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王翚《长江万里图》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86993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王翚《长江万里图》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王翚《长江万里图》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王翚《长江万里图》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Art Pan rama美术研究 047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王翚长江万里图研究文 刘 静 内容摘要“长江万里”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母题,其中,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王翚长江万里图是 17 世纪末的代表作。本文将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在图像细节中辨析长江实景与王翚卷的关系,并借助史料重构画家的长江知识体系,进而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关 键 词王翚 长江万里图 康熙南巡图图 1 长江万里图 纸本设色 长 1615cm,高 41.3cm 王翚 清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长江万里”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母题,史料记载巨然、李公麟、江参、夏圭、王蒙、沈周等历代名家均创作过长江万里图,迄今仍有南宋、元

2、、明、清多卷作品留存于世1,其中,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王翚(16321717)长江万里图(翁氏旧藏)是 17 世纪末的代表作2(图 1)。画卷始于江口,往西上溯至江源,总长 1615 厘米,高 41.3 厘米,纸本设色。卷后有画家自题:曩客金陵,过周司农读画楼,见燕文贵长江卷,皴染精细,结构缜密,为海内第一墨宝,摩挲把玩,神游于空明万里间。三十年来,南帆北辙,奔走不遑,每一念及,为之心醉。戊寅秋自长安南返,蓬窗多暇,追拟其意,而树石峰峦,参以巨然、叔明两家法,江村景物,逐旋填札,几于摹写尽致。及抵家,凡七阅月而成,颇觉指腕间风规犹在,但年迈学荒,不足当赏音者卧游之一助也。康熙岁次己卯(1699)

3、九月上浣,海虞耕烟散人王翚识。(图 2)王翚本人的印鉴在自题首侧有“上下千年”,自题签名后有“王翚之印”“石谷”二印,画身后缘有“澄怀馆印”“耕烟散人”二印。自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让读画者进入多层历史语境。第一层具体而微,涉及此卷长江万里图的创作过程:画家从康熙三十七年(1698)秋开始构思,到康熙三十八年(1699)九月完成作品,落笔七个月,整个创作过程却长达一年有余;第二个层次关涉时空的迁想,由眼前流动的运河联想到记忆中的长江图像,周围的风景也从北方山水慢慢过渡为熟悉的家乡物象;第三个层次是历代视觉资源叠加而成“空明万里”,17 世纪末的王翚在燕文贵、巨然、王蒙等前代多家山水中游刃有余,以

4、“仿”为名,创造出新的视觉语言。美术大观美术研究048图 2 王翚自题图 3长江万里图卷首局部 巨然(传)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图 4蜀川图卷首局部 李公麟(传)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图 6 烟江叠嶂图 纸本水墨 长 1909.1cm,高 46cm 董其昌(传)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从上述层面回到画面本身,两个问题由此产生:一是长江实景与王翚长江万里图的关系密切吗?二是王翚使用了哪些视觉资源以及如何转换?本文将尝试结合图像细节与具体的历史情境,为理解王翚长江万里图提供进一步的思考。一、虚实之间的江景根据图像与实景的对应关系,存世的长江万里图卷基本可归入两种类型。第一类作品全面细致地表现长江沿岸的城镇、关卡、

5、支流、景点等,即王微叙画所说的“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常常还附加文字说明,近乎舆图性质,如宋代的三件长江图弗利尔美术馆藏传巨然长江万里图(图 3)、传李公麟蜀川图(图 4)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许道宁长江图均属于此类3。第二类长江图重在表现长江万里奔腾不息的磅礴气势,山川城镇无关实景,与长江沿岸的地貌胜景并不契合,仅在画名中点出“长江”主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南宋赵黻 江山万里图(图 5)和明代吴伟长江万里图皆是如此:赵黻“世居京口”(见卷后明代张宁诗跋),但画中不见京口江中的金山和焦山(在传巨然卷和许道宁卷中,二山是长江下游最显著的地貌特征);吴伟此卷创作于家乡武昌,故乡胜景(如汉江合

6、流、黄鹤楼)在画中毫无踪影。此二作抛开实景,Art Pan rama美术研究 049 图 5 江山万里图 纸本水墨 长 992.5cm,高 45.1cm 赵黻 南宋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 7 王翚长江万里图中的城池举例描绘大江自崇山峻岭中奔涌而出,东归入海,气势惊人,符合从南宋院体到浙派的风格。上述两种类型一实一虚,细观王翚此卷,则位于虚实之间。先论“虚”的部分。上述三卷宋代长江图上均以工整的楷书标记地名,甚至有额外文字说明位置、里程等信息4,强化舆图的性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 烟江叠嶂图(图6)与之类似,在名胜风景旁加注名称、相关诗句等,但本卷并无地名说明,乍看,近似“千里江山”“江山无尽”之

