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育中的一滴清泉
——远程教育
姓名:郭小慧
单位:滦县王店子学区高城子小学
邮编:063708
电话:7595030
教育中的一滴清泉——远程教育
摘要: 随着远程教育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远程教育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它能够促进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面对远程教育,我们教师应该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创教育之新, 育创新之人。
关 键 词: 远程教育 、 语文教学、传统教育
信息技术在迅速改变社会的同时,也给教育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们为教育和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为教育大众化的同时更加个别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日益先进的技术支撑。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教育手段的变化使得传统教育正在面临着根本性变革。
信息技术在迅速改变社会的同时,也给教育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们为教育和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为教育大众化的同时更加个别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日益先进的技术支撑。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教育手段的变化使得传统教育正在面临着根本性变革。
农村条件十分落后,学校里的小学生都来自农村家庭,很多家境贫寒,他们连县城都未去过,至使他们的视野受限、知识面窄、语言不通。在学习汉语言时受本民族语言的影响,汉语理解能力差,学习汉语文十分困难,小学语文教学很难打开局面。而远程教育如一缕春风,吹醒了小学语文教师,大家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远程教育如一池活水,使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灵活而精彩;远程教育如催化剂,使小学生的素质快速提高。
一、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在传统的小学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信息源,是教学中的主讲人,是信息传授者,是知识传递者。教师在教学中占“支配地位”,属“专业型”。
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师脑中及手中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远程教育给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就不再是信息源。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参与者和导航者。学生知识的获得不再主要靠教师讲授,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讲人,而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导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拿着自己编写的教案,在课堂上支配着学生进行学习,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向预定的教学目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学生具有很大的学习自主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学习内容,教师就不再占有“支配地位”,而是平等、民主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小学资源在农村小学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远程教育小学资源在小学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发挥这些作用,使资源有效的得到运用还要做好更多的工作,只有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勤于动手,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的利用资源为教学服务。
1、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中可以看出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中的资源具有——情景不受时空限制且声色并茂、生动有趣的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调动积极性。
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激活思维,从而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课堂教学趋向开放。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小学语文所涉及的内容广泛,跨度大,而由于当地条件所限,很多内容学生从未闻更未见,至使语文课堂上,光靠教师的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理解,更别说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了。而远程教育资源却能很好得弥补这一点,它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将抽象直观化,拉近时空距离,缩小跨度,让民族地区的学生对陌生的东西闻之见之,这样就可调动学生的感观、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3、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品味文字,以美融义,潜移默化,激发情感。
语文属于语言艺术,有很强的感染力,它通过语言文字的生动描述,把大自然之美和人类创造的艺术之美再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但由于小学生的理解、审美、明辨是非等的能力都需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与提高。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对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语言文字和情节美更是锦上添花,行之有效地好办法。
三、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学生素质快速提高。
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自主精神的培养。在远程教育条件下,学生具有充分自由、独立的学习空间,有充足的时间动手动脑,这不断促进学生增强自觉性,培养独立自学能力和自主精神。
综上所述,将远程教育资源引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情感,活跃了课堂气氛,整体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乐天 主编 《教育学》
2、邱小捷 主编 《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
3、陈利文 主编 《合理应用远程教育资源》 《网络世界》1999.8
4、张忠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教学研究》2001年第1期。
5、靳玉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创新与问题》,《课程研究》2001年第3期。
6、何克抗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 《中小学电教》 2001年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