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广播电视通史
赵玉明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中国早期的广播事业
第一节 无线电的发明与传入中国
1、 中国的广播事业开端。
中国的广播事业的历史是从无线电广播开始的。我国使用无线电报始于清末:
① 、1905年,袁世凯在天津开办无线电训练班,培养无线电报务人员。购置无线电收发报机。
② 、1908年,江苏省公款购买无线电收发设备代替上海与崇明岛间回毁损的海底电缆,这是我国民用无线电报的开始。
③ 、1908年,上海英商汇中旅馆私设无线电报机,开外国人在我国私设无线电台先河。
④ 、1915年,北洋政府公布《电信条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涉及无线电的法令。
⑤ 、1920年,我国加入国际无线电报公会。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广播事业
一、 外商在华广播电台的建立
1、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曾播出孙中山的《和平统一宣言》。
2、 开洛公司广播电台
1924.4 美商开洛公司广播电台在上海播音,是早期在上海的外台中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一家。
二、无线电广播法令的演变
1、北洋政府交通部电政司在讨论无线电法令的制定中的主要问题:
①、广播电台性质。
②、接收设备的销售形式。
③、是否收费。
2、《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
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无线电广播法令。要点:
① 、装用接收机须经交通部批准;
② 、接收机需安装在指定地点,不能安装在军事海防及政府禁区。
③ 、安装需要请有实力的担保人出具证书。
④ 、管制内容,不能牟利,不得私自泄漏电信。
⑤ 、每年缴纳执照费:真空管6元,非真空管4元。
⑥ 、违背调理者的处罚。
二、 我国自办广播电台的开端
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播音。是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无线电专家刘瀚在奉系军阀支持下主持建立。
1923年,东北无线电监管处在沈阳成立,是我国早期的广播管理机构。
1928年,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
第二章 抗战前的广播事业
第一节 国民党广播的建立与发展
一、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的建立
1928年,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播音,呼号XKM。1932年扩大发射功率,更改呼号为XGOA。
二、 地方广播电台的发展
国民党当局最早创办的地方广播电台是同年播的浙江省广播电台。
第二节 民营广播电台和外商广播电台
u 不同类型的民营电台
第一类:教育性广播电台,内容有限,发射功率不大,收听限于当地。
第二类:宗教性广播电台,上海佛音广播电台和福音广播电台。
第三类:商业性广播电台,数量最多。
第三节 抗战救亡广播和国民党对广播控制的加紧
一、 从“九一八”到“一二九”时期的救亡广播
1930.12.23 上海亚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初名上海广播电台,由亚美公司的苏祖国、苏祖圭创办,是我国历史最长、影响较大的私营广播电台。
二、国民党对广播事业的管理和控制
1、1930年7月1日,国民党政府交通部公布《装设广播无线电收音机登记暂行办法》。规定凡预装广播无线电收音机者,无论购置或自行装配,均须经交通部有关部门登记。
2、1936年2月,国民党当局成立中央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以加强对广播事业的管理和控制。陈果夫为主委,吴保丰为副主委。
3、同年10月28日,经中央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通过,国民党政府交通部公布《指导全国广播电台播送节目办法》。随后该会函告各台自12.25起“各广播电台播音节目改由本会接管审查”。此办法的制定实行,标志着国民党开始以法律形式着重从广播节目的内容上控制广播电台。1937.4.12,国民政府交通部公布《民营广播电台违背〈指导播送节目办法〉处分规则》和《播音节目内容审查标准》。
u 三条法令的主要规定:
① 、各广播电台送审预编节目时间表、节目种类及时间;
② 、各广播电台送审逐日预编的节目表,节目标题及担任人员的姓名;
③ 、各广播电台必须按规定转播中央台的播音;
④ 、不得播送有关禁例或偏激之言、诲淫诲盗、迷信荒诞之故事歌曲;
⑤ 、凡违规者竟将到处分。
三、 西安事变时的“广播战“
西安事变发生后,张、杨接管西北地区第一座广播电台——西安广播电台。并先后发表广播讲话。