7、类的作品,卷中绘有十一座城池、六座有塔的寺庙,城池建筑形制近似,城门不标注名称,殿堂、塔的描绘亦为“模件化”创作(图 7、图 8)。全卷高山丘陵的具体形态存在区别,但皴擦、点染的样式保持一致,重在表现整体的气势而非地景的个性特征。草木部分,因远近向背有所不同,但同样缺乏地域差异性,全卷山林葱郁,多有红叶点缀,时节为长江秋色,或许与画家在九月起稿有关。再论“实”的部分。整体布局来看,此卷起自长江下游,自东向西逆流而上溯源,终于蜀地云雾缭绕的崇山峻岭,画卷的布陈设计基本符合长江沿岸地理。卷首江口的山大体山势舒缓,前后平行排列,散落平野田庄之间,与宽敞的江面共同形成辽远开阔的气象;行至卷末,山势渐趋

8、险峻,交错差互,与时隐时现的山间小道共同构成雄壮之姿。王翚此卷虽不若舆图具体准确,但画中描绘的城镇、山脉、河流也并非凭空想象,所以前人研究可依据水系变化与沿岸景致,一一对应画卷与实景,如翁万戈先生将画卷分为十一段5:美术大观美术研究050图 8 王翚长江万里图中的寺庙举例图 9 王翚长江万里图中的武汉三镇图 10 王翚长江万里图镇江段第一段为苏州府所在的各个江口城市;第二段为镇江府地区;第三段为江宁府(南京);第四段为安庆府;第五段也在安徽,描绘有皖水入江;第六段进入江西,包括小孤山、九江城;第七段为黄州府,包括赤壁;第八段为武汉三镇,画中有汉水合流、黄鹤楼;第九段为岳州府(岳阳),有岳阳楼;

9、第十段进入三峡,有宜昌城,江水尽于此段;第十一段描绘山间蜀道,白云流瀑穿插其中,至画面终,此段为江源。王翚在画中提供了一些清晰的标志物,虽然不能像三卷宋代长江图一样让读画者按图索径,但也不乏“辨方州”的线索,上述分段正是基于此。如第八段武昌府,汉水自北向南注入长江,江面开阔,汉阳、汉口依汉水而立,拥有坚固城池的武昌耸立长江南岸,黄鹤楼临江伫立(图 9)。逐段细读图中景象,上述沿江风景、城镇命名或有可商榷之处,如镇江府和三峡。首先是镇江府段,江心立孤岛,四面江水翻腾,是整卷中最精彩的水景,烘托孤岛的缥缈,有仙山之感。此段接近江口,画面焦点为“大江浮玉”,此段描绘的应是以“京口三山”著称的镇江府,

10、翁文认为江中孤岛为焦山,而上部山势平缓、掩映一塔之处为金山6,或可一议(图10)。王翚无疑非常熟悉金、焦二山,因好友笪重光居住在镇江,康熙十二年(1673)之后,王翚多次前往镇江,与之谈诗论画7,免不了相偕出游,观览当地胜景。此外,王翚无论去南京还是借道运河北上,往返途中都会路过金、焦二山。由王翚主笔的 康熙南巡图第六卷中,金、焦二山的表现正是王翚熟谙这一风景的证据。瓜州两侧的江水中,西面的金山高耸出水面,寺庙“包裹”山体,宝塔矗立山巅,四周江水激荡,烘托奇峻之势,相较之下,东面的焦山矮小许多,半隐半现江中(图 11)。在明代宋懋晋 名胜十八景图册金山(图12)、明京口三山志卷首版画三山图中,

11、二山形貌的这一差别均表现得非常清楚8。二山之中,金山的主位显而易见,也因此历代画家对金山的表现多于焦山9。王翚在 长江万里图 中仅表现了一座岛,北边寺塔所在处与陆地相连,是丘陵而非孤岛。而江心岛的山势和山顶宝塔都暗示此为金山,绕岛的湍流亦近似 康熙南巡图金山周边的江水。其次是三峡的位置,或者说蜀川的起点在哪里?卷尾群山的起点处江面收窄,有长桥跨江,翁文认为此桥为王蒙对西陵峡崆岭滩“大珠”石梁传闻的想象,王翚因之10(图 13)。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元王蒙长江万里图卷”构图与王翚卷极Art Pan rama美术研究 051 图 11康熙南巡图第六卷(局部)图 12 宋懋晋笔下的金山(左)和焦山(

