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商务英语专业(专科)教学实施方案
专业教学实施方案是根据专业规则制定的指导性教学文件,是落实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专业教学准备、实施专业教学、规范专业教学管理、推进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商务英语专业(专科)的教学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内容:开办本专业的办学条件要求、对学习者文化基础与专业背景的要求、课程开设指导、教学模式与教学活动组织、课程实践教学与综合实践教学、教学支持服务与教学质量监控。各地电大需要结合当地具体教学实际在本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具有本地特色的专业教学实施方案。
一、开办本专业的办学条件要求
1. 师资要求
开办本专业的电大应拥有一支较强的英语专、兼职教师队伍,至少配备3名英语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职教师,并由具有本学科高级职称的专职教师担任专业负责人。每门统设课程配备课程责任教师,承担教学辅导、作业批改、商务实践指导等教学工作。专、兼职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和胜任本专业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做到教书育人。
2. 教学设施要求
开办本专业应具备中央电大规定的教学设施与条件,尤其是良好的网络环境和语言教学必需的一些设施与设备,如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音像设备等。
3. 生源规模要求
开办本专业的电大一方面要有充足的生源,另一方面要适当控制招生规模。招生数量要与办学条件及办学能力相适应,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对学习者文化基础与专业背景的要求
本专业的招生对象为普通高中毕业生或相当于同等学历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但是,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可能参差不齐,开办本专业的电大可以在学生入学初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补修内容,使基础较弱的学生能够尽快跟上本专业的学习。
三、课程开设指导
本专业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证书课、通识课、实践课六个模块,各模块的课程数量、总学分、最低毕业学分、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及模块设置最低学分如下表所示:
课程模块
课程数量(门)
总学分
最低毕业
学分
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
模块设置
最低学分
公共基础课
4
9
3
3
5
专业基础课
10
38
28
28
30
专业课
16
52
28
14
42
证书课
5
15
0
0
6
通识课
11
28
2
0
15
实践课
1
8
8
0
8
总计
47
150
69
45
106
统设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共计14门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2门、专业基础课7门、专业课4门、实践课1门。
选修课供开办本专业的电大制定实施性专业规则时选用,包括统设选修课与非统设选修课两种,共计33门课程。在各模块中,建议尽可能开设其中的“统设”选修课程。
在专业课模块中,国际贸易实务(专)课程为省必修课。
证书课模块是为了实现“双证书”教育的目的而设,建议至少选择开设其中的1门课程。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证书考试,已经获得证书的学生可以免修相关课程,并自然获得该课程的学分。
在通识课模块中,建议除了开设专业规则表中提供的课程外,也可以开设中央电大提供的其他通识课程,以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
实践课由开办本专业的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教学大纲(要求)具体组织实施。该环节不得免修。
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6学分,专业规则各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之和为69学分,对于不足的7学分(课程总学分约10%的课程),学生可以从本专业规则中的选修课中选修,也可以跨科类选修。地方电大也可根据培养目标和当地需要为学生开设有针对性的其他选修课程。
四、教学模式与教学活动组织
根据中央电大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本专业采用“学导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开展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教师基于教学设计进行多种方式的引导与辅导,学校通过天地人网提供全程学习支持服务。
具体来说,开办本专业的电大应采用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学校集中面授辅导为辅的教学组织形式。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组织学习小组,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面授辅导课应主要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同时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作适当讲解,并给学生答疑解惑。辅导课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活动,可采取两人对话、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分组表演、集体讨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达思想情感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面授辅导课视学习需要而定,建议每门课程每1~2周安排1次。
五、课程实践教学与综合实践教学
课程实践教学应与课程学习内容紧密结合,并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完成,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相关知识,加深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
本专业的综合实践环节为商务实践,在专业规则中称为“实践课”,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环节由开办本专业的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教学大纲(要求)具体组织实施,各地电大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体现本校特色的综合实践环节实施细则。
要通过多种途径在校内外建立比较稳定的商务英语教学实习基地。没有条件建立固定实习基地的学校,也应与相关单位挂钩,以便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商务实践活动,并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
六、教学支持服务
1. 教学资源服务
本专业统设必修课程配备的媒体资源主要包括:文字教材、录音、录像、IP课件、CAI课件及网络资源等,每门课程配备三种及以上种类的教学媒体。
网络资源用于网上教学、辅导和交流,包括文本资源、视频资源和网络课程等。文本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文件、课程信息、辅导材料、练习自测、参考资料等;视频资源包括直播课堂、课程录像(VOD)、IP课件等;网络课程则是基于多种媒体资源的网上课程。
2. 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
对于本专业统设必修课程,中央电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除了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提供服务外,还会定期安排网上教学活动。一般每门课程每学期不仅要安排日常网上辅导和答疑活动,还会安排2次及以上网上实时教学辅导和答疑活动,活动结束后,有关文本材料将在网上保留至少一学期。此外,中央电大还会利用午间直播课堂、课程QQ群、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供日常教学辅导,中央电大课程主持教师的联系方式,如电话、电子邮件、QQ号码等,均会公布,以便于学生与教师及时沟通。
地方电大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对学生的全过程、全方位学习支持服务。支持服务不仅包括学业上的指导和帮助,还应包括为学生提供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可通过面授辅导、电话、电子邮件、语音信箱、视听阅览室、语言实验室、多媒体自学中心、英语角、学习小组、网上咨询答疑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所有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达意见或寻求指导和帮助的机会,以克服远程自学者学习英语时缺乏语言环境的不利因素。在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时,要注意及时解决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既要解决课程重难点等共性问题,也要注意针对具体情况提供个别化辅导。
3. 对教师的教学支持服务
对教师的教学支持服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课程内容进行培训,如:课程有哪些要求?教材有哪些特点?设计理念是什么?如何教学?考试方式如何?如何实施考试等?第二,组织教师开展教学交流,回答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中央电大主要通过电大在线学习网站、午间直播课堂、电子邮件、电话、全国电大英语教师QQ群、全国电大英语教研中心组QQ群等方式向全国电大教师提供支持服务,开展相关的教学辅导和答疑活动,进行教学效果检查,收集反馈意见,并利用网络版《电大英语快讯》推动教学成果交流与经验推广。此外,中央电大还会通过全国电大英语教学会议、全国电大英语教研中心组会议、网上视频会议、提供赴国外学习或进修机会等方式,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提升全国电大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与全国电大教师的联系与沟通,建立团结互助的工作关系,增强系统凝聚力,共同推进专业与课程的教学改革,完善相关的教学工作。
七、教学质量监控
质量保证是电大远程高等教育的生命,也是电大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为了保证本专业的教学质量,中央电大对地方电大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主要方式有巡教、巡考,对作业、试卷、商务实践项目的抽查、网上问卷调查、网上教学资源检查等,并将检查结果及整改意见及时反馈给地方电大。
地方电大应按照中央电大的有关要求,落实专业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制定各个环节的教学质量保证措施。要配备能胜任本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课程责任教师要参加中央电大组织的课程师资培训。要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并提供跟踪服务,了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学习需要和所碰到的具体问题,指导、督促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克服由于工学矛盾突出带来的学习上的困难。要为每个学生建立完整的学习档案,全面反映该学生的专业学习轨迹与表现。要加强对综合实践环节(实践课)的指导和管理,帮助学生真正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积极参加中央电大组织的各类教学研讨、资源建设、课题研究或其他专项活动,加强系统交流,这是反映各地商务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