元二次方程 x2﹣2x﹣1012=0 的一根,则 4a﹣2a2 的值为 ﹣2024 . 【解答】解:∵a 是一元二次方程 x2﹣2x﹣1012=0 的一根, ∴a2﹣2a﹣1012=0, ∴2a﹣a2=﹣1012, ∴4a﹣2a2=﹣2024. 14.(3 分)已知圆锥的侧面积为 20π,底面半径为 4,则圆锥的高是 3 . 【解答】解:设圆锥的母线长为 R, 则 ×2π×4×R=20π, 解得:R=5, 由勾股定理得:圆锥的高为: =3, 故答案为:3. 15.(3 分)一个同学想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在某一时刻测得 1 米长的竹竿竖直放置时影长为 0.5 米,同时测量旗杆 AD 的影长时由于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他测得地面上的影长 AB 为 5 米,留在墙上的影高 BC 为 2 米,通过计算他得出旗杆 AD 的高度是 12 米. 【解答】解:如图,过 C 作 CE⊥AD 于 E, ∵AD⊥AB,BC⊥AB, ∴∠AEC=∠EAB=∠CBA=90°, ∴四边形 ABCE 是矩形, ∴AE=BC=2m, 设 AD=x m, 则 DE=(x﹣2)m, ∴ , 解得 x=12, 即旗杆 AD 的高度是 12 米. 故答案为:12. 16.(3 分)如图,在 Rt△ABC 中,∠ACB=90°,AB=12,AC=6,点 D 在 AB 边上,且 AD=3,点 E 在直角边上,直线 DE 把 Rt△ABC 分成两部分,若其中一部分与原 Rt△ABC 相似,则∠ADE= 30° 或 120°或 90° . 【解答】解:在 Rt△ABC 中,∠ACB=90°,AB=12,AC=6, ∴sinB= = = , ∴∠B=30°,∠A=60°. 分三种情况: ①如图 1,过 D 作 DE∥BC 交 AC 于 E,则△ADE∽△ABC, ∴∠ADE=∠B=30°; ②如图 2,过 D 作 DE∥AC 交 BC 于 E,则△BDE∽△BAC, ∴∠ADE=180°﹣∠A=120°; ③如图 3,过 D 作 DE⊥AB 交 AC 于 E,则△ADE∽△ACB, ∴∠ADE=∠C=90°; 综上所述,∠ADE=30°或 120°或 90°. 故答案为:30°或 120°或 90°.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 9 个小题,共 72 分,解答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计算步骤) 17.(6 分)解方程: (1)(x﹣2)2=9; (2)x(x+2)=3(x+2). 【解答】解:(1)∵(x﹣2)2=9, ∴x﹣2=±3, 解得 x1=5,x2=﹣1; (2)∵x(x+2)=3(x+2), ∴x(x+2)﹣3(x+2)=0, 则(x+2)(x﹣3)=0, ∴x+2=0 或 x﹣3=0, 解得 x1=﹣2,x2=3. 18.(6 分)利用图中的网格线(最小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1)画图. (1) 画出△A1B1C1,使它与△ABC 是关于原点 O 的中心对称; (2) 将△ABC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90°得到△AB2C2. 【解答】解:(1)如图,△A1B1C1 即为所求; (2)如图,△AB2C2 即为所求. 19.(6 分)二次函数 y=x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图象与 x 轴交于点 A 和点 B. (1) 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 直接写出不等式 x2+bx+c>0 的解集. 【解答】解:(1)由图可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 A(﹣1,0),B(3,0),将 A(﹣1,0),B(3,0)代入 y=x2+bx+c, 得 解得 , ,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2﹣2x﹣3. (2)由图可得,不等式 x2+bx+c>0 的解集为 x<﹣1 或 x>3. 