12、右)图 13 王翚长江万里图峡江段图 15 滟滪堆 图 14 纤夫为相似,若王蒙卷为真,可推论王翚此卷为王蒙仿作,但此卷“全作笔法板滞,墨色缺乏层次变化,应是一件后人伪托王蒙之名的作品”11,而且根据卷后题跋与收藏印章,此卷在乾隆朝才进入清宫,更合理的推论或许是王翚卷为原本,伪王蒙卷为仿作。回到画面,跨江桥前后,有几个特征值得注意:一是桥下游的江水中有一段长长的乱石滩,船只纷纷避行;二是石滩上有三组纤夫拉纤(图14);三是跨江桥,桥头矗立一座城池,桥两侧高山耸峙,山上有重檐歇山顶建筑。翁文认为跨江桥往西才进入三峡,桥头城池为宜昌,或可商榷。乱石险滩和纤夫拉船是峡江地区独有的景象,长江行至三峡以

13、下,江平水阔,不必雇用纤夫。对于古代的三峡行船者,其中的艰险无疑令人印象深刻,宋人笔记多有记述12,如南宋范成大曾记载:“天下至险之处,瞿唐、滟滪是也。”13距离跨江桥不远,险滩中有一引人注目的巨石矗立江心(图 15),这正是鼎鼎有名的“瞿塘滟滪堆”(李白长干行)。三卷宋代长江图均有文字标记“滟滪”,明代流行读物海内奇观以图文配合的形式为时人提供“旅行指南”,卷八有 三峡图(图16)及 三峡图说,图说中提及多处险滩,但图中独独标明“滟滪”一处14。此外,沈周欣赏过郭琥收藏的长江万里图(今不存)之后,作诗 为郭总戎题长江万里图,逐一列出沿途胜景,关于三峡一段,写道:“风云惨淡开瞿塘,黄牛滟滪难舟

14、航。”15可见滟滪堆在三峡图像中的重要性。将世人对三峡的认知代入王翚的画卷,可推论卷中的乱石滩不是宜昌下游,而是三峡。画家以暗礁、纤夫描绘峡江行旅的艰险,而江心的滟滪堆是入蜀舟行客们最后的挑战。进而,跨江桥所在的位置应是瞿塘口,狭窄的江面与两侧的高山正合瞿门,而北岸山上的醒目建筑为白帝城,山下的城池美术大观美术研究052是夔州。此段难解之处在于跨江桥,王翚的创作依据是什么?“长江大桥”是近现代以来的概念,但是借瞿门天堑以铁链“锁江”在唐宋时期已有发生。唐天祐元年(904),前蜀“万州刺史张武作铁絙绝江中流,立栅于两端,谓之锁峡”16,抵挡攻打夔州的赵匡凝水军。明正德夔州府志记载铁锁关“在瞿塘峡

15、口,铁柱二,在北岸,各高六尺四。景定甲子,守将徐宗武立铁索一条,长二十七丈”17。夔门至今还保留着南宋时竖立的铁柱。结合狭窄的江面和两岸的高山,王翚卷中的跨江桥正是画家对“夔门锁峡”的想象。蜀川段还有一个特征值得注意。长江从夔门上溯,穿梭于两岸高山之间,与半山的栈道并行,在一座城关前,江水行至尽头,后续画面中,仅在蜀山之中窥见山溪流瀑,河道完全消失在云烟中(图17)。这个变化符合古人对长江上游的认知。江源在岷山、汶川之间,但“微茫不容舟”18,浩荡的江面始于成都府区域,所以不少长江图的上游部分都将重点置于此段。如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传巨然卷中,江水在卷首处折向上方层叠的远山,并标注“汶川”“雪山

16、”等题记,整个成都府江源段极其紧凑,而之后的成都段则从容展开,让观画者感觉直至此处才进入长江万里的“正题”(图 3)。上述沈周题诗的长江万里图也是从都江堰开始19。因此,王翚卷中不见江水的尾段正是“微茫不容舟”的“江源成都府”段,而江面终结点所在的城池,即成都府。综上,王翚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创作了此卷长江万里图,借助标志性景观的描绘,让“长江万里”名副其实。这一作品的生成离不开画家早前直接或间接获取的长江相关知识与图像。二、王翚的长江图知识谱系王翚在创作这件虚实结合的作品时,借助想象虚构的直接原因是王翚不曾游览长江全境。据前人考证,王翚的活动范围“北不过北京,东不过嘉兴,南不过宣城,西不过芜湖”