第三章 抗战时期的广播事业
第一节 国统区的广播事业
一、 抗战初期的广播宣传
1.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国民党中央台的工作:
① 减少一般文艺节目的报道,增加战争新闻的报道。
② 增减防空工程,保护广播设备。
八一三前后,上海成立抗敌后援会,下设的宣传委员会所属国内宣传部专设有广播组。各民营电台按照该会制定的《战时广播电台统一宣传办法》,均以时事报告、劝募款物、战时常识、抗战文艺为主。
二、 逐步恢复的国民党广播事业
1、1987.11.23 国民党南京中央广播电台停止播音,开始西迁。
2、1938.03.10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在重庆恢复播音。此后注重发展西南西北地区的广播事业。
3、国民党当局中央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在重庆期间,曾召集6到28次会议,主要讨论内容有:
⑴修订住址大纲和办事通则,健全机构,逐步开展工作;
⑵积极筹划发展广播事业,以加强战时广播宣传实力,抵御日本侵略者的广播宣传;
⑶检测收听各方面广播情况,谋求采取相应对策。
4、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得到英美在广播设备方面的援助,国民党的广播事业逐步恢复并有了新的发展。
①正式开办对国外广播,1936.2.6国民党当局利用利用英国提供的广播设备在重庆建立的中央短波广告电台开始播音,1940.1改名为国际广播电台,对北美广播呼号XOGX,对欧洲和亚洲广播呼号伪XGOY
②中央、国际两台修建地下防空设施,防御敌军轰炸
③ 重发展西南西北地区的广播事业。
④ 合前线作战宣传的需要,创办战地流动广播电台
三.国民党广播宣传的双重属性。
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广播宣传既有主张团结抗日、共御外侮的积极内容,同时也有鼓吹“曲线救国”、反共反人民的消极内容。两方面宣传内容的比重随国内外政治军事斗争形势发展而各有侧重。
积极方面:1驳斥与揭露日本广播对中国的污蔑
2国际性宣传方面,驻重庆英美广播公司记者自己编排节目向国外播出,扩大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中央国际两台邀请共产党代表、抗日将领及爱国人士发表演说,号召抗日。
消极方面:①抗战广播宣传带有片面性,压制摧残抗日进步舆论
②对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实施干扰
③广播内容反共反人民,颠倒黑白
4禁止开设民营广播电台,垄断大后方
四、抗战后期的美军广播电台
抗战后期,美军进入中国境内,参加对日作战,抗战胜利后,随美军撤离而陆续停播。
第二节 沦陷区的广播事业
一 东北伪满广播事业
东北,日本对我国广播侵略活动可以追溯到20年代中期的大连广播电台。1925.8.9由关东州递信局管辖局的大连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大连台不同于美国商人央行在上海办的广播电台,他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官办电台,是殖民地性质的广播电台。
9.18事变后,日本先后攫取了东北我国仅有的两座广播电台沈阳广播电台和哈尔滨广播电台。
1933.9 日伪在东北建立起“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伪电电名为日满合作实则是日本帝国主义一手包办的垄断东北地区的电报、电话、广播三大事业的殖民奴化宣传工具。
二 华北伪广播事业
1937.12日寇成立了所谓“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不久将北平改为北京,电台名称也随之改为北京中央广播电台,于1937.1.1即伪临时政府举行所谓“就职典礼”之日开始用日语汉语广播。
三 上海孤岛的民营广播电台
上 海民营台的状况以1941年12月为界前后经历了两个不同阶段。
抗日战争爆发时,上海租界分为法租界和公共租界,后者是美英等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攻关的租界。日寇占领上海非租界地区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凭借租界的特殊地位,利用英美法帝国主义者与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矛盾,展开了一场特殊形式的斗争,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孤岛抗战。
四 苏联呼声广播电台
1941.6苏德战争爆发,苏联为了加强在上的宣传工作,以苏商的名义创办了苏联呼声广播电台。1941.9.27正式播音,使用汉语以及俄英德与播送新闻节目,数量众多的文艺节目独具特色,大量介绍了苏联革命文艺作品、西方观点音乐以及中国的京剧越剧等,重视我国五四以来的优秀文艺作品,数量之丰富,在众多电台中绝无仅有,但是不涉及抗战亚洲文艺及太平洋战争,直到1945.8苏联对日宣战,电台被日本查封。
