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元素化合物(二卷)
1.(4分)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____,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____,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______;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是 。
2.(12分)写出下列过程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1)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
;
(2)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 ;
(3)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
;
(4)向盐酸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 。
3(21分)
(1)鉴别KCl溶液和K2CO3的试剂是 ,离子方程式为 。
(2)除去混入Fe2O3粉末中少量Al2O3杂质的试剂是 ,离子方程式为
。
(3)除去Na2CO3粉末中混入的NaHCO3杂质用 方法,化学方程式为
。
(4)除去NaHCO3溶液中Na2CO3的最佳试剂是 ,离子方程式为
。
(5)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怎样用化学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
①铁粉中混有铝粉
②FeCl2溶液中混有FeCl3
③FeCl3溶液中混有FeCl2
(6)通常用 试剂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8分)图中,当容器A中反应开始后,若分别进行下列操作,请回答有关问题:
⑴若弹簧夹C打开,B容器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⑵若弹簧夹C关闭一会儿,容器A中的反应还在进行时,B容器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写出B容器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11分)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A
气体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白色沉淀E
AgNO3溶液
稀HNO3
溶液
焰色反应呈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白色沉淀H
空气
红褐色沉淀F
盐酸
G溶液
A
试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 ,D的化学式 。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 。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若是,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3)写出鉴别B溶液方法 ;
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方程式 。
6.(8分)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⑴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⑵ 装置E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⑶ 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
简述检验滤液中Fe3+的操作方法 。
⑷ 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步骤I中通入Cl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4分)将7.7g表面已被氧化成氧化钠的金属钠投入92.5g水中,待反应完毕,产生氢气在标况下为2240mL,(假设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g·cm-3)。求:(1)原样品中没有被氧化的钠的质量;(2)原样品中被氧化的钠的质量;(3)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8.(12分)将镁和铝的混合物0.1mol溶于100mL 2 mol/L的H2SO4溶液中,然后滴加1 mol./L的NaOH溶液。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变化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⑴写出0—V1段直线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⑵a点的沉淀有 ;b点的沉淀有 。
⑶若当v1=160mL时,则金属粉末中,
n(Mg)= mol,V2= mL。
⑷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应为_______________mL。
9.(8分)有3种可溶性离子化合物A、B、C,它们分别由阳离子NH4+、Na+ 、Cu2+ 和阴离子OH-、S2-、SO42-两两结合而成,取质量相等的A、B、C分别溶解于水,配成等体积的溶液,这3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的顺序是B>A>C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推断出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写出A与B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0.(10分)X、Y、Z为三个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反应:Y+X→A(气),Y+Z→B(气)。请针对以下两种不同情况回答:
(1)若常温下X、Y、Z均为气体,且A和B化合生成固体C时有白烟产生,则:
①Y的化学式是 ;
②生成固体C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常温下Y为固体,X、Z为气体,A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B,则:
①B的化学式是 ;
②向苛性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A,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将Y与(1)中某单质的水溶液充分反应可生成两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1.(8分)利用化学变化的递变规律,常可对某些物质的化学性质作出合理的推测,请判断下列各推测是否合理(填合理、不合理或不一定合理),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1)从红热的铜丝能在氯气中燃烧的事实,推测红热的铁丝也能在氯气中燃烧。
(2)从铁粉和硫粉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事实,推测铜粉和硫粉在相同加热条件下也一定能发生反应。
(3)从SO2通入Ba(OH)2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的事实,推测SO2通入BaCl2溶液也能产生白色沉淀。
(4)从反应2CO2 +2Na2O2==2Na2CO3 +O2↑的事实,推测二氧化硫也一定能发生反应:
2SO2 +2Na2O2==2Na2SO3 +O2↑。
题号
是否合理
理 由
(1)
(2)
12.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每年损失高达15亿多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1)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表:
测试时间/h
0
1
2
3
4
雨水的pH
4.73
4.62
4.56
4.55
4.55
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已知Cl2+SO2+2H2OH2SO4+2HCl)
①雨水样品的pH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 _ ______________。
②如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相混合,溶液的酸性将变________(填“强”或“弱”)。
(2)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 ___(填代号)。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3)在英国进行的一个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以有效地降低地表面SO2浓度。在20世纪的60年代~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出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筑高烟囱的结果,地面SO2浓度降低了30%之多。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这种方法是 (填“可取”或“不可取”),理由是: 。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