17、20,其主要活动范围为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查考年谱可知,王翚长居虞山(常熟),康熙二十九年(1690)第三次进京之前,其交游范围包括太仓、武进、苏州、昆山、嘉兴、南京、无锡、宜兴、镇江、扬州、昆山、宣城等地,往返北京的旅途中,或为拜访师友,或为旅途休憩,曾驻足邢台、高邮等地。21因此,太湖周边,以及南京、镇江、扬州等长江下游区域的地景为王翚熟知,芜湖上游的长江只能经由借鉴和想象生成。事实上,这并不是王翚第一次涉猎长江万里题材。早在三十七岁以前,王翚已经观览、借鉴过多件前人创作的长江万里图。(一)作者未知的一卷 长江万里图(1668 年之前)创作于康熙七年(1668)的秣陵秋色图是长 4.6

18、2 米的绢本设色长卷,该卷描绘了南京的秋天,其中燕子矶一段的构图、造型被借用到康熙南巡图第十一卷中。卷尾有画家自题:“往于友人坐上见长江万里图,假观一过,旋即携去,梦想不置者久之。今秋客吴门,遍览诸山,偶触所忆,爰作此卷。但师其意,不以形似求工,庶不至有优孟衣冠之消也。时在戊申中秋。虞山王翚。”22从这段题跋可知,王翚在 1668 年(时年三十七岁)之前在友人家欣赏过一件长江万里图,但该卷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秣陵秋色图只是“师其意”,不求形似,因此也无法提供线索帮助我们重构这件 长江万里图。值得注意的是,创作此卷时1668 年中秋,王翚正客居吴门,南京的风景不在眼前,其创作是由吴门山水触发观画

19、的记忆,进而仿摹而来,正如王翚在同一时间于平江署斋为顺天方仲作太行山色图卷,也是根据往日见过的关仝作品创作而成23。(二)燕文贵 长江图(见于1669年)根据王翚长江万里图的题跋,1698 年秋,王翚离京南返,在旅途中想起三十年前在南京周亮工家见过的燕文贵 长江图,模仿其中意趣,开始构思作品,因此 1669 年,王翚在周亮工家见到了燕文贵长江图。王翚与周亮工首次在南京见面为 1669 年,符合“三十年”之说,但周亮工收藏的燕文贵长江图并不见其他史料记载24。该卷是否存在?据恽寿平记录,王翚还在王永宁家见过燕文贵长江图:“向在王长安家,见燕文贵长江图,其山岚汀渚,树林篱落,人烟楼阁,水村渔舍,帆

20、樯舟楫,曲尽其妙。”25王永宁(即王长安)是吴三桂的女婿,居苏州拙政园,康熙五年(1666)之后,王永宁在江南大肆收购书画,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多有来往。康熙十年(1671)冬末,王永宁去世26。因此,王翚“见燕文贵长江图”的时间应在 16661671年,也基本符合“三十年”之说。王永宁家的长江图显然给王翚留下了深刻印图 16海内奇观插图三峡图图 17 王翚长江万里图蜀川段局部Art Pan rama美术研究 053 象,恽寿平在上述题跋的后半部分记载,王翚取其意趣,创作了一件作品:“石谷取意作江岸图,致佳。千里江山,收之盈尺,可谓能工远势者矣。”相比之下,王翚虽然赞誉周亮工家的长江图为“海内

21、第一墨宝”,却迟至三十年后才提笔回应,对于热衷摹古、仿古的王翚,似乎不合情理。1669 年前后,南京周亮工家与苏州王永宁家均收藏有燕文贵长江图吗?作者对此存疑。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起兵云南,并于康熙十七年(1678)称帝,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三藩之乱才全部平定。自此之后,王永宁的身份是“逆臣吴三桂婿”27,对于刚刚因创作康熙南巡图得到清皇室“山水清晖”赞誉的王翚而言(1696),自然是不宜提及的。此时,周亮工已辞世 24 年,且三十年前确有“栎园”之约,因此,王翚托周司农之名,删改了一段存有隐患的个人经历。(三)巨然长江万里图康 熙 十 六 年(1677)年 末,时 年四十六