第三节 抗日根据地的广播事业
一、 人民无线电事业的创办与发展
1、 红色中华通讯社
1931.11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播发文字稿的通讯社——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11.7首次对外广播,内容是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根据地的无线电通讯事业,随着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发展逐步壮大,形成了以江西中央根据地为中心,联系其他根据地的一个初具规模的无线电通讯网。
2、中央军委下属总参谋部下辖第三局为了扩大和充实无线电队伍和设备,进行了几方面工作:
增加招生名额并缩短学制,加速培养无线电通讯人员。
抓紧时机多方采购无线电通讯器材。
组建通信材料厂,自主制造无线电器材。
及时调整无线电通信队伍,完善管理条例。
二、 筹建人民广播电台任务的提出
三、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于暂停广播
1940年春,中共中央决定设立广播委员会,领导筹建广播电台,周恩来 朱德先后主持工作,12.30中共创办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呼号XNCR。1980年就将这一天定为中国广播声音创建纪念日
1941年,延安台广播宣传的主要内容
1揭露皖南事变真相,反击第二次反共高潮
2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3纪念5.1国际劳动节和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播出一些重要文献
四 抗战时期中国广播电视事发展的特点
1中国广播电视事业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但没摧垮,国民党的广播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抗战时期诞生的人民广播事业,解开了中国广播史的新篇章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国民党的抗日爱国内容增多,对抗战宣传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其反共的方针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这种进步性
3抗日战争的胜利永远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广播主权的侵犯和殖民奴化宣传
4 20C中期以来,外国在华的广播活动趋于尾声,这是中国广播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广播事业
第一节 国统区广播事业
一 国民党国内事业的再发展
国民党加紧对新闻事业的控制:
强化国民党官办新闻事业。
国民党对民办报刊的迫害日益加剧,捣毁报馆,逮捕杀害进步报人,迫害共产党报刊。
二 在挣扎中复苏的民营广播事业
三 中共地下党创办的广播电台
中联广播电台 1946.3.10 中共上海地下组织以“上海市文化运动促进会”名义开办的中联广播电台开播。这是中共地下党组织在国统区开办的唯一电台。同年8月被查封。
第三节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重建和转移
一 延安台的恢复和发展
1. 40年代初期,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基本经验:
① 关于新闻事业与党的关系,强调新闻工作必须置于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必须执行全党办报,全党办新闻事业,特别提出加强报纸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
② 关于新闻工作的任务,明确提出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生活。
③ 关于如何搞好宣传报道,强调实事求是,联系实际,树立唯物主义的新闻观点,反对唯心主义新闻观点。
④ 关于文风问题,强调要树立无产阶级的新文风,反对党八股。
⑤ 关于新闻工作者本身,要培养“人民公仆”的思想,强调投身斗争和工农群众中去,认真改造旧的世界观,坚决反对资产阶级“无冕之王”的思想和作风。
2. 延安台办广播的方针路线
关于延安台办广播的方针和路线的论述,集中反映在延安台播出的《介绍XNCR》、《大家办广播》和《庆贺新年——XNCR的自我介绍》中,主要观点是:
① 关于宣传对象:立足解放区,面向全国,而以国统区的听众为主要对象。
② 关于宣传任务:介绍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情形,驳斥国民党的造谣与污蔑。