20.(6 分)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kx2﹣2x﹣4=0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1) 求 k 的取值范围; (2) 若方程有一个根为 2,求方程的另一根. 【解答】解:(1)由题意, ∴k>﹣ 且 k≠0; (2)∵方程有一个根为 2, ∴4k﹣4﹣4=0, ∴k=2, ∴方程为 2x2﹣2x﹣4=0,即 x2﹣x﹣2=0, ∴(x﹣2)(x+1)=0, ∴x﹣2=0 或 x+1=0, ∴x=2 或﹣1, ∴另一个根为﹣1. 21.(6 分)如图,已知 AB 是⊙O 的直径,BC 与⊙O 相切于点 B,AC 与⊙O 相交于点 D. (1) 求证:△CBD∽△CAB; (2) 若 CD=2,AD=6,求 CB 的长度. 【解答】(1)证明:∵AB 是⊙O 的直径, ∴∠ADB=90°, ∴∠BDC=90°, ∵BC 与⊙O 相切于点 B, ∴BC⊥AB, ∴∠ABC=90°, ∴∠BDC=∠ABC, ∵∠C=∠C, ∴△CBD∽△CAB. (2)解:∵CD=2,AD=6, ∴CA=CD+AD=2+6=8, ∵△CBD∽△CAB, ∴ = , ∴CB= = =4, ∴CB 的长度是 4. 22.(8 分)某店销售一种环保建筑涂料,当每桶售价为 300 元时,月销售量为 60 桶,该店为提高经营利 润,准备采取降价的方式进行促销.经市场调查发现:当该涂料每桶售价每下降 5 元时,月销售量就会 增加 10 桶,每售出 1 桶涂料共需支付厂家及其他费用 200 元. (1) 当每桶售价是 280 元时,求此时该店的月销售量为多少桶? (2) 求每桶降价多少元时,该店能获得最大月利润?最大月利润为多少元? 【解答】解:(1)由题意,降价了:300﹣280=20 (元), ∴月销售了增加了×10=40(桶). ∴此时该店的月销售量为 60+40=100(桶). (2)由题意,设每桶降价了 x 元, ∴该店这个月的利润 w=[300﹣x﹣200](60+×10)=﹣2x2+140x+6000=﹣2(x﹣35)2+8450. ∴当 x=35 时,该店能获得最大月利润,最大月利润为 8450 元. 答:每桶降价 35 元时,该店能获得最大月利润,最大月利润为 8450 元. 23.(10 分)如图,点 C 在以 AB 为直径的⊙O 上,点 D 是的中点,连接 AC,过点 D 作 DE⊥AC 交 AC 的延长线于点 E.延长 ED 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 F,且 AB=BF. (1) 求证:DE 是⊙O 的切线; (2) 设 DE=x,AE=y,求 y 与 x 的数量关系式. 【解答】(1)证明:连接 OD,AD,如图, ∵点 D 是的中点, ∴ , ∴∠CAD=∠BAD, ∵OA=OD, ∴∠CAD=∠ODA, ∴∠CAD=∠ODA, ∴OD∥AC, ∵DE⊥AC, ∴OD⊥DE, ∵OD 为⊙O 的半径, ∴DE 是⊙O 的切线; (2)解:∵AB=BF,OA=OB, ∴FB=2OA=2OB, ∴ . ∵OD∥AE, ∴△ODF∽△AEF, ∴ = , ∴ , , ∴OD= y,FD=3x, ∴OA=OB= y,EF=ED+FD=4x. ∴AF=4OA=3y. ∵AE2+EF2=AF2, ∴y2+(4x)2=(3y)2, ∴y2=2x2, ∵x>0,y>0, ∴y= x. 24.(12 分)在 Rt△ABC 中,∠C=90°,分别取 BC、AC 的中点并且同时将这两个中点绕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依次得到点 D、E,记旋转角为 a(0°<a<90°),连接 AE、CD、BD,如图所示. (1) 当 BC=AC 时,求证:∠DBC=∠EAC; (2) 若 BC=AC=4,当 B,D,E 三点共线时,求线段 BE 的长; (3) 当∠ABC=30°时,延长 BD 交 AE 于点 H,连接 CH,探究线段 BH,AH,CH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答】(1)证明:在 Rt△ABC 