22、岁的王翚为宜兴周世臣创作仿巨然长江万里图,卷尾自题:“康熙丁巳嘉平仿巨然 长江万里图 呈颖翁词长清鉴。云山石谷子王翚。”下方钤印两枚:王翚私印、石谷28(图 18)。根据著录与存世作品,与巨然有关的长江万里图有三卷。一是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传巨然卷,卷后有王翚印章“王翚之印”,可见王翚曾一览此卷,但何时阅览不知29。在历代画目中,此卷的作者存在多说,最早为郭熙说,出自卷后明人陆深的题跋,之后明末汪砢玉将此卷归入夏圭名下,迟至 19 世纪,巨然说才由陆心源提出30。因此,在王翚的时代,弗利尔卷与巨然无涉,也不会是 1677 年王翚模仿的对象。二是张庚图画精意识记载的一卷巨然长江万里图,无论此画真伪

23、,尚未发现王翚与之的联系。三是端方曾经收藏的一卷巨然长江图,1911 年去四川任职的端方随身携带此卷,可惜毁于火中。据记载,卷后有恽寿平跋:“此卷为巨公生平杰作无疑也此卷昔为衣白邹先生所藏,今归杨氏,江上御史王山人石谷辈,商榷时代源流,因为辨识考定如此。”因此,此卷曾是邹之麟藏品,后由杨兆鲁收入囊中,康熙十一年(1672),应杨兆鲁之邀请,笪重光、王翚与恽寿平一起讨论过作品的时代源流。王翚模仿的对象应是此卷。王翚仿巨然长江万里图虽题为“长江万里”,但大部分画卷描绘江岸的田园生活与山居行旅,景物范围集中在南京幕府山弘济寺观音门燕子矶一段,仅在卷尾绘制燕子矶伸向江心,引向辽阔的水面,含蓄点题。而据

24、恽寿平题跋,王翚仿摹的巨然卷“自汶峨滥觞,以至金焦,流宗东会,所谓网络群流,呼吸万里”,可见画面是从江源到江口,结构类似弗利尔卷,与王翚的仿巨然长江万里图直接关系不大。此外,王翚此卷山川雄浑,风格近北派山水,不似巨然笔法。值得一提的是,王翚创作此卷的时间为 1677 年,同年与朱彝尊、陈维崧等在南京聚会,因此该卷集中描绘南京一段或许是画家有感而发。(四)未成的王翚长江万里图康熙二十年(1681)七月,王翚与梅清、程穆倩、柳愚谷相聚南京,梅清为此次聚会留下一首辛酉秋仲喜晤石谷同程穆倩柳愚谷秦淮小饮:“点缀秋光兴不孤,登高时节雁来初。恨无整匹鹅溪绢,令写长江万里图。”31可见梅清欲请王翚画长江万里

25、图,因故未成。综上,王翚在五十岁以前,已经目睹、学习过多卷长江万里图,但不曾落笔描绘完整的长江,即使以“长江万里”为名,笔墨也集中于熟悉的下游,让观画者在浩渺的水面与消逝的远岸中想象万里长江。从源头到江口的长江万里图产生于王翚创作完 康熙南巡图 返回家乡的途中,分析这一具体的历史情境,能帮助我们理解画家的选择。三、康熙南巡图与王翚康熙二十九年(1690)冬,王翚应王原祁、宋骏业之邀第三次进京,经宋骏业推荐主持康熙南巡图绘制工程,历时五年,完成十二卷巨制。之后在京滞留三年,其间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得康熙赐字“山水清晖”,康熙三十七年(1698)六月南还,在途中开始构思长江万里图。主持康熙南

26、巡图工程并得“山水清晖”赐字是王翚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王翚本人称其为“草野之奇遇”,返乡后启用“清晖老人”号,在 1696 年之后的多件作品中可见“清晖”“山水清晖”“清晖老人”等朱文印。康熙南巡图创作及其在京八年的经历对王翚之后的创作无疑会产生不小的影响,而返乡途中创作的这件长江万里图与王翚离京南返的心境尤其相关。在长江万里图的题跋中,王翚描写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状态与心境。之前的三十年“南帆北辙,奔走不遑”尤其是创作康熙南巡图前后旅居京城的八年生涯,与提笔之时的“多暇”形成鲜明的反差。对于因主持康熙南巡图而名盛一时的王翚而言,京城的生活并不轻松。康熙南巡图的创作虽然汇集多位画家,但作为工程