③ 关于如何办好延安台:提出大家办广播的口号,一是办给大家听,二是大家讲。
3. 《语言广播部暂行工作细则》
1947.6温济泽主持并制定了《语言广播部暂行工作细则》,这是解放区广播史上最早的一份关于宣传工作的规章制度,确定语言广播部的三项具体任务:研究语言广播的宣传工作;撰写语言广播稿件和组织广播工作;指导播音工作。它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延安台的宣传业务趋于成熟。
它是当时广播宣传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① 强调研究工作的重要性。研究国内外话语宣传工作,供于国民党中央台的广播斗争中作参考;酌登参考消息,供有关方面参考;改进自己的工作。
② 规定编辑部要在业务上指导播音员的工作。
③ 提出广播稿件内容的配备和编写方面需要注意的某些原则。
④ 编辑部实行责任制,主编 编辑 助理编辑各司其责。
二 延安时期的广播宣传及其影响
1. 延安台的主要节目:
时事新闻:报道国内外重大消息
解放区消息:民主政权的建设,军队活动和人民生活
解放区介绍:解放区情况、各项政策和建设的成绩
言论:解放日报的评论、国内外的舆论
通讯和故事
记录新闻
文艺节目
2. 延安台广播宣传的主要内容:
从1945.8-1947.3 延安台的广播宣传以1946.6内战全面爆发为界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5.8——1946.6
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团结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准备内战的阴谋。
积极宣传维护贯彻政协决议,同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做斗争。
介绍解放区各项事业的成就,揭露国统区的法西斯统治。
开办文艺节目,介绍解放区的革命文艺作品
第二阶段:1946.6——1947.3月中旬延安台撤出延安。
集中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罪恶行径,号召军民奋起自卫反抗,保卫解放区。
举办国民党起义军人广播讲话内容,号召国民党军队退出内战,制止内战。
举办各界名人讲演,组织特别节目,声援国统区的民主爱国运动。
三 延安(陕北)台的三次战斗转移
1947.3月中旬——1948.5月下旬,随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三次战斗转移:
第一次:转移子长,坚持播音
3.14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迁至陕北瓦窑堡播音,3.21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第二次;太行山麓,再建新台
3.30起在晋冀鲁豫解放区涉县继续播音。陕北台在太行山的播音持续到1948.5.22
1947.4——1948.5,陕北台的宣传内容主要是:
及时传播中共中央重要文件和毛泽东的著作、讲话、指导全国的解放战争。
根据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发表有关战局的评论文章和报道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胜利。
开办《对国民党军广播》节目,直接配合军事斗争,从政治上分化瓦解敌军。
恢复文艺节目,反映解放区文艺活动。
第三次:胜利声中,北上平山
1947年夏初,解放军转入大反攻,陕北台随新华社北上,从5.23起开始在平山播音。
第四节 解放区地方广播事业的建立
一 东北解放区的广播事业
1. 东北解放区的广播事业的发展。
从1945年八一五东北光复到1948年辽沈战役前,东北解放区的广播事业随战局发展。以1946.9东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为界,前后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5.8.15东北光复到1946.9东北新华广播电台建立
(1) 哈尔滨广播电台 东北解放区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由苏军接管的日伪广播电台设备组建。1945.10 由中共滨江工委直接领导。1945年末1946年初,国民党派员接管哈尔滨政府,但电台一直处于共产党的领导之下。1946年改为东北新华广播电台。该台把争取更多的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作为宣传的根本方针;适应形势的发展,采取多种宣传方式,采取群众大会的形式宣传中共和平民主团结的主张,反对内战。
(2) 长春广播电台 前身是伪满新京放送总局。1945年8月有共产党和苏军接收。1946年4月24日东北局宣传部长派周叔康任长春台军代表,改称长春新华广播电台。后随东北民主联军撤出。
(3) 沈阳广播电台 1945.8,苏军接管电台。1946.3,国民党军队进驻,接管电台。
(4) 通化广播电台 1945.9,中共通化专员公署派张东接管日伪通化放送局,改称通化广播电台。