中,∠C=90°,BC、AC 的中点同时绕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依次得到点 D、E, ∴∠DCE=90°, 又∵BC=AC, ∴CD=CE, ∵∠ACE=∠DCE﹣∠ACD=90°﹣∠ACD,∠BCD=∠ACB﹣∠ACD=90°﹣∠ACD, ∴∠ACE=∠BCD, 在△BCD 和△ACE 中, , ∴△BCD≌△ACE(SAS), ∴∠DBC=∠EAC; (2) 解:当旋转角为α(0°<α<90°),B、D、E 三点共线时,如图,过点 C 作 BE 的垂线交 BE 于 F, 由题意可知,CD=CE=BC=2,∠DCE=∠ACB=90°,CF⊥BE, ∴DE= =2 ,DF=EF, ∵CF⊥BE, ∴DF=EF=CF= , ∴在 Rt△BFC 中,BF=, ∴BE=BF+EF= + ; (3) 解:BH= AH+2CH,理由如下: 过点 C 作 CG⊥CH 交 BH 于点 G, ∴∠ACB=∠GCH=90°,∠BCG=∠ACB﹣∠ACG,∠ACH=∠GCH﹣∠ACG, ∴∠BCG=∠ACH, 分别取 BC、AC 的中点并且同时将这两个中点绕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依次得到点 D、E,记旋转角为 α(0°<α<90°), ∴∠BCD=∠ACE,CE= AC,CD= BC, ∵ , ∴△BCD∽△ACE, ∴∠CBG=∠CAH, ∵BCG=∠ACH, ∴△BCG∽△ACH, ∴ , ∴ ,BG= AH, ∵∠ACB=∠GCH=90°, ∴△ACB∽△HCG, ∴∠HGC=∠ABC=30°, ∴GH=2CH, ∴BH=BG+GH= AH+2CH. 25.(12 分)已知二次函数,顶点为 P,且二次函数的图象恒过两定点 A、 B(点 A 在点 B 的左侧). (1) 当 m=﹣1 时,求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 (2) 在(1)的条件下,二次函数 y1 的图象上是否存在一点 D,使得∠ADB=90°,若存在,求出点 D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 将点 P 先沿水平方向平移|m|个单位, 再向下移动( |4m|+5 ) 个单位得到 P', 若二次函数 经过点 P'(h,k),在二次函数 y2 的图象上存在点 Q,使得 QA+QB 的最小值为 4,求 m 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当 m=﹣1 时,,故二次函数顶点坐标为:(3,7); (2) 存在一点 D,使得∠ADB=90°,理由如下: 由整理得 y1=m(x﹣5)(x﹣1)+3, ∵二次函数的图象恒过两定点 A、B, ∴当 x=1 或 5 时,函数的值为 3, ∴点 A、B 坐标分别为(1,3),(5,3),设点 D 坐标为(x,y), 则当 AD2+BD2=AB2 时,∠ADB=90°, (x﹣1)2+(y﹣3)2+(x﹣1)2+(y﹣3)2=(5﹣1)2,整理得 x2﹣6x+5+(y﹣3)2=0, ∵ , ∴x2﹣6x+5+(﹣x2+6x﹣5)2=0, 即(x2﹣6x+5)(x2﹣6x+6)=0, ∴x2﹣6x+5=0 或 x2﹣6x+6=0, ∴解得 x1=5(舍去),x2=1(舍去),,,故点 D 横坐标为或 ; (3) 由题可知,点 P 坐标为(3,3﹣4m), 由点 P 先沿水平方向平移 m 个单位,再向下移动(|4m|+5)个单位, 故点 P′横坐标 h=3+|m|=3﹣m, 纵坐标 k=3﹣4m﹣(|4m|+5)=3﹣4m﹣(﹣4m+5)=﹣2, ∴P′(3﹣m,﹣2), ∴二次函数 , 由 Q 为抛物线上动点,则可知,当 A,B,Q 三点共线时,QA+QB 有最小值, 由 QA+QB 最小值为 4,A,B 坐标分别为(1,3),(5,3), ∴当点 Q 在线段 AB 上时 QA+QB 的最小值为 4, ∴当 点 A(1,3)时, 3=(1﹣3+m)2﹣2, 解得 (舍去)或 , ∴当 点 A(5,3)时, 3=(5﹣3+m)2﹣2, 解得 (舍去)或 , 故 m 的取值范围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