27、的主持人,王翚的任务尤为繁重,他不仅完成了十二卷草图的构思创作,卷图 18 仿巨然长江万里图(局部)绢本设色 长 648.36cm,高 67.6cm 王翚 私人收藏美术大观美术研究054中山水也多由其执笔32,据陈祖范王耕烟先生墓表描述:当绘南巡图也,天下高才妙手,咸集都中,和墨濡毫,铺绢素,相顾缩朒,莫敢下笔。惟觇候王先生发口。先生曳草衣,占上座,瞪目凝神,良久,乃授以匠曰:“于此置都邑,于此位山川。若者望幸,若者法从,若者驻跸,若者回銮。”数千里形势,曲折指顾,而稿遂定。众工遵其布置惟谨,先生略为点缀,神采有加焉。而此时的王翚已为六旬老者,虽然论其艺术生涯正值创造力的黄金期,但不可否认的是

28、,画家的精力应不如年轻时。“公差”之外,盛名招致的应酬不断也成为画家的负担。前来求画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康熙南巡图完成后滞留京城的三年尤甚。“天寒晷短继以烛,十指皴裂空嗟咨。”从礼部侍郎汪东川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仲冬这句充满同情的赠诗,可见六旬画家疲于作画的艰难。绘事繁重之外,京城复杂的官场、人事也让常年闲居江南的王翚心生厌烦。康熙三十一年(1692)春,朱彝尊罢官离京,王翚赠友山水一幅,朱彝尊赋诗:“只愁能事人争妒,切莫猩红染钓衣。”似有意暗示风头正盛的王翚谨防官场险恶,切勿陷入权势之争。王翚也曾借管道昇 渔父词表达受困京城的苦闷:“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

29、吟风归去。”33经历身心俱疲的八年之后,王翚终于获准离京,重返家乡。沿运河南下,在这段悠闲的水上旅行中,“多暇”的画家开始构思长江万里图。挣脱“命题作文”的束缚,虚实结合、重在抒情的长江万里图与准确描绘实景、强调叙事性的康熙南巡图形成鲜明对比。如康熙南巡图第六卷和第十一卷都描绘了长江及沿岸城镇。第六卷描绘“从瓜州渡江等金山经常州府”(题签语),卷首部分是长江下游瓜洲渡、京口三山、西京渡等镇江段长江及其两岸景致34。第十一卷描绘“从江宁府燕子矶乘舟泛江”,画卷后半段表现燕子矶下方的壮阔江景,两岸风光交替出现,最后在金山结束画卷35。此两段可与长江万里图的首段作一比较。康熙南巡图以榜题标注地名,且

30、画中的山河地貌特征明显,易于辨识。反观长江万里图,京口三山仅金山可辨,其余景象几乎难以对应实景,甚至在卷首江口一段中,位于画面上方的江水为配角,下方江南的乡村城镇才是画面的重点。城门前的道路上,行人云集,或骑驴,或荷担,或交谈,是全卷最繁华的区域;城外山下的田庄,有策杖的老人、伸手相扶的小儿,以及行礼的路人。画家描绘的显然是自己熟谙的太湖一带江南风光,虽然画中只有一座城池,却代表着虞山、太仓、武进、苏州等江南城镇共有的风景世情,画中着力刻画的富庶城镇与耕读人家展现出江南的经济实力与文化底蕴,是离开苦寒北方的画家闲暇之时描绘的理想家园(图 19)。画家的笔墨从江南出发,上溯长江万里,直达苍茫的蜀

31、道岷山,成就这件“表现大自然神奇伟丽雄秀万变又不失具体而微的巨轴长卷”。36结语比较王翚长江万里图和三卷宋代长江图,可见一明显区别:三卷早期作品从江源起笔,顺流而下;而王翚卷起自江口,逆流而上。后者的模式在明清之后较为常见,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传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天津博物馆藏黄鼎 长江万里图均是此类。以往的解释认为早期长江图具有舆图的性质,因此遵循舆图的惯例上南下北描绘地景,而晚期长江图的逆流而上暗示画家对历史感的追求,是明清“仿古”艺术的别样体现37。这一变化除了蕴含画家怀古的情思,也反映出从唐宋到明清画家群体及其对长江认识的变化。史料记载吴道子画嘉陵江,专程前往实地考察;而从上文对王翚长江图

32、知识谱系的分析可知,王翚不曾访问长江中上游,相关知识源自前人画卷(或顾祖禹等友人的描绘)。南宋以后,江南逐渐发展,并在明清两代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创作 长江万里图 的画家(文人)大多出自这一区域。和王翚一样,他们的创作重点在于江南代表的盛世,而万里长江犹如传播渠道,将这一盛世风景运载到千里江山的每一寸土地。至于地理上的江源,在画家的笔下,或省略(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烟江叠嶂图),或谬写像王翚在长江万里图中一般,浩荡的蜀川消逝在烟云中,取而代之的是崎岖起伏的山间栈道,与峡江一起,构成清代画家对“蜀道难”的想象。注释:1 有多位学者关注过这一题目,尤其是存世的几件宋代 长江万里图。如 Jul