(5) 本溪广播电台 1945.9,八路军接管日伪本溪放送局。1946元旦,东北民主联军成立辽东军区,改称辽东军区新华广播电台。
(6) 鞍山广播电台 1945.10 八路军进驻鞍山,利用接收的日伪广播设备成立。
(7) 营口广播电台 1945.10 中共领导的营口行政特派员办事处接管营口政权,同时接管广播电台,当日播音。
(8) 安东广播电台 1945.11开播
(9) 吉林广播电台 前身为日伪吉林放送局,145年由苏军接管。1946.2,改称吉林新华广播电台。
(10) 大连广播电台 1946.1开播,前身是东北解放区创办较早,持续时间最长,既未迁址,且从未中断播音的波音的唯一一座广播电台。
(11) 抚顺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台 前身是日伪抚顺放送局。1945.9由八路军接管。
(12) 齐齐哈尔广播电台 前身为日伪齐齐哈尔放送局。
(13) 延吉新华广播电台 前身日伪延吉放送局。1945.8由苏军接管,改称延吉广播电台。是解放区最早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播音的电台。
(14) 承德新华广播电台 前身为日伪承德放送局。1946年筹建承德新华广播电台。
第二阶段 1946年9月东北新华广播电台建立到1948年辽沈战役前:
1946年下半年,东北解放战争形势进入了战略防御阶段。东北局决定成立由宣传部直接领导的广播电台。1946年9月23日开播。是当时广播区广播电台中播音时间最长的。充分报道土地改革,发展生产,支前的活动。
(1) 新建的哈尔滨广播电台
(2) 牡丹江广播电台
(3) 临江新华广播电台和海龙新华广播电台
(4) 安东新华广播电台
(5) 鞍山新华广播电台
(6) 吉林新华广播电台
2. 东北解放区广播事业的建立和发展特点:
(1)抗战胜利后,东北地区形势错综复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利用有利时机,克服困难,在当时最大的解放区建立起十多座广播电台。
(2)初步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以青年为主的广播队伍,开办人民广播史上最早的培训班,注意利用和发挥日籍技术人员的作用,克服技术力量上的不足。
(3)开办多种多样的广播节目,吸引听众,团结和教育群众,分化和瓦解国民党军队,为争取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巩固,发展东北解放区做出重要贡献。
二 张家口和邯郸新华广播电台
1、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
1945.8,收复张家口,接管日伪广播电台,次日开播,主要播送张家口军政机关的布告和命令,后逐渐增加了国内外要闻和本市新闻以及一些文艺节目,初期属于新华社冀察支社领导,后归晋察冀日报领导。
2、邯郸新华广播电台
1946.9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开播,有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领导,1947.3正式组建编辑部,承担筹建新台,在太行山接替陕北广播的任务,自办节目中最有特色的是对南下解放军广播节目,邯郸台注意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编播水平,1948改为陕北台的转播台,停止自办节目。
三 三大解放区中心台的建立
1948年春,东北华东和西北三大解放区相继建立起本地区的中心广播电台,这标志着解放区地方广播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东北广播电台还实现了对全区广播电台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1. 东北新华广播电台
是各解放区最早建立的面向全区的广播电台,1946年在佳木斯开播,回迁哈尔滨后影响逐渐扩大。
(1)为有效发挥广播电台的效用,东北局所作出的决定:
① 全东北广播电台,统一归属于东北新华广播电台领导管理。
② 先有各台的工作人员和设备均由东北台接收,统一调配。
③ 东北新华广播电台设在东北局所在,直属东北局宣传部领导。
④ 各地方台不设短波,只设中波电台,播送经市委审查的新闻,各省新闻统一由东北新华广播电台播送。
⑤ 各县或市内小的中波电台,任务与地方中波相同。
⑥ 党的支部生活由地方党委领导,本市地方新闻要经市委审查。
⑦ 将配备后多余的编辑人员集中训练,进行业务教育。
东北局所做出的决定确立了东北新华广播电台在东北解放区的总台的领导,明确了隶属关系,为在东北地区实现广播事业的一元化领导,做了舆论准备和政策依据,也为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管理体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2)关于宣传方面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东北台和各地方台分担的任务是:
① 总台制定宣传中心,统一口径.