33、ia C.Orell 集中讨论了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三卷南宋长江图,见 Julia C.Orell,“Picturing the Yangzi River in Southern Song China(11271279)”(Phd diss.,Chicago University,2011);吴秋野针对藏弗利尔美术馆的两卷宋代长江图的作者、年代分别撰文讨论,见吴秋野 长江万里图 的作者与年代考,荣宝斋图 19 王翚长江万里图江口段Art Pan rama美术研究 055 2017 年第 7 期,第 152161页;吴秋野 蜀川图 绘制与仿制的年代及作者考,书画艺术学刊 2013

34、 年总第 14 卷,第 89109 页;蓝勇、李良等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讨论了 蜀川图 和四川历史地貌的关系,见李良、李鹏 历史记忆与貌写家山:蜀川胜概图 中的景观叙述,装饰 2016 年第 10 期,第 9092页;蓝勇 宋 蜀川胜概图 考,文物 1999 年第 4期,第 5458 页;岳进从文学的角度集中讨论了宋元明时期 长江万里图题跋中体现的长江意象及其意义,见岳进 宋元明时期的 长江万里图:历史、地域与文化共同体,文艺理论研究 2020 年第 6 期,第149159 页。2 现存两卷王翚 长江万里图,分别创作于康熙十六年嘉平(1677 年 12 月或 1678 年 1月)和康熙三十八年(

35、1699)。康熙十六年卷著录于清代方浚颐梦园书画录,后由张氏涵庐收藏,被张文魁带至巴西,现在为海外私人收藏。康熙三十八年卷为翁同龢旧藏,2018 年由翁万戈赠予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论述方便,本文将以“仿巨然长江万里图”(据题跋)和“王翚 长江万里图”分别指代两卷。以往关于王翚 长江万里图 的研究,往往将之置于长江图或王翚作品的发展谱系中,如 Julia Orell 将它作为17 世纪长江万里图的代表之一 讨论重点为另一件作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传董其昌 烟江叠嶂图,分析其与南宋同题材作品的区别,见 Julia Orell,“Itinerary and Painting Linea

36、ge:Ten Thousand Miles along the Yangzi Riv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in The Itineraries of Art:Topographies of Artistic Mobility in Europe and Asia(Brill,2015),pp.153174。韩国学者张辰城在其关于王翚山水长卷的博士论文中,重点讨论了 仿巨然长江万里图,视其为王翚山水长卷的早年尝试中最具创造性的作品,在文章结语中,作者提出1699 年的 长江万里图 是王翚山水长卷的最后一件杰作,也是集大成者,借助对角线与平远构图,王翚使

37、用融汇南北的视觉语言创造出统一的山水世界,既是宋代“溪山无尽”山水画传统的复兴,也是清代“一统江山”政治宏图的视觉表现,见 Chang Chin-sung,“Mountains and Rivers,Pure and Splendid.Wang Hui(16321717)and the Making of Landscape Panoramas in Early Qing China”(PhD diss.,Yale University,2004),pp.405409。此外,该卷之前的收藏者翁万戈在详细著录的基础上,考证画卷的内容、构图依据以及文学来源,并基于其他学者的研究,梳理了历代 长江万

38、里图 的情况,见翁万戈 莱溪居读王翚 长江万里图 ,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Wan-go Weng,“Ten Thousand Li up the Yangzi:A 17th Century Chinese Masterpiece”,Orientations 38,No.3(2007):4651。3 根据 Julia Orell 的研究,这三卷作品均创作于南宋时期。见 Julia C.Orell,“Picturing the Yangzi River in Southern Song China(11271279)”。4 历代鉴藏家与研究者对于宋代长江图上地名标注与画面的关系持不同观点。如晚

39、清陆心源认为地名标注是军队对已有长江图的加工改造,当代研究者吴秋野则认为弗利尔美术馆藏传巨然 长江万里图 上的地名标注与绘画创作同时完成,见 长江万里图 的作者与年代考,第 154157 页。5 莱溪居读王翚 长江万里图 ,第 9294 页。6 同上书,第 92 页。7 据 王石谷年谱,1673 年、1676 年、1678 年、1680 年,王翚都曾前往润州(镇江)拜访笪重光。见赵平 王石谷年谱(一),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 年第 5 期,第 123124 页;赵平 王石谷年谱(二),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 年第 7 期,第 120 页。8 吕晓:康熙南巡图 第六卷古今地名地貌考,中国

40、书画 2020 年第 11期,第 20 页。9 历代创作的相关统计参见许彤:明代中晚期“京口三山”的视觉表达及其文化内涵,硕士学位论文,中央美术学院,2013,第 6365 页。10莱溪居读王翚 长江万里图 ,第 104105 页。11见 台 北 故 宫 博 物 院 网 站 上 该 作 品 的 说 明:https:/digitalar-chive.npm.gov.tw/Painting/Content?pid=1315&Dept=P。12如陆游、范成大、苏轼都曾记录进出蜀道的水路旅行,见张聪 行万里路:宋代的旅行与文化,李文锋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第 6976 页。13见范成大 吴船录

41、 卷下,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四川卷中也引用了范成大和陆游的记载。顾祖禹年长王翚一岁,康熙二十年(1681)结识王翚、恽寿平,成莫逆之交。是年秋,三人相聚无锡顾家,顾赠诗 送王、恽两先生,见 王石谷年谱(二),第120 页。王翚关于长江中上游,尤其是峡江的知识可能来自顾祖禹。14杨尔曾:海内奇观,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第545550 页。15沈周:为郭总兵题长江万里图,见钱谦益 列朝诗集丙集 第八卷,许逸民、林淑敏点校,中华书局,2007,第 32193220 页。16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17吴潜修、傅汝舟:(正德)夔州府志卷二,见 天一阁藏

42、明代方志选刊,1961。18元人董旭 题长江伟观图:“惟岷西南隅,金火相绸缪。江源发其侧,微茫不容舟。”见 伟观集,罗振玉影印连平范氏双鱼室刊 元人选元诗 本,1915。19沈周 为郭总兵题长江万里图:“手披牛腰之甲卷,水墨迤逦踪微茫。我从鱼凫吊往古,灌口玉垒烟苍凉。青城雪山蔽亏处,导江之岷不可望。”20莱溪居读王翚 长江万里图 ,第 85 页。21王石谷年谱(一),第117124页;王石谷年谱(二),第 119124 页;王石谷年谱(三),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 年第 9 期,第 119124 页。22聂崇正:王翚 秣陵秋色图 和 康熙南巡图 ,紫禁城 2011年第 4 期,第 8488

43、 页。23王石谷年谱(一),第 120 页。24莱溪居读王翚 长江万里图 ,第 95 页。此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件传燕文贵 长江万里卷,无画家署名,卷后赵孟题跋认为是燕文贵作品。疑为后人伪作,图像见台北故宫博物院网站 https:/digitalarchive.npm.gov.tw/Painting/Content?pid=14071&Dept=P。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一件传王翚 仿赵孟江山无尽图卷,画面内容甚至细节与上述台北卷几乎一样,题跋却说是1684 年仿赵孟所作,细看图像,线条凝滞重复,缺少变化,不似王翚作品,图像见 https:/colbase.nich.go.jp/collectio

44、n_items/tnm/TA-54?locale=zh。两卷可能是出自同一来源的伪作。25恽寿平:瓯香馆集卷十一,吕凤棠点校,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第 253 页。26章晖,白谦慎:清初贵戚收藏家王永宁(下),新美术 2010 年第 2 期,第 1120 页。27钱泳:履园丛话,中华书局,1979,第 11页。28图像见 莱溪居读王翚 长江万里图 ,第136147页。该作品的详细研究见 Chang Chin-sung 的博士论文。29也有学者据此认为王翚曾收藏此卷。参见 Chang Chin-sung 博士论文,第 405409 页。30参见弗利尔美术馆网站:https:/collecti

45、ons.si.edu/search/record/ark:/65665/ye39a059f11f12f4e15a93e4808b3bec825。31王石谷年谱(二),第 120121页。诗文亦可见李浚之编 清画家诗史 乙上,毛小庆点校,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第 193 页。32方闻:王翚:画之双翼,见朵云编辑部编 清初四王画派研究:“四王”绘画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第 597 页。33吕晓:名动长安客 偏随倦鸟还试论王翚主绘 南巡图 后选择南返的主客观因素,美术研究 2014年第 3 期,第 18 页。34 康熙南巡图 第六卷古今地名地貌考,第1824页。35聂崇正:谈 康熙南巡图 卷,美术研究 1989 年第 4 期,第 47 页。36薛永年:王石谷艺术的再认识,见徐邦达、薛永年编王翚精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37“Itinerary and Painting Lineage:Ten Thousand Miles along the Yangzi Riv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p.169.(刘静,北京大学艺术史博士,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讲师。)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