② 总台中短波并用,统一发布省以上的重大新闻。
③ 各地方台只设中波,转播陕北台和东北台的节目,播送本市新闻。
④ 总台审批各地方台设置的节目,协调全区的广播宣传。
⑤ 总台总结、交流广播经验。
⑥ 总台调配各台的人员。
东北台在宣传报道工作中,注意发挥广播优势,抓好重大事件的报道。东北台的成立,标志着东北解放区广播事业的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1949改名为沈阳新华广播电台。
(3)随着东北全境的解放,恢复和新建了一批广播电台:
鞍山、营口、长春、沈阳、四平、锦州、热河新华广播电台和抚顺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台。
2. 华东新华广播电台
1948.12.20在山东开播,华东解放区第一座广播电台。有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领导。宣传方针任务是:宣传党的政策,人民军队的胜利,扩大党和军队的影响;向国统区人民宣传对敌斗争精神,瓦解敌军;报道国统区人民的民主斗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宣传。传达华东局的指示,报道解放区的各项成就和经验。
3.西北新华广播电台
西北解放区第一座广播电台,1948.12在延安筹建,1949年元旦试播。由西北宣传局领导,主要任务是向西北未解放区和西北国民党军进行宣传。转播陕北台节目,争取群众,分化瓦解敌军,为解放军服务。
4.中原新华广播电台
中南解放区第一座广播电台,1949.2在郑州开播,由新华社中原总分社筹建。5月迁武汉,9月1日改称武汉人民广播电台。
四、 天津和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
1.天津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1949.1.15天津解放当天开播,归天津日报社社委会领导。1949.4成为独立机构,初期除转播陕北台的节目外,主要播出报纸消息。同年5.18改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
2.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1949.1.31北平解放,2.2开播。最初的内容有北平军管会的布告、法令和转播陕北台的节目。3.25陕北台迁入北平后,改为北平人民广播电台,隶属于北平新华广播电台。5月注意在职工和学校发展通讯员,通过通讯员组织节目,撰写稿件,组织收听;反映群众对广播的意见要求。
第五节 国统区广播的终结和解放区广播的新发展
一. 迎接历史新时期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1. 陕北台宣传工作的积极作用:
1948.5.23 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迁到晋察冀解放区平山县继续播音。期间陕北台对顺利完成宣传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
编辑队伍逐步充实;编辑制度日趋完善:规定工作日记,稿件总结;播音手续,编辑发稿工作细则,口播清样送审办法;建立发射台。
解放战争末期陕北台和其他解放区广播电台的主要宣传工作:
广播宣传围绕夺取全国胜利的总目标。从1948夏到1949春主要的宣传工作:
配合三大战役,大力开展分化瓦解国民党军队的广播攻势;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和平攻势”,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宣传中共中央纪念五一节口号,推动新政协运动的开展。
2. 平山时期的陕北台对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的历史意义
陕北台在平山期间,除了繁重的宣传工作外,于新华总社一起,为迎接全国胜利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工作。这是解放区广播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对进城后的人民广播事业发展有着重要历史意义。
(1) 关于指导思想方面:
毛泽东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刘少奇 《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2)主要任务是;总结建国以来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正反两面的经验,明确新时期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加强对广播电视事业的领导,动员全体从业人员,坚持自己走路,发挥广播电视的长处,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工具,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